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拜年
夜,深了。
北风在窗外呼啸,卷起院子里的干草,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某种不安的呓语。
郑家堂屋里,一盏煤油灯的火苗,被郑大山粗重地呼吸吹得明明灭灭。炕桌上,那瓶剑南春还剩下一杯,酒液清冽。
郑昊坐在父亲对面,神情凝重。
白天父亲带回来的消息,像一块石头,压在他心上。他知道会有麻烦,但没想到麻烦会以这种最阴险的方式到来。
“爸,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郑昊率先打破了沉默。
郑大山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下,仿佛也点燃了他眼中的火光。
“战场上,对付一个难啃的碉堡,有两种办法。”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沉稳,“一种是集中所有炮火,把它轰平。另一种,是派小股部队,在夜里摸上去,把炸药包塞进它的枪眼里。”
他看着郑昊,眼神锐利:“现在市里把咱们当典型,他们不敢用第一种办法。所以,他们只会用第二种。”
郑昊瞬间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他们要搞破坏?”
“对。”郑大山点点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大棚和养鸡场,是咱们村的根。也是你的心血。他们只要毁了这两个地方,谣言就会变成事实——你看,他郑昊搞的那一套,长久不了,是歪门邪道,遭了报应!”
“到那个时候,人心就散了。咱们村,就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而你,就会从一个大功臣,变成一个罪人。”
郑大山的话,字字诛心。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几十年的风雨,让他对人性的洞察,深刻到了骨子里。
郑昊感到一阵寒意从背脊升起。这比他想象的还要恶毒。这不仅是要毁掉西尧村的富裕,更是要彻底毁掉他郑昊这个人。
“他们好狠的手段。”郑昊的声音有些发冷。
“对敌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郑大山弹了弹烟灰,目光变得悠远,“当年在朝鲜,零下四十度的天,我们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就是一天一夜。为什么?因为只要你一动,哪怕只是稍微挪一下身子,对面的冷枪就过来了。”
“敌人,总是在你最松懈、最想不到的时候动手。”郑大山把目光收回来,重新聚焦在儿子身上,“过年,就是人最松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庆祝,走亲访友,谁会想到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干坏事?”
“我猜,他们动手的时间,就在这两天夜里。”
郑昊的心猛地一紧。父亲的分析,冷静、精准,让他有种在听一场战前部署会议的错觉。
“那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郑大山嘴角勾起一抹冷硬的弧度,那是在战场上才会有的笑容,“猎人,就要有猎人的样子。他们想当狼,那咱们就得当一个更好的猎人。”
他站起身,在屋里走了两步,身上那股属于军人的铁血气质,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从今天晚上开始,村里的巡逻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敲着梆子吆喝了。那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明哨改暗哨。大棚和养鸡场周围,必须安排我们信得过的人,二十四小时盯着。人不用多,但必须是机灵、靠得住的。你大哥、二哥、三哥,还有民兵连那几个小伙子,都可以。”
“还有,”他指了指外面,“村口那几条路,也要有人看着。他们要来,总得有条路走。只要他们一进村,我们就能提前知道。”
“这是……张网捕鱼?”郑昊喃喃道。
“不,”郑大山摇了摇头,“是引蛇出洞。”
他重新坐下,看着郑昊,语气变得语重心长:“昊儿,技术上的事,你比我懂一百倍。但跟人打交道,尤其是跟坏人打交道,这里面的道道,不比你的技术简单。”
“有时候,光有善意是不够的。你得让那些想咬你的人知道,你不但有肉,还有一口能咬碎他们骨头的牙。”
父子俩在灯下,一直聊到后半夜。
郑昊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在青华园里、在实验室里,永远学不到的一课。那是关于生存、关于斗争、关于人性的最原始、最深刻的法则。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从未来归来的技术专家,在父亲的引导下,他开始真正理解这个时代,并学着用这个时代的规则来保护自己和自己珍视的一切。
第二天,郑大山找来几个可靠的民兵成员,临时更改了巡逻路线和时间,队员虽有疑惑,但以郑大山老民兵连长的威望,事情很快就安排下去了。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西尧村悄然张开。
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例行的防范,没人知道,这张网等待的,是一群即将在黑夜中露出獠牙的恶狼。
而郑昊,在忙完这一切之后,心里反而平静了下来。
大年初一,天色微亮。
西尧村还笼罩在节日的宁静之中,只有几声早起的鸡鸣,划破了清晨的薄雾。
郑昊家的大门,却被“笃笃笃”地敲响了。
开门的是李秀花,她以为是哪家孩子起早了来讨糖吃,一开门,却愣住了。
门口站着的,是村西头的张铁柱和他媳妇。两人手里都提着东西,张铁柱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十几个还带着鸡毛的土鸡蛋;他媳妇则捧着一双崭新的布鞋,鞋底纳得密密实实,鞋面是黑色的灯芯绒,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铁柱兄弟,你们这是……”李秀花有些不知所措。
“婶子,新年好!”张铁柱憨厚地笑着,露出一口白牙,“我们……我们是来给昊子拜年的!感谢他,要不是他,我们家今年哪能过上这么好的年!”
说着,他就要把东西往屋里送。
“哎,这可使不得!快拿回去!”李秀花连忙推辞。
“婶子,你就收下吧,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不值什么钱。”张铁柱媳妇急切地说,“昊子是咱们全村的恩人,我们不来拜个年,心里过意不去!”
正在拉扯间,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
“哟,铁柱哥,你们也来啦!”来的是村里的李建军,他手里拎着两条自家池塘里捞的活蹦乱跳的鲤鱼。
紧接着,陆陆续续地,又来了好几户人家。
有提着一小袋自家磨的白面的,有拿着几把干豆角的,有送来一罐子咸菜疙瘩的……东西都不贵重,甚至有些简陋,但每一份,都代表着一份最真诚的感激。
很快,郑家不大的院子里,就站满了人。他们不是来走亲戚的,也不是来求办事的,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给郑昊拜年。
郑昊闻声从屋里走出来,看到这番景象,也愣住了。
“昊子!新年好!”
“昊子,给你拜年了!”
“昊子,你真是个能人!”
一声声质朴的问候,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和感激的笑脸,汇成了一股温暖的洪流,瞬间将郑昊包围。
他忽然明白过来。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拜年。
这是村民们在用他们最淳朴、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在那些“资本主义尾巴”的谣言四处流传的时候,他们选择站在郑昊这边。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知道,谁是真心实意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他们的心里,有杆秤。
郑大山也走了出来,看到这番景象,他那张一向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拍了拍郑昊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得人心。
“乡亲们,大家的心意我们领了!但东西可不能收!”郑昊对着众人拱了拱手,声音洪亮,“大家能过上好日子,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全村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我郑昊,只是出了点力所能及的主意而已。”
“快别这么说,昊子!没有你,我们连往哪儿使劲都不知道!”一个老大爷激动地说道。
“是啊!你就收下吧,不然我们这心里不踏实!”
郑昊笑着摇了摇头:“大家听我说。东西我真的不能收。你们的心意,比什么都珍贵。这样吧,今天大年初一,大家能来我家,就是看得起我郑昊。都别站着了,进屋喝口热茶!”
他把众人往屋里让,李秀花喊来几个儿媳赶紧张罗着烧水、倒茶。
小小的堂屋,很快就挤满了人。大家围坐在炕上,你一言我一语,聊着村里的变化,聊着今年的收成,聊着对未来的期盼。
“昊子,你说明年,咱们的大棚还能不能再多盖几个?”
“昊子,我听说你那个生物饲料,不光能喂猪,还能喂鸡喂鸭,是不是真的?”
“昊子,等开春了,你再给咱们指条明路呗!”
郑昊耐心地一一解答。他发现,村民们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以前那种安于现状、听天由命的状态,他们的眼睛里,有了光,有了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这场面,就像是一场特殊的信仰。
被“信仰”的,不是神佛,而是一个能带领他们走向富裕的年轻人。
这场面,更是对那些谣言最有力、最响亮的回击。
什么“资本主义”?什么“投机倒把”?看看这些发自内心拥护郑昊的村民,看看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一切污蔑,都不攻自破。
村长李大壮也来了。他看着这屋子里济济一堂的景象,心里感慨万千。他走到郑昊身边,低声说:“昊子,你现在可是咱们村的定海神针啊!”
郑昊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知道,民心,才是最坚固的靠山。
送走了最后一波来拜年的村民,天色已经接近中午。院子里,堆满了那些无论如何也推辞不掉的“礼物”。
郑昊站在院中,看着这些东西,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他守护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更是这几十户人家的信任和期盼。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一阵熟悉的自行车铃声。
“郑昊!郑昊!有你的信!北京来的!”
是邮递员小哥。他一边喊,一边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一个厚厚的信封。
郑昊的心,猛地一跳。
来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