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农技联合推广站
王利增没有坐主位,反而拉着郑昊,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郑昊同志,现场看完了,我们谈谈正事。”王利增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陈主任跟我说了你那个农技推广站的构想,市里非常重视。你再详细地给我们讲讲你的具体想法。”
郑昊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他没有谈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而是从最实际的问题入手。
“各位领导,我的想法很简单,就两句话: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发出了会意的笑声。
“我们西尧村,靠着技术和政策,先富裕了起来。但就像王局长看到的,我们的土地和劳动力都有限,发展已经快要到天花板了。而周围的村子,比如之前的红旗村,他们穷,他们眼红,他们就会想办法使坏,这是人性,堵是堵不住的。”
“所以,我想的不是怎么防着他们,而是怎么拉着他们一起干。”
郑昊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那副简易地图前。
“我的方案是,由我们西尧村牵头,成立一个西尧人民公社农技联合推广站。”
他特意在前面加上了“人民公社”四个字,这是一种政治上的正确和表态。
“我们出技术,包括大棚搭建技术、良种培育、生物饲料和有机肥的制作方法。我们还出管理,负责统一的生产规划和技术指导。最后,我们还负责联系销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周边的村子,可以以土地和劳动力的形式入股。大家拧成一股绳,把蛋糕做大。赚了钱,我们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比例分红。”
“这样一来,我们和周边村子的关系,就从潜在的竞争者和破坏者,变成了社会共同体。他们的地里长出来的菜,就是我们大家的钱。他们非但不会破坏,还会拼了命地去保护。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矛盾。”
一番话说完,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的干部,都被郑昊这番话里展现出的格局和远见,深深地震撼了。
他不仅仅是在解决一个村子的发展问题,他是在提供一个解决区域性贫富不均、化解社会矛盾的系统性方案!
这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农民,甚至一个普通干部的认知范畴。
良久,王利增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带头鼓起了掌。
“啪!啪!啪!”
掌声,从稀疏到热烈,响彻了整个会议室。
“好!说得太好了!”王利增的眼中,异彩连连,“郑昊同志,你的这个构想,格局大,思路清,操作性强!我代表市农林局,表个态!”
他猛地站了起来,声音铿锵有力。
“我们,全力支持!”
“政策上,我们给你开绿灯!资金上,市里可以拨付一笔专项的农业技术推广扶持基金!技术上,我们局里所有的技术员,你想用尽管吱声!”
这番表态,掷地有声!
陈主任也立刻站起来补充道:“县里也一样!人、财、物,只要推广站需要,我们全力保障!”
有了市、县两级领导的这番话,郑昊知道,他那场看似冒险的豪赌,已经不再是赌博。
东风已至,万事俱备!
他压抑住内心的激动,郑重地说道:“谢谢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我保证,西尧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
会议的最后,王利增提出了一个建议。
“郑昊同志,这个农技推广站,要想服众,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服众的带头人。这个站长,我看,非你莫属!”
“我?”郑昊愣了一下。
“对,就是你!”刘明华拍板道,“给你一个正式的身份,挂靠在县农林局下面,级别嘛……我们回去研究一下,但绝对不会低!这样,你以后统筹协调各个村子的工作,就名正言顺了!”
郑昊没办法,只得事情想搞,自己过几天就要返回京城,青华园那边的项目实在是脱不开身。
王利增闻言愣住,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个多面手,不光在农业上脱颖而出,在工业上居然也是出类拔萃。
最后只得安排郑家的三个兄弟和知青点的张国庆、赵顺一起共同负责。
往后的几天,郑昊是在县医院陪母亲度过的。
病房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窗户上贴着郑丽剪的窗花。郑大山从家里带来了热腾腾的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特殊的年夜饭。
李秀花的精神很好,在链霉素和异烟肼的联合作用下,她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偶尔的咳嗽也几乎消失了。看着儿子忙前忙后,她的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对她来说,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在哪里过年,都是好年。
大年初八,郑昊送走了前来探望的父亲和妹妹,自己则留在了县城。
他没有休息,而是赶在回京前,立刻投入到了农技推广站的筹备工作中。
第一步,就是要说服那些潜在的“合作伙伴”。
在陈主任的协调下,一场特殊的会议,在县革委会的会议室里召开了。
与会的,是西尧村周边的五个村子的支书和村长。
其中,就包括了刚刚上任的红旗村新支书,李德元。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前任李桂是他的远房堂兄,对于接手这个烂摊子,他心里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微妙。
几个村干部坐在长条桌两旁,有的低头抽着烟,有的眼神游移,就是没人主动开口说话。他们都接到了通知,说是要商量共同致富的大事,但谁心里都犯嘀咕。
西尧村富得流油,会那么好心带着大家一起发财?别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
郑昊坐在主位旁边,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等陈主任讲完了开场白,才站了起来。
“各位叔伯兄弟,各位村里的当家人。”郑昊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今天请大家来,只为一件事,就是想问问大家,想不想过上像我们西尧村一样的日子?”
他一开口,就直奔主题,没有半句废话。
几个村干部面面相觑。
想吗?做梦都想!谁不想顿顿有肉吃,家家有余粮,过年能给孩子扯上一身新布料?
“郑昊……同志,”一个年纪较大的支书,犹豫着开口,“话是这么说,可我们村,地不如你们肥,人也没你们能干,咋跟你们比?”
“是啊,我们就是一群土里刨食的,没那个本事。”另一个村长也附和道。
话语里,充满了不自信和一丝戒备。
郑昊笑了。
“本事,我给你们。路子,我给你们铺。”
他将早已准备好的计划书,一人发了一份。
“我提议,成立农技联合推广站。我们西尧村,出钱、出技术、出销路。你们,出地、出人。我们一起搞大棚蔬菜,一起养猪。赚了钱,我们西尧村只拿三成,剩下的七成,全部归你们。”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