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有白起霍去病诸葛亮,我怕谁? > 第92章 边关军内

第92章 边关军内


偏偏整封书信的内容,从头到尾,表礼内怼,明面上挑不出半分错处,丝毫不留把柄,却能令人心梗不已,有嘴都骂不出。

砰的一声!

江浩一拳重重砸在书案上。

那轻飘飘的几页书信,也随之散落在地。

见江浩如此大发雷霆,一旁听闻安王遣信使来信,以至于匆匆赶来的左右副将,皆是满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

左副将梁涛,年纪比江浩还要大上六岁,在凉州边关军内干了快有二十年,也算是边关军里的老人。

他率先捡起地上的书信,一目十行,很快眼皮子就跳了跳。

安王这信……呃……

简而言之,就是一通阴阳怪气。

表面上,夸赞凉州边关军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边关。

实则,是在鄙夷凉州边关军对匈奴人骚扰边关百姓,四处劫掠杀人之事,无所作为,只会跟缩头乌龟般,躲在百川关的“乌龟壳”里面岁月静好,看不见也听不见凉州百姓早就苦匈奴劫掠久矣。

凉州边关军不作为。

怒骂凉州边关军。

不就等于是骂身为凉州边关军主将的江浩不作为,是个废物软蛋嘛。

怪不得江浩会大发脾气。

可安王是天皇贵胄,身份尊贵,打不得骂不得,更不好当众蛐蛐安王为人,江浩除了捶桌子反伤自己的手,啥也做不了。

了解完前因后果,梁涛开始打圆场:

“想来,安王殿下是被匈奴蛮子给惊扰到了,少年人嘛,总是一腔热勇,以至于看那些匈奴蛮子不顺眼,可无奈蛮子们来去如风,就跟耗子一样,极难抓住。”

言下之意,就是安王年纪尚轻,又初来乍到,不懂凉州边关军的个中艰辛,此举是在迁怒凉州边关军。

右副将丁子炎是最后一个看到信件的内容,他开口请命:“江将军,近两年来,那些草原蛮子劫掠凉州的次数愈发频繁,实在是欺人太甚,不如趁此机会,给他们一点教训,也好向安王那边交代。”

江浩听到此言,神色复杂难辨,并未出声。

见此,丁子炎只能在心中默默一叹。

共事多年,丁子炎也能摸清江浩的几分心思。

无非就是怕三万边关军出现太大的伤亡折损,届时不好向朝廷那边交代。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兵卒,需得耗费不少资源。

比起折损边关军的兵力,导致百川关空虚,继而被朝廷追责,丢官弃爵,只是死几个无足轻重的贱民而已,实在是不值一提。

即使丁子炎不太赞同这等冷血无情的说辞,可他只是一个右副将,上头有主将江浩和左副将梁涛压着。

无论从官职、背景还是资历上相较,今年才三十六岁,老老实实走武举,多年摸爬打滚从底层爬上来的丁子炎,在百川关的重要决策上,根本就插不上话,也做不了主。

最后,依旧是梁涛站出来缓和气氛:“安王的王令,我等也不好无视,不如派出一千人前去护卫安王,再有一个月,就要开春了,届时匈奴蛮子肯定也会退回草原。”

江浩恢复冷静后,觉得如果真的让安王在凉州被匈奴人惊扰到,那也是他的失职之罪。

几个月前,在安王还未抵达陇西郡,江浩就收到了宣和帝的密旨。

密旨的大致意思便是:让他‘看好’安王,但不能让安王被别有用心的外人欺压,否则有损皇家颜面。

能够多年来深受宣和帝信任,一直安安稳稳掌管着三万凉州边关军的江浩,虽不是朝中最能打的武将,但在揣摩圣意上,也是颇有几分心得。

宣和帝此举,既有着对藩王的必要戒心,也有几分身为君父的拳拳爱子之情。

江浩很清楚这其中要拿捏的分寸:只要安王安分守己,那么在陇西郡内,所有人都得敬着捧着,哪怕是他这个有兵权的凉州边关主将,也得给三分薄面。

江浩:“那便按照左副将所言,拨一千人前去护卫安王。”

丁子炎听得直皱眉。

一千人?

这光是来陇西郡劫掠的匈奴人,都是一千人的两三倍。

送这点人过去,跟糊弄小孩有什么区别?

丁子炎拐弯抹角地开口:“安王在信中提到,袭击陇西郡的匈奴人有三四千人……只派去一千人,万一安王以为我等不尽职尽责,有怠慢之嫌,那岂不是吃力不讨好?”

梁涛当即笑着拍了拍丁子炎的肩膀:“还是丁副将考虑周全。”

“江将军,既然不能得罪安王,就就干脆卖安王一个人情,抽调出五千人马,前去护卫安王。”

“如今距离最开始匈奴人劫掠陇西郡的日子,已过去六日,五千人马的调动不在少数,路上的行程自然会耽误个三四日,想来安王也能体谅。”

“以往匈奴人入境劫掠的时间,皆不超过半月,等五千边关军抵达陇西郡,那些匈奴人听闻边关军威名,肯定望风而逃,不敢同边关军正面交锋。”

凉州边关军一来,匈奴人就逃了。

如此,不就能显出凉州边关军的神勇威猛嘛?

在那些没什么见识的贱民眼里,自然就会歌颂凉州边关军的英勇之名。

那就等同于是给江浩这位凉州边关军主将扬名,在日后的履历上,也能增添一笔光彩。

江浩思索一番后,深以为然:“那就依左副将所言。”

“至于领兵的人选……丁子炎,就交给你了,别说本将军不给你麾下弟兄们杀敌的机会,你就带着你麾下的五千兵马,前去护卫安王。”

江浩犹豫了下,想起谢临朝臭骂他的那封信,到底是心中意气难平,不舍得派心腹去领兵。

既然安王这般不待见凉州边关军,那正好,就让丁子炎这个死脑筋去头疼吧。

再者,丁子炎的带兵能力还过得去,又是派他的直属军团,就算遇到一些小股匈奴士兵,也能处理得掉。

至于,这期间会不会牺牲掉一些士卒,又不是江浩的直属军团,还轮不到他来替丁子炎心疼。

见主将江浩正式下令了,丁子炎只能接下军令:“末将领命!”

三万凉州边关军里,虽然名义上的主将是江浩,但左右副将能够各自领兵五千,剩下的两万兵力,才是江浩能直接指挥调度的人马。

这也是齐国运转多年的各路边关军的“三分兵权”制度。

主将会被左右副将分走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兵权,防止主将拥兵自重,同时,又给予主将足够平叛的力量,就算左右副将同时发生叛乱,主将手上有着多出一倍的兵力优势,再加上各郡的守备军数量,足以在短时间内压下叛乱。

只是,制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江浩对于直属左右副将的一万兵力,明里暗里都进行区别对待,巴不得削弱左右副将的兵权。

左副将梁涛资历高,做事圆滑,懂得曲意逢迎,事事以江浩为先,捧得江浩飘飘然,平时对梁涛也能有几分好脸色。

可对于口口声声想剿灭匈奴,反攻草原,保护百姓的丁子炎,江浩被他日复一日的念叨,渐渐就显得很不耐烦。

若不是“三分兵权”的制度不好打破,丁子炎本身还算有几分真本事,加上性格耿直,不可能被梁涛拉拢过去,江浩早就想法子把丁子炎的官职撸下来了。

可看不顺眼终究看不顺眼。

平日里,但凡有什么脏活累活,江浩全都丢给丁子炎。

若是将丁子炎撸下去,换上一个像梁涛那般的老油条,江浩才更要头疼不已。

**

等丁子炎和梁涛一同离开后,梁涛忽然出声,叫住了快走远的丁子炎,“丁将军且慢。”

“梁将军何事?”

二人虽是凉州边关的左右副将,但平时只是公事公办,并无太多私交。

丁子炎心里不解梁涛为何找自己,难不成有什么私事?

梁涛轻叹一声:“江将军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也只能为陇西郡的百姓,争取到这五千兵马,前去剿灭匈奴蛮子。”

“只是,丁将军若是遇到匈奴蛮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还是得避免,就算是为了将军手底下的兵卒们着想,也得三思而后行。”

丁子炎虽感谢梁涛方才以退为进,争取到让五千兵马支援陇西郡,可他听到这话,依旧有些不赞同。

“作为将士,自当保家卫国,怎能贪生怕死呢?”

梁涛又是一叹,面上无可奈何:“丁将军,你带兵驰援陇西郡,可得记得绕路八仙岭,那里时有匈奴人翻山越岭过来,若是撞上了,可能就耽误了行程。”

“此番差事若是办的好,若不定能借机向朝廷上书,再发多一些军饷下来,免得军中的弟兄们饿肚子。”

最后的一番话,可谓是说到丁子炎的心坎上了。

虽说保家卫国,是将士们的职责。

可朝廷这两年来,每个月的军饷都是虚发,从来没有发足过。

若不是丁子炎有几分威望,又自掏腰包补给一些家境困难的兄弟们,底下人的怨声恐怕会更大。

丁子炎面色不变,抱拳告辞:“多谢梁将军提醒。”

等丁子炎回到自己的营帐内,立刻就传唤了几个心腹千户过来。

“让正在操练的兄弟们都回来,准备准备,一个时辰后,前往陇西郡。”

“老大,出什么事了。”

丁子炎将事情经过简略的说了一遍。

匈奴人劫掠陇西,惹得安王大发雷霆,传信来百川关,因此百川关这边也得有所表态,派遣五千人马前去驰援陇西,护卫安王。

有人不满地嘀咕:

“所以,又是我们去干苦力?安王明显就是对我们边关军不满,现在就是推我们出来挡枪,而其他人可以继续吃好喝好地缩在百川关里。”

“慎言。”丁子炎轻斥一声,“身为将士,保家卫国,抗击匈奴是我们的职责,领兵去陇西郡亦是我主动请缨,如果你们当中有谁不想去,可以现在就说出来,我也不强求。”

这里也没有外人,几个心腹当即你一言我一语,有啥就说啥。

“老大,我们可没一个想当逃兵的!”

“赵全那厮,前几日还拿我们不去杀匈奴蛮子来嘲讽,石头差点就跟他们打起来了,可哪里是我们不想去杀匈奴蛮子立功,每次碰见落单匈奴蛮子的立功机会,都被赵全那帮人抢走,我们却只能留守百川关干瞪眼。”

“就是,我们就是看不顺眼那帮人,立功没我们份,可什么脏活累活都推给我们,每个月发放军饷,他们的军饷都是足发,我们的却是缺斤少两。”

“每次都拿朝廷发放的军饷不足来搪塞我们,分明就是他们私吞了!”

自己活多钱少,而别人活少钱多,任谁都不会服气。

见弟兄们愤愤不平,丁子炎无奈叹气,只好将自己的心中盘算说出来:

“此番,其实我也是有一点私心的,安王就蕃陇西,陇西距离百川关也不远,日后说不定还会时常打交道,安王的母族是忠勇侯府,虽然如今侯府早已门庭凋敝,但余威尚在,在军中总归还留有几分面子情,如果跟安王打好关系,或许可以借机跟安王提一下边关军军饷不足的问题。”

一听到“军饷”二字,几个心腹就像是很多天没吃到肉的饿狼,都快要个个眼泛绿光了。

“老大说的对!安王可是皇帝的儿子,能够直达天听,安王说话的分量,总比我们要重得多吧?”

“老大,不愧是你,我就说嘛,你是不可能白白让弟兄们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丁子炎严肃道:“这只是我的一点私心,等你们出了这个营帐,就当做没听见,什么都不知道,事成之前,千万不要外泄任何风声。”

“明白,老大。”

“哎,希望到时候安王别太难伺候了,要是真的能补回欠下的军饷,我……我给安王当大马骑都可以!”

“……你小子,变脸还真的快啊!”

在一阵嘻嘻哈哈中,几个千户好似雨过天晴般,干劲十足地离开去整顿兵马。

等人走后,丁子炎原本轻松的脸色上,多了几分隐忧。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33/238924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