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 第三十九章 宋记豆腐铺

第三十九章 宋记豆腐铺


宋远廷找到镇上刘掌柜时,刘掌柜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破天的富贵就这么落在自己头上了?

虽说宋远廷说的那个什么“加盟”之类的新名词他还听不太懂,但具体的细节刘掌柜可是听懂了的。

意思就是他以五十两的价格从宋远廷那里买下做豆腐的方法,并且后续卖豆腐所赚的净利润要分两成给宋远廷。

除此之外,刘掌柜还需挂上宋记豆腐的牌子,且不得在其他加盟商的范围内进行售卖。

这样的条件刘掌柜以前可没见过,不过他到底是个买卖人,心里稍微算了一下便知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宋家豆腐在镇上的受欢迎程度,别人不清楚,刘掌柜还不清楚吗?

如今店内几乎桌桌都要点豆腐吃,每日光豆腐的收益就已十分可观。

不仅如此,宋远廷还承诺可以免费提供更多的豆腐烹饪方式,如此一来,他这个小店搞不好很快就能做起来了。

光是自家店内所需的豆腐每日就得不少银钱,若是自己能够自给自足,省下的可不止五十两。

而且宋远廷还说了,一个地方他只做一家那个什么“连锁店”,也就是说以后整个镇上,宋家豆腐他就是独一份。

眼下豆腐行情如此紧俏,对于刘掌柜来说这可是个大机遇。

不过作为生意人,刘掌柜肯定还想要的更多,他思忖片刻,而后缓缓开口道:

“宋老板,那县里的豆腐……”

宋远廷一听便知刘掌柜的意思,他勾了勾唇,直言道:

“在我还没找到加盟商之前,刘掌柜随意。当然,如果刘掌柜吃得下县里的市场也可以在县里开上一家连锁店。

条件一样,五十两的加盟费,外加净利润的两成。

如果刘掌柜暂时吃不下的话,县里您也可以正常卖,只先给我分成就是。

不过日后我若是在县里寻到加盟商,您可就不能扰乱市场了。”

刘掌柜没想到宋远廷竟然如此痛快,当即连连应下:“宋老板放心,眼下我手头的银子还不足以在县里开店。

我就先让人往县里送,只要我这边银子够了,我便把县里的名额也要了。

还请宋老板在县里寻到加盟商前也和老弟打个招呼。”

“那没问题。”宋远廷应了刘掌柜的要求。不过做生意也不能只说好处,该提的要求也还是要提的。

“刘掌柜,”宋远廷再次开口道:“咱们买卖是买卖,人情是人情。

既然要合作,丑话还是要说在前面的。你每日豆腐的净利润到底是多少我无法精细的查证。

但这些日子以来,我几个儿子往返镇上,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数的。要是往后收益出入太大……”

宋远廷话未说完,刘掌柜便已明白他的心思,于是忙开口抢白道:

“这点您大可以放心,我老刘能在镇上做这么久的买卖可不仅仅是因为店里饭菜的味道好。

诚信的道理,我明白。宋老哥能第一个想到与我合作想来多少也是信得过我的为人。

过河拆桥这种事,我不可能干。再者说,豆腐的方子你在老哥手里,我便是想也不敢断了自己的财路不是?”

宋远廷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这刘掌柜果然是个聪明的。想来他也是猜透了自己的心思。

不过是个豆腐生意而已,若是下面的加盟商不听话,他索性收徒卖方,大家谁也别想多赚。

“行,有刘掌柜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明日我把做豆腐的方子整理好,我这边找个中间人,刘掌柜这边也找个见证人,咱们明日便把加盟的文书签了。”

文书是对双方的保护,既保护了宋远廷的利益,也保护了刘掌柜的利益。

有了这个文书,宋远廷便不能把房子再卖给镇上的其他人,当然前提是刘掌柜也按约定履行。

双方达成一致后,宋远廷便准备离开。刘掌柜提出先交二十两定金,却被宋远廷拒绝了。

“明日一起算吧,省得麻烦。”

二十两银子没花出去,闹心的可是刘掌柜。

当天晚上,刘掌柜辗转一夜都没合眼,生怕再一睁眼,这泼天的富贵就落在别人头上了。

好在次日一大早,宋远廷便带着村长来了店里。

刘掌柜这边也一早就请了镇上的里正前来做见证。文书签的十分顺利,最后四份文书上都签了四个人的名字。

宋远廷和刘掌柜各一份,村长和里正也一人帮忙保留了一份。

而后宋远廷与刘掌柜一手交方子一手交银子,至此宋记豆腐的第一家连锁店便算是落成了。

刘掌柜心里高兴,特意嘱咐后厨做了一大桌子菜,款待宋远廷和两位中间人。

从镇上回去时,宋远廷拿出五两银子递给村长。

村长一愣,蹙眉问道:“这是做什么?”

“总不能白让村长陪我跑这一遭。”

村长见状有些恼火,开口的语气也冷了几分:“远廷,我来这里帮你见证可不是因为你的银子。”

“我明白,您看看,您老怎么还生气了?我知您是心疼侄子。

不管是先前的宅基地,还是盖新房,又或是您和赵叔帮我从宋家分出来。

都不是冲着什么好处去的。我在村里多年,怎会不知您的为人。

只是如今我宋远廷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了,我是真的想向您表达一下我的感谢。

这银子您就收着,侄子对您的孝敬都是应该的。

未来我还打算在村里盖学堂,到时候免不得还要让您费心。我与村长不见外,您也就别同我见外了。”

宋远廷把银子放在村长手里,村长的脸色也比刚刚好看多了。

尤其是当他听宋远廷说要为村里盖学堂的时候。

“远廷啊,你说的盖学堂可是真的?”

“真的。咱名杨村这些年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村里的娃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我想着要是能有间学堂让孩子识识字也是好的。要是再有一两个有天赋的孩子能够有幸中举,说不准咱名杨村真就名扬天下了呢。”

“好!好啊!远廷啊,老头子我没看错你!

这银子我先收下了,等到真盖学堂的那天,给学堂添砖加瓦!”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61/111110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