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报告!嫡女诈尸,侯府请全员准备 > 第95章 说服沈弘

第95章 说服沈弘


第九十五章  说服沈弘

沈弘放下账簿,显然不相信一个女儿家能关注到民生大事。

沈清辞也不管他的反应,说道,“米价暴涨,百姓断粮,街头流民遍地。”她将阿月带来的消息一一告知,“昨晚还因抢食闹出了人命,可衙门至今未曾出面。”

沈弘闻言,慢悠悠地将手中的账簿合上,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了敲。他抬眼看向沈清辞,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

他心中忽然泛起一丝异样。

这丫头回来也有些时日了,可他总觉得看不透。

寻常闺阁女子,谈论的不是胭脂水粉便是针织女红,她却张口闭口都是民生疾苦、朝堂利弊,言辞间的条理与见识,连府里的幕僚都未必及得上。

再说那行为做派,哪有半分乡下丫头的怯懦局促?方才谈及流民抢食闹出人命时,她眼底虽有凝重,却不见丝毫惊慌失措。

这等心性,这等眼界,说是在乡野间长大的,谁信?

“行了,你说的事我知道了。”  沈弘挥了挥手,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淡漠,“下去吧。”

沈清辞却没有要走的意思,问道:“父亲难道不准备插手吗?”

沈弘眉头微蹙,语气平淡得近乎冷漠:“京中流民之事,自有官府和朝廷处置,轮不到我们侯府来多管闲事。”

在他看来,这些百姓的死活与他何干?他如今最要紧的是找到那本失踪的账簿,保住侯府的地位。至于那些饿死街头的流民,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蝼蚁罢了。

沈清辞心中一沉,她早想到沈弘会是这态度,但难免还是觉得失望。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适,耐着性子说道:“父亲,此事非同小可。百姓若是被逼到绝境,恐生民变。到时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陛下动怒,侯府也未必能独善其身。”

“民变?”  沈弘嗤笑一声,显然没把这话放在心上,“京畿之地,禁军环伺,几个流民能掀起什么风浪?清辞,你还是太年轻,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这些事不是你该操心的,回房歇着去吧。”

“父亲!”  沈清辞不肯放弃,上前一步说道,“女儿并非多管闲事,只是为了侯府考虑。若是父亲肯出面施粥,于侯府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说道侯府利益,沈弘挑了挑眉,这次没有制止她,反而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如今上半本账簿出现,镇远侯府被牵扯其中,父亲若能借此机会收拢民心,便是在陛下心中加分。”  沈清辞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而且,施粥所需银钱对侯府来说不过九牛一毛,却能换来百姓的感激,若是您这次还打着朝廷的名义出手,岂不更是打消了陛下对您的猜忌?”

她知道沈弘最看重这些,尤其是这半本账簿的牵连,从帝王之心劝说,可以说直击要害。

可沈弘只是淡淡瞥了她一眼,语气慵懒:“若我直接上报朝廷,让皇上知道。不更是直表忠心,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沈清辞气急,第一觉得沈弘是如此蠢钝之人,为了不惹事上身,对此事不管不顾,怪不得当时郑王闯进京城,第一个烧的就是身为墙头草的镇远侯府!

“上报朝廷一来一回,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若是我们先拿出银钱施粥,稳住局势,等朝廷反应过来,功劳也有我们一份。到时候论功行赏,对父亲、对侯府都有好处。若直接上报,若被有心之人做文章,说父亲一个临阵倒戈,到时父亲才是百口莫辩!”

沈弘放下茶盏,看着沈清辞,眼神里带着几分嘲讽:“你以为施粥是那么容易的事?稍有不慎,便会被人抓住把柄,说我们侯府笼络民心,意图不轨。到时候别说功劳,怕是连侯府都要搭进去。”

“父亲多虑了。”沈清辞连忙说道,“我们只施粥,不插手其他事务,一切都在明面上进行,而且我们大可以借三皇子名义施粥,这样旁人就算想做文章,也找不到借口。”

“借三皇子的名义?”  沈弘的目光倏地锐利起来。

萧承煜可是当今陛下最疼爱的儿子。虽说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但满朝文武都看得明白,三皇子的风头最盛,陛下对他的宠爱更是毫不遮掩,人人都私下猜测,将来的太子之位定然是萧承煜的。

正因如此,京中想攀附三皇子的人能从街头排到巷尾,沈弘自然也不例外。镇远侯府这些年在朝中不算顶流,若能搭上三皇子这条线,将来太子登基,侯府的地位便能更稳固,这也是沈淬兰一心想让沈清辞攀附萧承煜,成为三皇子妃的原因。

沈弘盯着沈清辞,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着,带着审视问道:“你怎么会想到借三皇子的名义?这些话,是不是三皇子告诉你的?”

今天说了这么多,包括账簿这些话,沈弘现在不问,心里一定会怀疑,不如趁着这机会全推到萧承煜身上,这样也减了他的怀疑。

沈清辞面上不动声色,顺着话头说道:“前些日子在云栖寺,曾与三皇子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闲聊时,三皇子曾感叹过民生艰难,说百姓是社稷根本。女儿也是想着,借三皇子的名义施粥,既合他心意,又能让侯府在他心中留下个好印象,一举两得。”

她把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明说三皇子授意,又让沈弘觉得这事有三皇子的影子,恰到好处地撩拨着他想攀附的心思。

沈弘沉默了。他盯着沈清辞看了半晌,试图从她脸上看出些什么,可她神色坦然,倒像是真的只是随口一提。

借三皇子的名义施粥……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既能收拢民心,又能向三皇子示好,若是这事能传到陛下耳朵里,顺带还能冲淡账簿带来的负面影响,简直是一举多得。

至于沈清辞说的在云栖寺见过三皇子,他虽没听说过那日三皇子确实在云栖寺,但皇子出行岂能人尽皆知,若这些话不是三皇子说的,沈清辞一个闺阁女子如何懂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00/111110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