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秦朝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201章 帝国一日

第201章 帝国一日


建平元年(虚构年号,此时为公元前32年),春。

孝元皇帝的国丧期,刚刚过去。

长安城褪去了持续数月的哀戚,在新年号的开启之下,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清晨。

天还未亮,整座长安城尚在沉睡之中,丞相府的官署之内,却早已灯火通明。

这里,是整个大汉帝国真正的心脏。

每日,当第一缕晨光尚未照亮未央宫的屋檐之时,从全国各郡县通过新建的驿传系统、八百里加急送抵长安的所有奏章、文书,都会先汇集到这里,而不是宫中的尚书台。

数十名由云毅亲自挑选、并由“以考取士”制度选拔出来的最精干的丞相府属吏,早已在此等候。他们会将这些堆积如山的竹简与帛书,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

军国大事、边疆急报,送往兵部司;

钱粮赋税、盐铁漕运,送往户部司;

官吏任免、考功评定,送往吏部司;

……

这,是云毅借鉴了后世的“三省六部制”雏形,而在丞相府内设立的、全新的行政体系。

每一个部门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极大地提高了政务处理的效率。

而所有部门,最终都只向一个人负责——那便是当朝丞相,云梦侯,云毅。

卯时。

云毅准时出现在了丞相府的正堂。

他已经年过半百,两鬓也染上了风霜,但他的腰杆依旧笔直,眼神也依旧像年轻时一样,平静而深邃。

他会在一个时辰之内,处理完所有的日常政务。

他的面前,摆放着三支不同颜色的毛笔:黑色的,用以日常批阅;红色的,用以标注需要重点讨论的疑难问题;而金色的,则极少动用——因为它代表着丞相的最终裁决。

凡由金笔所批示的政令,便等同于天子诏令,无需再经过任何讨论,可直接下发至全国各地。

这,是先帝刘奭临终前所赋予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辰时。

处理完日常政务,云毅会带着几位核心属官与各部司的主官,举行一场简短的“晨会”,讨论的便是那些被他用红笔标注出来的疑难杂症。

比如今日,户部司的郎中便提出了一个问题:“启禀丞相。会稽郡市舶司上奏:有‘大夏’(巴克特里亚)商人,欲以其国之一种独特的‘琉璃上彩’之法,来换取我大汉三艘中型海船的一年使用权。此事事关重大,下官不敢擅专,特来请示丞相。”

“琉璃上彩?”云毅的眉头微微一挑。

“是。”那郎中回答,“据市舶司官员所言,其法能将五彩之色烧制于琉璃器物之上,历经百年亦不褪色。其物精美异常,在长安贵人之中已是一金难求。若得此法,用于我大汉瓷器之上,必将获利巨大。”

“宿主,”系统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这应该就是最早的‘珐琅彩’雏形技术了。用在瓷器上确实能极大地提升附加值。不过,用三艘海船一年的使用权去换,听起来还是有点亏啊。”

云毅没有理会系统。

他只是看着地图上那遥远的、位于西域之西的大夏国,眼中闪过了一丝悠远的光芒。

“不换。”他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

“啊?”那郎中一愣。

“告诉市舶司,”云毅的声音不容置疑,“我大汉的海船,是用以开拓万里海疆、传播我华夏文明的国之重器,不是用来做交易的货物。”

“至于那‘琉璃上彩’之法……”他笑了笑,“我大汉格物院,要不了三年,便能自己研制出来。”

他这番话风轻云淡,却充满了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强大的自信!

巳时。

结束了丞相府的所有事务,云毅会坐上马车入宫。他要去向御座之上的那个人,汇报今日所有的工作——当然,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他不会将那堆积如山的奏章都搬到皇帝面前,只会带去一份由他亲手书写的“政务纪要”。上面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今日所处理的所有大事以及他最终的处理结果,供那位年轻的君主“览阅”。

这,是他们君臣之间,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

宣室殿内。

新君刘康正在书房里学习。

他每日都会抽出大量的时间,去阅读那些由全国各地呈上来的奏章副本,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政务。

他的老师,是当朝最顶尖的几位大儒,比如贡禹。

此刻,贡禹正抚着胡须,一脸欣慰地看着自己这位勤勉好学的帝王学生。

“陛下,”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充满了一种忧虑,“您天资聪慧,勤于政务,此乃我大汉之福。然……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傅但说无妨。”刘康放下手中的书卷,恭敬地说道。

“……丞相大人虽有大功于社稷,然其权势……是否太过隆盛了些?”贡禹小心翼翼地措辞道,“政令皆出自相府,百官只知有丞相,而不知有陛下。长此以往,恐于陛下之威严有损啊。”

刘康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太傅多虑了。相父乃先帝亲命之托孤重臣。朕年幼,国事自然当多倚重于他。”

他说得滴水不漏。

贡禹找不到任何可以挑拨的话语,只能悻悻告退。

当贡禹走后,刘康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了。

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那高高的宫墙,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他当然知道贡禹说的是事实。

他也知道,如今这天下,究竟是谁在真正地做主。

他每日所“览阅”的那些所谓的“政务纪要”,不过是那位“相父”早已做完了所有决定之后,给他的一个毫无意义的“通知”。

他这个大汉天子,确实就像一个最高级的“橡皮图章”。

他心中没有怨恨吗?没有不甘吗?当然有。

任何一个正常的帝王,都无法容忍自己的权力被如此架空。

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

因为他知道,他现在还太年轻,他的羽翼还不够丰满。

而他的那位相父,则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横亘在他的面前。

他发自内心地敬佩他、感激他,但也发自内心地畏惧他。

他更知道,他的父亲刘奭为何会在临终前,做出那样一个看似“荒唐”的托付。

因为他的父亲早已看穿——看穿了他刘康与他的皇祖父刘询一样,骨子里都是那种对权力有着极致渴望的人。

他怕他将来会鸟尽弓藏,会对这位功高盖主的丞相举起屠刀。

所以,他用最后一道遗诏,用“相父”这两个字,给云毅上了一道最坚固的护身符,也给他这个新君,套上了一道最沉重的枷锁。

“相父……”刘康看着丞相府的方向,喃喃自语。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光芒。

“您放心。”

“朕会做一个好学生。”

“朕会耐心地等。”

“等您老去。”

“等朕真正长大。”

“——等到朕可以亲手从您的手中,接过这万里江山的那一天。”

窗外,一缕清晨的阳光照了进来,照亮了他那张年轻、却又写满了帝王心术的脸。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8788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