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81章 在工业局画了一个饼

第81章 在工业局画了一个饼


国内没有自己生产的汽车,也就注定没有汽车方面的产业链。

    就像国内现在有几家能制造轮胎的工厂,他们的工厂名字都是橡胶厂,而不是什么轮胎厂。因为人家主要经营的是橡胶之类的产品,并非只是生产轮胎。

    江成一开始想自己努力让一些东西国产化的,但他发现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发动机的曲轴问题,并不是说只有一条路子去解决。

    但换条路子,比如不用机械加工用浇筑的方式生产。那又直接是另外一个领域的技术了,而且普通材料浇筑出来的肯定没加工出来的好,所以又回归到材料问题了。

    材料的问题江成解决不了,得专门研究材料的人来弄。

    现在江成想试试,用汽车的制造能不能拉一批人进来。

    比如昌城橡胶厂的,今年成立的工厂,本来办厂的时候主要生产目标是雨鞋和雨衣。现在不也是因为有托盘车的小轮子要加工,弄了一个新的生产车间嘛。

    完全可以把他们拉到汽车轮胎的生产当中来,现在大家都是国营企业。说句难听的话,失败了也是国家兜底,大家都属于旱涝保收。

    可一旦成功了,那好处真的跟大家是息息相关的。

    就像机械配件厂的周厂长,花了五六年的时间,而且还是在国内工业化的大趋势下,发展到了总职工一千多人,行政级别也就是上升了一级。

    但是江成的加入,先不说他设计出来的产品。光是升级了设备,短期可能没多少变化。可因为能加工了一些精密零件,会多出来很多精密零件的生产计划订单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就算没有托盘车和千斤顶的生产,机械配件厂也会获得迅速的发展。

    因此周厂长只要稳住自己的位置,行政级别上升会快的很。现在来了一个厂书记,最多是让周厂长少了一些权利,但同样减少了他的责任。

    可周厂长的级别和工资待遇是一点都没少,等工厂再发展几个月,他基本上就要调级了。不光是他,整个厂的所有领导班子可能级别都会有变动。

    手动托盘车的车间还在招人呢,现在需要不少木工和焊工。那些中专学焊接的已经调过来不少,天天焊接钢铁托盘货架子。

    购买托盘车附带卖托盘货架,很多单位都会顺带买回去。

    现在搞汽车,其他工厂也就是尽自己的能力搭一把手的事情。真的造出一辆不错的车来,总不可能把他们踢出局吧,肯定是要合作的。

    所以江成干脆先让周厂长去牵头,把橡胶厂,电机厂,柴油机厂,弹簧厂,灯具厂等等。只要能用的上的单位,全部拉上。

    而且柴油机厂和电机厂的设备和技术工人比机械配件厂的多很多,配件厂只不过是加工一些简单的零件而已。

    他们能生产外机壳,也就能加工出江成要的车身壳,江成现在要造的车又不需要整体车身,拼装类型,除了车顶面积大一些,其他部位还是很容易弄出来的。

    周厂长带着江成来到了工业局,工业局在物资局旁边,两个部门来往比较密切。而物资局在哪里呢,它在工业局旁边。

    工业局管的范围不小,但就一栋二层的办公楼,跟配件厂里的办公楼差不多大。因为昌城是省会城市,这其实还是省级工业局,算是大的了。

    像县城里的工业局,本来县里就没什么工业,可能就几件办公室,职工就十来个人。

    工业局有不少科室,不同的问题找不同的分管部门。

    现在江成是让周厂长去牵头拉一些人来造车,那么就是属于计划搞一个什么项目。那么就是先找工业局的领导谈这项目,领导认为可行,就让计划科的人出面去把其他工业厂组织起来一起搞一个项目。

    周厂长和江成来到工业局后,很快就见到了工业局的局长。工业局的事物并不繁忙,主要是国内工业刚起步,大项目一年没几个,小项目有些工厂可能私下自己就先搞了。

    周厂长认识工业局的局长,在工业局不忙的情况下,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过来谈。

    “老周呀,这就是你们厂的工程师吧,真是年轻呀,早就想见一面了。”

    “赵局长,我今天不就是带他过来见你了嘛,不过今天可不是光来见你的。”

    “赵局长你好,我是江成。”

    江成很恭敬的在周厂长示意下跟赵局长打了一下招呼,别看这工业局的办公场地规模不大,人家局长的级别可不低。

    也就是现在新中国成立没多久,讲究重生产,轻办公。很多办公单位讲究够用就可以,这工业局的房子也不是新建的,解放前应该也是一个什么办公的场地。

    赵局长见到江成后说的早就想见一面还真不是客套话,江成来昌城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人了,一个七级工程师是不错,但作为一个局长,工程师见过的不少。

    主要是江成有一层留学生的身份,赵局长多少要关注一下。也就是因为这个身份,江成要升级设备购买材料,周厂长汇报后,他出面让飞机制造厂和某个工厂直接加工了一些零件。

    后来江成搞出了托盘车,帮汽配厂设计出了三轮汽车的事情,都算是给他们赣省工业局长脸了。

    “坐,有什么事我们做着谈,有什么事,我们工业局能支持的一定支持。”赵局长客气的说道。

    “赵局长,那我就不客气了,这次我和周厂长过来,主要是为了造车~~。”

    江成把图纸从公文包里拿出来,先说出了目前。然后~~。

    周厂长反正像是一个旁观者,坐在一边听着江成滔滔不绝的说着。

    说实话,周厂长虽然佩服江成的设计技术,但更多是佩服他的口才。因为周厂长技术水平不高,看不透江成专业方面的底。

    但是论口才,周厂长感觉没有人比江成会说。动不动就能把一件事说的热血沸腾,把以后的发展说的如何的壮观。

    “赵局长,这车子不是我们机械配件厂在造,是我们赣省在造。工业在北方,但我们南方也不是吃干饭的。”

    “现在国内在不断加强工业的发展,每年进口上万辆车,但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每进口一辆车,要我们多少粮食去换。”

    “我觉得我们不要怕走错了,走错了可以回过头来,换一条路再走嘛。只要不是在原地不动,总能找到前进的方向的~~。”

    周厂长听着身边江成在给赵局长的描绘,虽然他已经被江成忽悠过一次了,但还是被他的激昂慷慨语句给感染了。

    让人不由自主的觉得,就应该跟着他放手博一下,就算没有成功,大家也努力过了,没有遗憾了。

    可关键是,一开始周厂长也没想过造车呀。莫名其妙的让人感觉自己不跟着江成造车,我就要失去了造车的梦想了。

    “赵局长,我们要是把车造出来,得有多少工业企业受益。能解决多少人工作岗位的问题,这其实都不光是我们工业局的事情。”

    “只要你点头~~。”

    ~~

    饼在越画越大,画到后面,就不用江成再画了。多少要留些空间,让你自己去想象那个美好。

    江成这点画饼技术,对于后世的一些老板和HR来说,可以算是小儿科。你要是愿意听,一些老板能从总共才几个员工的公司,跟你慢慢谈到公司上市,成为多少强的公司。那时候你就是公司元老,是股东,是站在巅峰的人物。

    而你要付出的就是在前期不要计较工资的多少,不要觉得一个人干的好像是几个人的活。

    关键是这事对于赵局长来说,好像是付出很小,回报却很大的事情。

    江成要造车,可不是像第一汽车制造厂那边那样,车子还没造,各产业链都配套好了,工人有两三万。

    如果是那样,赵局长可不敢顶着压力,直接说在昌城搞一个汽车制造厂。人家搞第一制造厂,我们昌城搞一个第二制造厂什么的。

    “好呀,好呀。江工你有造车技术,让我们市其他单位配合。我们昌城市就应该造车,我们市连飞机都能造,还怕造不出汽车。”

    赵局长情绪高昂的说道,不就是拉一些企业过来配合嘛。虽然要拉的企业有点多,但第一汽车厂能举全国之力造车,昌城举全市之力造出属于昌城的品牌汽车为何不可。

    昌城是省会城市,这边的工业局也是省工业局,真有需求。周边城市能用的上的工厂也拉进来未尝不可。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92/111110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