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375章 每一秒都是经费在燃烧

第375章 每一秒都是经费在燃烧


巨幕的光芒彻底敛去,剧场坠入纯粹的黑暗,只剩下数千个佩戴着特制偏振光镜片的剪影,以及细微到几不可闻的呼吸声。

    一种无声的紧张感在空气中蔓延、沉淀。

    时间,在黑暗中仿佛被拉长了纤维。

    倏然——

    【MADE  IN  TIMES  VISIONS】深蓝色的科技感LOGO无声地烙印在视界中心,带着冰冷的精密感,又瞬间隐没。

    没有恢弘的管弦乐序曲,一阵如同冰层下暗流涌动的低频嗡鸣,伴随着遥远的声音,仿佛从宇宙深空的四面八方渗透出来,钻入每位观众的耳朵里。

    这是静默的宣告,亦是旅程的启程。

    黑暗中,一颗熟悉的蔚蓝色星球缓缓旋转。

    视角并非遥远观望,而是紧贴着她的大气层边缘,带着一种亲临其境的审视感。

    巨大的星体占据了视野的大半,那种质感——绝非2D银幕上投影出的图像,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存在感。

    云层翻滚的涡旋,大陆板块的纹理,海洋深邃的蓝,都以不可思议的纵深感呈现在眼前。

    “卧槽!”

    前排的不少观众甚至下意识地往后靠了一下,仿佛要被这颗星球迎面撞上。

    这感觉…太真实了!

    那不是看一张绝美的照片,而是俯身在一颗巨大行星的咫尺边缘!

    浩瀚的云层不再是模糊的色块,卷曲的旋涡如同实质的棉花糖团,在星球弧面上清晰起伏翻滚。

    大陆板块的山脉脉络在阳光斜射下投下深邃而清晰的阴影,仿佛触手可及。

    澄澈的海洋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蓝,浅滩处的翡翠色与深渊的墨蓝层次分明,深邃如一眼望不见底的巨井。

    这种超越了画面本身的纵深和体量感,在刹那间撕碎了“银幕”的桎梏。它就在那儿,触手可及,却又庞大得令人窒息。

    听着影厅后面此起彼伏的惊叹,洛珞不由得轻笑一声,并不感到意外。

    时至今日他依旧记得自己第一次看3D电影时的感觉,嗯~看的是《阿凡达》,当时心中那种无以复加的震撼。

    只不过现在这种惊讶……被放在了他的《流浪地球》上。

    而这……还远没有开始。

    跟原本这部电影的不同,他在其中也改动了很多,甚至连开头都进行了改动,说是改动可能不太恰当,应该是升级。

    是的,影片开头这一幕,他烧了足足一千万进去,为的就是先声夺人,给所有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第一次看3D电影的观众,留下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

    至于燃烧了一千万的特效意味着什么……想来……观众们很快就会知道了。

    银幕上电影还在继续,慢慢浮现出平静而冰冷的文字旁白: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

    声音苍老而疲惫,像一位穿越了漫长时光的幸存者,带着“老冰棍”的烟尘感。

    随着旁白,视角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柔却不容抗拒地“拉高”,并非平移,而是真正穿透了空间!地球迅速在视野中变小。

    银幕的边缘消失了,宇宙的深黑像墨汁一样晕染开来,将所有人包裹其中。

    观众席上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这不是画面变化带来的,而是那完美的纵深感让大脑瞬间产生了升空失重的眩晕幻觉!

    “这不过是一场山火…”

    画面无缝切入。

    焦土之上,炽热的火焰疯狂舔舐着扭曲的空气,浓黑如墨的烟柱冲天而起。

    在“流形引擎”驱动的视差渲染下,这浓烟不再贴附于背景!

    它从燃烧的森林深处翻滚咆哮着冲出画面,如同无数条有生命的黑龙,裹挟着滚烫的热浪与细微的灰烬颗粒,穿过幕布的边界,扑面而来!

    前排的观众甚至感受到热量灼烤面颊的错觉。

    有人忍不住抬手在面前挥了挥,试图拂开那并不存在的灰烬。

    “一次旱灾……”

    干涸龟裂的大地像一张铺天盖地的蛛网。

    3D视角下,巨大的裂痕如同直通地狱的伤口,其深度惊人!

    每条裂缝的边缘锯齿分明,裂开的土块从近景到远景,呈现出清晰无比的落差。

    观众仿佛是置身于裂谷边缘向下凝视的蜉蝣,一股绝望的渺小感油然而生。

    “一个物种的灭绝……”

    辽阔的冰盖上,一头孤独的北极熊茫然伫立。

    小小的身影被置于一望无际的苍白空间中央,远方地平线与铅灰色的天空融为一体,深邃无垠。

    一小块浮冰在它脚下碎裂崩解,几颗细小的冰屑碎片被无形的力量猛地推出屏幕,带着高速旋转的细微光影,直射观众眉心!

    “嘶……”

    不少人发出了短促的吸气声,颈后寒毛倒竖,身体本能地做出了闪避动作——哪怕理智告诉他们碎片是假的。

    “一座城市的消失……”

    滔天的海啸巨墙遮蔽了天空,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钢筋混凝土的丛林。

    摩天大楼在巨浪前如同脆弱的积木,而3D效果将这种规模对比推向了极致:

    汹涌奔腾的海水泛着污浊的白沫,每一滴仿佛都裹挟着腥气,几乎撞到观众脸上。

    摩天大楼在这些真正的“巨壁”面前脆弱如纸板玩具,被摧枯拉朽地拦腰拍断、扭曲、淹没。

    无数碎裂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的碎渣,如同风暴般激射,从画面中层呼啸穿过。

    整座城市的天际线,在海浪的阴影下扭曲、模糊、坍塌,最终消失在浑浊的洪流之中。

    空间的层次被彻底拉伸到了极致,那种从近在咫尺到遥不可及的快速切换,带来的是强烈的视觉拉扯和失重眩晕。

    中心地带一栋被巨浪正正击中的写字楼,其结构爆碎的瞬间,大块的玻璃、碎裂的楼体结构,在完美的立体透视下,带着恐怖的呼啸感飞溅四射。

    仿佛下一秒就要砸进观众席!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旁白至此,画面猛地再次拉远、拉高,最终定格在一个让剧场瞬间窒息的角度。

    全宇宙的黑暗背景中,太阳占据了整个银幕!

    不,甚至超越了银幕,它的边缘熔融的光芒仿佛溢出了画框,将整个影厅四壁都染成了地狱般的橙红!

    这才是洛珞倾注一千三百万经费、用“流形引擎”渲染出的终极序幕!

    这颗黄矮星不再是记忆中那轮温和的光盘。

    它在视野的中心狂暴地搏动着,金红色的日珥如同沸腾地狱中伸出的巨大火舌,扭曲着、翻滚着、喷薄着,每一簇都炽热无比,在完美的立体纵深中,仿佛就悬停在观众头顶不足几米处!

    它表面的纹理,那如同烧熔钢铁的米粒组织,还有更深处涌动翻腾的巨大耀斑,都以令人头皮发麻的清晰度扑面而来。

    “天呐……”

    有人低呼,嘴巴张开却忘了呼吸。

    这效果之恐怖,远超普通的灾难片,因为它太真实,也太巨大了。

    跟原本的简单特效不同,但是这个太阳,一个无人小组就做了整整三天,其效果……目前整个市面上的电影里,还没有可以类比的例子。

    对观众来说,这一幕的震撼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就在这时,旁白的沧桑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惊悸:

    “我们以为它是永恒的…我们错了!”

    画面瞬间切割!

    炽烈无比的白色光芒,带着吞噬一切、净化一切的能量,从太阳核心猛烈爆发!

    那不是渐亮,是瞬间从0%跳跃到100000%!它像一颗在眼前引爆的恒星炸弹!整个剧场被瞬间爆发的强光彻底吞噬!

    所有观众,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看没看过原著,都在这一刻做出了最本能的反应——猛地、整齐地倒吸一口冷气,许多人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狠狠撞进椅背,甚至有人本能地抬起手臂遮在眼前!

    “流形引擎”强大之处在此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并没有简单粗暴地让强光糊满屏幕。在立体渲染的加持下,那爆发的强光拥有极其复杂的层次:

    最核心区域:纯粹炽白,近乎无形,带着能灼伤视网膜的绝对暴力。

    中圈层:汹涌澎湃的光子洪流,如同被炸裂的冰河,带着肉眼可见的冲击波纹理,席卷着太阳表面前一刻还在肆虐的日珥物质,瞬间将它们汽化。

    外缘扩散区:从炽白过渡到夺目的蓝白、再到沸腾的金红,光芒如同辐射状的利刃,狠狠穿刺向宇宙深空。

    而在这片毁灭性的光幕前端边缘,那颗几分钟前还生机盎然的蔚蓝地球,此刻渺小如一粒尘埃,脆弱得如同肥皂泡。

    白光如同无形的巨手,在冲击波未及之前,就已经将整个地球完全吞没!

    海洋蒸发、大地熔融的惨烈过程,虽然被强光掩盖其形,但那无声的、势不可挡的吞噬感,已经通过视觉的压迫传递到了每个人的神经末梢。

    强光持续了大约三秒,这三秒在寂静的剧场里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光芒终于如同退潮般敛去。

    银幕重归黑暗,只剩下无数星屑和残存的电磁风暴留下的荧光余迹,勾勒出太阳系中心那个狂暴后略显“疲惫”的巨大核心。

    而那颗地球曾经存在的位置……空!空!如!也!

    只有几缕被彻底“烫平”、尚未散尽的等离子烟雾,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有过一个文明的摇篮。

    剧场一片死寂。

    唯有观众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心脏狂跳的回响仿佛敲在耳膜上。

    刚刚那几秒的冲击,让每个人的后背都渗出了一层冷汗。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摘下眼镜。

    所有人都还沉浸在刚才那无法用言语描述的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中。

    那烧掉的一千多万经费,此刻都化作了每一位观众瞳孔深处残留的白光与心悸。

    这就是《流浪地球》的开篇,在洛珞亲手缔造的“流形引擎”和3D革命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宣告了它的到来。

    太阳当然那还没有爆发,但小破球的流浪,就要开始了。

    因为太阳已经在急剧老化了,太阳系更是失去了居住的适宜条件,所以人类迫不得已的开启了一项十分疯狂的计划。

    第一步刹车时代:停止地球自转。

    这意味着赤道线速度归零,否则行星发动机的轴向推力将被离心力撕碎。

    行星发动机,也就是重聚变的钢铁巨兽。

    这里洛珞在设定上进行了很大的改动

    根据原著设定,地球加速至光速的0.5%需持续加速500年,起码要消耗亚洲大陆一半的山脉作为燃料;全程2500年航行预计消耗地球总质量的10%。

    减速阶段需同等燃料,最终地球可能损失大量地幔物质,海洋与地下城生存环境面临毁灭性威胁。

    等离子体喷射效率较低,因等离子体粒子具静止质量,动量转化效率远低于光子。

    完成航行需消耗5.4×10焦耳能量,相当于太阳44.6万年辐射总量,远超当前人类能源产能。

    发动机高度超珠峰,单台结构重量达1400万亿吨,全球钢产量需数亿年才能满足建造需求;地壳亦无法承受推力,可能导致板块崩溃。

    这些在理论上完全无法闭合的设定,洛珞都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但也并非全部。

    毕竟这是电影,视觉效果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最震撼的行星发动机,他不仅没有任何缩小的改动,反而让特效组尽可能做的更逼真,一点缩小或者一带而过的意思都欠奉。

    至于不合理……艺术作品总要有所取舍,他要不是真的只会搞科研的老顽固。

    在实验室里,数据当然差一丁点都不行,但在电影里,实在修改不了也没办法了。

    相比于电影的合理性,还是大家看着爽更重要。

    全球进入战时体制,资源向两极、各大洲高原汇聚。

    地下城在冻土层下挖掘,作为人类的临时堡垒。

    地表化作巨大的工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成为主要发动机阵列所在地。

    巨型龙门吊如钢铁森林,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着坚固的骨架,超导磁体在极寒中装配完毕。

    液态金属冷却管路如巨兽的蓝色动脉遍布机体。

    建造过程本身便是史诗。

    这里洛珞没有实施,抽签进入地下城的残酷法则。

    地表严寒加剧,大推力发动机启动造成的大规模板块位移引发超级地震、火山喷发。

    海啸吞噬沿海城市。

    无数工程师、工人倒在了黎明前的寒冷与事故中,人口数量已经大幅度锐减了,也就无需再抽签筛选。

    一万座钢铁丰碑,是用文明的血肉浇筑而成。

    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在赤道附近及中低纬度区域同步点火。

    冰封的赤道平原上,第一座行星发动机启动。

    镜头缓缓拉远,并非简单的平推,而是穿透空间!一座……十座……百座……千座……直到一万座!

    那是重聚变的钢铁巨兽!冰冷的金属色泽在雪原反射下更显肃杀。

    远超珠峰的庞然身躯,在完美的3D渲染下,不是平面的背景板,而是占据了从近景到地平线尽头的视觉空间!

    棱角分明的钢铁骨架,粗壮得如同支撑天地的巨柱,上面密布着液压管路、冷却塔、超导线圈组——每一根管道都带着清晰的材质反光和污垢斑驳,每一颗铆钉都清晰可见,甚至在特定的光影角度下能看到细微的霜花结出。

    冯小刚几乎是瞪着银幕,嘴巴微张。

    他知道CG建模渲染一个逼真的工业环境有多贵,尤其是这种巨构物。

    而要渲染一万座?!每一座都要有独特的位置、角度、细节磨损?这画面上的每一座发动机,都对应着渲染农场里堆叠如山的计算资源账单!

    他这一刻都感觉有些头皮发麻,仿佛听到了资金链绷断的声音。

    嗡——轰!!!

    一万座发动机同时喷射!

    幽蓝色的等离子光柱,不再是普通电影里柔和的光带,而是蕴含着恐怖能量、高温扭曲空气的实质洪流!

    镜头猛地俯冲,掠过冰原,穿过一座座发动机的巨足,那喷射口中心炽白的光球如同人造太阳,照亮了漫天飞溅的冰尘。

    光柱冲破大气,直刺冰冷宇宙的深空!

    它们并非笔直向上喷射,而是以一个精确的倾角,喷射口转向地球自转的反方向。

    幽蓝色的等离子体洪流,如同神的画笔,在地球画布上描绘出万道逆天之轨。

    山崩地裂,海冰升华,大陆板块呻吟着抵抗那撕裂一切的扭矩。

    陈凯歌眼神锐利如扫描仪,他看到近景发动机喷射口附近飞扬的冰粒、被高温瞬间升华的水汽、光柱边缘因大气扭曲而产生的七彩光晕……

    这些都是物理模拟和粒子特效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要做到这种规模的场景中每一片飞冰颗粒都有精确的轨迹、反射和消散,甚至与镜头之间形成复杂的遮挡、景深关系……这简直是特效领域的地狱级挑战!

    每一秒,那蓝色的光流,都在烧灼着天文数字的制作经费。

    地球的自转速度,在几十年的坚持喷射下,最终停滞。

    自此,地球一面永远朝向太阳,另一面永远朝向黑暗深空,成为潮汐锁定的流浪孤岛——刹车时代结束。

    行星发动机转向垂直向上,准备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的引力井。

    第二步-逃逸时代

    刹车时代完成标志逃逸时代开启。

    全球行星发动机全力运转,产生巨大推力。

    地球,这个重达60万亿亿吨的星舰,开始缓缓脱离原有公转轨道。

    镜头切换至外太空视角,地球缓缓启航。

    一万道蓝色等离子光刺破黑暗,如同无数支巨笔,整齐划一地在地球画布上划出逆天的轨迹。

    它们推动着巨大的行星,挣脱太阳引力的桎梏。

    那壮丽的景象在IMAX银幕和偏振眼镜的加持下,带来了纯粹的视觉神迹。

    张艺谋的脑中却在飞速运算。

    这样的镜头:全CG地球模型+精细地貌、一万个巨大而独立的光源,每束光都需体积光和粒子效果、复杂的光影交互、无垠的宇宙背景……并且所有元素都必须保持最高精度在3D空间里无缝协同。

    没有取巧,只有暴力堆砌的算力和顶级的渲染技术。

    之前一直有消息说,拾光拍摄这部戏投资不下十个亿,当时他们还有些不以为然。

    因为这部戏里没有用任何一个大牌演员,尤其是对于他们几个大导来说,程龙、李连节、等人的价格没人比他们更清楚。

    虽然洛珞和刘艺菲联袂上阵,效果在国内绝对不次于任何人,这是人家的优势,没有办法。

    但相对应的,省下了这么高的片酬,他们这部戏其实不应该花费这么大才对。

    但现在他仅仅看了个开头就改变了想法。

    这部戏,肯定不是十个亿的投资,因为……十亿绝对下不来!

    眼前每一秒的浩瀚与精准,都是用无数金钱和顶尖技术熔铸而成。

    “妈的,真有钱啊。”

    即便他已经是导演过奥运会的人,但这一刻依旧被拾光的大手笔所惊呆。

    不是说他拉不到十多个亿的投资,而是这样的制作成本,很难把钱赚回来。

    他不仅是个导演,还是个商人,他要保证给他投资的人不会亏的裤衩都不剩,反而要大赚一笔,才能更好拍下一部。

    但拾光……不,是洛珞就不用有这种顾虑。

    他似乎摆明了,宁可赔钱,甚至是烧钱,也要拍出一部震撼全国影迷的3D电影,这种不计代价也要为人先的态度,实在让他有些震撼。

    洛珞和拾光……是真的在创造一个奇迹,一个每一帧都在烧掉一座金矿的视觉奇迹。

    他看着那万箭齐发推动星球的场景,心中只剩下对那巨大投入和卓绝技术的深深敬畏与慨叹——这哪里是电影?分明是用真金白银在星空中谱写壮阔诗篇!

    而影片还在记录,洛珞不惜经费,把整个流浪地球的过程都用特效做了出来。

    其效果也十分震撼。

    地球在加速飞行约500年后,地球将开始滑行,在滑行一千五百年后将启动行星发动机反推,使地球减速并试图泊入比邻星宜居带轨道。

    抵达目的地——半人马座比邻星。

    最终改造地球使其重新适合人类生存,开启全新的纪元。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74/111107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