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374章 盛大的首映发布会

第374章 盛大的首映发布会


2009年5月1日,BJ,星光剧场

    午后两点的阳光带着一丝温暖,此刻,京城最大的星光剧场门口,却涌动着一股比天气更有温度的期待感。

    剧院的巨大幕墙玻璃上,已然覆盖着《流浪地球》那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定版海报:

    苍茫冰原上,那座钢铁巨兽般的行星发动机喷涌着贯穿天地的幽蓝色光柱,光柱尽头,巨大的木星红斑如同沉默的魔神悬浮于天际,海报下方,是洛珞饰演的主角刘启仰望苍穹、充满决绝的侧脸。

    海报下方,“2009.05.01地球启航”的字样鲜红夺目。

    这里正是《流浪地球》全球首映礼的举办地。

    剧场入口前,警戒线早已拉起,安保人员神情严肃地维持着秩序。

    洛珞一惯在安保上的阵仗已经无需多说,但这次,就算洛珞不出席发布会,安保人员也少不了,最多就是不会有总参秘密出动了。

    因为,阵仗实在是太大了。

    线外,是密密麻麻的媒体记者和更为庞大的影迷粉丝团,都在期待着许久没有露面的洛珞和刘艺菲。

    长枪短炮的摄影机、电视台直播车占据了最佳位置,闪光灯此起彼伏,试图捕捉每一位抵达的嘉宾身影。

    记者们捧着话筒和录音笔,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入口。

    粉丝们则更加热切。

    尽管秩序井然,但兴奋的低语和压抑的欢呼仍像海潮般涌动。

    他们手中举着自制的海报——有些是打印的洛珞剧照,有些是手绘的发动机草图,还有些写着诸如“洛神出征,科幻为王”、“见证华语3D元年”、“艺菲女神突破之旅!”的励志标语。

    当然少不了的还有学生团体,他们才是追星的主力群体。

    人群里能看到不少结伴而来的大学生面孔,三三两两的谈论着贴吧里关于“3D电影”的技术分析,说的有模有样的,无论是专业研究,还是在贴吧里道听途说,总归是做过一番功课的。

    也有拖家带口的中年夫妇,显然是被洛珞和刘艺菲的国民号召力所吸引。

    有人踮着脚尖张望,有人用着当时风靡的“大屏滑盖手机”不停地拍照,像素虽然不高,却记录了他们的期待。

    红毯区域铺设在入口处,长约数十米。

    红毯尽头是巨型的电子签名墙,设计成了冰封大地的纹理,中心则是一颗被蓝色光晕包裹的星球剪影。

    签名墙一侧,竖立着影片官方LOGO的背景板,周围点缀着带有发动机元素的艺术装置。

    一切都清晰传递着硬核科幻的基调。

    两点半刚过,第一波抵达的车辆驶来,人群的骚动加剧,首波明星与业内人士的抵达便直接点燃了现场。

    相比于之前《源代码》的首映会,这次还要更加宏大。

    车门打开,率先踏上红毯的是各大制片公司和院线的掌舵人。

    西装革履的中影掌门人韩三坪一出现,便引发一阵骚动和密集的快门声。

    这位见证了中国电影工业坎坷历程的资深电影人,此时步伐沉稳,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与凝重。

    作为在影视圈明里暗里对洛珞和拾光支持最大的人,他深知身后这近千块咬牙升级和新建的3D银幕意味着什么,而《流浪地球》正是这场豪赌能否赢得未来的关键押注。

    随后走来的是华艺兄弟的王中军、王中磊兄弟。

    王中磊笑容满面,步伐轻快,与认识的媒体挥手致意,这次他们可是十分的得意。

    因为身边正是华艺“新晋台柱”张涵予,更是《流浪地球》的主角之一的刘培强。

    这位凭借《集结号》谷子地一角刚摘掉“低调演技派”标签、跃升为2.5亿票房男主的中年演员,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

    面对媒体“谷连长!”的呼喊和粉丝“刘培强!加油!”的尖叫,张涵予显得有些许拘谨,却不失厚重感。

    他稳重地点头回应,眼神中有种不负信任的坚毅——两年前那场“他行吗?”的风暴犹在眼前,如今,他已准备好接受全国观众的检验。

    王中军则低声与韩三坪交谈着,目光扫过狂热的人群,感慨地对韩三坪低语:

    “中磊没看错,洛总这手笔……真搭上顺风船了。”

    接着是导演们的方阵。

    冯小刚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穿着件休闲夹克,显得兴致勃勃。

    他看到熟悉的记者,笑着走过去:

    “等了两年多,可算盼来了!这回得让观众看看,我们中国人也能玩转硬核科幻!”

    言语间带着对洛珞的认可和对市场风向的敏锐。

    陈凯歌则更显深沉,一身考究的深色正装,儒雅地向人群颔首。

    他站在红毯中央,抬头望了望剧院外那巨幅海报上的行星发动机,眼神专注而复杂,像是在评估这宏大视觉背后的艺术与工业价值,喃喃自语:

    “这场景调度……不容易。”

    当然了,他更想看看的是,这所谓的科幻大片强在哪里,《无极》的失利显然没有让他完全放弃拍大片的想法。

    段奕宏——片中救援队队长王磊的扮演者,一身硬朗风格装扮出现,引来粉丝欢呼。

    他摆脱了拍戏时的“煤灰”气息,精神十足地摆着姿势供媒体拍照,憨厚的笑容下透着一股干练劲儿。

    高明饰演的韩子昂等剧中的配角演员、主创的家属、好友也陆续走过红毯,带来一片片热情的回应。

    他们在安保引导下踏上红毯,面对镜头挥手致意,脚步稳健。

    他们低声交流着,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期待,显然清楚这场首映背后代表的技术和产业意义——国内大量3D银幕的投入,也很多就是冲着这颗“地球”来的。

    高潮在洛珞和刘艺菲同车抵达时到来。

    现场的氛围瞬间引爆。

    如同投下了一枚信息炸弹,几乎所有的镜头都第一时间转向了那辆缓缓停稳的黑色座驾。

    保安迅速上前严密保护,车门打开,一袭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形挺拔的洛珞率先下车,他神色沉稳,目光扫过场外热情的影迷,微微颔首致意,那份在科研界沉淀出的冷静气场与电影宣传所需的明星光芒奇妙融合。

    紧随其后,刘艺菲身着一袭设计感十足的银灰色礼服步出,褪去了昔日的清灵仙气,眉宇间多了份在话剧院那里磨练出的沉静,以及与洛珞并肩走过无数风浪的默契与从容。

    她向影迷区挥了挥手,笑容温暖明亮,引来排山倒海般的呼喊:

    “艺菲!!”“朵朵!”

    两人在红毯起点停留片刻,让媒体充分拍照,闪光灯疯狂闪烁的频率几乎让人睁不开眼,快门的“咔嚓”声响成一片背景噪音。

    “洛导!看这里!”

    “艺菲!这边!”

    记者们几乎是在喊叫。

    洛珞保持着标志性的沉稳微笑,没有太多言语,只是精准地照顾着各个角度的镜头。

    刘艺菲则向粉丝群挥手致意,引来更热烈的回应。

    两人并肩踏上红毯,步伐不快,每一步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目光。

    他们并未过分停留于拍照摆拍,反而更多地看向两旁支持他们的影迷,特别是当有热情的年轻粉丝高喊角色名字或加油时,他们会更清晰地给予微笑和点头回应。

    在签名墙前,洛珞拿起一支粗壮的签字笔,象征着地球冰封表面的区域上有一大块空白,是整个签到区的正中央。

    显然即便前面已经到来了几十位重磅嘉宾,但依旧没有人敢喧宾夺主的抢占C位,而是给他们俩留了出来。

    洛珞也不用跟谁客气,随意的签下遒劲的名字,刘艺菲则在她名字旁流畅地签下。

    两人站定,最后接受了一次媒体群访的闪光洗礼,随后便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剧场内部。

    随着他人作为最后的重量级嘉宾出场,星光剧场那象征着开启“流浪之旅”的大门,在媒体的聚光灯追逐下缓缓合拢,将外界的山呼海啸与无尽期待暂时封锁。

    红毯区域的人群渐渐散去,但依然有大批影迷和记者未曾离开。

    兴奋的议论声如潮水般涌动:

    “值了!看到洛神和艺菲了!”

    “段宏亦好有安全感!”

    “张涵予看着真像太空英雄!”

    “冯导和陈导都来了,这片子真是面子大了!”

    “听说里面IMAX厅效果贼牛!我的票是今晚八点场的,好难熬啊……”

    “你居然抢到票了?!”

    而那些守候的记者们,则快速敲击着笔记本或手持设备,争分夺秒地发出第一波报道和图文直播。

    网络上,#流浪地球首映#、#洛珞刘艺菲红毯#瞬间刷屏。

    他们有的开始寻找附近有电视或大屏幕的地方,试图捕捉首映礼可能流出的场内画面;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刚才捕捉到的瞬间、以及即将在几小时后亲眼看到的电影画面。

    空气中,硝烟与尘埃尚未落定,更巨大的期待才刚刚成型——那场即将在3D银幕上同时点燃的“木星之火”,此刻正安静蛰伏在星光剧场的巨大影厅之内,等待着与观众的见面。

    而此刻剧场外人潮涌动,剧场内却恰恰相反。

    喧嚣的红毯氛围已被一种蓄势待发的肃穆取代。

    并不是单纯的严肃,而是数千双眼睛共同聚焦在前方巨大银幕上的专注与期待。

    不同于后世常见的“盛典”式首映礼,时光科技和拾光映画的Logo在舞台背景上显得简洁而有力。

    这也是洛珞一惯的风格,简约而不简单,直接传达着这场活动的核心意义——一部电影的诞生与观看。

    剧场内部格局在《流浪地球》首映时经过了特殊设计。

    原本奢华的多层包厢被巧妙隐藏,取而代之的是最大化、最平整的巨型银幕区域,占据了整个舞台的正中位置。

    这与洛珞所崇尚的“内容至上”理念密不可分——他始终认为,电影首映应让位于电影本体,一切的繁琐仪式都只是在分散观众对核心体验的注意力。

    此刻,主创席已按惯例简化。

    洛珞、刘艺菲、张涵予、温岚及特邀出席的原作者刘慈欣依次在银幕下方侧翼的特设席位落座,灯光聚焦在他们身上,却并未制造出强烈的曝光感。

    现场除了少数获准的专业摄影记者在指定区域安静拍摄,禁止了所有闪光灯。

    剧场经理亲自上台,不是明星主持,更像是技术引导: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感谢各位拨冗莅临《流浪地球》全球首映礼,本场发布会将遵循洛珞导演的一贯原则——我们更希望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即将震撼各位感官的《流浪地球》本身。”

    他的语调平稳有力:

    “稍后,主创团队将进行一个非常简短的交流互动,互动结束后,我们将发放偏振光3D眼镜,请大家在观影全程佩戴,这将决定您所看到的画面效果。”

    话音落下,场内灯光微调,变得更加柔和舒适。

    洛珞率先起身,他换下了红毯时笔挺的礼服,身着一件质感极佳的深色羊绒衫,更显沉静务实。

    刘艺菲和张涵予等人也随之上台。

    没有繁复的舞台设计,没有多余的嘉宾,只有《流浪地球》核心的几个人,面向观众微微致意。

    现场爆发出第一阵热烈的掌声,是对主创的敬意,也是无声催促高潮的到来,尽管在场的所有人都想要一睹为快了,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一位资深的影评人被选为代表上台提问。

    问题经过筛选,简短而核心:

    “洛导,《流浪地球》是全球瞩目的首部华语3D科幻大片,听说核心的‘流形引擎’技术是拾光映画自主研发的关键,您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这部需要呈现巨大视觉奇观的影片中?”

    洛珞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场内:

    “电影技术的革新,从来不是为了取代故事和情感,而是为它们提供前所未有的表达载体,《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关乎人类存亡的宏大史诗,是无数微小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牺牲与希望。”

    “流形引擎的价值,在于它能让我们更逼真、更沉浸地构建那个冰封的世界、巨大的行星发动机,让木星占据整个天空的压迫感更直观、更撼动人心,最终服务于故事本身——让观众能更好地代入那个世界,感受角色的心跳和宇宙的脉搏。”

    “技术是路径,讲好中国科幻故事,传递那份情感和精神,才是终点。”

    他回答点到为止,没有过度展开技术细节,也避开了对市场前景的揣测。

    第二个问题面向了刘艺菲:

    “艺菲,这次在《流浪地球》中饰演韩朵朵,作为一个在巨大灾难中成长起来的角色,你觉得她身上最打动你的一点特质是什么?”

    刘艺菲站在洛珞身边,气质沉静了许多。

    她浅笑回答:

    “韩朵朵最初可能显得天真,甚至有些不谙世事,但在那个冰天雪地的残酷世界里,她身上那份源自普通人本能的‘活下去’的坚韧,以及在与爷爷、哥哥这些角色的相处中被点燃的‘想保护他人’的责任感,特别打动我,她代表着希望,是冰层下顽强生长的幼苗。”

    她同样言语简洁,保持了角色的神秘感,希望把剧情更多的留给稍后的观影过程。

    问题显然是精挑细选设计过的,雨露均沾的把第三个问题面向了张涵予:

    “涵予老师,刘培强这个角色承载了太多,身为父亲、航天员,又在最后关头面临生死抉择,在演绎过程中,您觉得最大的挑战和满足感分别来自哪里?”

    张涵予拿起话筒,声音低沉而诚恳,仿佛还带着刘培强的烙印:

    “最大的挑战是‘收’,这个人物情感是核聚变级别的,极其浓烈——对孩子的亏欠,对地球命运的担当,对职责的忠贞,但作为军人、航天员,他不可能外放。”

    “如何把翻江倒海的情感,在眼神、在细微的肌肉变化中传递出来,甚至在防护服下传递出来,是个考验。至于满足感……”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洛珞:

    “是能和这样一个年轻的、有魄力有远见的团队一起,把中国自己的科幻史诗呈现出来,尤其是看到那些成片的视效场面。”

    他看向幕布方向:

    “真的值了。”

    简短的三个问题结束,洛珞作为导演做了最后的总结,只有一句话:

    “《流浪地球》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梦想,现在,是时候让地球启航了,请大家戴好眼镜,和角色们一起,去经历、去感受这场旅程,看完后,我们再聊。”

    他微微躬身。

    台下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开始有条不紊地发放专用的偏振光3D眼镜。

    前排许多衣着光鲜的制片人、院线大佬,甚至包括一些资深导演,拿着那看起来和普通影院眼镜并无太大区别、但似乎更轻更贴合的特殊眼镜,竟都显得有些好奇的样子。

    镜腿上细致的硅胶鼻托、特殊的偏振角度,让他们下意识地反复调整,他们习惯了胶片,习惯了2D数字,这薄薄的透明塑料片,是通往全新视界的钥匙,却让手握权力与资源的他们,在初次碰触时像懵懂的学生。

    有人好奇地对着头顶的光线查看镜片,隐约能看到特殊的纹理:

    “这跟以前在IMAX看的不一样啊……”

    有记者低声对同伴嘟囔,他们习惯了早期笨重的红蓝或者快门式眼镜的快闪不适,这种轻盈贴合且清晰无闪烁的眼镜,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初印象。

    更多普通观众则是新奇大于困扰,年轻人大多能快速戴上,但也有人小心翼翼地捏着镜腿,像捧着什么精密仪器。

    整个剧场里不再是开映前常见的兴奋交谈,反而弥漫着一股集体探索新事物的轻微骚动和安静的好奇。

    这薄薄的塑料片,让近千块在短短时间内突击铺设完成的特制3D银幕的存在感,瞬间放大。

    每一个佩戴的动作,都在无声宣告:一场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的流浪旅程即将在所有人眼前展开。

    洛珞在黑暗降临前,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沉静而略带奇异景象的观众席——那些手忙脚乱的业者,那些充满好奇的眼睛,那些笨拙戴好的眼镜——他嘴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带着成就感的微笑。

    大道至简,归心于一。

    这最简单的“视界”转换,却是他对世界电影版图发起冲击最有力的号角。

    当所有人,无论是懵懂还是期待,最终都佩戴妥当后。

    银幕彻底暗下,场灯渐次熄灭。

    黑暗中,似乎能听到无数颗心脏在期待中加速跳动。

    一束光刺破黑暗,打在巨幕之上。

    雄浑而苍凉的背景音乐如冰川移动般缓缓响起……巨大的“MADEG  IN  TIMES  VISIONS”时光视觉制造的科技感Logo浮现,随即淡出。

    地球的影像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中孤独转动。

    《流浪地球》正片,开始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74/111107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