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技术窃取与“全球活水”
海神集团宣布“全球活水”计划的第二天,总统府。
总统办公室里,几个人坐得松松散散,桌上摆着半空的咖啡杯和吃剩的三明治。
“安德森昨天又给我打电话了。”
总统揉了揉太阳穴,“他那个全球项目需要我们配合。”
“他想要什么?”国务卿问。
“帮忙弄死华国那个什么甘泉项目。”
总统直接了当,“担心到时候打价格战。”
商务部长嚼着三明治:“这好办啊,拉欧洲人搞个联盟,弄套严一点的标准出来。”
“欧洲佬会配合?”
“会的,他们比我们还紧张。”
国务卿翻了翻手机,“高卢人上周就在问华国技术的事了。”
总统伸了个懒腰:“那就搞呗。
理由想好了吗?”
“环保。”
商务部长咧嘴一笑,“说他们技术污染环境,必须严管。
这个谁敢反对?”
“行,抓紧时间。
安德森砸了三百亿下去,可不能让他血本无归。”
总统站起来准备去洗手间,“对了,别搞得太明显,媒体那帮混蛋眼睛贼尖。”
两天后,欧罗联盟总部所在的维兰城。
联盟大厦的会议室里,高卢代表点着烟,条顿人在喝咖啡,亚平宁人在刷手机。
鹰酱商务部长走进来,拖着行李箱,看起来刚下飞机。
“抱歉抱歉,航班延误了。”
他坐下来,助手帮他倒了杯水,“咱们开门见山吧。”
高卢人吐了个烟圈:“你们想干什么?”
“弄个技术联盟,管管海水淡化这摊子事。”
商务部长也不废话,“主要是华国那个技术有点问题。”
“什么问题?”条顿人放下咖啡杯。
商务部长从包里掏出一叠资料:“我们搞到了一些内部消息,他们那套东西材料会老化,还有污染物残留。”
亚平宁人终于抬起头:“消息可靠吗?”
“花了不少钱买的。”
商务部长苦笑,“应该八九不离十。”
欧罗联盟贸易委员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一直在听没说话,这时候开口了:“你们海神集团正好有类似产品?”
“巧合,纯属巧合。”
商务部长脸不红心不跳,“不过威尔逊他们确实愿意帮忙制定技术标准。”
几个欧罗联盟国家的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数了。
条顿人最后开口:“我们可以合作,但别搞得太难看。”
“放心,咱们都是文明人。”
威尔逊连续三天没回家,一脸憔悴。
会议室里堆满了技术资料和咖啡杯,十几个专家围着桌子熬夜。
威尔逊已经三天没刮胡子了,看起来邋遢不堪,办公室里到处是空咖啡杯和披萨盒子。
“我说,这样搞真的不会被人看出来?”一个刚毕业的小工程师有点担心,“这么明显的针对性,傻子都能看出来吧?”
“看出来又怎样?”威尔逊头也不抬,在键盘上敲个不停,“我们有理有据,一切都是为了技术安全。”
“可是这个99.8%的稳定性要求......”
“怎么了?”威尔逊停下来,“根据华国人的技术报告,他们材料衰变率在0.3—0.5%之间,我们要求99.8%稳定性完全合理。”
旁边一个老专家插嘴:“问题是咱们自己的技术也达不到这个标准啊。”
“咱们不一样。”
威尔逊得意地笑了,“咱们是基于成熟技术的改进,享受‘历史安全性豁免’。”
“什么玩意儿?”小工程师一脸懵逼。
“就是说,咱们的技术基础扎实,有历史数据支撑,不需要按新标准那么严格执行。”
“这也行?”
“我们说行就行,谁让咱们是制定标准的呢。”
威尔逊伸了个懒腰,看了看墙上的华国技术资料,“有了这些情报,卡死他们简直轻而易举。”
“那个十年数据要求是不是太狠了?”有人问。
“狠什么狠?”威尔逊摆手,“新技术必须经过充分验证才能上市,这是常识。
华国人想走捷径?没门!”
“等他们凑够十年数据,咱们早就把全球市场吃干抹净了。”
接下来两天,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
他们制定的标准条条要命:
核心材料性能稳定性不低于99.8%
微量元素残留低于0.001ppm
新技术需十年生态数据
每月现场检查
违规永久禁入
每一条都精准命中华国技术的“要害”。
而海神集团的技术,享受各种豁免。
在新洛城的发布会现场,记者们早就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台上的商务部长脸上堆着笑,但额头明显见汗。
本来以为就是走个过场,没想到这帮记者这么难缠。
“这套标准适用于所有海水淡化技术,我们绝不偏向任何......”
“部长先生,”一个戴眼镜的女记者打断他,“海神集团的技术顾问是否参与了标准制定工作?”
“呃,他们提供了一些技术建议......”
“那请问,制定过程中是否考虑了其他技术路线的意见?比如华国的甘泉技术?”
商务部长卡壳了。
旁边的助理赶紧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强调环境保护。
“我们的首要考虑是环境安全,”商务部长重新组织语言,“任何可能对生态造成影响的技术都必须接受严格监管。”
“那为什么改进技术可以豁免十年数据要求?”又一个记者站起来,“华国技术就必须提供十年数据,海神集团基于现有技术改进就可以免检?”
“这是基于风险评估的科学决定......”
“具体的风险评估报告能公开吗?”
商务部长擦了擦汗:“涉及技术机密,不便公开。”
台下响起一阵轻笑声。
记者们都不是傻子,这套说辞漏洞百出。
散会后,一个全球新闻网的老记者对同行说:“这哪是技术标准,分明就是贸易保护。”
“废话,”首都晨报的记者回应,“海神集团今年给竞选委员会捐了多少钱?八千万还是一个亿?”
消息很快传开。
欧洲的技术专家看完标准全文,第一反应都是:
“这是赤裸裸的技术霸凌。”
一位条顿工程师在社交媒体上写道:“99.8%的材料稳定性要求?连我们的技术都未必达得到,这明显是针对特定技术定制的杀手条款。”
高卢环保组织也发声:“以环保名义制定技术壁垒,这是对环保事业的侮辱。”
但吐槽归吐槽,标准已经生效。
想进入联盟市场,就得按这套规则来。
启明基地里,会议室里气氛压抑。
陈卫国把标准文件拍在桌上:“各位看看,这就是他们的新玩法。”
李国强戴着金丝眼镜,越看越气:“99.8%稳定性?他们疯了吗?”
“新材料哪有一开始就这么稳定的?”王建华也来气了,“这不是技术标准,这是技术霸凌!”
李国强冷笑:“0.001ppm的限制,比自来水标准还严。
他们自己能做到?”
“还有十年数据要求。”
陈卫国摇头,“等我们攒够十年,黄花菜都凉了。”
会议室里怨声载道,大家都被这套无耻标准气坏了。
“要不我们也搞个反制标准?”有人建议。
“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在大家群情激奋时,角落里的夏辰忽然笑了。
所有人看向他。
“小夏,你笑什么?”陈卫国问。
夏辰起身走到白板前,在上面写下几个数字:99.8%、0.001ppm、十年。
“你们不觉得这些数字很眼熟吗?”
“什么意思?”李院士疑惑。
夏辰看了陈卫国一眼,后者会意地点点头。
“其实,我们之前就预料到会有技术窃取的情况。”
夏辰转过身,“所以提前做了一些准备。”
“什么准备?”王院士问。
“准备了一份‘特制版本’的技术资料。”
夏辰的笑容更明显了,“材料衰变0.3—0.5%,微量元素残留超标,还有各种看起来很严重的缺陷。”
张院士反应过来:“你是说他们拿到的是假资料?”
“没错。”
夏辰点头,“他们根据那些假数据,制定了这套‘精准打击’的标准。”
夏辰在99.8%旁边写了个99.9%,“可惜他们不知道,我们真实的材料稳定性早就超过了99.9%。”
“污染残留也是,”夏辰又写了个0.0001ppm,“我们现在的工艺比他们要求的还干净十倍。”
陈卫国看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他们这套标准反而成了我们的通行证?”
“何止是通行证。”
夏辰放下笔,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这是他们亲手给自己挖的坑。”
“海神集团现在按这套标准搞全球项目,投了几百亿。
这时候改标准?等于承认自己制定的标准有问题。”
“更妙的是,”夏辰继续说,“他们现在越是信心满满,到时候摔得越惨。
我们不光能通过认证,还能让全世界看看谁的技术更先进。”
陈卫国琢磨了一下,突然笑了:“没想到他们真的上钩了。”
“是啊,”夏辰也笑了,“本来还担心他们不会相信,结果比预想的还顺利。”
“等等,”李院士还是有些困惑,“你们早就知道他们会制定这样的标准?”
陈卫国和夏辰对视一眼,陈卫国开口:“我们之前就防着技术泄露的事,做了点准备。
现在看来,准备没白做。”
“哦,是这么回事。”
王院士明白了,“所以他们制定的标准,反而帮了我们?”
“对。”
夏辰点头,“他们以为抓住了我们的弱点,其实完全搞错了。”
张院士也笑了:“那我们现在就等着看戏?”
“不是看戏,是参与。”
夏辰站起来,“我们要光明正大去申请认证,让全世界都看看。”
“这下有意思了。”
刘院士皱了皱眉,“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夏辰点点头,“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会议室里有人忍不住笑了,刚才还挺严肃的氛围一下子松了不少。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735/111110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