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天真的李兴,李氏主脉即将来人
蔡邕与郑玄两人对视。
从对方眼里都看出了震惊。
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就能说出此等话,而且还能镇住十常侍之一的张让。
聪慧,机敏,再加上不凡的身世,真不知道未来会何去何从?
两人心中的话都没说出口,刘烨毕竟身份敏感,作为皇子盯着他的人太多了,没事最好别瞎掺和,李兴就是前车之鉴。
张让在一旁喝茶,但从他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现在并不平静。
该死!
我咋就答应了呢?
为什么没拦住殿下?
回去怎么跟陛下解释?
殿下是说他承担没错,可一个小孩子陛下还会怪他不成,最后是我担负一切呀!
.............
三人到了李兴的书房,满屋子藏书,这才是世家大族最珍贵的底蕴。
李兴先让刘烨自己一个在房间坐,他要和许久未见的女儿说几句知心话........
刘烨待他俩离开后,开始打量起书房的布置,发现,除了书以外,最显眼的便是墙上的一幅画像。
这...........
这不是我丞相号的画像吗?
即使后代子孙再崇拜他,也不会没事挂个画像在这,除非还有什么特殊的目的。
比如刘恭那小子.............
唉算了,不提这个掩耳盗铃之徒。
不过李兴挂这画像的目的应该和刘恭差不多,鞭策激励或者给予警醒。
很明显把自己的丞相号当作榜样了!
“烨儿!”
刘烨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李愫红着眼睛,推门走了进来。
“母亲!”
“烨儿,等会儿和你外祖父聊聊,听话点儿”
“嗯,母亲别担心”
刘烨思索着,他要好好会会这个外祖父。
随后,李兴和刘烨相对而坐,看着这个对自己一脸好奇的孩子,李兴很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孩子,以及孩子他母亲,都是自己可笑的政治理想的牺牲品。
如果当初没做出那个决定,愫儿一定可以找个门当户对的世家公子嫁出去,从此安稳地度过一生,李氏的声望足以保一辈子平安无忧。
这个孩子也许就不会出生,去接受这左右为难的命运!
作为皇帝的儿子,身上却有李氏的血脉,这样一个矛盾复杂体天生就站在阴影里,不是黑也不是白,皇室不会真正信任他,李氏也会对他心存芥蒂,世家与皇权的矛盾不可化解,可怜自己今天在遭祸后才悟得这个道理。
一个研究学术的人卷进政治旋涡中就是这个下场!
刘烨这时突然指着墙上的画像问道,“外祖父,这是谁呀,您为什么把他挂在这”
李兴听自己外孙问起这个,当即情绪上来,眼中浮现自豪之色,“烨儿,这是丞相”
“丞相,丞相不是一个官职吗?”
“烨儿,你记住,在大汉,只要提丞相,不说姓名,那指的就是李烨李丞相,也是我们李家的先祖”
李兴说起来眉飞色舞,停都停不下来。
刘烨听的满头黑线,自己有那么多事迹吗?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些?
李兴说半天似乎也累了,喝了口茶水,刘烨投来探究的眼神,“外祖父,丞相那么厉害,您很崇拜他吗?”
“崇拜,当然,天下士人哪一个不对先祖丞相心怀敬仰,我也是因为他才走上仕途,可惜啊,我没丞相的本事,更没他看人的眼光”
哦,因为我?
难不成你把女儿嫁到火坑里也是因为我咯?
我可没这么做过,当年权势巅峰之际都没敢犯这个禁忌。
刘烨双手托腮,希望李兴继续说下去
李兴见自己外孙有兴趣听,也不知道能否听的懂,便自顾自说了起来,他太需要一个能听自己倾诉的人了,说尽这些年心中的事。
那些以为他攀附皇帝的人也不想想,李家的后代根本不需要依附皇权,更别提他还是与蔡邕齐名的大儒,不至于为了什么权力或几两碎银投靠皇帝。
他饱读诗书,体会圣贤之道,又自负为丞相后代,在这越发严峻的现实面前怎么可以坐视不管,大汉一直在走向衰落,别说曾经百年盛世再现了,现在就连北方那还没匈奴厉害的鲜卑族都敢闹起来,侵犯大汉边疆,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兴自我感觉身上有一种责任感,要拾起先祖大业,挽天倾,重新让大汉繁荣昌盛,他作为马融的学生,郑玄的师弟,明明可以好好地走学术这条路,日后必定青史留名,但他觉得这样无用。
钻研经书无法兼济天下,只有投身政局才可救济黎民,挽救大汉!
这个没多少政治经验的人,就一股脑扎进了政治漩涡中,结果第一步就以无比稀烂的眼光选择了刘宏,以为能像先祖那样与两代皇帝成就一段君臣佳话,但他想简单了。
是风光了一段日子,官职升到司徒,贵为三公之一,可只是当了一个挡箭牌,利用完后刘宏一脚把他踹开。
刘烨听着,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活该!
你一个搞学术的非要趟这趟浑水,肯定玩不惯阴谋诡计。
我算是明白了,父女两个全都是理想主义者,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李愫不用说了,放在现代是典型的文艺女青年,内心多是对浪漫的幻想和对幸福的渴望,没遭受过什么打击,一步登天直接跳到皇后之位,要是没自己出现的话,可能这位内心敏感多思的女人已经在冷宫里忧愤至死了。
还有这个外祖父,读书读太多,读傻了都,这政治局势是你能碰的吗?
想着济世安民却只有一腔抱负,纯粹的理想撞上冰冷的现实就是这种代价!
唉!
你就老老实实待着吧,以后让你的外孙兼祖宗的我带你起飞,这水平从政没希望,但是可以教学生。
“对了,烨儿,你父皇有给你安排什么课业吗?”
“没有,我一直是跟着母亲学”
刘宏确实没给他安排课业,一般来说皇子的课程从五六岁就会开始,除了当初自己对刘恭的奇葩教育方针。
不知道这位皇帝打着什么心思,再怎么忌惮好歹正常的培养要有的!
刘烨对这些也不怎么在乎,该学的他早就学过了,也就需要了解一些不清楚的历史资料和现今真实的社会状况。
李兴闻言沉思了会儿,他想把刘烨收下当学生,可皇帝肯定不会答应这事,连和自己单独见面都防着这么严实,别说把刘烨留在身边教导了。
“烨儿,你以后想见到外祖父吗?”
“嗯,想!”
这怎么能不想,你身边那么多大拿,这么好的机会绝不可放过!
李兴思索片刻,皇帝既然这次肯让刘烨回来那就证明他不想把事情做绝,刘烨在他的心里估计还挺重要的。
随着孩子年龄越长越大,肯定不能一辈子锁在宫里头,以后再见面应该不是难事,难得是皇帝会一直防着他们。
这一切归根结底还要看刘烨自己的想法!
正好过些时日主脉的人会来洛阳,可以先看看情况再说!
...........
结束一天的探亲后,刘烨返回了皇宫
与韩信聊着天!
得知这位兵仙因为年纪太小的缘故被迫见了七年曾见过不知道多少次的世面,现在十三岁了,在对鲜卑作战中的战术谋划中终于让韩松注意到了他,觉得这儿子是兵家奇才,准备大力培养,初步开始崛起了。
也仅仅是当参谋,韩松不会让一会个十三岁小孩上战场去,但已经有基本能力帮忙查一查情报了。
贾诩,李儒,董卓,韩遂,马腾这些人,刘烨让韩信能查到多少就查到多少,让自己知道他们的动向,在韩李两家的地盘上应该不难,记得雁门有一个张辽,一旦发现就必须挖到手。
李家的势力他现在完全碰不到,按理来说查情报这种事交给在地方豪族中影响力更大的李家会更合适,但苦于根本没路子。
他现在接触的重要李家人就两个!
就凭现在与李兴的交往进度如果说帮忙查情报的话会被怀疑的,一个七岁小孩干不出这种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121/237787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