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豆腐连锁店
宋远廷新房竣工的当日,村里不少人都来凑了热闹。
为了向村里人表示感谢,除去给帮忙小工多结了些工钱外。宋远廷还特意摆了一日的流水席。
如今他们一家可是村里占地最大,日子过得最好的人家。
赶上新房竣工这样的大事自然要给村里尝些甜头才是。
流水席的菜色是宋远廷亲自定的,四荤四素,图的就是个四平八稳的好兆头。
另外宋远廷还让四娘她们准备了足够的二米饭和玉米面白面两掺的馒头。
这些个好东西,放在大荒之年,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前来吃席的村民们个个都是喜笑颜开。这新宋家与老宋家比起来,可不要强的太多。
当初宋远廷还在宋家时,宋家的日子过的也是数一数二。宋家扩建房屋,村里人也没少帮忙。
可除了该给的工钱,宋家是一分钱也没舍得多花。
别说是竣工时办流水席了,便是上工时的一日三餐,宋家都恨不得算计到骨子里。
要不是宋远廷人好,不管谁家有事,都愿意帮一手。村里人才懒得多看宋家一眼呢。
如今好了,宋远廷从宋家分出来,日子越过越红火。就连村里的人都能跟着沾些光。
流水席就是在宋远廷新房院子里摆的。村民们一边吃席,一边还能看看人家的新房。
宋家的新房一水儿的青砖到顶,簇新的小瓦在日头底下泛着乌沉沉的光。
四周的院墙是新夯的土墙,两扇厚重的松木院门还散发着桐油生涩的香气。
前后两个院子中间有一个月亮门,这种东西听说只有镇上或县里的大户人家才有。
前后两间院子各有几间坐北朝南的正房。后院大些,屋子也更多些。
十几间堂屋的门窗棂子都上了朱漆,亮堂堂的。
东西两溜厢房齐整排开,东边那间屋顶烟囱最大,必是大厨房无疑,西边两间矮些的,瞧那结实样,准是牲口棚和仓房。
“瞧瞧,人家的牲口棚都盖得比咱住人的屋子周正!”
吃席的孙婶子酸溜溜地对旁边的李婆子嘀咕:
“我听说连茅房都是砖砌的,还单搭了个棚顶!啧啧,远廷可是真发了。”
“谁说不是呢。老宋家就是傻,放着这样的宝贝儿子不要,偏偏信了宋远志那憨货。
看着吧,往后老宋家的日子可要不好过喽。”
“老姐姐这话说的没毛病,远廷要是我儿子呀,我都恨不得打板儿供起来。
什么功名不功名?做官不做官的?咱们庄家人吃饱睡暖才是大事中的大事。”
席间,村民的讨论声就没有停过。所有看着宋远廷长大的老一辈儿都打心里替宋远廷高兴。
至于平辈的,自然是羡慕崇拜了。
一天的流水席宋远廷始终请村长和赵老汉坐了主位,他自己则坐在主陪的位置。
两个老汉见宋远廷如此看重,心下也十分高兴。平日里不好饮酒的村长也借着好日子多喝了两杯。
“远廷啊,你这宅子,敞亮、厚实,往后子孙根基可都在这砖瓦里了。”
村长拍了拍宋远廷的肩膀,面色微红,语重心长地说道。
宋远廷闻言,忙点头应和:“您放心,等日后远廷有能力了,定要帮着村里一起发家致富。”
“好!这话我记下了。来,咱们大家一起敬远廷一杯!”
众人举杯,宋家新宅内一片喜气洋洋。
与宋远廷这边的热闹相比,老宋家的状况可就略显凄凉了。
其实为了彰显孝顺,开席之前宋远廷曾让五郎来请过老两口儿。
谁知宋老太一见五郎就忍不住浑身哆嗦。别说是吃流水席了,就是让她在宋远廷新宅站上片刻她都觉得后背发凉。
除了宋老太,宋家的其他人也没登门。毕竟当日在人家门前闹了个没脸,那事儿至今还被村里人津津乐道呢。
今日若舔着脸再去,怕是要当众被人编排了。
不过宋家人原本还盼着,即便他们不去,宋远廷也总会送些好吃好喝过来。
结果,饭点儿都过了。宋远廷那边儿却是半点儿动静也没有。
二房的王氏因为做饭晚了,又遭了一顿骂。
直到这一刻,老宋家的所有人才终于意识,到当初那个不求回报,甘做宋家牛马的宋远廷是真的不在了。
新房竣工,流水席吃完,宋远廷的新家总算是彻底建成了。
坐在宽敞的屋子里,宋远廷的心里就一个字,爽。
不过眼下还没到他能够安心养老的时候。
近来山上的猎物越来越少,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药材也不似先前那般多了。
家里开出的荒地只种了些冬小麦。因为是新开的地,估摸着收成也不会太理想。
明年的粮食只怕还不够自给自足的。宋远廷不敢休息,他还得赚更多的钱才行。
盖房期间,四娘和温氏已经把豆腐事业做的如火如荼了。
可镇上和村里要豆腐的量总归有限。再加上卖给村民的价钱又刻意压低。
故而这豆腐虽然赚钱却比宋远廷想要的速度慢了许多。
想要提高利润,只有两个方法。要么开拓市场,要么提高价格。
很显然,提高价格是不现实的事情。一来宋远廷不能昧着良心多赚村民的钱,二来市面上的豆腐价格本就虚高。
不降就已经是不错的事儿了,若再涨价可就离了大谱了。
因此宋远廷只有一条路可走,便是开拓市场。
宋远廷脑子里闪现出的第一个词就是连锁店。
眼下大渝的豆腐仍不多见。若是能够采取连锁店的模式,让整个大渝都开满宋氏豆腐,日进斗金不是梦啊。
宋远廷把心里的想法同儿女商量了一番。
几个孩子虽不理解,但却支持。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父亲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只要是父亲认为对的,那便一定是对的。
宋远廷打算尝试的前两站便是镇上和隔壁的花谷村。
这两个地方宋远廷都熟悉,且离名杨村较近,更方便指导控制。
确定好地方后,接下来便是选择合作伙伴。
镇上的合作伙伴,宋远廷倒是有个现成的人选,便是他常去光顾的刘掌柜。
刘掌柜有店面,且对豆腐的需求量也是极大。想来定会愿意达成这个合作。
至于花古村嘛,宋远廷还得再想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61/1111109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