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海神集团的“完美计划”
奠基仪式结束三天后,新约克。
海神集团总部 47层,CEO办公室里。
安德森关掉平板电脑,刚看完华国那个“无人基建”的视频。
第三遍了,每看一遍都想笑。
“搞这些花架子干什么。”
他冷笑着对助理说。
助理艾米点头:“看着挺唬人的,但实际用处不大吧?”
“唬人?”安德森站起来,“他们就是想让我们以为真有什么了不起的技术。”
他走到落地窗前,心情很好。
昨天晚上,李浩又传来了新东西。
这次的货色让安德森兴奋得睡不着觉。
甘泉计划的完整技术资料,详细工艺流程,精确材料配比,连设备规格都有。
“叫技术团队过来,我要听分析报告。”
十多分钟后,技术总监马克・威尔逊带着两个手下敲门进来。
威尔逊四十多岁,地中海发型,戴厚眼镜,今天看起来特别兴奋,眼球布满血丝,明显昨晚熬夜了。
“老板,我们分析了一整夜,结果比预想的要好太多。”
威尔逊坐下,打开笔记本,“简直不敢相信。”
“别卖关子,直接说。”
“华国人的技术确实先进,但远没想象中复杂。”
威尔逊调出报告,“核心原理我们都懂,材料也能搞到,工艺也不算难。”
跟来的技术员插话:“老板,他们的设计思路挺传统,就是细节处理比较精巧。”
安德森放下咖啡杯:“意思是?”
“我们完全可以搞出来。”
威尔逊很自信,“而且能做得比他们更好。”
“怎么个更好法?”
威尔逊点击屏幕:“他们设计太保守,很多地方能简化。
这个过滤模块,他们用三层,其实两层就够。
还有能耗控制,完全可以用我们的专利技术。”
“按我们计算,”另一个技术员补充,“成本能再降 12—15%,效率提高 18—22%。”
安德森眼睛亮了:“确定没问题?”
“基本确定。”
威尔逊翻资料,“就是有个地方有点奇怪。”
“什么?”
“材料衰变系数。”
威尔逊指着屏幕上的数据,“他们的实验记录显示,核心材料工作 6—8个月后,性能会衰减 0.3—0.5%。”
安德森皱眉:“什么意思?”
“就是材料会慢慢老化,效率下降一点点。”
威尔逊解释,“但衰减很小,而且他们资料里没解释清楚原因。”
“测量误差?”旁边技术员问。
“我们也这么想。”
威尔逊点头,“或者是他们材料质量不够好,工艺有缺陷。
我们用更高级材料,更精密工艺,应该没这问题。”
安德森看着复杂数据,有点头疼:“严重吗?”
“应该不严重。”
威尔逊摆手,“即使真有衰减,0.5%也可以接受。
定期维护就行。”
“那就别管它。”
安德森挥手,“专心想怎么做得更好更便宜。”
技术团队走后,安德森立刻给秘书打电话。
“安排董事会,今天下午三点。
我有重大好消息。”
下午三点,董事会会议室。
十二个股东和高管围着椭圆桌坐好。
这些人都是海神集团核心,平均年龄五十多,个个身价不菲。
安德森站在前端,背后是巨大显示屏。
“各位,紧急开会是因为有重大消息。”
安德森环视一圈,“我们要迎来公司史上最大机遇。”
财务总监史密斯是个胖胖的中年人:“詹姆斯,跟华国甘泉项目有关?”
“没错。”
安德森点头。
市场总监苏珊问:“我们之前不是说那项目威胁不大吗?”
“威胁确实不大。”
安德森神秘地笑,“因为我们马上就有比他们更先进的技术了。”
会议室安静下来。
安德森按遥控器,屏幕出现技术报告封面。
“这是甘泉计划的完整技术资料。
我们搞到手了。”
瞬间会议室炸锅了。
“怎么可能?”
“从哪弄来的?”
“靠谱吗?”
安德森举手示意安静:“技术团队彻夜分析过,资料是真的。
我们不仅能复制,还能做得更好。”
史密斯激动:“具体好在哪?”
“成本再降 12—15%,效率提高 18—22%。”
“天哪!”苏珊惊呼。
运营总监布朗谨慎地问:“资料怎么来的?不会有法律风险吧?”
安德森早想好答案:“来源渠道完全合法,放心。
我们有专业商业情报团队,通过合法手段获取。”
“那怎么利用这优势?”年轻董事问。
安德森切换幻灯片,世界地图上标着五十个红点。
“启动‘全球活水’计划。”
安德森声音充满激情,“趁华国人还在慢慢建第一个厂,我们全球同时启动 50个项目。”
“50个?”史密斯倒吸气。
“欧洲、南美、东南亚、热带群岛,缺水的地方我们都去。”
安德森指着地图,“用先进技术,更低价格,更快速度,全面压制华国甘泉计划。”
苏珊兴奋:“成功的话就能垄断全球市场!”
“没错!”
安德森重重点头,“让全世界知道真正技术在谁手里。”
布朗担心:“这么大投资需要多少钱?”
史密斯计算:“初步估算 280—320亿刀。”
会议室一片倒吸气声。
“300亿?太多了吧?”
“风险会不会太大?”
安德森早料到反对声音。
“各位,这确实是巨大投资,但回报更惊人。
全球海水淡化市场每年 2000多亿刀,还在快速增长。
我们占主导,每年利润就是几百亿。”
“可是 300亿风险......”
“华国人建一个厂要三年,我们有现成技术,一年就能建好。”
安德森继续说服,“等他们反应过来,市场已经被我们占完了。”
苏珊点头:“机会稍纵即逝。”
“而且,”安德森压低声音,“这不只是我们公司的事。
国防部已经表态支持,希望鹰酱企业在全球水务领域占主导。”
这话分量很重,所有人都明白含义。
这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史密斯第一个改口:“有政府支持,风险确实小很多。”
“我觉得值得试试。”
苏珊也表态。
“支持詹姆斯。”
“我也同意。”
最后投票:10票赞成,2票弃权。
“很好!”安德森鼓掌,“马克,样机多久能出来?”
威尔逊想了想:“正常六个月,拼命干可能四个月。”
“给你三个月。”
安德森语气严厉,“要什么资源都行,但必须三个月。”
“三个月?”威尔逊擦汗,“我......试试吧。”
“不是试试,是必须做到。”
安德森严厉,“华国人每多建一天,我们就少一分胜算。”
“明白。”
威尔逊点头。
会议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详细讨论各环节。
散会后,安德森一个人留在会议室,看着世界地图,心情激动。
50个项目如果成功,海神集团将成为世界最大水务公司。
华国甘泉计划?到时候就是笑话。
晚上,安德森办公室。
他站在落地窗前,看着中央区华灯初上的夜景。
华国人搞无人基建,以为能转移注意力。
太天真了,真正技术秘密早就被偷走了。
安德森想起李浩这个线人。
虽然要价高,但提供的情报都很有价值。
这次技术资料,市场价值至少几十亿刀。
他给李浩发信息:“资料非常有用,钱按时到账。
继续关注他们动向。”
李浩很快回复:“收到。”
安德森收起手机。
明天开始,海神集团将启动史上最大扩张。
全球 50个项目,300亿投资。
华国人还在慢吞吞建厂,完全不知大祸临头。
安德森想象几年后:
全世界海水淡化厂都挂着海神集团标志。
华国甘泉计划被彻底边缘化。
他本人成为全球水务之王。
准备开车回家时,他又想起威尔逊提到的“材料衰变”问题。
确实有点奇怪,但应该不是大事。
估计就是华国人工艺不行,或者材料质量差。
鹰酱技术和材料都是世界顶级,不会有这种低级问题。
电梯门开了,安德森走进去。
他完全想不到,那个被忽略的“小异常”,会成为整个计划的致命缺陷。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735/111110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