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药到病除 声名鹊起
高烧退去的那一刻,黄玉卿感觉自己像是从沸水里捞出来的茶叶,浑身筋骨都透着松散的疲惫。她费力地睁开眼,帐顶的粗布帐篷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米白色,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药香,混杂着一丝熟悉的雪松气息 —— 那是萧劲衍常用的皂角味道。
“醒了?” 男人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掌心覆在她额头的温度恰到好处,“再摸摸,是不是真的不烧了?”
黄玉卿偏过头,撞进一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眸。萧劲衍的发髻有些散乱,玄色常服的袖口沾着些许药渍,下颌冒出的青色胡茬让他平日里凌厉的轮廓柔和了几分。她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正被他牢牢攥在掌心,指腹摩挲着她腕间的脉门,一下又一下,沉稳得像是在丈量生命的长度。
“水……” 她的喉咙干得发疼,刚吐出一个字就被他用温水润了唇。青瓷碗沿还带着他掌心的温度,温水滑过喉咙时,她忽然注意到他左手食指缠着白布,渗着暗红的血渍。
“你受伤了?”
萧劲衍把碗递给身后的亲兵,不在意地拢了拢袖口:“无妨,昨夜碾药时被瓷片划了下。” 他顿了顿,黑眸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玉卿,你可知晓,你昏迷的这三日,营中……”
“我知道。” 黄玉卿打断他,指尖轻轻搭上他的手腕。脉象沉稳有力,只是略显虚浮,想来是这几日未曾好好歇息。她扯出个虚弱的笑,“药方有效吗?”
帐帘被轻轻掀开,随军医官捧着个陶盘快步进来,盘里整齐码放着十几个褐色药丸,表皮还沾着细密的药粉。老医官激动得花白胡子都在颤:“夫人神了!按您留下的方子配药,先行给三个重症兵卒试服,今早诊脉时,他们的脉象竟都平稳了!”
黄玉卿松了口气,指尖却不自觉绞紧了被褥。这三天她并非全然昏迷,混沌中总听见帐外传来压抑的哭嚎,还有萧劲衍低哑的命令声。她知道,这场豪赌她不能输,不仅是为了腹中的孩子,更是为了这数千条性命。
“将军,夫人,” 亲兵掀开帐帘跪地禀报,“西营又倒下五个兄弟,赵校尉求您…… 求您想想办法啊!”
萧劲衍皱眉正要起身,黄玉卿却拉住他的衣袖:“把药丸分下去,按我之前说的剂量,轻症一日一丸,重症早晚各一丸。” 她看向老医官,“另外,让伙房用苍术、艾叶、白芷煮水,每个营帐都要熏蒸,兵士们必须每日用这药水洗手。”
老医官连连应是,捧着陶盘的手都在发抖:“夫人放心,老朽这就去办!”
萧劲衍扶着她慢慢坐起身,在她背后垫了床厚厚的褥子:“你刚醒,这些事交给我便可。” 他看着她苍白的脸,喉结滚动了两下,“那药丸里……”
“有空间的灵泉水。” 黄玉卿坦然迎上他的目光,“我把泉水掺进了药汁里,药效才能这么快显现。” 她知道这事瞒不住,萧劲衍治军严谨,营中药材进出都有记录,那些凭空多出的黄连、板蓝根,迟早会引起怀疑。
萧劲衍沉默片刻,忽然俯身将她紧紧拥入怀中。他的动作很轻,像是怕碰碎一件稀世珍宝,滚烫的呼吸落在她发间:“下次不许再这样冒险。” 声音里带着后怕的颤抖,“你若有三长两短,我……”
黄玉卿抬手回抱住他,鼻尖蹭过他粗糙的衣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再说,我还有咱们的宝宝呢。”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其实那些药材,不全是空间里的。我之前让商行在江南采买了一批,本想带到朔北备用,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这半真半假的解释让萧劲衍紧绷的脊背松弛了些。他当然知道江南药材商最近确实往北方调了大批药材,只是没想到背后竟是黄玉卿在操作。这个女人,似乎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布下令人安心的局。
“夫人!夫人!” 帐外传来喜极而泣的呼喊,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被亲兵拦在帐外,手里高举着个襁褓,“我家柱子醒了!他能说话了!”
黄玉卿心头一暖,正要应声,萧劲衍已经先一步掀开帐帘。妇人扑通跪倒在地,将襁褓举过头顶:“将军,您看!这药太神了,柱子喝下去不到两个时辰,就退烧了!”
襁褓里的婴孩约莫周岁大小,脸色虽还有些苍白,却已经能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四处打量。萧劲衍接过孩子掂了掂,小家伙竟不怕生,伸出小胖手抓住了他的胡须。
“赏。” 萧劲衍的声音里带着难得的笑意,“给这孩子取十斤小米,两匹棉布。” 他转身看向身后的传令兵,“传令下去,凡服用药丸见效者,都到帐前登记,每人赏粗粮二斤。”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整个营地。到了傍晚时分,黄玉卿的营帐外已经排起了长队,不是来求医问药的,而是捧着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布条,想要感谢这位救命恩人的。
“夫人,您快看!” 春桃捧着个粗瓷碗进来,碗里盛着几个歪歪扭扭的麦饼,“这是张嫂子给您做的,她说家里就这点粮食了,非要让您尝尝。”
黄玉卿看着麦饼上还带着的焦痕,眼眶有些发热。这些百姓刚从瘟疫的恐惧中挣脱出来,却愿意把最珍贵的食物分给她。她忽然明白,萧劲衍镇守边关,守的不仅是疆土,更是这些在苦难中依然保有善意的人们。
“把这些麦饼分给帐外的孩子们吧。” 她对春桃吩咐道,“另外,让厨房把剩下的药材都熬成汤药,给健康的兵士和百姓也分一些,预防为主。”
正说着,萧老将军拄着拐杖进来了。他的步伐比前几日稳健了许多,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笑意:“好小子,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回见药效这么快的药。” 他在桌边坐下,目光落在黄玉卿隆起的小腹上,“只是这药材…… 我看账册上的记录,咱们带来的药材早就该见底了。”
黄玉卿早有准备,从枕边摸出个账本递过去:“祖父您看,这是我让商行提前囤积的药材清单,原本打算到了朔北再慢慢运过去,没想到在这里先用上了。” 账本做得滴水不漏,上面详细记录着药材种类、数量和采买地点,甚至还有几家江南药材商的印章。
萧老将军眯着眼翻了几页,忽然啪地合上账本:“好个玉卿,心思竟这般缜密。” 他看向萧劲衍,“你这小子,倒是娶了个好媳妇。”
萧劲衍握住黄玉卿的手,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祖父说的是。”
就在这时,亲兵匆匆进来禀报:“将军,镇子东头发现了几具尸体,身上都带着箭伤,像是…… 像是被人追杀的。”
萧劲衍脸色一沉:“去看看。”
黄玉卿心头莫名一跳,叫住他:“等等,带上几个服用过药丸的亲兵,再备些防疫的药粉。” 她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瘟疫刚得到控制,就出现不明身份的死者,太巧合了。
萧劲衍走后,黄玉卿让春桃取来地图。手指划过代表着他们行进路线的虚线,终点朔北的位置被她重重圈了起来。按路程算,他们离朔北还有不到半月的行程,可这一路的艰险,却比她预想的要多得多。
“夫人,您在想什么呢?” 春桃端来一碗参汤,“老将军说这是您空间里的血参,让您补补身子。”
黄玉卿接过汤碗,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血参是她用空间里的普通人参催熟的,萧老将军显然已经知道了空间的秘密,却从未点破。这个看似严厉的老人,其实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她。
“春桃,你说苏清柔现在到哪里了?” 她忽然问道。
春桃愣了一下:“听前几日路过的商队说,好像在咱们后面三四天的路程。怎么了夫人?”
黄玉卿舀了一勺参汤,看着热气在碗口凝成白雾:“没什么,就是觉得,咱们和她,也该好好算算总账了。”
夜幕降临时,萧劲衍回来了。他身上带着浓重的血腥味,脸色凝重得可怕:“那些死者身上有朔北军的标记,但我认出他们腰间的令牌,是前几年被裁撤的旧部。” 他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凉茶,“更奇怪的是,他们怀里都揣着这个。”
黄玉卿看着他放在桌上的东西,瞳孔骤然收缩。那是个巴掌大的锦囊,绣着半朵残缺的牡丹,针脚细密,正是她当年亲手绣给苏清柔的生日礼物。后来苏清柔说弄丢了,她还惋惜了好一阵子。
“这锦囊……”
“每个死者怀里都有一个。” 萧劲衍的声音冷得像冰,“而且他们的伤口,都是被同一把匕首造成的。”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我让人查过,这种匕首,只有皇家暗卫才会使用。”
黄玉卿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窜起。皇家暗卫?难道是皇帝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可如果真是这样,又何必留下苏清柔的锦囊作为线索?
“还有件事。” 萧劲衍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后里面是几块碎银子,“这些银子上有特殊的印记,是西域那边流通的货币。”
西域…… 朔北…… 苏清柔……
黄玉卿的指尖在地图上快速移动,三个点连成一条直线,恰好穿过他们现在所在的小镇。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中成形:苏清柔或许不是冲着她来的,而是要借着这场瘟疫,挑起西域和朔北的冲突。
“劲衍,” 她抬头看向萧劲衍,眼神凝重,“我们必须加快速度赶往朔北。”
萧劲衍显然也想到了这层关节,点了点头:“我已经让人收拾行装,明日天一亮就出发。” 他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些许寒意,“你放心,有我在,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和孩子。”
夜深人静时,黄玉卿悄悄进入空间。药田边的灵泉水泛着粼粼波光,她舀了一碗泉水,看着水面倒映出自己苍白的脸。空间里的药材还很充足,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忽然,她注意到空间角落的那株千年雪莲开花了。淡紫色的花瓣层层叠叠,中心的花蕊泛着奇异的金光。她记得上次进来时还只是个花苞,怎么会突然盛开?
伸手触碰花瓣的瞬间,一段模糊的画面闪过脑海:漫天飞雪的边关,一个穿着红衣的女子倒在血泊中,手里紧紧攥着半块玉佩……
黄玉卿猛地收回手,心跳得像要炸开。那是谁?是她自己吗?还是……
帐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三更天了。她深吸一口气,将雪莲小心地收入玉盒。不管未来有多少艰险,她都必须走下去。为了萧劲衍,为了孩子们,也为了那些在瘟疫中重新获得希望的生命。
第二天清晨,车队再次出发时,百姓们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手里捧着简陋的礼物。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颤巍巍地递给黄玉卿一个布偶,说是用自家孙女的旧衣服做的,能保平安。
“活菩萨啊!”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呼喊起来。“活菩萨!”“多谢活菩萨救命!”
黄玉卿掀起车帘,看着道路两旁跪了一地的百姓,眼眶再次发热。她挥了挥手,让亲兵把最后一批防疫药丸分下去,然后对萧劲衍说道:“告诉大家,就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齐心协力才渡过难关的。”
萧劲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转身对百姓们高声说道:“我萧劲衍在此立誓,定会守护朔北,保一方平安!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声浪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飞鸟。黄玉卿看着萧劲衍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他们离朔北越近,离那些深藏的秘密,也就越近了。而那个在暗处窥伺的苏清柔,想必也已经做好了准备,等着和她上演最后的对决。
车队缓缓驶离小镇,黄玉卿回头望去,晨光中的小镇炊烟袅袅,一派安宁祥和。她知道,这里的平静只是暂时的,真正的风暴,正在朔北的方向,悄然凝聚。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678/504716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