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痕语者 > 第68章 断指灯影

第68章 断指灯影


清晨七点四十分,殡仪馆值班室。

煤油炉上的铁锅咕嘟作响,稀饭的白气顺着斑驳的墙面上爬,像一层薄雾在无声地游走。

老秦坐在木凳上,膝盖压着那本泛黄的皮革笔记本,指节因常年握扫帚而变形,此刻却异常稳定地翻过一页页拓印的鞋印。

三年来,每一个深夜,他都蹲在B区七号炉外,用炭粉、胶纸和相机记录下那些不该出现在这里的脚印。

七组。

全部与市局通报中“灯奴”成员的鞋底纹路吻合。

更深的是,它们出现的时间规律——每逢初三、十七,子时三刻前后,总有两人同行,步伐急促,鞋跟磨损偏左,像是拖着重物。

而他们停留的位置,从不登记,也不走正门。

老秦颤抖着掏出手机,对准其中一组清晰的拓片准备拍照上传。

董岚昨晚给了他一个加密通道,说只要发现异常,立刻传图。

可就在他按下快门的瞬间,屏幕骤然一黑。

信号断了。

他猛地抬头,窗外雨幕如织,灰蒙蒙的天压得极低,殡仪馆后巷的铁门缓缓被推开,一辆无牌皮卡悄无声息地滑入,轮胎碾过积水,没有溅起太大声响,却让老秦的脊背瞬间绷紧。

车门打开,一人下车,穿黑色雨衣,帽檐压得很低,手中提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正是昨晚留下的那个。

老秦迅速将笔记本塞进炉膛角落的暗格,动作熟练得如同演练过千百遍。

他抓起扫帚,装作清理门槛,眼角余光死死盯着那道身影。

那人没进主楼,而是径直走向后院冰库方向,脚步沉稳,路线熟稔得不像外人。

“他们有内应。”老秦咬紧牙关,喉结滚动。

他不敢追,也不敢喊。

他知道,自己只是个守夜人,活到今天,靠的是沉默和记忆。

可现在,记忆成了刀,而刀正抵在喉咙上。

八点零五分,市局临时指挥车。

董岚盯着平板上断续跳出来的几张图片残帧——模糊的鞋印、一段编号、还有半行手写字迹。

信号中断前的最后一帧,是“B区7号炉”外墙的刻痕,形似一盏歪斜的渔火。

她立刻调取殡仪馆周边三个月的监控与清运记录,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垃圾车、殡仪车、家属接送车……一切看似正常。

直到她发现:每周三凌晨两点十五分,一辆标有“江城殡仪服务公司”的厢式货车都会驶入后巷,装载一个超规尺寸的冰柜,申报品类写着“防腐耗材”。

但殡仪馆并无遗体长期冷藏业务。

她将数据打包,加密发送给苏晚。不到三分钟,回复传来。

【《江城灯俗考》旁注第三页,夹批:“三更送灯,寒柜承魂——非葬也,乃渡。”】

董岚瞳孔微缩。

“送灯”是仪式,“承魂”是伪装,“渡”才是真相——这不是运送尸体,是在转移“灯奴”。

冰柜恒温,足以维持孩童生命体征数小时,足够从殡仪馆运往市郊某处隐秘中转站。

她立刻拨通宋昭电话,无人接听。

再查定位,发现他已离开驻地,终端最后信号消失在城北老工业区边缘。

“他去那儿了……”董岚低声自语,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他知道什么我没看到的东西。”

九点十七分,废弃冷库外围。

雨水顺着锈蚀的排水管滴落,宋昭伏在沟渠边缘,战术手套紧贴地面,掌心压着一枚打火机——阿强遗物中唯一未被销毁的私人物品。

他曾用它点燃过渔灯会的油灯,在那场献祭般的仪式里。

宋昭闭眼,指尖缓缓抚过金属外壳。

金色纹路在瞳孔深处一闪而现。

“真相之眼”开启。

画面骤然切入:昏暗走廊,墙壁渗水,头顶是裸露的管道。

两名守卫推着担架床前行,步伐沉重。

床单一角掀开,露出半截瘦弱的手腕——皮肤苍白,内侧烙着一朵莲花,花瓣五片,编号“戊三”。

耳边响起低语,含混不清,却带着诡异的韵律,像是某种古老经文的变调诵念。

回溯结束。

宋昭猛然睁眼,冷汗滑落额角。

头痛如锤击般袭来,但他没去揉太阳穴。

真正让他僵住的是——那诵经声并未随回溯结束而消失。

它还在。

极细微,如蛛丝缠绕耳膜,断断续续,却持续震动。

他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单纯的场景回放残留。

这是“情绪锚定”的进化。

从前,他只能通过物证看到过去二十秒的画面;现在,某些极端情境下的强烈情绪,竟能跨越物品传导,形成持续性的精神印记。

这枚打火机曾被多人触摸,仪式中的恐惧、服从、狂热……层层叠加,最终凝成一条无形的线,直指冷库深处。

宋昭缓缓站起身,望向眼前这座荒废多年的冷冻厂。

外墙爬满藤蔓,门锁锈死,但通风口的铁栅栏有明显撬动痕迹。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图纸——苏晚昨夜托人送来的《江城旧工业布局图》,用红笔圈出一条标注为“维修通道”的地下管线。

“他们以为灯灭了。”宋昭低声说,声音被风雨吞没。

“但他们忘了,有人能看见灰烬里的火种。”十点零三分,冷库夹层。

空气里弥漫着陈年霉味与金属锈蚀的腥气,宋昭贴着墙根缓步前行,夜视仪中,绿色视野如水波般晃动。

维修通道狭窄潮湿,头顶管道滴落的冷凝水砸在肩头,像某种倒计时的鼓点。

他屏住呼吸,每一步都踩在自己心跳的间隙里。

夹层深处,光线彻底断绝。

他摘下夜视仪,摸出战术手电,用袖口裹住灯头,只透出一线微光。

光束扫过墙角——那一瞬,他几乎以为自己看到了墓穴。

数十个灰白色箱体整齐码放,形制酷似骨灰盒,但表面刻有细密编号与符号。

他蹲下身,指尖抚过最近的一个箱体,编号“戊三”赫然在目。

与苏晚破译出的“灯奴”代号系统完全吻合。

更诡异的是,每个箱体底部都嵌着微型恒温装置,触手微温,仿佛里面封存的不是骨灰,而是尚在呼吸的生命。

“活体运输……”宋昭低声呢喃,喉间泛起铁锈味。

他们用殡仪系统的名义,将被拐儿童伪装成遗骸转运。

骨灰盒是壳,孩子是货,“往生”是幌子,“安宁”是屠宰场的招牌。

他继续向内推进,脚底踩到一截松动的地板。

撬开一看,底下藏着一台老式磁带录音机,外壳布满灰尘,电池仓却有近期更换的痕迹。

他按下播放键。

滋——

电流杂音如蛇信舔舐耳膜。

接着,一个低沉而扭曲的声音缓缓响起,像是经过变声器处理,却仍透出熟悉的阴冷气质:

“第十七批,南线启程,货在灯下。”

宋昭瞳孔骤缩。

是小舟的声音——那个在渔灯会仪式中主持“点灯”的神秘人,也是林浩宇的影子执行者。

三年来,警方从未捕捉到他真实音源,而此刻,这段录音像是故意留下的饵。

他正欲拔出磁带,通风口突然传来金属刮擦声。

极轻,却清晰得如同指甲划过颅骨。

他立刻掐灭手电,贴墙蜷缩,心跳沉入肺底。

夜视仪重新戴上,视野中,暗梯入口的铁栅缓缓被推开。

三名身影依次下行,均着灰袍,面覆惨白面具,形似溺亡者浮肿的脸。

他们步伐一致,呼吸极浅,仿佛不是活人,而是被某种仪式唤醒的傀儡。

为首者左手垂在身侧——小指缺失,断口整齐,像是被利器一次性斩断。

宋昭呼吸一滞。

断指……与苏晚在古籍残卷中发现的“灯首契”仪式吻合:每任灯首需自断一指,以血祭灯,换取对“灯奴”的绝对控制。

这人,是现任灯首。

可就在对方踏下最后一级台阶的瞬间,宋昭的“真相之眼”忽然自主闪现——金色纹路在黑暗中微光流转,他本能地伸手触向地面一块沾有油渍的抹布。

回溯开启。

画面:昏暗房间,断指者正将一枚染血的指骨放入青铜灯座,口中吟诵经文。

灯焰摇曳,映出墙上一幅地图——正是江城市殡仪系统地下联络网的全貌,七处节点以渔火标记,其中一处,正闪烁红光。

回溯结束,剧痛如凿穿太阳穴。

但他已看清——那节点,是城西火葬场。

而此刻,三名“灯奴”已分立夹层三处,开始检查箱体。

为首的灯首缓缓转头,面朝宋昭藏身方向,仿佛感知到了什么。

宋昭缓缓后退,脚底踩到一粒碎石。

轻微的滚动声,在死寂中如雷炸响。

灯首猛然抬头。

宋昭不再犹豫,迅速收起录音机,沿原路疾退。

他知道,自己已被盯上。

但这枚饵,他必须吞下——因为阿强临死前烧毁的名单,苏晚破译的鞋印,老秦三年的记录,全都指向一个更大的网。

而网心,正在苏醒。

他冲出维修通道时,雨势更急。

手机震动,一条未知号码的短信跳入屏幕:

“阿强死前烧了三份名单,你只拿到一份。”

他猛地抬头,后视镜中,一辆殡葬车无声滑入街口。

车顶灯箱写着“往生安宁”,可车窗反光里,副驾人影抬起的手腕上,赫然烙着一朵五瓣莲花。

他手指颤抖地按下通讯键,接通老秦的加密频道。

“老秦,你还活着吗?”

电话那头,没有回应。只有电流杂音,和一段断续的童声哼唱——

“渔火三更,渡魂不过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84/504485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