24K小说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81章 ,想要还政的周延儒

第281章 ,想要还政的周延儒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1月  16日,洛阳城,五省总督府。

    徐晨,带领着张献忠,王二,赵云飞,杨秀头,张存孟等大同军高层齐聚一堂。

    会场当中每个人的神情激动且兴奋,这一战他们歼灭了5万明军,大明在中原的兵力几乎消耗殆尽,现在只要再攻占开封府和其他几个州府,整个中原就落入他们手中。

    更重要的是此次作战顺利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哪怕在开战之前,按照最好的方向来畴算,大同军也要花费两个月占洛阳城,三个月时间全占整个河南行省。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大明的这些士绅和将门如此配合,在他们的努力下,弄得整个中原的明军,将无必死之心,士无敢战之意,他们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攻占了洛阳,士兵们伤亡的少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计。

    张献忠笑道:“都督,应该表彰一下大明这些将门的事迹,要不是他们把士兵手中的50两银子,再次抢回去,我等想攻入这洛阳城只怕还没那么容易。”

    在场所有人都听出了张献忠嘲讽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王二更是说道:“没错,没错,要在大同报上刊登这些人的事迹,要让所有大名的士兵都了解他们的德行,等我们进攻直隶和山东行省的时候只怕会更简单。”

    徐晨笑着是挥手制止他们讲笑话的举动道:“洛阳城官仓当中只有不到300万石粮食,这数量远远低于我等的预计,这次的干旱越往北损失越大,在整个北方只有南阳府和凤阳府情况稍微好一些,现在大壮带领第二师即将攻克南阳府,凤阳府和扬州府就成为了我们大同市最重要的粮仓之一,赵云飞。”

    “末将在!”

    “你带第4师和一个民兵师,攻占凤阳府,扬州府,第四师给我一路打到海边,而后你最主要的任务是集中扬州府的渔民,在扬州当地建立船厂,想办法组织他们出海打鱼,让大海成为我大同社最重要的粮仓。”

    现在这种情况想种粮食也不可能了,虽然这段时间洛阳城下了点雪,但徐晨估计明年中原可能也有旱灾,粮食能保证平常年份的七成他都要阿弥陀佛了,徐晨已经决定了明年在整个中原大范围的推广抗旱作物,和玉米,土豆,红薯这三种抗旱高产作物,能不能吃好已经管不了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在中原的粮食难以保证的情况,大海就成了大同社最重要的粮仓,他不敢期望像后世一样动不动捞上千万吨,但哪怕是弄出上万吨的海鱼,那也能保证几十万人的粮食。

    “遵命!”

    “王二!”

    “末将在”

    “你带领第一师,攻克开封府,收编在归德府的李岩他们,而后在当地组织抗旱会,清洗士绅大户,为我进下一步北伐直隶做好准备。”

    “遵命!”

    “张献忠!”

    “末将在!”

    “拷打洛阳城财主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从他们手中挖出更多的粮食。”

    张献忠咧开嘴笑道:“都督放心,俺老张必定让这些人把耗子洞藏的粮食都给掏出来。”

    在徐晨的命令下,大同军的高层,按照各自的任务展开行动,张献忠直接带领士兵,把这些大户全家全部抓起来。

    这其中福王觉得自己最委屈,他被抓的时候还高喊道:“本王就知道那些丘八靠不住,平日他们贪也就贪了。

    现在这种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还贪,少贪一两银子,难道他们会死吗,本王拿了价值上百万两银子的钱粮,结果一点用都没有,本王不服气。”

    他的嚎叫直接惹怒了士兵,上去就给了他两巴掌,直接把他打蒙了,一脸惊恐的看着这个士兵。

    “你还有脸不服气,城外到处都是饿死的百姓,你看看你这一身肉多肥膘,你们这些虫豸吞了百姓多少钱粮,俺恨不得扒你的皮,吃你的肉,把你们全家老小剥皮拆骨放到锅里煮了。”

    此言一出,福王妻妾和子嗣各个一脸惊恐,生怕大同军真这么干,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大同军是真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士兵看到他们惶恐的神情道:“放心,我大同社是讲法律,你们的罪责,审判之后该枪毙枪毙,该劳改劳改。”

    这反而让他们松口气。

    洛阳城的王公贵族,士绅大户被关押在监牢当中,张献忠用上监牢当中的刑具,进来的人先拷打一番,给他们来个下马威,让他们生死两难。

    尤其是那些王公子弟从小娇生惯养,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苦心,只上了一个夹棍,夹夹对方脑袋,他们就受不了,纷纷求饶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你们想知道什么,我都说。”

    下马威一用,这些士绅什么事情都抖露出来,连自己藏的私房钱也一五一十的交代出来。

    然后大同军的士兵抄出来海量粮食和银子,这些粮食封存在洛阳城的官仓当中,银子封存到洛阳府的库当中。

    抄完家的空宅院,这安排城外的流民居住进来,一切显得井然有序,打了五六年的仗,大同军抄家已经固定的流程了,大家都非常熟练的按流程行事。

    大同社攻占洛阳的消息快速传遍整个中原,中原的流民纷纷涌向洛阳城,寻求自己唯一的生机。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1月  22日。京城

    冬季天空好似被一块巨大的铅板严严实实地盖住,终日阴沉无光。铅云低垂,仿佛触手可及,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凛冽的北风如同一头暴躁的猛兽,从塞外呼啸而来,肆无忌惮地席卷着京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生疼,城中的树木在狂风中瑟瑟发抖,干枯的树枝被吹得咔嚓作响,不时有折断的枝条掉落下来,在冰冷的地面上滚动。

    京城的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厚厚的积雪没过了脚踝,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力气。街边的店铺大多紧闭着门扉,门板上结满了冰霜,往日热闹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只剩下几面残破的幌子在寒风中无力地飘荡。

    偶尔有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蜷缩在街角,他们身上的破棉衣根本无法抵御这刺骨的寒冷,冻得嘴唇发紫,但他们却露出笑脸一动不动,这场景让人看的分外恐怖,没多久就专门的收尸人,他们看到这场景只能无奈的叹口气,把死者抬上一辆车,拉到城外去乱葬岗去。

    紫禁城的红墙在冰雪的侵蚀下,褪去了往日的艳丽,显得黯淡而陈旧。城墙上的琉璃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呈现出几分落魄和凄凉之感。

    文华殿,这个大明新的权利中心,此时也失去了往日的风彩,每个经过这里的官员,都加快脚步,小心翼翼的穿过这里,生怕自己弄出来的动静,点燃里面大人物的怒火。

    而在大殿之内,东林党几个巨头已经知道中原大战朝廷全面溃败,不到一个月时间,大同军攻占了洛阳城,歼灭了朝廷近二十万大军,大同镇被攻克之后,大同军距离京城最近只有四五百里,骑兵驰骋两日就可以杀到京城脚下。

    整个京城的王公贵族,士绅大户可谓是一日三惊,他们纷纷逃离京城,躲到通州,天津卫这些城市,但除此之外,他们却找不到更好的逃生的出路。

    中原也在被大同军进攻,他们不敢南下中原,北方还有辽东的女真人,他们更不敢去,只有天津卫还有一些海船,原本这些船是运输粮草到辽东去的,现在却成了这些权贵们唯一的生路,他们打算见势不妙,从天津卫逃到山东,再由山东逃到江南去。

    这些人可以逃,但掌握权力的东林党这些大佬却没有办法逃。

    周延儒气愤道:“朝廷的将门都是蠢货,战争之前信誓旦旦说能抵挡住大同军,结果仗却打成这样,一个月时间就被大同军攻克了洛阳城,十几万大军就这样没了,他们就算是十几万头猪,大同军一个月也抓不光。”

    黄道周勃然大怒道:“你这个奸相还有资格指责别人,你也知道中原战场的重要,为什么不给他们发粮饷,他们已经断绝军饷三个月,士兵的父母亲眷都饿死了,你还指望他们为朝廷效力。”

    他们虽然没完成议和,但两次经过洛阳城,早已经发现洛阳的问题了,但他们却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周延儒辩解道:“这不是国库空虚,我也只是让他们忍耐一下,江南的钱粮过去了,自然会给他们发军饷,以前他们欠饷三年都欠了,现在只不过是三个月而已。”

    说起这件事情他也很不服气,甚至感到有些委屈,以前朝廷欠饷三年都欠了,也没出现什么问题,他不过让那些士兵欠饷三个月,却没想到这些士兵连点忠君爱国之心都没有了,纷纷投降贼寇。

    他感觉这些士兵是专门针对他这个首辅,大明天子欠你们三年,想就欠的,他这个首辅欠三个月就欠不得了。

    黄道周怒道:“知道国库空虚,你还敢给官员增加俸禄,还给他们补两年的俸禄,朝廷衰败成现在的模样,你这个奸相要负主要责任。”

    周延儒此时也感到后悔了,他后悔的不是发了官员的俸禄,而是后悔明明知道朝廷现在已经是个火山口,偏偏还要坐上来,以前大家还可以推脱到天子身上,甚至他可以告老还乡,回到江南去。

    现在他是大明的宰相,天子也被他们逼到后宫去了,想要找个背黑锅的都找不到了,所有的压力都到他身上,东林党各大派系官员拿钱的时候喜笑颜开,现在出了问题了,纷纷指责他,说他不该不顾大局,他快要被这座爆炸的火山给炸死了。

    钱谦益想缓和气氛道:“现在不是我等相互指责的时候,大同军已经攻占了大同镇,河南行省即将被他们攻占,太原城看样子也守不了多久,朝廷即将面临三面夹击呀,再不想办法对抗大同军,我等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宗周苦笑道:“现在朝廷已经被贼寇截成南北两部,中原损失了20多万兵力,光靠直隶的军队根本不是贼寇的对手,大明的江山要被我等葬送完了,我等愧对大明历代天子,”

    成基命想了想小声道:“京城已经是死地了,我等何不请求天子南巡,有江南的半壁江山在,我等振奋军心士气,以后未必不能像太祖爷一样北伐中原。”

    成基命的话让所有人都思考起来,北方现在肯定是守不住了,南浔好像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周延儒想到天子更是眼前一亮,他现在已经不想当这个“大明宰相”他想把这一摊烂摊子重新丢给崇祯帝,到时候他不管是退居幕后,还是告老还乡,都有转圜的余地了。

    他想了想道:“天下现在的局势,显然已经超出了我等能处理的能力了,我等何不请天子主持大局?”

    黄道周颤抖的用手指着周延儒骂道:“奸相,你还有脸让天子此时主政,我等东林党的脸都要被你丢尽。”

    周延儒却像放下了千斤重担,他淡然道:“天下本就是天子的,让天子主政有什么不可,某可不想让人误解,某在欺压天子。”

    黄道周怒骂道:“你这个无耻之徒,无耻之徒!”

    只可惜他是个文化人,平时也没研究骂人的话,只知道一个劲说无耻之徒。

    但其他东林党人却已经在思考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了,显然现在大明的局势就是个巨大的火坑,哪怕天子南浔到江南,丢失整个北方的责任也是他们,到时候他们东林党人的名声将遗臭万年,再也不会有人支持他们,他们的政治生命也会死去,这是他们很难接受的事情。

    钱谦益拉着黄道周道:“现在这局面我等是不能继续在内斗下去,请天子主政,是最好弥合大明各方势力的方法。”

    成基命也说道:“大家不要忘了,天子在辽东还有两万多新军,这一年下来贺涵努力练兵,据说兵力扩张到3万余人,他们可是朝廷最精锐的大军,要是调到中原战场或可以改变现在朝廷面对大同军一触即溃的局面。”

    说到新军,现场的这些东林大佬都露出一股莫名的神情,没想到到最后他们还只能靠这支新军来救命了。

    几轮讨论半天之后,发现新军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新军能扛住大同军的进攻,朝廷还能有喘息之机,要是扛不住,那也是天子丢了大明北方的疆土。

    翌日,大明这半年来第一次开了大朝会,天子坐在龙椅子上,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齐聚一堂。

    周延儒汇报了这一个月来,中原战场剧烈的变化,引起朝堂上官员的一阵阵惊恐,那些地位低的官员只知道朝廷吃了败仗,却没想到朝廷一败涂地,现在连京城都守不住了。

    周延儒淡然道:“现在中原局势紧张,臣请天子调辽东贺函部来直隶抵挡大同贼寇。”

    崇祯阴森森的脸上,突然诡异的笑道:“首辅不怕贺函清君侧,诛奸邪。”

    周延儒义正言辞道:“臣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明江山,陛下如此误会臣,臣请告老还乡,以证明臣的清白。”

    崇祯帝听到这话脸色当即愤怒起来,这些人把大明的江山弄得一塌糊涂,现在却想甩手不干,把黑锅甩到他头上,他从未想过周延儒居然是如此厚颜无耻之辈。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8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