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椒房之议
刘询登基后的第十日,长安城下了一场秋雨。
不大,淅淅沥沥的,给这座刚刚经历了一场政治风暴的都城,平添了几分萧瑟的凉意。
宣室殿内,刘询独自一人,坐在窗前,看着雨水打在瓦楞之上,溅起一朵朵细小的水花。
这十天,他过得很平静。
每日按时上朝,听取百官奏事。
下朝后,便在宣室殿批阅奏章,或是召见一些老臣,询问郡县民情。
他表现得像一个勤勉、好学,且对大将军霍光言听计从的“守成之君”。
朝堂之上,那场废立带来的紧张气氛,似乎也随着刘贺被送归昌邑而渐渐消散。
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
但刘询和云毅都知道,这只是表象。
海面越是平静,其下酝酿的风暴,便越是骇人。
今日的朝会,印证了他们的预感。
“陛下,”大司农田延年手持笏板,出列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母。如今陛下已登大宝,然中宫虚悬,椒房无主,此非国家之福。臣以为,当尽早册立皇后,以安天下臣民之心,以固我大汉之国本。”
他的话音刚落,车骑将军张安世,立刻出列附议。
“大司农所言极是。母仪天下,非有大德望、大背景之女子,不能胜任。臣以为,大将军之小女霍氏成君,温柔娴淑,知书达理,乃是当今皇后之不二人选。若陛下能与大将军结秦晋之好,则君臣一心,内外和睦,实乃我大汉之幸事!”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一时间,霍氏一党的官员,纷纷出列,言辞恳切,声势浩大。
那架势,仿佛霍成君不当这个皇后,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刘询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面沉如水。
他看着阶下那些慷慨陈词的“忠臣”,心中一片冰冷。
来了。
他等了十天的靴子,终于落下来了。
他知道,这才是霍光真正的目的。
扶立他为帝,不过是第一步。
将霍家的女儿送上后位,让未来的太子,流着霍家的血,这才是他们权力蓝图上,最关键的一环。
他很想当场发作,很想指着这些人的鼻子质问他们:朕的妻子许平君,尚在南城陋巷之中,苦等朕的消息。你们,却在这里,为朕安排另一门亲事?
但他不能。
他的目光,扫过站在百官之首,始终一言不发的霍光。
霍光低着头,神情恭敬,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但他那如同磐石般的身影,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巨大的压力。
刘询知道,今日,他若直接拒绝,便是与整个霍光集团,彻底撕破脸。而他现在,毫无资本。
他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地敲击着。
殿中的气氛,随着他的沉默,变得愈发凝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这个新君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众卿,忠君体国之心,朕,心甚慰。”
“然,大行皇帝宾天未久,国丧仍在。此时议论朕之婚配,于情于理,皆有不合。朕,心不安。”
他顿了顿,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做出了决定。
“此事,待国丧之后,再议。”
说完,他便直接站起身。
“退朝。”
不给任何人再反驳的机会,他转身,径直走入了后殿。
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霍光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他没想到,这位看似温顺的新君,竟会用这种方式,将此事硬生生地拖延了下去。
深夜,宣室殿。
所有的宦官与宫女,都被刘询屏退到了殿外。
偌大的宫殿,只剩下他和云毅两人。
白日里的那份沉静与威仪,早已消失不见。
刘询就像一头被激怒的困兽,在殿中来回踱步,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他们……他们竟敢如此!”
他猛地停下脚步,一拳狠狠地砸在了面前的漆案之上。
“朕的妻子,朕的儿子,还在那间破屋里,等着朕去接他们!可他们……他们却要朕,娶另一个女人,一个朕连面都没见过的女人!”
他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眼中布满了血丝。
“毅弟,你说!难道朕这个天子,就是个笑话吗?朕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连自己的家都不能决定,朕要这个皇位,又有何用!”
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在云毅面前,如此彻底地失态。
云毅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为刘询倒了一杯热茶,推到他面前。
刘询看也没看,一把将茶杯挥到了地上。
“我不喝!”
茶水溅湿了云毅的衣袍,他却毫不在意。他只是蹲下身,将那碎裂的瓷片,一片一片地,捡了起来。
“陛下。”他开口,声音平静,“发泄完了吗?”
刘询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他看着云毅那张波澜不惊的脸,心中的怒火,不知为何,渐渐平息了一些。
“发泄完了,就坐下。”云毅指了指对面的坐塌,“我们来谈谈,该怎么办。”
刘询沉默了许久,终于还是颓然坐倒。
“还能怎么办?”他苦笑着,声音里满是无力,“今日,我只能用‘国丧’来拖延。可国丧,终有结束的一天。到时候,他们还会再提。我总不能,次次都把先帝搬出来当挡箭牌吧?”
“当然不能。”云毅将最后一片碎瓷,扔进了一旁的炭盆里,然后坐到了刘询的对面,“所以,我们不能等。我们要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刘询一愣,“如何出击?我现在,满朝文武,除了你,竟无一个可以信赖之人。我的宿卫,是张安世的人。我的政令,不出这宣室殿,便要先送到大将军府。我拿什么,去跟他们斗?”
云毅看着他,神情变得异常严肃。
“哥,你要记住。你现在最大的武器,不是权力,不是兵马。而是你的身份,以及你的名声。”
“身份?”
“对,你是天子。天子,就占着‘大义’。霍光再如何权倾朝野,他终究是臣。他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块‘为国为民’的遮羞布。我们,就要想办法,把他的这块遮羞布,给扯下来。”云-毅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至于名声……”他笑了笑,“你忘了,我们是怎么把你,送到这个位置上来的吗?”
刘询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你是说……用百姓的议论?”
“不错。”云毅点头,“但这一次,不能像上次那样,在市井之间传播。那样太刻意,也太慢。这一次,我们要直接在朝堂之上,引爆它。”
他站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卷空白的竹简,拿起了笔。
“哥,你听我说。明日,你下一道诏书。”
“下诏?下什么诏?”刘询凑了过去。
云毅没有回答他,而是在竹简上,写下了三个字。
“求故剑。”
“求故剑?”刘询不解地看着他,“这是何意?”
云毅的嘴角,勾起一抹智珠在握的微笑。
“你贫贱之时,身边可有一柄常用的长剑?”
“有。”刘询点头,“是我父亲留下来的遗物,虽已锈迹斑斑,但我一直带在身边。”
“好。”云毅落笔如飞,一边写,一边对刘询解释。
“这道诏书,不提立后,不提霍家,只说一件事——你,新晋天子,富贵至极,却日夜思念一柄陪伴自己度过贫贱岁月的旧剑。你希望,朝臣们能帮你,将这柄‘故剑’寻回。”
“这……这有什么用?”刘询还是不明白。
“哥,你以为,满朝文武,都是傻子吗?”云毅停下笔,看着他,眼中闪烁着光芒,“当一个刚刚登基,正被群臣逼着迎娶新妇的皇帝,却心心念念地要去寻找一柄‘旧剑’时,你觉得,那些大臣们,会怎么想?”
刘询的呼吸,陡然一滞。
他不是蠢人。
经云毅这一点拨,他瞬间明白了这道诏书背后,那石破天惊的深意!
剑,喻人也!
求故剑,实则,是在求故人!
是在告诉满朝文武,告诉天下人——朕,刘询,没有忘记那个在贫贱之时,与我相濡以沫的结发之妻!
这,是一封写给许平君的情书。
更是一封,递给霍光集团的,无声的战书!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9892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