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47章 ,皇太极和你们这些虫豸在一起,怎

第347章 ,皇太极和你们这些虫豸在一起,怎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八月十二日,金国,边疆小村镇。

    辽东大地被一层压抑且紧张的氛围所笼罩,村镇外一座高耸的堡垒坚持着村里的一举一动。

    村庄外的田地虽然辽阔,但庄稼的长势却稀稀拉拉,可以看出这片土地的收成不怎么样。

    村庄的农户知道这些粮食不可能落入他们的口中,也没有多少人去清理杂草,而是躲在家中,能减少一份消耗是一份,只有那些女真人庄园主看不下去,赶他们出来的时候,他们才叫一下,动一下,而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金国的常态了。

    这些村民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农夫,只能说是农奴,他们既没有土地,也没有这片庄稼的支配权,耕作也要在女真人的监视之下完成。

    而就在这样一个平常的夜晚,五百名辽西大同军士兵,悄然逼近一个简易的堡垒。他们的脸上带着决然,手中紧握着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

    营长李过,看着黑暗当中的堡垒挥挥手,士兵们分组协作,小心的靠近堡垒。爆破组拿着简易却威力不小的炸药包,迅速而有序地靠近坞堡,炸药包死死的按在墙壁上。

    随着一声声“轰轰轰”的巨响,炸药包在坞堡的墙壁上炸开了巨大的缺口。一时间,硝烟弥漫,尘土飞扬。

    大同军士兵们趁着硝烟未散,端起枪炮,朝着坞堡内猛烈射击。坞堡里原本驻守的几十个女真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在狭小的空间里慌乱地躲避着子弹,惨叫连连。很快,这些女真士兵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横七竖八地倒在血泊之中。

    坞堡被攻破后,不远处村庄的村民们被这激烈的枪炮声吓得惊慌失措。他们纷纷趴在窗口,惊恐地看着依旧耸立堡垒,但却不敢离开自己的屋子。

    等待天亮之后枪声结束,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进入村子,上千村民被全部召集到了村子的空地上。村民们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不知道这些突然出现的军队是敌是友。

    几个留着金钱鼠尾头型的老汉,看着李过,“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声音颤抖地说道:“将军饶命,我等皆是汉民,不是金国鞑子啊!”

    其中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头,更是涕泪交流,一边说着“吾等小民,望王师久矣”,一边朝着西南方向虔诚地拜首,口中喃喃道:“几十年过去了,皇上您终于派出王师来救我等了。”

    大同军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这本该是极其感人的场景,然而村民口中的“皇上”却让他们内心有些想笑。

    李过却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已经经历过几次这样的情况。他神色平静,没有过多在意村民们的话语。他在人群中巡视了一圈,声音洪亮地问道:“你们当中有没有鞑子?”

    一个身材瘦小、眼神怯懦的村民赶忙回答道:“没有没有,将军。女真人都住在庄园里,已经被将军您砍死了。”

    李过点了点头,大声说道:“我们是大同军,现在是来领你们回去的。到了辽西之后,会给你们分粮食,分土地。现在你们把粮食和值钱的东西带上,跟我们离开这里。”

    一个头发稀疏、面容憔悴的老汉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小心翼翼地问道:“真有粮食?”

    李过道:“当然!去了辽西,青壮可分得一石五斗粮食,老幼妇孺一石二斗,每户还能分得100亩土地。今年粮食来不及种了,但可以种冬小麦,在你们粮食没收割之前,这半年有我大同军养着。”

    几个老者听了李过的话,原本绝望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们当即停止了哭泣,眼神坚定地说道:“我等愿追随王师!”

    其实,此时金国的农业早已处于崩溃的边缘。皇太极这几年想要推行满汉融合的改革,却因金国接连失败和女真高层的保守势力而毁于一旦。他们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又重新捡起了努尔哈赤时期的政策。

    在政治上,实行四大贝勒共治,或者说是部落首领共治。皇太极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团结那些越来越绝望的女真高层。

    在经济上,他们加大了对汉民的压榨,以供养金国的统治阶层。活不下去的汉民只能选择逃离金国,而女真人则加强了对汉民的监管,制定了各种防汉、限汉、制汉的残暴政策,还采用连坐的屠戮之法来威慑汉民。

    为了防止汉民逃跑,女真人把小村落集中在一起,组建了人口上千的大村,并修建庄园坞堡,里面驻守着女真士兵看押汉民。汉民存粮不能超过五斗,耕作也要在他们的视野范围内,青壮去耕作,必须留妻儿在村里,用连坐让他们不敢跑。

    金国用尽各种激进的手段压榨底层的汉人,以满足女真高层的需求。这些汉民早已处于饿死的边缘,只是被女真人严密看守着,他们既无法逃跑,也不知道逃出去该如何生存。

    现在听到大同军有粮食,这些村民们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迅速回到家中,把自己不多的家当收拾起来,打成一个个包裹。青壮们扛着仅有的一点粮食,从家中走了出来。

    然而,村民们大包小包的样子让李过皱起了眉头。他连忙喊道:“这些桌椅板凳不要带,锅碗瓢盆也不带,这些破布也不要带。”

    一个中年村民满脸疑惑地问道:“军爷,没有这些生活上的家当,俺们去了辽西怎么生活?”

    李过耐心地解释道:“放心,到辽西,我大同军会赔你全新的。现在是逃命的时候,只能带最紧急的一些东西。”

    村民们显然有些不相信。李过见状,转头对身边的周恒说道:“周恒,你记录一下这些村民的家当,去了辽西给他们赔全新的。”

    “知道了,营长。”周恒立刻拿出纸笔,开始一户户询问村民们的家当,并认真地记录下来。

    半个时辰后,所有村民都打好了包袱,整齐地站在空地上。李过看着眼前这些充满希望的村民,大手一挥,说道:“出发!”

    大同军士兵们护卫着村民们,向着辽西方向缓缓前进。

    一天之后,鳌拜带着500骑兵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这个村镇。他们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尾巴。

    鳌拜勒住缰绳,看着眼前被摧毁的城堡,眉头紧皱,进入城堡内部,更是看到横七竖八的女真士兵尸体,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的双眼瞪得如铜铃一般,愤怒地咆哮道:“该死!”

    此时,村落里已经空无一人,村民们早已在大同军的护送下离开了。一个女真士兵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子要追吗?”

    鳌拜看向辽西方向,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和愤怒,恶狠狠地说道:“回去!”

    其实,鳌拜也想追击,但他知大同军不是以往那些软弱的明军,现在追出去,可能会中大同军的埋伏。

    最开始,当有汉民逃亡时,女真将领第一选择就是马上追击,结果不是被击退,就是被打埋伏,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在过去一年的拉扯中,女真士兵伤亡超过了3000余人。

    皇太极为了减少伤亡,也为了方便管理,把小村落集中在大村落,在外围建立坞堡加强防御。

    只可惜,面对大同军的炸药包,这些小型坞堡根本起不到多少作用。而且大同军也越来越嚣张了,从最开始的上百士兵,演变到现在动不动就出动三五百士兵。

    女真士兵去少了,根本打不过;去多了又容易形成决战的态势。而此时,女真士兵死一个少一个,皇太极不敢轻易冒险与大同军进行大规模决战,只能无奈地命令女真将领,即便发生汉民逃亡的事情也不允许追击。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九月十二日。

    沈阳郊外秋意正浓。天空中,大雁排成整齐的队列,向着温暖的南方飞去,逃离这即将到来的寒冬。

    皇太极骑着一匹毛色油亮的骏马,领着金国的一众高层缓缓前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视察秋收情况。

    如今金国外部局势严峻,没办法像以往那样轻易对外掠夺,金国高层们不得不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辽东本土的粮食产出上,所以现在不但皇太极重视田地的粮食产出,其他的八旗旗主也异常重视自己名下土地收成的情况。

    一行人沿着田埂缓缓前进,皇太极的脸色却随着眼前的景象愈发阴沉。

    本该是金黄一片的麦子稀稀拉拉,反倒有不少杂草肆意生长,高高地挺立在田间,真可谓是“草盛豆苗稀”。皇太极虽然未曾亲自种过地,但眼前这番景象,任谁看了都明白,这一亩地的收成只怕少得可怜。

    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蹲下身来,仔细查看麦穗。这些麦穗干瘪瘦小,颗粒稀疏,他的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只见在田地中收割的农户们一个个瘦骨嶙峋,面色蜡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们吹倒。他们手中的镰刀挥动得有气无力,每一次弯腰都显得那么艰难,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皇太极压抑心中愤怒,他提高音量,厉声喝道:“这个农庄是谁的?”

    四周的女真高层们面面相觑,他们的庄园情况其实也和这里差不多。

    今年的粮食产出可以看出来,原本皇太极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大家为了利益推翻了,如今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陷入了困境,但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承担责任。

    他们低着头,不敢与皇太极的目光对视,气氛一时间变得异常紧张。

    汉臣宁完我站在人群中,心中惶恐不安。他偷偷瞥了一眼周围的女真高层,眼神中满是畏惧。

    以前皇太极还能庇护他们这些汉臣,可如今局势大变,八旗旗主都有很大的自主性,皇太极未必护得住他们。

    如今天下格局的巨大变化,大同社的突然崛起,就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曾经腐朽不堪的大明如今已被战斗力强悍的大同军所取代,女真人在野战中都难以取胜,金国的未来一片黯淡。

    宁完我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金国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只靠几十万女真人,又怎么可能斗得过拥有亿万百姓的大同社呢?

    他和一些汉臣不是没有想过暗中投降,曾经有人派家丁前往辽东找到张献忠,表达了投降的意愿。

    可谁能想到张献忠如此缺德,直接将投降信件公开,还把家丁送回了金国。那些试图投降的汉臣都被皇太极千刀万剐,九族皆斩的下场。如今他们想投降都找不到门路,只能和女真人一条道走到黑了。

    宁完我他们现在最羡慕的就是范文程早早的躲到了江南去,虽然没完成和南明朝廷联盟的事情,但却提早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就在众人沉默不语的时候,佟国忠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大汗,好像是豫亲王多铎的庄园。”

    多尔衮一听,心中一紧,他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大汗,这是下面的管事不用心,等会儿我就让多铎好好教训那些管事。”

    皇太极冷哼一声,没有说话,此时的多尔衮身为新的“四大贝勒”之一,皇太极必须给他一个面子。

    但面子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片庄园位于盛京,算是整个辽东最肥沃的土地之一,而且靠近水源,可即便如此,麦子的产量也不过七斗、六斗左右,远离水源的地方更是只有五斗。这样的产量,仅仅是平常年份的一半。

    果然,金国其他地区上报的情况来看,粮食亩产普遍都不理想。

    如今金国基本上废除了皇太极之前推行的“分屯别居,编为民户”的政策,汉民沦为了女真人的农奴,甚至有一部分底层的女真人也陷入了农奴的行列。

    他们吃不饱饭,身体虚弱,根本没有力气好好种地。而且为了应对战争,大量的农具被用来打造武器铠甲,农业生产工具严重匮乏,生产力大幅度下降,粮食产能降低也是必然的结果,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粮食减产的幅度会如此之巨大,甚至威胁到金国的生死存亡。

    在大政殿内的皇太极发出一阵阵的咆哮。

    “除了打仗什么都不懂,还有喜欢搅政务。把朕的国策全部废除了,现在好了,整个金国都被你们玩完了。你们和大明的虫豸有什么区别,就不能老老实实的打仗,安安心心的听朕的命令。”

    “但凡你们像大同社员听徐晨话那样听朕的话,金国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但皇太极除了在大政殿内咆哮,确是什么也做不了,翌日还要请八旗旗主,组共同商议解决粮食问题。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十月十二日,沈阳,大政殿内。

    殿外狂风呼啸,吹起地面的积雪,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声响,今年辽东的冬季早早的到。

    大政殿内,皇太极高坐在主位之上,眉头紧锁,目光不断的巡视着殿内的女真高层

    代善和多尔衮分坐在两旁女真人的各旗主、文武大臣们分列两旁,他们有的神情凝重,有的面露惶恐,大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而紧张的气氛。

    此时的辽东,已然被严寒所笼罩,天空中阴沉沉的,仿佛一块巨大的铅板压在人们心头。大政殿内,虽有炭火燃烧,但那微弱的暖意却难以驱散众人心中的寒意,反而更增添了几分萧条的气息。

    不久前,今年金国秋收的数据已经统计上来,结果令人所有女真高层都大吃一惊。粮食产量不足往年的六成。

    这些粮食,对于庞大的金国而言,仅仅只够维持半年的消耗。所有人都清楚,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逼近。倘若找不到足够的粮食,用不了多久,整个金国将饿殍遍地,哀鸿遍野。更可怕的是,一旦大同军趁机发动进攻,金国很可能在这场灾难中走向覆灭。

    皇太极缓缓开口道:“诸位,如今粮食只够吃半年。半年之后,若再找不到粮食,盛京城内必将尸横遍野。不仅那些汉人包衣会大量死亡,就连我女真的勇士们,也难逃饿死的命运。大家都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办法能解我金国的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一个人敢率先开口。

    阿济格向来是个急性子,他实在看不惯这压抑的气氛,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大汗,如今左右不过都是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破釜沉舟,进攻辽东!据我所知,辽东今年粮食丰收,而且还有朝鲜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补充。只要我们攻占了辽东,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皇太极微微皱眉道:“若我军主力进攻辽东,辽西的孙可望必定不会坐视不管。倘若他带领蒙古人趁机进攻盛京,我们该如何应对?”

    阿济格毫不犹豫地回应道:“大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搏。就看是我们先攻占辽东,还是大同军先攻占盛京。”

    代善缓缓站起身来,摇了摇头道:“这可不是拼死一搏,而是自寻死路。且不说大同军修建的水泥城池坚固异常,以我们目前的攻城手段,根本无法攻破。

    孙可望也不一定直接攻占盛京。他只需把盛京附近的田庄全部攻破,将百姓全部掳到辽西,我金国就算不灭亡,也会元气大伤,再无翻身之力。”

    阿济格听了代善的话,心中有些不服气,他涨红了脸,大声说道:“那我们就先灭了孙可望,趁势攻占辽西。重新把那些逃走的奴仆掳回来,让他们知道背叛我金国的下场。”

    代善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道:“要是对面的是明军,你这个战略还有可能实现。但大同军的战斗力丝毫不输给我八旗勇士,想要战胜他们谈何容易。而且,即便我们侥幸战胜了孙可望,又能怎么样呢?

    大同军有几十支这样战斗力强悍的师,只要他们再调几个师来到辽东,我们拼光了八旗勇士。再次面对大同军,根本无力抵抗,只能束手待毙。”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7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