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三十六章 粮秣告罄,暗室藏珍

第三十六章 粮秣告罄,暗室藏珍


朔北的风,带着砂砾的粗粝与寒意,呼啸着刮过萧家军临时扎下的营盘。前日那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完全散去,更沉重的阴影便已悄然笼罩。萧劲衍站在中军帐外,望着远处起伏的、被枯黄野草覆盖的荒原,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霜色。老将军的奇谋固然大破敌军,斩首颇丰,可追击百里,人困马乏,更致命的是——粮秣告罄。

“将军,”亲兵统领赵铁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刚从辎重营回来,脸色比朔北的天还要灰暗,“最后一袋粗粮,今晨已分给伤兵熬了稀粥。盐巴、油料……早已见底。马料也只够撑两日了。”

萧劲衍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般扫过营盘。士兵们三三两两靠在避风的土坡后,有人闭目养神,有人小声修补着破损的皮甲,更多的人,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那是饥饿与疲惫交织的麻木。几个年轻的士兵,正偷偷将草根塞进嘴里,费力地咀嚼着,试图榨取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汁水。这幅景象,像一把钝刀,狠狠剜在他的心上。胜仗的荣光尚未褪去,现实的饥荒已如跗骨之蛆,啃噬着这支铁军的根基。

“传令下去,”萧劲衍的声音低沉而压抑,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全军减半配给,马料再减三成。派人分头向周边牧民购买,无论牛羊、奶子、奶酪,只要能入口,有多少收多少!价码……给双倍!”  他顿了顿,声音里透出一丝疲惫的沙哑,“告诉弟兄们,再挺一挺,到了朔北驻地,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话连他自己都觉着空洞,前路漫漫,荒无人烟,何处去寻那“好起来”的驻地?

消息如同瘟疫般在营中蔓延,绝望的情绪悄然滋生。士兵们本就因长途跋涉和连番血战而消耗巨大,如今食不果腹,士气跌入了冰点。营地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死寂,连风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黄玉卿站在自家营帐外,看着远处士兵们麻木的神情和萧劲衍挺直却透着沉重孤寂的背影,心口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她下意识地抚上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里面的小生命似乎也感受到了母亲的焦虑,不安分地轻轻动了一下。一股强烈的保护欲和责任感瞬间冲垮了所有犹豫。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快步走回营帐。帐内,萧老将军正靠在铺着厚厚兽皮的行军榻上闭目养神,面色虽依旧带着病后初愈的苍白,但精神头却比在京中时好了许多。黄玉卿走到他身边,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祖父,劲衍他……粮草彻底断了。”

萧老将军猛地睁开眼,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里瞬间掠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随即又被深深的忧虑取代。他挣扎着想坐直身体,黄玉卿连忙上前扶住他。“玉卿啊,”老将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朔北之地,天寒地冻,人烟稀少,牧民自己都朝不保夕,哪里有余粮卖给我们?强征,只会激起民变,断了后路……”  他重重叹了口气,浑浊的眼中满是痛惜,“劲衍这孩子,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祖父,您别急。”黄玉卿扶他躺好,眼神却异常坚定,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我……我想办法。您帮我看着劲衍,别让他过来,给我……两个时辰。”  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萧老将军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化为深沉的了然。他看着黄玉卿那双清澈却燃烧着火焰的眼睛,仿佛看到了某种超越常理的坚韧。他沉默了片刻,最终缓缓点了点头,苍老的手拍了拍黄玉卿的手背,低声道:“好孩子,去吧。老头子给你把风。”

黄玉卿心中一暖,对着老祖父感激地一笑,随即转身,快步走向营帐最深处那个堆放杂物的角落。她环顾四周,确认帐内再无他人,深吸一口气,心念微动。眼前空气微微扭曲,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泛起涟漪,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散发着柔和微光的洞口悄然出现。她毫不犹豫地闪身而入。

空间内依旧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灵泉汩汩流淌,散发着氤氲雾气;药圃里各种珍稀药材青翠欲滴;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靠近灵泉一侧,用巨大石块垒砌而成的、如同小山般的粮仓!里面堆满了颗粒饱满的稻米、麦子、玉米,还有成袋的豆类、薯干,甚至还有几大坛密封好的腊肉和风干的肉条。这些,都是她离京前夜以继日、利用空间疯狂囤积的“家底”,是她为这未知旅途准备的最后保障。

然而,看着这堆积如山的粮食,黄玉卿的心却沉甸甸的。直接拿出来?如何解释这凭空出现的粮草?说谎?她从不屑于欺骗萧劲衍。可若不拿出来,这数万大军,连同腹中的骨肉,都将命丧朔北风沙之中!

时间紧迫!她咬紧下唇,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能直接拿出整仓的粮食,那样太惊世骇俗。她快步走到粮仓前,心念再动,只取了其中一小部分——大约能支撑全军三日份的精粮和盐巴。这些粮食被她用空间里备好的粗麻袋仔细装好,每一袋都显得沉甸甸的。她将这十几袋粮食集中堆放在空间入口附近,然后深吸一口气,退出了空间。

帐外,萧老将军果然守在入口处,像一尊沉默的雕像。看到黄玉卿出来,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询问。黄玉卿对他摇摇头,示意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然后指了指营帐后一个废弃的、用来堆放破旧辎重的半塌土窖。

“祖父,待会儿您带劲衍去那里‘寻粮’。”黄玉卿的声音压得极低,语速飞快,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急切,“就说……就说您记得离京前,曾命人将一批应急粮草,混在那些破损的、准备丢弃的旧辎重里,藏在了那个土窖深处。因为走得匆忙,连您自己都差点忘了,方才才猛然想起。”

萧老将军愣住了,看着黄玉卿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他瞬间明白了。这丫头,是要用一个“天降”的谎言,来掩盖那无法言说的秘密。他深深看了黄玉卿一眼,那目光复杂无比,有震惊,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感动和守护的决心。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苍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好!老头子记下了!”

黄玉卿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她再次进入空间,将那十几袋粮食小心翼翼地“搬”到了土窖深处最隐蔽的角落,用一些破旧的草席和木板虚掩着,制造出一种被遗忘、被无意中发现的假象。做完这一切,她已是满头细汗,腹中的胎儿似乎也因母亲心神的高度紧张而躁动不安。她扶着土窖冰冷的墙壁,大口喘着气,脸色有些发白。

“玉卿!玉卿你在里面吗?”  萧劲衍焦急的声音突然在土窖外响起,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他巡视完营地,发现黄玉卿不在帐中,又听老将军说她在后面查看废弃辎重,便寻了过来。

黄玉卿心中一紧,连忙强作镇定,扶着腰走了出去。“劲衍?你怎么过来了?”  她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却掩不住眉宇间的疲惫。

萧劲衍一眼就看到了她额角的汗珠和略显苍白的脸色,心头猛地一揪,快步上前扶住她,声音里满是心疼:“你身子重,怎么一个人跑到这破地方来?风沙大,仔细着凉。”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自己的大氅将她裹紧。

就在这时,萧老将军也拄着拐杖,在一名亲兵的搀扶下,故作惊喜地走了过来,指着土窖深处,声音洪亮地喊道:“劲衍!快!快来看!老天开眼!老天开眼啊!”

萧劲衍和黄玉卿同时看去。只见老将军激动得声音发颤,用拐杖指着土窖最里面被草席半掩着的地方:“是粮!是粮啊!老头子想起来了!离京前,我怕路上有变故,特意命人将一批应急的精粮和盐巴,混在那些准备丢弃的破烂辎重里,藏在这土窖最深处!走得匆忙,连老头子自己都把这茬给忘了!方才玉卿陪我来查看旧物,无意间扒开这些破烂,竟、竟寻到了!天佑我萧家军!天佑我萧家军啊!”

萧劲衍猛地转头,看向土窖深处。在昏暗的光线下,几袋鼓鼓囊囊的粗麻袋果然隐约可见!他几步冲上前,拨开草席和木板,双手颤抖着解开麻袋——里面是雪白饱满的大米!是金黄的麦粒!是粗粝却散发着生命气息的玉米!还有几包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海盐!

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如同惊涛骇浪,瞬间冲垮了萧劲衍所有的理智和防备!他猛地回头,目光如炬,死死盯住黄玉卿!那眼神里,有绝处逢生的巨大震撼,有对“天降”奇迹的难以置信,但更多的,是一种洞悉一切、穿透灵魂的锐利审视!

黄玉卿被他看得心头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扶着腰的手指微微发颤。她迎上萧劲衍那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目光,强作镇定,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谎言的泡沫在如此近的距离下,脆弱得不堪一击。

萧劲衍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足足数息,那锐利如刀的眼神,似乎要剖开她的灵魂,探寻那隐藏在“巧合”之下的真相。黄玉卿能清晰地看到他眼中翻涌的惊涛骇浪——震惊、狂喜、困惑、探究……最终,所有的情绪都沉淀为一种深沉得令人心悸的凝视。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她面前,高大的身影几乎将她完全笼罩。

“玉卿……”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颤抖,却又奇异地平静下来,仿佛风暴过后的海面,深不见底。他伸出手,不是去触碰那些粮食,而是用那双沾满风沙、刚从战场上归来的粗糙大手,轻轻握住了黄玉卿微凉的手。他的掌心滚烫,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和温度。

“祖父说得对,”他缓缓开口,目光深邃地望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无比,“是天佑我萧家军。”  他顿了顿,握着她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更是……天佑我萧劲衍,得遇于你。”

这句话,像一道暖流,瞬间击溃了黄玉卿所有强撑的防线。她眼眶一热,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模糊了视线。她读懂了他眼神中的一切——他知道了!他或许不知道那“空间”的玄妙,但他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巧合”背后,必然有她的手笔!他没有追问,没有质问,而是选择了最深沉的信任和守护!这份信任,比任何言语都更让她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将军!将军!找到粮了!找到粮了!”  赵铁柱带着几个亲兵,闻声狂奔而来,看到土窖里的粮食,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土窖里的粮食砰砰磕头。

消息如同野火燎原,瞬间传遍了整个萧家军营地!绝望的死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士兵们从各个角落涌来,看着那几袋在昏暗土窖中散发着诱人光泽的粮食,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们欢呼着,跳跃着,有人喜极而泣,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那沉甸甸的粮食,此刻比任何金银珠宝都要珍贵,它是生的希望,是家的方向!

萧劲衍迅速下令,由赵铁柱亲自监督,将这批“意外发现”的应急粮草严格登记,按人头和军功进行最公平的分配。当第一碗热气腾腾、散发着浓郁米香的稠粥递到士兵们手中时,整个营地都弥漫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感恩氛围。士兵们捧着碗,看着远处被亲兵簇拥着、正被萧劲衍小心护在身后的黄玉卿,眼神里充满了最纯粹的敬畏和感激。那眼神,如同仰望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夜幕降临,朔北的风依旧呼啸,但营地里却升起了久违的、温暖的炊烟。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喝着热粥,啃着难得的杂粮饼子,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笑容。低低的笑语声和偶尔响起的、带着沙哑的军歌,取代了白日的死寂。

黄玉卿坐在自家营帐内,喝着萧劲衍亲手端来的、加了灵泉水的热粥,感受着腹中胎儿的安稳,看着帐外篝火映照下丈夫坚毅的侧脸,心中一片温暖安宁。萧劲衍坐在她身边,沉默地为她拢了拢身上的薄毯,目光却投向远处那片被篝火点亮的营地,深邃的眼眸里,除了欣慰,还沉淀着更深的思虑。

“玉卿,”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在寂静的帐内格外清晰,“今日之事……多谢你。”  他没有点破,但那“谢”字,包含了千言万语,是对她智慧的肯定,更是对她秘密的守护。

黄玉卿摇摇头,轻声道:“我们是一家人。”  简单的五个字,道尽了生死相依的承诺。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光滑的手背,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粮草危机虽解,但只是暂缓。朔北驻地,百废待兴,真正的艰难,才刚刚开始。”  他的目光投向帐外无边的黑暗,仿佛穿透了风沙,看到了那片荒芜的土地和潜在的危机,“而且……”  他微微蹙眉,似乎想起了什么,“今日清理战场,在那些溃逃的北狄尸体旁,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文和骨器,不像寻常牧民所有,带着一股……邪异的气息。老将军说,那像是北狄传说中巫师所用之物。”

黄玉卿心中一动,北狄巫师?这倒是个新情况。她正欲细问,却听萧劲衍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凝重:“还有,斥候回报,在我们后方大约百里处,发现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商队,行踪诡秘,似乎也在向北而行。其中……似乎有汉人女子的身影。”

“汉人女子?”黄玉卿的眉头也蹙了起来。在这荒无人烟的朔北边缘,出现一支诡秘的商队,还带着汉人女子?一个名字瞬间浮上心头——苏清柔!她果然也来了!而且,似乎并非孤身一人。那支商队,是她的依仗?还是……别有用心?

“嗯,”萧劲衍点点头,眼中寒光一闪,“派人继续监视,但不要惊动。粮草之事,已足够引人注目。这朔北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黄玉卿身上,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和审视,“玉卿,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你……可有准备?”

黄玉卿迎着他的目光,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力量和那份沉甸甸的守护,心中一片澄澈。她轻轻反握住他的手,脸上绽开一个温柔而坚定的笑容,如同黑暗中悄然绽放的寒梅,带着破冰而出的勇气。

“有你在,有何惧?”  她的声音轻柔,却字字铿锵,“这朔北的风沙,我们一起扛。这未知的暗流,我们一起趟。”

帐外,朔北的风依旧呼啸,卷起沙砾,敲打着营帐,发出呜咽般的声响。篝火在夜色中跳跃,映照着士兵们疲惫却充满希望的脸庞。然而,在这看似重燃的生机之下,北狄巫师遗留的诡异符文,如同潜伏的毒蛇,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微的光;而那支悄然尾随的诡秘商队,则像一道无声的阴影,悄然拉近了与萧家军营地的距离。朔北的夜,远比想象中更加漫长,也更加危机四伏。黄玉卿腹中的新生命轻轻一动,仿佛在无声地宣告:新的风暴,已在酝酿。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678/504664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