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初显身手

第一百二十七章 初显身手


“……我们这个项目,代号815,目标是研制中国第一台由集成电路控制的数控机床。目前,机床的机械本体部分,在华北光学仪器厂的配合下,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最大的瓶颈,卡在数控系统上。”

李伟业停下脚步,在一栋红砖实验楼前站定,神情严肃地看着郑昊和周煜。

“具体来说,是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伺服电机。我们目前采用的步进电机,在高速运转下的失步和振动问题非常严重,直接影响了加工精度和光洁度。我们尝试了多种阻尼和细分驱动方案,效果都不理想。”

“第二,电磁兼容性。也就是抗干扰能力。整个控制系统由上千个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组成,非常精密。但在工厂环境下,电焊机、大型电机的启动,都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导致程序错乱、系统死机。我们加了屏蔽层,改了接地线,但还是防不胜防。”

他看着郑昊,目光灼灼:“周煜同志是电气控制的专家,在电机调速方面很有经验。而省张力张局长推荐你时说,你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上,有……非同寻常的思路。所以,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李伟业直接把最棘手的两个难题,像两座大山一样,砸在了刚刚进门的郑昊面前。这既是考验,也是求助。

周煜听得眉头紧锁,这两个问题,任何一个都足以让国内顶尖的专家团队头疼几个月。

郑昊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XK—213……集成电路数控机床……步进电机……电磁干扰……

前世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迅速拼接成一幅完整的技术蓝图。他记得,这个项目当时是因为武器瞄准系统的变截面曲线凸轮、劈锥等零件精度要求高,靠传统手工加工效率极低,华北光学仪器厂等企业急需更先进的加工设备来提升加工精度和效率,在此背景下,相关科研人员开始研制集成电路数控机床。

他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李总工,我能先看看你们的控制逻辑电路图,和信号传输的布线方案吗?”

李伟业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郑昊没有直接讨论电机或者屏蔽,而是问到了最底层的布线。

“当然可以。”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年轻人,没有被表面的问题迷惑,而是直接抓住了系统的根本。

他带着两人走进一间巨大的实验室。里面摆满了各种仪器设备,墙上挂着密密麻麻的电路图纸,几位研究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李伟业从图纸堆里抽出一张最大的,铺在实验台上。“这就是我们的主控板布线设计。”

郑昊俯下身,目光如炬,在那张复杂的图纸上飞速扫过。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信号线和电源线的布局上。

“问题可能出在这里。”郑昊伸出手指,点在了图纸的一个区域。

“我们的信号线和动力线,虽然做了屏蔽,但在布线时,有几处是长距离平行走线的。而且,数字地和模拟地,在主板上是共用接地点的。”

他抬起头,看着一脸惊愕的李伟业,缓缓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高速变化的电流会在平行的动力线和信号线之间产生耦合电感,形成差模干扰。而地线回路的共用,则会让电机启动时的大电流脉冲,通过地线直接窜入到脆弱的逻辑电路里,形成共模干扰。这两种干扰,光靠屏蔽是解决不了的。”

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震惊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年轻人。

李伟业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审视,到惊讶,最后变成了一种找到知音的狂喜。他扶着眼镜,死死地盯着图纸上郑昊指出的那几个点,嘴里喃喃自语:“耦合电感……差模干扰……共模干扰……对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堵’,却忘了从源头上‘疏’!”

他猛地抬起头,抓住郑昊的肩膀,用力摇晃着,激动得像个孩子。

“小同志!你叫郑昊是吧!你简直是我们的福星!欢迎你!我代表815项目组,正式欢迎你的加入!”

李伟业那一声激动的大喊,像是在平静的实验室里投下了一颗炸雷。所有埋头于仪器和图纸的研究员们,齐刷刷地抬起头,目光聚焦在这个穿着朴素、脚上还带着泥土的年轻人身上。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惊愕、不解,以及一丝被同行点破天机的震撼。

“耦合电感……差模干扰……共模干扰……”一个戴着眼镜、年纪稍长的研究员,嘴里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他快步走到图纸前,扶了扶眼镜,死死地盯着郑昊刚才指出的那几处平行走线,脸色由白转红,最后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糊涂啊!我们真是钻牛角尖了!天天想着怎么加固屏蔽,怎么优化滤波,却忘了最基本的电磁感应定律!这不就是大学物理里最基础的东西吗?”

这番话引起了一片附和声。

“是啊,信号线和动力线长距离平行,这不就是个变压器模型吗?动力线是初级线圈,信号线是次级线圈,电机一启动,电流剧烈变化,信号线里不感应出杂波才怪了!”

“还有地线!数字电路的地和电机驱动的地搅在一起,电机的地线电位一波动,整个数字系统的参考零点都跟着乱跳,逻辑不乱码才怪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觉得那层一直捅不破的窗户纸,被郑昊轻描淡写地一指头就给戳穿了。看向郑昊的目光,也从最初的审视,彻底变成了敬佩。这年轻人,看着年纪不大,功底却扎实得吓人。

周煜站在一旁,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他知道郑昊厉害,可没想到厉害到了这个地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员水平了,这是从理论根源上俯瞰整个系统的宗师气度!他之前还担心郑昊太年轻,会被这群京城的专家瞧不起,现在看来,自己真是杞人忧天!

李伟业激动过后,迅速恢复了总工程师的冷静和果断。他一把拉住郑昊的手,那双常年握着烙铁和图纸的手,粗糙而有力。“小郑同志,理论分析得再好,也要实践来检验。你敢不敢,现在就跟我们一起,动手改一块板子试试?”

“当然可以。”郑昊没有丝毫犹豫。他知道,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年代,拿出真本事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好!”李伟业转头对刚才那个拍脑门的研究员喊道,“老王,去库房领一块废板子,再拿一套工具来!其他人,把三号实验台清出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