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29章 ,别扭的崇祯与覆灭女真人的想法

第329章 ,别扭的崇祯与覆灭女真人的想法


大同八年  11月  8日,京城,俘虏营地。

    关押在这里的明朝官员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在这里他们没有以前的锦衣玉食,但生活比起京城普通百姓其实算不得苦,除了最开始有一对严刑拷打之外,之后再也没对他们用过刑,穷日子虽然难熬,但熬久了也就适应了。

    甚至因为大同社大范围的普及义务教育,极其缺乏夫子,而在俘虏营当中,大部分人都可以算是饱读诗书之辈,甚至连妇孺都是如此。

    于是在大同社的询问之下,这些人也愿意成为夫子,所以他们大部分成为了夫子,每个月有一两五的工钱,加上他们可以自由的在京城范围内活动,于是这里逐渐转变成一个普通的社区。

    “当当,当当,当当!”一阵激昂振奋的音乐响起,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而后他们就看到俘虏营的管事赵汗青带着一支乐队来到崇祯家门。

    崇祯开开门皱着眉头看着这些不速之客。

    赵汉卿笑道:“朱由检,恭喜,恭喜,你被选为抗洪英雄,后天可以参加公民议会,接受表彰,议员会授予你抗洪英雄的勋章,后面还有跨马游街,参加庆功晚宴,还会有大同社的记者专门来采访你,宣传你的英雄事迹,让全国人都知道你的大名。”

    然后他竖起大拇指道:“这在我们俘虏营可是独一份,我都没有,你真给大伙长脸。”

    朱由检冷脸道:“某抗洪不是为了你们大同社的赏赐,直隶的百姓也曾经是我大明的子民,我为天子之时,做了很多对不起他们的事,抗洪当是补偿了,带着你这些人离开,我不想去参加你的什么议会。”

    赵汗青道:“朱由检,你呀,就是这么一个别扭的人,现在都是新时代了,还抱着老黄历做什么?

    你今年也就20出头,难道你打算让自己的余生都这样别扭的活着?这几个月相处,我觉得你还像个人,大明亡国也不全赖你,你年纪轻轻怎么斗得过这群老狐狸,没了皇帝这个包袱,你也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

    而后他对田秀英道:“弟妹,你好好劝劝他,这次他的勋章是拿命换来的,他可能会得金勋章,全国加起来就几十枚,这是多高的荣誉,而且每枚勋章每年都有赏金发放,等你娃长大了,读书受教育也会有优待,你好好劝劝他。”

    说完赵汉卿就离开了。

    田秀英看向崇祯道:“夫君赵管事说的也没错,做不了君王,我等还可以做一对普通的夫妻。”

    她比较满意现在的生活,历朝历代亡国的嫔妃下场都极其悲惨,大同社只是让他们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欺凌他们,但以这一点而论,大同社可以算是君子。

    崇祯道:“做普通人可以,但我不想做大同社的猴子,沐猴而冠让他们炫耀。”

    他对大同社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徐晨真说到做到,对他不关心也不重视一切就把他当个普通人来对待,这对自小生在帝王家,当了几年皇帝的崇祯而言是最大的屈辱,哪怕多派几个兵守着他也好。

    而在外围的周奎听到了这段谈话道:“女婿,今时不同往日,你已经不是天子了,且不说你这样做会得罪大同社,听赵管事说,这勋章每年还能得几十两银子,这钱你不拿,不便宜了大同社。”

    崇祯翻白眼道:“你管好自己就是,我的事不用你操心。”

    对他这个老丈人真算是彻底无语了,他都没想到区区不到10年的光景,老丈人的敛财上百万,就在他一个人面前装穷。

    哪怕到了俘虏营也是那样没脸没皮经常带着他的小舅子来到崇祯这里蹭吃蹭喝,也就是崇祯是个要脸的人,要不然早把他打出去了。

    周奎剁脚道:“这可是几十两银子,当皇帝你不听人劝,不当皇帝你还不听人劝。”

    崇祯听到这话当即关上房门,周奎只能叹息,离开了这里。

    下午,崇祯家的房门再次被敲。

    崇祯烦躁的打开房门,本以为看到的会是赵汉卿,却没想到是另一个老熟人:“春生,你怎么来了?”

    春生挑着扁担扁担吊着两个箩筐,箩筐里面堆满了粮食,一小竹篮的鸡蛋,还有两只老母鸡。

    他看到崇祯笑道:“俺是代表下湾村来感谢先生的,要不是朱先生你堵住管漏的地方,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啊。”

    春生即便是现在想起当日之事,依旧是胆战心惊,这缺口要是没堵上,他们下湾村就没了,尤其是有那些被泄洪村庄做对比,下湾村的村民不但害怕,同时也极其感激当时跳下水堵住管漏的崇祯。

    于是在秋收之后,即便下湾村村民也遭了灾,但全村人还是凑了凑了两筐麦子,而后经过春生提醒大家知道,朱先生有两个妻子怀孕,于是他们又凑了凑,弄了一篮子鸡蛋,两只老母鸡,这些作为谢礼由春生交给崇祯。

    “这事已经过去了,而且村里也遭了灾,大家的日子过得比我这儿都苦,这些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吧。”

    守堤的那段时间他也知道下湾村穷困,可以说是家徒四壁,要不是大同社的人发放了一些粮食给他们,下湾村的村民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

    春生道:“这怎么能行,这东西要拿回去,我下湾村哪里有脸见人?”

    “而且今年虽然遭了灾,但朝廷免了税,大家伙这点粮食还是拿的出来的。”

    崇祯劝说不成,只能任由春生把这些粮食搬到他的家中。而后崇祯询问下湾村近况!

    春生笑道:“俺们趁着洪水退去的时候补种了冬小麦,朝廷也帮俺们,在村里招了不少民夫去修堤坝,包吃不说,每日还能带两升粮食回家,大家省着点吃能熬到夏收,现在没了租子,税也降了,只要老天爷不再发脾气,俺们明年努力一年,保管顿顿能吃上大白面馒头,到时候俺再给朱先生送一筐白面馒头来。”

    崇祯笑道:“好,就这样约定,我等着你的大白面馒头。”

    比起不怀好意的大同社员与满肚子的心思的他以前的臣子,他还是更喜欢和春生这样的农户交流,不用太费心思。

    看着笑容满面的春生,崇祯不得不承认,大同社统治北方比他做的好的多了,今年北方的灾情比他当皇帝的任何一年都要重,尤其是京城的水灾,更是他亲身经历,如此重的灾害居然没有引起北方一丝动乱,他也不得不承认徐晨做元首比他当皇帝好10倍都不止。

    此次的公民大会,不但各地的议员汇聚,连同的大同社各地的主官,将领也汇聚一堂。

    从朝鲜赶到京城张献忠当即就邀请一些老兄弟来到京城有名会仙居相聚。

    会仙居,是京城的特色酒楼,以炒肝闻名京城,会仙居的炒肝选用新鲜的猪肝和大肠,加入黄酱等调料精心炒制,熬煮出的炒肝色泽酱红,鲜香扑鼻,蒜香浓郁,肝嫩肠肥。

    酒楼虽然出名,但在京城却算不上高档酒,所以张献忠才会把聚餐的地方安排到这里。

    时间到了之后,朱猛,高迎祥,李自成,孙可望,杨秀头等他纷纷前来。

    杨秀头笑道:“今年我大同市最大的功臣就是你老张了,能从朝鲜刮出几百万两银子,我不觉得奇怪,毕竟朝鲜也立国几百年,那些虫豸还是有些家底的,但能弄到200多万石粮食,那就是真是你老张本事大。”

    孙可望道:“张大哥的那些粮食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有那些粮食支持,我在辽西又建了几个堡垒,现在已经快靠近广宁卫了。”

    张献忠内心极为得意,但还是笑着谦虚道:“俺都是按照社里的制度做事,模仿的是元首,要说功劳最大的还是元首。”

    朱猛道:“都是自家兄弟,拍马屁的话就留着见元首说吧。”

    而后他有点羡慕道:“你们倒好,还有事情可干,不像俺们天天待在军校里学习,让一群手下败将做俺们的教官不说,还天天像个大头兵一样喊口号。”

    攻占北方之后,大同社解散了一半的军队,高级军官重新安排学习,一些人参政成为了巡抚,知府,县令,另外一些人则进行指挥培训,提升他们的作战能力。朱猛这批人就是在军官培训班,培训指挥作战的能力。

    张献忠笑道:“难怪朱猛你像吃了火药一般呛人,但这可是都督下令跟俺老张可没关系。”

    高迎祥道:“哥几个还是要听元首的劝告,多学点学问,不要看还有个南明小朝廷,但以他们的本事,只怕要不了一年就会被我们攻占,到时候哥几个一样要面对无仗可打的局面,元首让我等多学习是方便以后我等转为文官,为元首治理天下。”

    杨秀头抓了抓脑袋道:“俺勉强能认识一些字,但要读四书五经,成为一个学究就有点难为俺了。”

    李自成道:“杨兄,你这就陷入歧途了,都督连孔家的人都抓,怎么会在意我等读没读过四书五经,我等又不是没看过那些人丑陋的嘴脸,他们是要当官,不是要做事,做事的都是那些师爷。

    都督又不是要学究,要的是能干事的人,你们几万人都管了,知府衙门也不过就几百了,管好这些人就管好了一个府。”

    张献忠笑道:“老李说的没错,几百万人的朝鲜,俺老张说管不就管了,也没出啥错,大家不要把治理一方想的那么难,只要延续我大同社的制度,用好人,做好奖勤罚懒,朝鲜就政通人和了。”

    其他只能听完了然的点点头。而后孙可望道:“张大哥,俺想联合你在明年秋收之后共同进攻金国,你看怎么样?”

    张献忠想了想道:“俺当然想建功立业,就是担心元首不答应,今年又是瘟疫,又是旱灾,又是洪灾,只怕元首府都没多少粮食来支持战事。”

    李自成道:“元首只怕不会答应在辽东用兵,今年的灾害实在是太多了,元首拼尽了全力才勉强维持了北方的稳定,女真人战斗力不差,只怕没那么好打。如果战事僵持了,战事只怕会半途而废。”

    孙可望笑道:“大伙都高看女真人了,他们面对腐朽的明军自然是百战百胜,但这些年女真人接连惨败,早把他们的军心士气打没了,现在蒙古人已经脱离了皇太极的管控,金国汉人这一年来,逃到辽西,辽东超过了三十余万。

    现在这个所谓的金国国民不足百万,内部矛盾激烈,朝鲜被我军掌控之后,所谓的金国已经被我大同社三面包围了,现在我等灭了皇太极可谓是易如反掌。”

    李自成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你应该面见元首,向元首说明情况,灭了金国我大同社不但能省下几万兵,还能大规模移民到辽东,现在元首想治水,很多河道附近的村落都要迁移,如果覆灭金国代价不大的话元首有可能会答应。。”

    翌日,孙可旺和张献忠两人来到元首府找到徐晨,两人提出想要在明年彻底歼灭女真八旗,摧毁所谓的金国。

    徐晨谨慎道:“女真人毕竟有八旗精锐,全力动员应该可以动员十几万军队,你们有把握战胜皇太极?”

    徐晨还是很谨慎的,毕竟女真人最终获得了天下,皇太极也算是明末少有的政治家,能力比大明这批虫豸强多了。

    孙可旺自信道:“女真人虽然勇猛,但他们后勤极差,辽东灾害频繁,皇太极只有劫掠中原才能度过难关,但前年,去年女真人两次被秀子营阻碍,没办法劫掠中原。

    现在辽东的粮价已经突破了每石10两银子,大量的蒙古人和辽民逃离金国的地盘,属下得到的情报来看,金国人口已不足百万,他们已经维持不起八旗士兵,根本没有所谓的十几万大军。末将打算重建广宁卫,在辽东攻占海州,继续压缩女真人的战略空间。

    逼着皇太极带领八旗主动进攻,我军则可以趁势歼灭女真人主力,要是皇太极忍住不动,末将就带领骑兵精锐沈阳附近夺回汉民,杀戮女真人,烧光他们的粮仓,让女真人无粮可食,而后再一步步压缩女真人的活动范围。”

    只能说沈阳的地理位置太差了,可以说是一个无险可守之地,但凡明朝有一支能野战的军队,不说能击败女真人,哪怕能重创女真人,也可以给金国带来亡国之危,而大同军却不惧怕与女真人一战。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8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