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04章 ,满饷明兵也无用

第304章 ,满饷明兵也无用


崇祯五年(公元  1632年)1月  28日,直隶,良乡县。

    大同军十余万主力浩浩荡荡地杀到,军旗猎猎作响,马蹄声和士兵的脚步声沉闷的雷声,逐步靠近良乡县。

    大军在良乡县十里外,安营扎寨后,徐晨带着几名将领远远地巡视了一圈良乡城池。

    透过望远镜,他看到良乡城防御森严,城下满是纵横交错的壕沟,城墙也明显加固过,变得更加坚固,更加能扛住火炮的进攻。

    徐晨点开了透明玻璃科技树之后,经过他的提醒,长安磨镜片的工匠制作出八倍的望远镜,现在已经能少量量产化,大同军旅以上的军官都有一副

    通过望远镜徐晨看到城墙上的士兵们装备精良。他们身着崭新的甲胄,手中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与之前徐晨所见到的那些如同乞丐一般的军户截然不同。徐晨还注意到,城墙缺口处一门门大炮整齐排列,仅一面城墙就有二三十门。如果四面城墙都如此布置,火炮的数量相当可观。

    徐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说道:“看样子,吴襄这些人下血本了。火炮有几十上百门,城中士兵皆是甲士。他们这次是铁了心要和我们决一死战。”

    张献忠站在一旁,冷笑一声不屑地说道:“现在下血本却是晚了!当初他们要是敢拿出自己的精锐,何至于连辽东的战乱都平定不了。这些将门平日里只知道贪图享乐,养尊处优,关键时刻才想起拼命,真是可笑至极。”

    第九师师长张存孟嘲讽地说道:“这些将门还以为我们是女真人,他们这套防御体系面对女真人可能算是固若金汤,但对我们大同社来说却是不堪一击。都督,此次攻城就交给我们第九师,我们师一定能在十日内攻破城池。”

    徐晨沉思片刻,说道:“炮兵师也协助你们攻城。有了炮兵师的火力支援,我们的胜算会更大。”

    炮兵师师长李富大声应道:“遵命!”

    徐晨道:“此战要速战速决,打下良乡城,才能彻底击垮吴襄他们的信心,他们才会无条件投降,献出京城。”

    在良乡城楼上,宋伟、张春、王世钦、杨洋等四镇将军面色凝重地看着城下的大同军营。

    那浩浩荡荡的营地,遮天蔽日的旗帜,让他们的内心不禁一紧。城下可是十几万大同军精锐,这场战斗将会异常惨烈。

    宋伟迟疑了一下,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我们能守住吗?”

    张春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说道:“死也要守住  15日。否则,我等家族全要沦为蝼蚁之辈了。你们愿意去扫大街,我可没脸做这事情。我们必须为了家族的荣誉和尊严而战。”

    王世钦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内心的紧张,说道:“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多想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哪怕战至最后一个士兵,我们也不能让这良乡县城沦陷。”

    而后,四人各自负责守住一门,并约定如果敌人主力猛攻哪一门,其他三门都要前来支援。

    张春严肃地看着宋伟,说道:“此次守城可不是在辽东和女真人作战。大家必须团结一心,才能守住这座城,有见死不救者,我等共诛之。”

    王世钦和杨洋也看向宋伟,异口同声地说道:“有见死不救者,我等共诛之。”

    宋伟一脸尴尬,他心里明白,这些辽镇的名声太差了,之前坑死了一支又一支的友军,以至于自己人都不相信自己人了。张春原本就是辽东的将领,但去了蓟州镇之后也对他们心存疑虑。

    宋伟只能无奈地重复道:“有见死不救者,我等共诛之!”

    4人各守一门之后,宋伟的家丁,气喘吁吁的搬了一个大木箱在城墙口,而后他一刀劈开一个装满银锭的木头箱子,然后把箱子里面的银子全部倒出来。

    “哗啦啦!”一个个50两的银元宝在阳光的反射下散发着银白色的光芒,极其耀眼。

    他大声道:“此战每人发200两赏银,击毙一个大同贼寇再发50两银子,实发实付,童叟无欺,现在就过来领银子。”

    “大明万胜!”这些士兵看到银子各个情绪激动,热血沸腾,士气高涨起来,200两银子,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财富,能买得到上百亩的土地,如果他们再能打死一两个贼寇,这一战得到的财富足够他们到乡下去做一个小财主了,满饷的明军士气还是极其高涨,战斗力也比较强悍。

    而这幕其他三个城门也在发生,这上万明军士气不断的高涨,战斗意志不断提升。

    为了这一战吴襄他们算是下血本了,各家凑一凑,光银子就准备了500万两,毕竟大同军都明刀明枪的来抢他们的土地和财富了,他们再不发出去提升士气,难道等着大同军来抢。

    崇祯五年(公元  1632年)1月  30日。

    战鼓如雷,响彻天地。大同军十几万大军倾巢而出,向良乡发起了全面进攻。

    第九师和炮兵师作为主力,直逼良乡南门;第十师、十一师、十二师则各自带领两个民兵师,从东、西、北三面城墙展开牵制性攻击,隆隆的行军声在四野回荡。

    大同军的炮兵阵地前,三百门火炮被士兵们奋力推到了城下,整齐排列,组成了几个庞大的炮兵阵地。这些火炮散发着冰冷而令人胆寒的气息,仿佛是一群蛰伏的猛兽,随时准备发出致命一击。

    在良乡城墙上,宋伟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火炮,吓得冷汗直流。他听闻大同军火炮凶猛,但亲眼见到如此多的火炮,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些火炮的数量比他手中的火炮多了十倍,而且炮管更粗更大。即便他很少使用火炮,也知大炮胜小炮、多炮胜少炮的道理。如此悬殊的火力对比,让他心中充满了绝望,这仗该怎么打?

    此时,在大同军阵营中,炮兵师长李富和第九师师长张存孟正聚在一起,商议攻城策略。

    张存孟手持望远镜,紧紧盯着城墙上的火炮,神情严肃地说道:“老李,得先想办法打掉敌人的火炮。”

    大同军火炮的威力强悍,一路攻城略地,火炮功不可没。所以大同军的将领也极其重视火炮,因此他将城墙上的火炮视为此次攻城的最大障碍。

    李富也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隐藏在女墙身后的火炮,思索片刻后说道:“虽然有难度,但问题不大。先把敌人的火炮引诱出来,再逐个打掉,只是要花点时间。”

    张存孟点头道:“好,那就由你们炮兵师先发起进攻!”

    李富迅速挑选了一个重炮营,命令他们将火炮对准敌人的城门楼,打算把敌人的火炮引诱出来。

    随着一声“开炮!”的怒吼,“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火炮声瞬间响起,浓烟和火光在城下升腾而起。

    第一轮炮击过后,炮弹如雨点般密集地落在城墙上,城墙上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许多士兵被炮弹的气浪掀翻在地,痛苦的哀号声此起彼伏,原本整齐的防线顿时变得混乱不堪。

    驻守南城门的宋伟见状,急忙下令:“命令火炮反击!”

    “轰轰轰!”良乡城楼上的  25门火炮纷纷开火,进行反击。一时间,城墙上硝烟弥漫。大同军的炮兵阵地中,有不少炮兵被炮弹炸伤,但明军炮手的射击精度极其有限。真正具有杀伤力的火炮不过三门,这样的伤亡对于大同军来说完全可以承受。

    然而,明军火炮一开炮,就立刻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大同军的火炮观察手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标注出这些火炮的位置,而后快速计算弹道,并将数据汇报给主炮手。主炮手们立即调整重型火炮的高度,命令炮手填装火药,换上以杀伤人员为主的开花弹。

    “轰轰轰!”这一轮大同军的射击,就不是一个炮兵营八门火炮,如果是150门火炮同时开火,火炮精准度大幅提高,炮弹几乎都准确地落在了明军火炮的四周。

    由于使用的是开花弹,炮弹在城墙上空爆炸,碎片四处飞溅,形成了一片死亡区域。城墙上的明军火炮手们纷纷被炸死炸伤,惨叫连连。

    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炮击接踵而至。开花弹不断在城墙上炸开,整个城墙头变成了一片血海。

    良乡的城墙头上几乎无法站立士兵,大家不是躲在城墙角落瑟瑟发抖,就是干脆逃下了城墙。那些原本坚守岗位的火炮手们也纷纷弃炮而逃。

    宋伟自己躲在城墙角落,躲避着大同军的火炮。当他看到那些炮手也全部下了城墙时,顿时大怒。他一把抓住一个炮手,质问道:“你躲在这里,火炮怎么办?反击才是正途!”

    火炮手苦着脸,无奈地说道:“将军,不是我们不想反击,敌人的火炮太多太凶猛,而且打得又准,兄弟们死伤惨重,实在是不得不退下来呀。”

    另一个火炮手也心有余悸地说道:“我练习火炮也有好几年时间了,但从没见过打得这么准的火炮。他们就好像在火炮上长了眼睛一样,紧紧盯着我们打。我们的兄弟死得太惨了。”

    事实上,大明的火炮手大部分还是依靠经验来进行射击。他们通过不断地发射火炮,积累经验,大致估算炮弹的落点。然而,这种优秀的火炮手在大明军中并不多见。原因很简单,培养一名优秀的火炮手需要大量的炮弹和炸药,而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此外,火炮也有炮管的寿命限制,发射次数过多会导致火炮报废。大明国力衰弱,财政拮据,根本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训练成本,因此无法训练出大量优秀的火炮手。

    而徐晨领导的大同社则截然不同。他们将火药生产标准化,炮弹也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还为火炮制定了射击诸元。这种工业化思维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

    更重要的是,大同社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化体系。他们拥有专门的硝石田来生产廉价的硝石,钢铁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硫磺作为副产品,高炉的烟囱中也会有大量的硫化物,经过简单处理就能得到廉价的硫磺。因此,大同社不仅火药产量充足,而且由于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火药的价格比大明低几倍。再加上科学的训练方法,大同社培养出的优秀火炮手数量比大明多几十倍。在这场火炮对决中,大同社的优势尽显无遗。

    良乡城楼下,张存孟手持望远镜,密切观察着城墙上的动静。他发现敌人的火炮不再反击,城墙上也看不到多少明军士兵的身影,而且良乡城墙上的防御设施在大同军火炮的猛烈轰击下,已经被摧毁了大半。他当机立断,大手一挥,命令两团士兵冲向良乡城。

    “杀!”刹那间,两千多大同军士兵如猛虎下山,背着长枪,扛着云梯,呐喊着冲向良乡城。战场上杀声震天,攻击部队的士兵们如同潮水一般,向着良乡城的南城门涌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步伐整齐而有力,要将这座坚固的城池一举攻克。

    躲在城墙角落中的宋伟,听到外面震天的喊杀声,心中一惊。他连忙大叫道:“快,上城墙,敌人进攻了,要快!”

    原本躲在各个角落中的明军士兵,听到命令后,纷纷从角落里冲出来,快速地登上城墙。他们有的慌乱地搬运着大大小小的石块,从城墙上用力地扔向攻城的大同军士兵;间或还有巨大的擂木从天而降,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攻城队伍。攻城的大同军士兵一时间遭到了猛烈的打击,不少人被石块和擂木击中,惨叫着倒下,死伤惨重。

    然而,明军终究还是受到了之前火炮进攻的影响。面对大同军猛烈的进攻,防守方的士兵人数显得捉襟见肘,根本无法全面顾及各个防御点。大同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勇猛的冲锋,已经从多处成功翻越城墙。大同军团长金猛身手矫健,他快速地攀登上城墙,迅速举枪,“砰”的一声,打死了就近的一名明军士兵。而后,他大吼道:“结阵!”

    四周的士兵听到命令,纷纷向他靠拢。他们端着手中的火枪,气势汹汹地杀向明军士兵。战争瞬间进入到最激烈的白刃格杀状态。宋伟的士兵在大同军的勇猛攻击下,被打得节节败退,眼看着城墙就要被大同军攻占了。

    “杀!”就在这关键时刻,东城门的张春和西城门的王世钦各自带着自己的家丁,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张春带领着上百家丁,身后还跟着上千名士兵。他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挥舞着战刀,如同一头愤怒的雄狮,扑向大同军。

    他知道这个缺口绝不能被打开。一旦防守正面被打开缺口,城墙就会失守,良乡城也就守不住了,就是用尸体去堵,也要把这个缺口堵住。

    很快,城墙上的明军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明军当中精锐的家丁。这些家丁经过长期的训练,冷兵器格杀的战斗力极其强悍。大同军士兵开始逐渐被压缩,在城墙上占据的地盘也越来越小。

    金猛眼看着敌人越来越多,他们在城墙上的地盘快速被压缩,心中焦急万分。他大吼道:“丢手榴弹!”

    “砰砰砰!”几十颗手榴弹被扔了出去,冒着青烟,飞向明军士兵。明军士兵看到冒烟的手榴弹,吓得纷纷躲开。

    “轰轰轰!”手榴弹不断爆炸,虽然炸死了不少明军士兵,但也有一些弹片伤到了不少大同军的战士。战场上顿时血肉横飞,惨叫连连。

    张春看到这一幕,更加坚定了决心。他继续高呼道:“把敌人赶下城墙!”

    金猛看着不断杀戮大同军战士的张春,心中大怒。他大喝一声,冲了上去,用长枪刺向张春的胸口。张春武艺高强,他眼疾手快,迅速格挡住,而后双方又拼杀了几招,金猛的刺刀始终不能突破张春的防御,反而是他力竭,被张春抓住机会,随即反手一刀,狠狠地砍向金猛。这一刀极其勇猛,刀锋直接砍到了金猛的肩膀,一蓬鲜血喷射而出。金猛只觉得一阵剧痛,身体摇晃了几下,竭力不让自己倒下去。

    此时,城墙上一片混乱,大同军战士、明军家丁和军户混杂在一起。喊杀声、吼叫声、兵器的相撞声、鼓声,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响彻了良乡的天空,最终,大同军士兵寡不敌众,还是被明军赶下了城墙。

    张存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士兵被明军赶下城墙,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命令炮兵开炮!”

    “轰轰轰!”瞬间,炮兵师的三百门火炮齐声怒吼,一枚枚开花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在良乡城楼上炸开。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整个城楼仿佛被卷入了一场恐怖的风暴之中。

    “将军小心!”一名亲兵惊恐地大喊。一枚开花弹在张春身边炸开,强大的气浪和飞溅的弹片瞬间将他笼罩。张春只感觉一股剧烈的疼痛袭来,仿佛身体被撕裂一般。紧接着,他感到自己身体的力量在不断流失,双腿一软,重重地倒在血泊当中。刚刚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明军士兵,还来不及庆祝,就被这三百多枚开花弹砸得晕头转向,伤亡惨重,城楼上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这一天,大同军共发动了两次次进攻,战斗异常激烈,喊杀声、火炮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尽管大同军攻势猛烈,但良乡城还是被明军牢牢守住。

    然而,明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守城的第一天,伤亡就超过了  2000人,其中死亡和重伤者占据了八成。大同军的火炮实在太强大了,只要被擦到一点,就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了良乡城。宋伟、王世钦和杨洋脸色阴沉地会合在一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忧虑,身上还残留着战斗的硝烟和血迹。

    杨洋焦急地问道:“张春怎么样了?”

    宋伟苦着脸,声音低沉地说道:“被大同军的开花弹打中,胸口破了一个碗口大小的洞,人当场就没了。”

    “光这一天,我手中的军户和家丁就伤亡了两成,被银子鼓舞起来的士气,已经消失了,现在士兵都是对大同军火炮的恐慌,明日如果大同军还用这样猛烈的火炮进攻,我肯定守不住了。”宋伟满脸绝望,眼中透露出一丝恐惧。

    “真有这么厉害?”杨洋皱着眉头,有些不敢相信大同军的火炮会如此猛烈。他驻守的北城门是佯攻方向,大同军只有一个炮兵团进攻他们。双方火炮数量相当,炮击虽然也很激烈,但他的部队伤亡却不大。

    宋伟看着连灰尘都没沾多少的杨洋,压抑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怒目圆睁,大声吼道:“我们换防,你来守南门就会知道大同军的火炮有多激烈了!你在北城门轻松自在,根本不知道我们南门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王世钦知宋伟的不满,他赶紧站出来劝解道:“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我们要拿出应对敌人的办法。不要忘记,我们还要守  14天。大家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敌人。”

    宋伟悲愤交加绝望地说道:“大同军有  300门火炮,他们不但数量多,而且打得还准。火炮一开,城墙上连人都站立不住,你叫我怎么打?再守下去,我的家丁全要死光了。”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哽咽道:“我们守不了半个月,连三天都守不了。凭什么我们要在这里出生入死,而那些人却在这里坐享其成?爷我不干了!”

    “说什么混账话,你不干了,大同军能饶得了你。”王世钦道。

    宋伟道:“扫大街,挑粪也好过被大同军的火炮打死。”

    他是真被吓到了,大同军的火炮可不管你是什么将军还是小兵,擦到了就是一个死。

    王世钦想了想道:“今日是大同军第1日攻城,所以他们的进攻才如此猛烈,但他们不可能每日都维持如此猛烈的进攻,我等再守1日,如果明日还像今日一样,攻势猛烈,那我等投降保全性命。”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8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