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秦朝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196章 贤王刘康

第196章 贤王刘康


他们二人在这空旷的宣室殿里,彻夜长谈。

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

只知道,当第二日天明,云毅从宣室殿走出来的时候,他的眼中,已经再无半分的犹豫,只剩下冰冷决断。

他知道,那个仁慈的君主,终于将把他不愿、也不敢挥起的屠刀——亲手交到了他的手中。

废立之事,已见成效。

……

与云毅彻夜长谈之后,皇帝刘奭病倒了。

他并非身体有恙,而是心病——一种理想被现实彻底击碎之后,所产生的巨大倦怠与自我怀疑。

他罢了所有的朝会,将自己关在宣室殿里,终日不见外人。

只有丞相云毅,可以自由出入。

整个大汉的国政,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奇特方式运转着:所有的奏章先送入丞相府,由云毅与他麾下的丞相府属吏先行批阅,拿出处理意见;然后,由云毅亲自带入宫中,向那位躺在病榻之上、心如死灰的皇帝,做最后的象征性汇报。

而刘奭每一次,都只是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说四个字:

“依卿所奏。”

云毅知道,这非长久之计。

一个帝国可以由权臣代为执政,但绝不能有一个心死的君主。

更何况,这个君主还有一个禽兽不如的储君。

东宫的问题,就像一根早已深入骨髓的毒刺,若不尽快拔除,迟早会让整个帝国溃烂发脓。

他必须为这个帝国、也为那个心力交瘁的君主,找到一剂解药——或者说,一个新的希望。

这一日,云毅在向刘奭汇报完政务之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告退。

他看似不经意地提起了一件事:

“陛下,”他缓缓开口,“臣昨日在太学旁听诸博士讲经,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定陶王殿下所做的策论。臣以为写得颇有见地,特带来请陛下一观。”

说着,他便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呈了上去。

定陶王刘康,刘奭的次子。

其母傅昭仪为人聪慧谦和,而刘康本人自幼便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只是因为太子刘骜的嫡长子身份太过耀眼,所以他这位同样优秀的皇子,一直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刘奭有些无力地接过了竹简。

他本没有心情去看,但当他的目光落在竹简之上那一行行笔力遒劲、又不失灵秀的字迹上时,他的精神微微一振。他展开竹简,仔细看了起来。

那篇策论,写的正是关于云毅正在推行的“抑兼并”之策。

策论之中,刘康没有像那些腐儒一样空谈什么“仁恕”、“王道”。

他引经据典,从商君之法到文景之治,详细论证了土地对于一个王朝兴衰存亡的重要性。

他甚至用算学知识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推演出若放任土地兼并,不出五十年,大汉便会再次陷入孝武皇帝末年那“户口减半,天下骚然”的危险境地。

其逻辑之严密、数据之详实、见解之深刻,让刘奭都为之心惊!

这……这是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能写出来的东西?

“此文……当真是康儿自己所写?”他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云毅。

“是。”云毅点头,“臣已问过太学的博士。此文,确是定陶王独立完成,未有任何人在旁指点。”

刘奭沉默了。

他拿着那卷竹简,反复地看着。

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将这篇充满了“法家”精神与“实干”思想的策论,与他那个只知饮酒作乐、斗鸡走狗的太子刘骜,放在了一起比较。

没有比较,便没有伤害。

这一比,高下立判。

他心中那片早已死寂的湖面,第一次被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激起了一圈细微的涟漪。

自那日起,云毅便开始有意识地将定陶王刘康,带到元帝面前。

他会在与刘奭议事之时,以“陛下身体不适,需有皇子在侧以分忧劳”为名,让刘康在一旁旁听。

他也会将一些并不算特别机密的政务文书交给刘康,让他先行阅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起初,刘奭并未在意,他只是将这看作是丞相叔父在为他培养另一个“帮手”。

但渐渐地,他发现了不对。

他发现,刘康这个他以往并不如何关注的儿子,所展现出的政治才能,与对天下大事的敏锐洞察力,远超他的想象!

有一次,二人议论到关于“海上丝路”市舶司官员贪腐之事。

刘奭只是习惯性地叹息人心不古,刘康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此非人心之过,乃制度之漏也!若能建立完善的账目核查与官员轮换之制,并引入商贾之间的相互监督,则此弊可自解。”

又有一次,二人谈及对西域的管理。

刘奭依旧是老生常谈的“当以德服人,以仁感化”。

刘康却直接拿出了一份由他自己绘制的西域各国势力分布图,并清晰地指出了哪几个国家可以拉拢,哪几个国家需要打压,哪几个国家的王位继承,我大汉可以进行干预。

其思路之清晰,手段之老辣,让刘奭都感到了一丝心惊。

他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与他父亲刘询当年如出一辙自信光芒的次子,再想想那个至今还在东宫、与一群倡优食客厮混在一起的长子。

他那颗早已沉入谷底的心,第一次燃起了一团新的火焰——一团名为“希望”的火焰。

但也夹杂着巨大的痛苦与挣扎。

废长立幼——这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是足以引起巨大政治动荡的禁忌。

他虽然是天子,但他有这个魄力吗?

有这个勇气吗?他不知道。

他陷入了更深的矛盾与自我折磨之中。

云毅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知道,刘奭的心已经动摇了,但还差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把火。

他要做的,便是为他点燃这把火。

他将那份关于太子刘骜强抢民女、凌辱至死的血书,以及所有相关的人证物证都整理成册,却引而不发。

他在等,等一个能让皇帝彻底下定决心的契机。

他不需要自己去当那个提出“废立”的“恶人”,他要让刘奭自己,对他说出那句话。

因为唯有如此,他接下来的所有“雷霆手段”,才能得到这位君主毫无保留的、全部的支持。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8977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