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皇家工商总会”的诞生
清晨的阳光,透过总办处书房那面巨大的玻璃窗,洒在林知节的身上。他正以一种极其考究的姿势,捏着一只小巧的银勺,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写着“极品武夷”的茶叶罐里,舀出一勺茶叶。
他小心翼翼地将茶叶放入白瓷杯中,提起一旁小泥炉上“咕嘟”作响的铜壶,滚水注入,茶叶翻滚,一股浓郁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试图从这原始的香气中,找回一丝属于后世“手冲单品耶加雪菲”的仪式感。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彻底打碎了他精心营造的“摸鱼氛围”。
周正几乎是闯了进来,他的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眼神却亮得惊人,仿佛一头刚刚饱餐了一顿的猎豹。他的身后,跟着四名精干的护卫,每人怀里都抱着一摞厚得令人发指的卷宗和账册。
“砰!砰!砰!砰!”
四摞账册被重重地放在林知节面前那张由黄花梨木打造的、宽大得足以当床睡的书桌上,激起一片灰尘。
林知节感觉自己的太阳穴,随着那四声巨响,突突地跳了四下,仿佛听见了四封来自老板的、標題為“紧急”的夺命邮件提示音。
【我谢谢你啊……我这桌子是紫禁城同款,拍卖能上八位数的那种,经不起你这么折腾。】
“大人!”周正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亢奋,“幸不辱命!按照张啸林那份‘投名状’,我们顺藤摸瓜,在京城及周边,共查抄逆产三百二十七处!”
他展开一张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触目惊心的资产名录。
“其中,皇商田氏名下绸缎庄七间、瓷器窑口三座、玉石坊两家;李氏名下盐引一千二百张、粮铺二十六间、通州码头泊位五个;还有其他涉案士绅的田产共计一万三千余亩,矿山两座,京郊大小商铺近百家……”
周正每念一句,林知节的脸色就难看一分。他不是在惊叹这笔财富的巨大,而是在预感到这背后那山一般沉重的工作量。
【完了,巴比Q了。这不是并购了一家公司,这是直接吞并了一个托拉斯集团啊。这后续的资产清算、人员安置、业务整合……光是想想,我的DNA就开始喊累了。】
果然,周正话锋一转,露出了他此行的真实目的:“大人,如今这些产业,掌柜的抓了,账房的跑了,工人们人心惶惶,生产经营已然全面停滞。户部那帮老大人一听要接管这些,头摇得像拨浪鼓。您看……这泼天的财富,到底该如何处置?”
林知节端起茶杯,吹开浮沫,喝了一口滚烫的苦茶。他感觉自己吸进的不是茶,而是一口名为“烂摊子”的锅。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要把下半辈子的力气都吐出去一样。
“我知道了。”他放下茶杯,用一种项目经理被迫接下了一个超出能力范围的项目的无奈语气说道,“让我想想……你先去把所有查抄产业的原始账目,分门别类,整理成册。记住,用我教你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是!”周正领命,干脆利落地退了出去。
书房里,只剩下林知节一人,和那四座小山似的账册。
他呆呆地看着那堆散发着霉味和铜臭味的故纸堆,感觉自己的退休计划,又被判了无期徒刑。
养心殿。
当林知节将一份名为《关于对查抄逆产进行统一管理及股份制改造的初步构想》的奏折,呈到皇帝李世隆面前时,这位帝王正沉浸在抄家带来的巨大喜悦之中。
“林爱卿,你来的正好!”李世隆龙颜大悦,指着脚边几个刚刚从田府抄来的、装满了金元宝的箱子,“你看看,这些国贼,富可敌国!朕决定,将这些钱财,一半充入国库,一半……投入到你的神机营和运河工程里去!”
林知节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陛下,您这高兴得太早了。这些金银珠宝只是冰山一角,真正值钱又麻烦的,是那些不会动的不动产和企业。现金流看着爽,固定资产才是坑啊。】
他躬身行礼,不急不缓地说道:“陛下圣明。不过,比起这些死物,臣这里,有一个能为陛下、为大梁,打造出一只会下金蛋的鹅的法子。”
“哦?”李世隆来了兴趣,示意他讲下去。
“陛下,如今查抄的商铺、矿山、田产,皆是能产生持续收益的‘活资产’。若只是简单地将其变卖,无异于杀鸡取卵。若将其划归户部管理,以官府的效率和官吏们对经营之一窍不通,不出三年,这些金山银山,便会杂草丛生,变成一堆无人问津的废铜烂铁。”林知节的声音平稳,却字字诛心,精准地戳中了李世隆对旧官僚体系的不信任。
李世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爱卿所言极是。那依你之见?”
林知节终于抛出了他的核心方案。
“臣提议,效仿‘总办处’之模式,成立一个全新的机构,暂名——‘皇家工商总会’!”
“皇家工商总会?”李世隆咀嚼着这个新奇的名字。
“然也!”林知节眼中闪烁着一种属于传销大师……不,是顶级战略顾问的光芒,“陛下,您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放大了百倍的‘内务府’,但它服务的不是陛下您的私库,而是整个大梁的国库!它的职责,便是将所有查抄来的‘活资产’,进行统一的、专业的、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经营管理!”
他顿了顿,抛出了更具诱惑力的部分。
“这个‘总会’,不占朝廷一官一吏,所有管理者,皆从商界精英中高薪聘请,以业绩定薪酬。它不吃皇粮,反而每年要向国库,上缴巨额的利润!它将成为陛下的钱袋子,成为大梁的钱袋子!”
李世隆的呼吸,明显变得急促起来。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财富,正源源不断地流入他的国库。
“但,这还不是最妙的。”林知节话锋一转,祭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为了让这个‘总会’能快速步入正轨,也为了彻底将那些摇摆不定的商人们,都绑在陛下的战车上,臣建议,将‘总会’的部分‘股权’——也就是分红的权力,拿出来,向全天下的商贾进行发售!”
“发售股权?”这个词,李世隆还是第一次听说。
“正是!”林知节解释道,“比如,我们宣布,‘总会’的未来收益,朝廷占七成,剩下的三成,则做成三十万份‘股份’,公开出售。只有那些在之前购买过‘运河债券’、支持过朝廷的‘爱国商人’,才有资格优先购买!”
“一来,我们能用这三成‘未来的收益权’,在眼下就换回一笔天文数字般的现银,足以支撑海军的组建和工人新村的建设!二来,那些购买了股份的商人,从此便与‘总会’、与朝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会拼了命地维护‘总会’的利益,因为那也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从此,陛下您就拥有了一支忠心耿耿、遍布天下、且极度富有的‘新商人阶级’!”
“他们,将是您最锋利的矛,最坚固的盾!任何敢与陛下为敌的旧势力,在他们那用金钱和商业网络编织成的大网面前,都将不堪一击!”
一番话说完,养心殿内,落针可闻。
李世隆呆呆地坐在龙椅上,他的大脑,正在飞速地消化着林知节描绘出的那幅宏伟蓝图。
良久,他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站起身来,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一种混杂着贪婪、野心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的火焰!
“好!好一个‘皇家工商总会’!好一个‘股份制’!林爱卿,你……你真是朕的子房,朕的孔明啊!”
他激动地在殿内来回踱步,最后停在林知节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肩膀。
“此事,就全权交由你负责!朕命你为‘皇家工商总会’第一任督办!所有章程,由你一言而决!所有人员,由你一手任免!朕……只要看结果!”
林知节看着皇帝那副志得意满、仿佛已经征服了全世界的笑容,嘴角的哈欠打到一半,僵住了。
他缓缓地躬下身子,用一种几乎听不见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臣……遵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24/238932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