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秦朝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135章 初登大宝

第135章 初登大宝


汉元平元年,秋,七月。

长安城的天,高远而澄澈,像一块无瑕的蓝田玉。

但这座城市的空气里,依旧残留着一丝肃杀。

废立君主,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便过程再如何干净利落,其带来的余波,也足以让每一个身处权力旋涡中的人,感到不寒而栗。

皇宫,偏殿。

刘病已,不,从今日起,他改名叫做刘询了。

他站在一汪池水前,静静地看着水中的倒影。

倒影里的那个人,身着繁复的十二章纹冕服,头戴沉重的平天冠,十二条玉旒垂下,遮住了他的眉眼,也遮住了他所有的情绪。

“陛下。”

身后传来了宦官谦卑的声音。

“吉时已至,请移步前殿,宗正与太常已恭候多时。”

刘询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他在这偏殿里,已经住了三天。

这三天,他没有见过霍光,也没有见过云毅。

每日,都有专门的官吏前来,为他讲解宫中礼仪,熟悉朝政章程。

他就像一个被精心雕琢的木偶,等待着被摆上那个至高无上的舞台。

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

那一刻,他身上所有的局促与茫然,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这身冕服相符的、沉静的威仪。

前殿,宗正刘德与太常夏侯胜,两位代表着刘氏宗室与朝廷礼法的重臣,早已率领一众属官在此等候。

见到刘询出来,二人率众,行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大礼。

“臣等,恭请陛下登车。”

刘询在内侍的搀扶下,登上了那辆停在门前的六匹白马拉着的玉辂。

沿途之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皆是披坚执锐的北军甲士。

他们的目光,冷峻而警惕,护卫着这辆玉辂行至未央宫东阙门前。

这一次,迎接他的,是霍光本人。

他依旧身着大司马大将军的朝服,身后,是丞相杨敞,御史大夫田广明,以及所有在京的二千石大臣。

“臣等,恭迎陛下!”

霍光率领百官,俯身下拜。

刘询走下玉辂,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这群帝国最高权力的执掌者。

他没有立刻让他们起身,而是静静地站了片刻。

“众卿,平身。”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在霍光的引领下,刘询踏上了通往未央宫前殿的白玉石阶。

典礼,正式开始。

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且无比的繁琐。

先是告天。刘询在太常的引导下,于高台之上,宣读早已拟好的祭天之文,昭告上天,他将承继大统。

再是拜庙。于高皇帝庙中,他向刘氏的列祖列宗,一一上香,禀告自己将延续汉家血脉,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江山。

最后,是临朝。

未央宫,前殿。

这座象征着帝国权力之巅的宫殿,比他想象的更加宏伟,也更加空旷。

巨大的殿柱之上,雕刻着繁复的龙纹。

穹顶高远,阳光从高窗投下,形成一道道光柱,光柱之中,有无数的尘埃在飞舞。

刘询一步一步地,走上那九十九级御阶。

御阶的尽头,是那张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纯金打造的龙椅。

他缓缓转身,面向阶下。

阶下,文武百官,按官职大小,分列两侧,黑压压的一片,延伸至殿门之外。

他深吸一口气,撩起冕服的下摆,端坐于龙椅之上。

那一刻,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种绝对的死寂。

丞相杨敞手持笏板,向前一步,高声道:“请陛下,受玺!”

一名内侍,手捧着一个漆盘,盘中,静静地躺着一枚通体洁白的玉玺。

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由丞相李斯亲笔篆写的秦篆,在百年的时光冲刷下,依旧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严。

刘询伸出双手,郑重地,将这枚代表着天下权柄的玉玺,捧在了手中。

玉玺入手,冰凉而沉重。

“跪——!”

太常夏侯胜,发出一声悠长的唱喏。

殿内殿外,所有的大臣、禁卫、宦官、宫女……数千人,如同被风吹过的麦浪,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臣等,参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巨大的声浪,冲天而起,震撼着整座宫殿,也震撼着刘询的灵魂。

他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俯瞰着脚下那片匍匐的人海。

这一刻,他不再是南城陋巷里的刘病已。

他是大汉天子,刘询。

登基大典结束,已是午后。

百官退去,刘询被请至宣室殿歇息。

这里,曾是昭帝的寝宫,如今,成了他的。

殿内的陈设,与他那间茅屋,恍若两个世界。

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地毯,角落里燃着能安神静气的龙涎香。

所有的器物,无论是漆案、铜灯,还是食盒、酒樽,都精美得如同艺术品。

但他,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压抑。

因为这偌大的宫殿,就像一个金碧辉煌的牢笼。

所幸云毅,此刻正以新任“侍医”的身份,侍立在殿侧,这让刘洵稍感心安。

这个身份,是大将军“安排”的。

理由是,云毅曾为先帝诊治,熟悉宫中事务,留在新君身边,可以随时照应龙体。

但云毅和刘询都明白,这也是一种监视。

“宿主,感觉如何?第一次近距离参观封建主义权力顶峰的用户体验报告,了解一下?”系统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在他脑海中响起。

“很无聊。”云毅在意识里回答,“一场长达三个时辰的、大型行为艺术。而且,所有的流程,所有的台词,都是提前写好的。那个主角,只需要按照剧本念就行了。”

“哦?我倒觉得,这位新晋影帝,刚才在祭天的时候,眼圈泛红,声音哽咽,演技很投入嘛。”

“那是真情流露。”云毅淡淡地道,“他想起了自己的曾祖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以前受的那些苦。那是哭给他们看的,不是哭给霍光看的。”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了宦官的通报。

“启禀陛下,大将军求见。”

刘询正襟危坐,沉声道:“宣。”

霍光走了进来。

他换下了一身甲胄,只穿着大司马的朝服,神情恭敬,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参见陛下。”他行了一个标准的臣子之礼。

“大将军快快请起。”刘询连忙起身,虚扶了一下,“大将军乃国之柱石,托孤重臣,以后见朕,不必行此大礼。”

“君臣之礼,不可废。”霍光坚持道,但还是顺势直起了身。

君臣二人的第一次正式对话,就在这种看似和谐,实则暗藏机锋的氛围中,开始了。

霍光先是汇报了废帝刘贺的处置情况:“……已派中郎将,护送其返回昌邑,并削去其王爵,食邑三千户,终身不得离开封地。”

“大将军处置得当。”刘询点头称是。

随即,霍光又拿出了一份早已拟好的官员任免名单。

“……陛下初登大宝,朝中诸事繁杂。臣与诸位将军、九卿商议,以为当择贤能,以辅佐陛下。这是臣等草拟的一份名单,请陛下过目。”

他将一份竹简,呈了上来。

刘询接过,展开。

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了几十个名字。

从中央的九卿、诸曹,到地方的郡守、都尉,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职位。

而这些人选,无一例外,皆是霍光集团的核心成员,或是依附于他们的官吏。

他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如果说,登基大典上,霍光的掌控,还体现在礼仪与流程上。

那么此刻,这份名单,就是赤裸裸地告诉他:这大汉的天下,谁,说了算。

他拿着那份竹简,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有些发白。

他很想将这份竹简,狠狠地摔在霍光的脸上。

但他不能。

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甚至带着几分感激的笑容。

“有劳大将军为朕分忧。朝中诸事,朕初来乍到,一概不知。一切,便依大将军所议。”

他将那份名单,轻轻地放回了案上。

霍光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他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陛下圣明。”他躬身道,“另外,关于宫中宿卫,臣也已做了调整。车骑将军张安世,将暂代卫尉一职,总领南北二军,以确保宫城安危。”

刘询的瞳孔,猛地一缩。

卫尉,掌管宫门禁卫,是整个皇宫安防的核心。

将这个职位交给张安世这位霍光的头号心腹,无异于将皇帝的性命,都交到了霍光的手中。

他的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但他脸上的笑容,却依旧温和。

“如此甚好。有车骑将军在,朕,心安矣。”

霍光又“请示”了几件无关紧要的政务,刘询皆是以“全凭大将军做主”来回应。

终于,霍光起身告退。

当他的身影消失在殿门之外时,刘询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猛地一挥手,将面前漆案上的所有东西,都扫到了地上!

“砰——!”

铜制的酒樽、玉质的食盒,摔在地上,发出一阵刺耳的响声。

“欺人太甚!”

他低声咆哮着,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幼狮,眼中充满了愤怒与屈辱。

殿侧的云毅,默默地走上前来,蹲下身,将那些散落在地的器物,一件一件地,捡了起来。

他没有开口劝慰。

他只是将那枚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从地上捡起,擦去上面的灰尘,然后,重新放回到了刘询的面前。

刘询看着那枚玉玺,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许久,他才缓缓地,将那枚冰冷的玉玺,重新握在了手中。

他的眼神,也渐渐地,从愤怒,变为了冰冷。

他知道,他的皇帝之路,才刚刚开始。

而这条路上,最大的那座山,就叫霍光。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9892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