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医术扬名
那一次关于“回归故里”的家庭会议不欢而散之后,云毅便再也没有提过那遥远的安陆。
他仿佛真的接受了现实。
他又变回了那个安静的、跟在刘病已和许平君身后的小小孤儿。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中那团名为“野心”的火焰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因为冰冷的现实而燃烧得更加旺盛。
他知道,他想让那两个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长辈相信他那“虚无缥缈”的梦,只缺一样东西。
——钱。
是足以让他们看到希望的钱。
于是,第二日。
他拿着一个自己用破布缝制的小小药包,走出了那间他寄居的茅屋。
“毅弟,你去哪?”正在院子里劈柴的刘询好奇地问道。
“去赚钱。”云毅只说了这三个字,便消失在了陋巷的拐角。
他要开始他第二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他的目标客户很明确。
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王侯公卿。
他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身份,连他们府邸的大门都摸不到。
他的目标就是这陋巷里这些最贫苦也最被病痛折磨的普通百姓。
他要用最廉价的成本去解决他们最真实的痛苦。
然后再用他们口口相传的“口碑”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第一块基石。
他选择的第一个“病人”是巷口那个以卖“炊饼”为生的张大户。
这张大户为人还算和善。
但他有一个困扰了他十数年的顽疾——“牛皮癣”。
他的两条小臂上长满了厚厚的银白色鳞屑,一到夜里便奇痒难当。
他遍请名医,花费了无数钱财,却始终无法根治。
云毅提着他的小药包,直接走到了他的饼铺前。
“张伯,”他对着那个正因为瘙痒而不断用手抓挠着自己臂膀的中年汉子微微躬身,“我或可一试。”
张大户看着眼前这个还没他面案高的小娃娃先是一愣,随即自嘲地笑了。
“去去去,小娃娃,别在这添乱。”他挥了挥手,“连宫里的御医都治不好的病,你……”
云毅没有与他争辩。
他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话。
“我医不好,分文不取。若医好了,你只需每日送三个炊饼给我那正在读书的兄长便可。如何?”
张大户看着云毅那不像是在开玩笑的认真的眼睛,又想了想自己这生不如死的顽疾。
他猛地一咬牙。
“好!小神医!我便信你一次!”
云毅笑了。
他让张大户取来一罐最寻常的陈醋。
他又从自己的药包里取出一小撮早已碾成粉末的黑色药粉。
那是他托人从乡间寻来的最不起眼的东西——混有“雄黄”的硫磺。
他知道这种在古代被视为“不治之症”的牛皮癣,其本质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紊乱。
想要根治,以他现在的条件绝无可能。
但他同样知道这种病最怕的便是真菌的感染。
而硫磺与酸性的醋则是这个时代最廉价也最有效的杀菌剂!
他将那硫磺粉末与陈醋以一种精准的比例调和成一种气味刺鼻的黄色药膏。
“张伯,”他将药膏递了过去,“每日早晚两次将其涂于患处。记住,涂药之前需用滚烫的盐水反复清洗。三日之内其痒必减。一月之内其癣必退。”
他又叮嘱了一句:“饮食需戒一切牛羊、鱼虾等‘发物’。只可食青菜、粟米。”
张大户将信将疑地照做了。
第一日,毫无变化。
第二日,那奇痒竟真的减轻了许多。
第三日,他已经可以安然入睡!
半月之后,他那两条小臂上厚厚的银屑竟开始大片地脱落,露出了下面粉色的新生的皮肤!
整个陋巷都为之轰动!
“神了!真是神了!”
“神了!真是神了!”
“那可是困扰了老张十多年的顽疾啊!竟被一个八岁的娃娃给治好了?”
“听说他是神医云梦侯的后人!云梦侯之后,得了先祖真传啊!”
一时间,云毅“神童医者”的名号不胫而走。
前来求医的贫苦百姓络绎不绝。
张大户更是信守承诺。每日都亲自将三个最大最香的炊饼恭恭敬敬地送到正在读书的刘询面前。
云毅便在许家那小小的院落里,开起了他第二世人生的第一座“诊所”。
他用最简单的草药治愈了许多顽固的皮肤病。
他用最基础的推拿缓解了许多力夫多年的腰伤。
他甚至用他那套早已烂熟于心的“洁净之法”,为一个不慎被铁器划伤、伤口溃烂流脓的孩童保住了一条腿。
他对真正的穷人分文不取。但对于那些家境稍好一些的,如小商贩、手艺人,他则会象征性地收取几枚五铢钱。
积少成多。
数月之后,他终于为自己也为他那个小小的家积攒下了第一笔堪称“巨款”的财富。
——整整三百枚五铢钱。
他拿着这笔用自己的智慧和医术挣来的“第一桶金”,没有去买一块肉,没有去添一件新衣。
而是拉着刘询走进了长安城里最大的一家书肆。
在刘询那震惊不解的目光中,云毅用这笔对他而言无比珍贵的钱买下了全套的《诗》、《书》、《礼》、《易》、《春秋》。
他又用剩下的钱为刘询请来了一位虽然穷困潦倒却腹有诗书的前朝儒生作为他的西席。
“病已哥,”他将那些沉甸甸的竹简放到刘询的手中,眼神无比认真,“我能医人的身。但这天下却需要你去医它的心。”
“我们不能只做这陋巷里的井底之蛙。你要学,你要看,你要懂这天下究竟是如何运转的。”
刘询看着眼前这个明明比自己年幼却仿佛比自己看得更远、想得更深的弟弟。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而一场真正的考验也很快降临到了云毅的面前。
是年冬,一场罕见的“伤寒”(流感)席卷了整个长安。
尤其是他们所居住的这种人口稠密、卫生堪忧的陋巷,更是重灾区。
一家接着一家地倒下。
恐慌如同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长安城的“郡国医官”在接到疫情之后反应却极为迟缓。
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派了几个医工在坊市间分发一些效用不明的“辟邪汤药”,便再无下文。
眼看着巷子里每日都有人死去。
云毅知道他不能再等了。
他直接找到了负责管理他们这片区域的里正与啬夫。
“二位大人,”他一个八岁的孩童却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质问道,“大疫当前,朝廷所颁布的《汉医方》中‘防疫篇’所载之法度为何不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9892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