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 第七十八章 为村里办学堂

第七十八章 为村里办学堂


“哦?”王守仁眯起眼,“你有何求啊?”

宋远廷抬起头,目光澄澈而坚定,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小民恳请大人,允准并拨付些许钱粮,在我名杨村,兴办一所学堂!”

此言一出,王守仁不禁一愣。一个泥腿子,献上重宝,不要银子,竟要办学堂?

“办学堂?”王守仁以为自己听错了。

“正是!”宋远廷的声音沉稳有力,“大人!您要小民献犁,非为私利!是为了整个临县。

如此精神,小的深受触动。小的思来想去,当以大人为榜样,也为名杨村谋些福利。

乡野孩童,终日嬉戏于田埂,目不识丁,浑浑噩噩。

长此以往,乡野何来明理之人?何来知礼之辈?

小民深知大人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推行教化亦是朝廷德政。

若能在名杨村立蒙学,使村中稚子,无论贫富,皆可开蒙识字,粗通文墨,明些事理,将来纵是务农经商,亦能多些见识,少受蒙骗。

此乃泽被乡梓、功在千秋之善举!大人若肯成全,其功德,远胜赏小民千两白银!

大人教化之功,必为万民称颂,青史留名!

这犁,若能换来一所学堂,小民心甘情愿,分文不取!”

宋远廷将“青史留名”、“万民称颂”咬得极重。

王守仁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盯着宋远廷,想从对方脸上找出一丝虚伪或算计,却只看到一片坦荡的赤诚。

对于王守仁来说,二十两银子,打发一个泥腿子,那是小事一桩。

但若真在名杨村办学堂,可就不是二十两银子的事儿了。

但若换个角度看,这事倒也是实打实的政绩!是教化一方的德政!

尤其是在这春耕劝农的当口,配合这着曲辕犁献上,奏报上去,岂非天赐的良机?

至于钱粮……县库里挤一挤,总能抠出点来,实在不够,让村里富户再“自愿”捐些便是。

宋远廷一直小心观察着王守仁的神色,见他表情从震惊到犹豫又到最后的放松,便知此事当是成了。

果不其然,王守仁盘算完得失后,猛地一拍座椅扶手,慨然道:

“好!好一个心系乡里的宋远廷!今日本县便允了你!

此犁,本县收下,定为全县农桑出力!你名杨村兴办学堂一事,本县也准了!”

这一番县衙之行,宋远廷和王守仁也算是双赢了。

王守仁得到了曲辕犁,宋远廷也成功劝说王守仁为村里办了学堂。各取所需,两相欢喜。

然而就在宋远廷逗留县衙的时候,名杨村却传遍了他被官差带走的消息。

这事儿传到老宋家时,宋老汉正带着全家老小在地里干活。

听到儿子被带走,宋家老两口不仅没有半点担忧,反而觉得解恨。

宋老太更是嘴上无德地咒骂道:“没良心的畜生,老娘就说他早晚要遭报应。

这下好了,被官差带走了!好在咱们断了亲,不然老三都得被连累。”

宋老太的话好像说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此事,包括宋老汉在内的所有宋家人都庆幸着,还好断亲了!

和毫无人性的老宋家相比,反倒是村里人更温暖些。

不少人在听说宋远廷被官差带走后,都放下手里的农活来到村长家里。

大家急切地商量着怎么救宋远廷出来。听说是曲辕犁惹的祸,可那犁明明是好东西,怎么会惹祸呢?

村长也是焦急,一时间却又没有打听的门路。最终大家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便是集体请命。

可这边村民还没出发,宋远廷便已被衙役恭恭敬敬地送了回来。

宋远廷并未想到自己的短暂离开竟在名杨村掀起轩然大波,当然,在得知村民们差点就要集体请愿时,宋远廷也是狠狠的感动了一波。

趁着这波感动,宋远廷当众宣布县令已经答应了办学堂的事情。

“远廷,你说什么?你说县令答应给咱们名杨村办学堂了?”

村长闻言声音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起来,村里的其他人也都立起耳朵想要听个明白。

宋远廷笑着点点头:“没错!县令亲口答应,春耕过后就立刻着手办学堂!”

宋远廷带回来的消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倍感振奋,以至于他们都忘记还有曲辕犁的事情。

直到回家,一直神色担忧的宋家子女才围着宋远廷问起曲辕犁的事情。

“爹,那曲辕犁真的白白送给县衙了?”

宋远廷抬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笑着说道:“怎么会是白送呢?

一个曲辕犁换一个学堂,这可是咱们赚了。这学堂咱们自己办和官家来办那可是大有不同的。

其实爹早就想让你们读书,只是名杨村穷乡僻壤,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现在好了,等到村里有了学堂,你们就都去读书!”

一听到读书,几个孩子都面露难色,宋远廷诧异地看了看几个孩子,开口问道:

“怎么?你们不想读书?”

几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五郎开口说道:

“爹,我们不想像三叔那样!”

宋远廷无奈地摇摇头,看着几个孩子的傻样,当真是好气又好笑。

“你们三叔会变成那样不是因为读书,是因为你们爷奶的溺爱和他自己的品行。

读书是好事,但不必困于功名。”

几个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还不完全明白父亲的意思,但父亲让他们做的,总归都是对的。

老宋家堂屋内

“什么?宋远廷要为村里建学堂?”宋老太今日累得要死,听到宋远廷的消息后更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娘,不是宋远廷要建学堂,是他的那个什么曲辕犁得了县令青眼,宋远廷跟县令求来的学堂!”

“呸!”宋老太闻言狠狠啐了一口,吐沫星子都喷到王氏脸上了。

王氏虽觉恶心,却也不敢擦,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听婆母抱怨道:

“他宋远廷到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不仅搞出了什么曲辕犁,竟然还得了县令的青眼?

得了也就得了,还在这起上高调了?给村里建学堂,也不看看这些泥腿子有那个脑袋瓜子吗?

还以为都能跟我远志一样高中呢?做梦吧!”

见宋老太这般态度,二房和四房的心情更复杂了。原本还想着若村上有了学堂便可以把家里的孩子送去开蒙。

可老娘这态度,怕是难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61/111110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