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扩建太学
元康三年,秋。
长安城因为一场廷议,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原御史大夫丙吉因年迈体衰,上书请辞,荣归故里。
天子刘询力排众议,任命了年仅三十余岁的云梦侯云毅,出任此职。
云毅以彻侯之尊,兼任太医令、大司农,如今再领御史大夫之衔,监察百官,其权势之盛,已然仅次于丞相魏相。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年轻的权臣,接下来必然还会有新的动作。
但谁也没想到,他的第一把火,竟会烧向了一个看似与他毫无关系的地方——
太学。
“宿主,我得提醒你,你现在的行为,在后世的网络小说里通常被称为‘版本更新前的全民大削弱’。”系统的声音在云毅脑中响起,带着一丝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语气,“你这又是搞经济,又是搞吏治,现在连思想教育领域都不放过。你这是打算一个人,把一个服务器的活都给干了吗?”
“我只是想在我还能做点什么的时候,多做一点。”云毅在意识里平静地回答。
“行吧。”系统啧啧两声,“反正挨骂的不是我。”
……
这一日,刘询在宣室殿召见了云毅,以及当朝的几位儒学大家。
为首的,便是太子太傅萧望之。
他的身后,还站着《穀梁》学的博士江公、《公羊》学的博士严彭祖。这几位,皆是当今天下最顶尖的经学大师,是无数太学生顶礼膜拜的偶像。
他们不明白,陛下今日召他们前来,又让这位以“术”闻名的云梦侯作陪,所为何事。
“诸位爱卿,今日请你们来,是想议一议我大汉的教化之事。”刘询开门见山。
萧望之等人闻言,精神皆是一振。
教化,乃是他们儒家的根本。
“云梦侯前日向朕上了一道奏疏。”刘询继续道,“他以为,如今我大汉太学规模尚小,博士名额亦有不足,天下有太多求学无门的士子。此不利于国家选材。故他建议,当扩建太学,将太学生员扩充至三千人,博士名额亦当增加一倍。”
此言一出,萧望之等人皆是眼前一亮!
扩建太学?增加博士?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这意味着他们儒家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
“陛下圣明!云梦侯高见!”萧望之立刻出列表态,脸上满是赞许,“广开教化,乃圣君之德。臣,附议!”
江公与严彭祖亦是纷纷附和。
他们第一次觉得,这位云梦侯,似乎也不是那么的不堪。
“来了来了,”系统在云毅脑中发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声,“经典之‘先给一颗糖’。宿主,我赌一根鸡腿,接下来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果然,刘询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云梦侯还建议,”刘询的语气很平淡,“在扩充经学博士的同时,亦当增设一些新的‘学科’。”
“新的……学科?”萧望之有些不解。
“对。”刘询点了点头,“云梦侯以为,治国安邦,不仅需要通晓经典的经学之士,同样也需要能开渠治水、精于营造的‘工学’之士;需要能辨识土宜、培育良种的‘农学’之士;需要能断案决狱、明晰法理的‘法学’之士;需要能演算天象、推订历法的‘算学’之士;以及,能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学’之士。”
“……他建议,为这些‘实用之学’同样设立博士之位,并由朝廷出资,编纂教材,广招门徒。凡学有所成者,皆可与经学士子一样,入仕为官。”
刘询说完,整个宣室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萧望之等人怔怔地看着他,又看了看一旁神情平静的云毅,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工学?农学?法学?算学?医学?
这些……这些在他们眼中不过是百工、农夫、胥吏、术士的“末流之技”,如今竟要将它们与圣人的经典相提并论?还要为这些“杂学”设立博士?还要让这些所谓的“学子”入仕为官?
这……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荒唐!简直是荒唐!”萧望之再也忍不住了。
他气得浑身发抖,胡子都在颤动。他指着云毅,厉声喝道:“云梦侯!你……你这是要以杂学乱圣道啊!”
“圣人经典,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岂是尔等这些奇技淫巧,所能比拟的?”
“此举是在亵渎经典!是在败坏我大汉的士林风气!”
“陛下!”他转向刘询,痛心疾首地说道,“请陛下三思!切不可听信此等哗众取宠之言,自乱我大汉文脉啊!”
“萧太傅所言极是!”江公等人亦是纷纷附和。
“医、工、农、算,皆为小道!登不了大雅之堂!”
“若让这些百工、农夫之徒,与我等经学士子同列朝堂,国将不国矣!”
他们这一次,是发自内心地愤怒。
因为云毅的提议,触碰到了他们作为“经学大师”内心深处最核心的骄傲与根基。
刘询看着他们,看着这些他曾经也一度十分敬仰的大儒,心中却是一片平静。
他没有说话,将目光投向了云毅。。
云毅出列。
他对着气得满脸通红的萧望之,深深一揖。
“萧太傅息怒。”他的声音依旧平静,“晚生敢问太傅一句:何为道?”
萧望之一愣,随即冷哼一声:“道,自然是圣人所言,经典所载!是仁、义、礼、智、信!”
“说得好。”云毅点了点头,“那晚生再问一句:太傅口中的‘大道’,可能让黄河不再泛滥?可能让关中的田亩亩产四石?可能算准下一次日食出现的时间?又或者,能让一个身患肺痨的病人起死回生?”
“漂亮!一套组合拳!宿主,你这套‘灵魂四问’简直是降维打击!你看,对面那老先生的CPU已经快烧了!”系统兴奋地叫道。
这一连串的反问,如同一记记重拳,狠狠地打在了萧之的脸上,让他哑口无言。
“圣人经典,教人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明晰人伦,此固然是大道。”云毅看着他,声音变得诚恳起来,“然,这世间,亦有‘器物’之道。工学是造物之道,法学是规矩之道,农学是生养之道,算学是天地之道,医学是存续之道。”
“太傅只知有‘修身’之大道,却不知这些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繁荣富强的‘实用’之大道,岂非是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你……你……”萧望之指着他,气得说不出话来,“你这是强词夺理!巧言令色!”
“是不是巧言令色,我们不妨去问一问那些真正的求道者。”云-毅笑了笑。
“去太学。”
……
三日后,长安,太学。
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开辩论,在此举行。
辩论的一方,是当朝的御史大夫、云梦侯云毅;而另一方,则是以太子太傅萧望之为首的、当朝所有的经学博士。
数千名太学生,将整个太学讲堂围得水泄不通。
所有的人,都想亲眼看一看,这位传说中的云梦侯,究竟要如何舌战群儒。
“宿主,你确定?一个人单挑一个服务器的顶级喷子?我检测到你的对手平均年龄五十八,儒学辩论经验超过四十年,你这跟一个刚出新手村的法师,要去单刷一个满级的圣骑士军团有什么区别?我建议你先去买份人身意外险。”系统在他脑中发出了最后的不看好的预警。
云毅没有理它,他走上了讲台。
辩论开始了。
萧望之率先发难。他引经据典,从《春秋》到《尚书》,从孔孟到董子,滔滔不绝,论证着唯有“儒家经学”才是治国平天下的唯一“正道”,其余皆为“不入流”的“杂学”。
“来了来了,”系统在他脑中实时吐槽,“经典之‘我引用的经典比你多,所以我比你牛逼’。这套话术,领先版本两千年啊。宿主,你注意看他那个表情,是不是像极了你们大学里那个最古板的老教授?”
他讲完,引来了那些经学博士们一片叫好之声。
然后,轮到云毅。
云毅没有与他们去辩论那些深奥的经文义理,他只讲故事。
他先是讲了一个关于他先祖云宏逸的故事:“……当年,高皇帝与霸王争天下,军中忽发瘟疫。是药石无医,还是圣人经典,救了那数万将士的性命?”
“漂亮!一记直拳!用救他们老祖宗的太爷的事,来打他们的脸!Nice!”系统在他脑中大声喝彩。
然后,他又讲了一个关于郑国渠的故事:“……当年,若无那水工郑国开渠治水,我大秦、我大汉,又何来这八百里沃野、千里的关中粮仓?”
“哎哟,又来一记勾拳!用吃饭的问题,打他们不食人间烟火的脸!绝了!”
他最后,讲了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当年,先帝病重,群医束手。是诸位的仁义礼智信,还是我手中那把锋利的手术刀,为先帝多延续了数日的性命?”
“啧啧啧,最后一记绝杀!终结比赛!宿主,你这套‘事实胜于雄辩’的组合拳,打得这群老先生是毫无还手之力啊。我宣布,K.O.!”
他没有一句反驳,他说的,全都是事实——是那些所有人都知道,却被这些经学大师们下意识地忽略了的事实。
整个讲堂,一片死寂。
那些原本抱着看云毅笑话心态的太学生们,脸上渐渐地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经学,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君子’。”云毅的声音在寂静的讲堂中回荡,“这很重要。”
“但一个国家,一个天下,不能只有‘君子’。”
“它还需要能建造桥梁的工匠;需要能种出粮食的农夫;需要能维护法度的官吏;需要能救死扶伤的医生。”
“这些人,他们所掌握的‘道’,难道就不重要吗?”
“难道他们就不配得到与我辈士人同等的尊重吗?”
“难道他们的智慧,就不配被写成教材,被设立博士,被传之后世吗?”
他看着那些已经低下了高傲头颅的经学大师们,最后,说出了他的结论:
“我以为,所谓‘大道’,并非只有一条。”
“凡能安邦定国、利国利民者……”
“——皆为大道!”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讲堂先是一片死寂。
随即,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
“啪!啪!啪!”
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经久不息。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9891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