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七十二章 工业化

第七十二章 工业化


看完大棚后,王师傅和陈技术员准备返回县城。临别前,大家围坐在院子里聊天。

"昊子,这两天的见闻让我感触很深。"王师傅取出大烟枪磕了两下,"你这个项目让我想起了很多事情。"

"什么事情?"郑昊好奇地问。

"我想起了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历程。"王师傅深深吸了一口烟,"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追赶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

"王师傅,您觉得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怎么样?"张国强问。

王师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说实话,差距还很大。特别是精密机械制造方面。"

"有多大差距?"刘明华也很关心这个话题。

"拿我们厂来说,最先进的设备还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王师傅说,"现在这情况,苏联的新设备我们都买不到了,更别说西方的先进设备。"

郑昊陷入沉默,70年代已经与曾经的老大哥陈兵边境,中国的机械化之路举步维艰。

"那我们自己不能制造吗?"赵顺问。

"能制造,但质量和精度差得远。"王师傅叹了口气,"就拿车床来说,我们能做出来,但精度比人家差十倍不止。"

"师傅,那外国的设备到底先进在哪里?"郑昊问。

"太多了。"王师傅来了精神,"首先是材料,人家的钢材质量就比我们好。其次是加工工艺,人家的热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都比我们先进。"

"还有呢?"

"最重要的是设计理念。"王师傅说,"人家的设备设计得很科学,每个部件都经过精确计算,我们很多时候还是凭经验。"

陈技术员也插话道:"就拿农机来说,我们的拖拉机能用,但故障率高,寿命短。人家的拖拉机用十年都没问题。"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赶上?"王家祥问。

王师傅摇摇头:"这个很难说。技术积累需要时间,人才培养也需要时间。"

"但是有一点我很欣慰。"王师傅看着郑昊,"像昊子这样的年轻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还有创新精神。如果这样的人才多一些,我们赶超先进国家就有希望了。"

"师傅过奖了。"郑昊谦虚地说。

"不是过奖,是实话。"王师傅认真地说,"你这个农业项目,从技术思路到实施,都体现了工业化的特点。"

"农业也好,工业也好,现代化的本质是一样的,都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师傅,你觉得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方向是什么?"郑昊虽然知道后世几十年的发展路线,此刻也只能装作懵懂。

王师傅想了想:"我觉得有几个方向。第一是提高基础工业水平,比如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第二是发展精密制造技术。第三是培养技术人才。"

"精密制造技术?"张国强不太理解。

"就是能够制造高精度、高质量产品的技术。"王师傅解释道,"比如精密机床、精密仪器、精密零件。这些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那我们现在的水平如何?"

"还很落后。"王师傅直言不讳,"我们连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精密机床都造不出来。所有的高精度加工,都要依赖进口设备。"

"这么严重?"大家都很震惊。

"是的。"王师傅点头,"而且这种差距短期内很难缩小。因为精密制造不仅仅是设备问题,还涉及材料、工艺、人才等各个方面。"

郑昊心情沉重。他知道这个时代中国工业的真实状况,但从王师傅口中说出,还是感到压力很大。

"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会赶上的。"王师傅看出了大家的情绪,"关键是要有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工业建设中去。"

"你现在搞农业项目很好,但不能局限于此。"王师傅语重心长的看向郑昊,"像你这样的技术人才,应该到更大的平台上去发挥作用。"

"更大的平台?"

"比如市机械厂。"王师傅说,"我知道王厂长邀请过你,他来我家时还说过这事,他很看重你。而且那里有更先进的设备,更复杂的技术问题,也有更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郑昊愣住,王厂长..王师傅,看来两人关系非同寻常啊。

"可是村里的项目..."

"村里的项目已经很成熟了,有刘明华和知青们,完全可以继续发展。"王师傅说,"而且你也不是一去不回,可以经常回来指导。"

"老王说得对。"陈技术员也赞同,"技术人才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现在国家最需要的是工业技术人才。"

"昊哥,我觉得王师傅说得有道理。"刘明华也表态了,"你的才能不应该局限在农村,这里我会给看着的。"

"四哥,你要哪里啊。"小妹郑丽突然插话道,"是要离开家去县里么?"

郑昊内心天人交战,一方面是前世缺少的父母亲情,另一方面则是工业发展,难以决断。

"而且现在市机械厂工作量越来越多,人手已经逐渐不够用了。"王师傅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王厂长前几天还问我,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

"市机械厂承担的任务很重要。"王师傅继续说,"不仅要为本市的工业企业提供设备,还要支援全省的工业建设。"

"那责任确实很重大。"郑昊说。

"是的。"王师傅点头,"所以需要最好的技术人才。昊子,我觉得你应该认真考虑一下。"

"我...我需要想想。"郑昊说。

"当然要想清楚。"王师傅理解地点头,"这是人生的重要选择,不能草率。"

"不过我想说一点。"王师傅站起身,看着夜空,"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祖国强大起来。要实现这个愿望,就需要一代代技术人员的努力。"

"每个人都应该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王师傅转身看着郑昊,"昊子,你觉得哪里最能发挥你的作用?"

这个问题让郑昊陷入了深思。

农村确实需要技术人才,但村里的项目已经走上正轨,有了可靠的接班人。而工业发展更需要技术人才,那里有更大的挑战,也有更多的机会。

夜深了,大家都回去休息了,但郑昊却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国家工业发展的重任,技术人才的责任,这些都让他内心纠结。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