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今日埋头苦干,明日分房娶媳
十月中旬一过,整个北平行都司一下子就忙碌了起来。
马上就到十月底了,
甘薯收获的时间越来越近,各个城池也如应天那般开始忙碌。
都司宽敞的道路上遍布马车,
农户民夫模样的人拉着马车,
从一个城池向另一个城池而去。
有些是运送这些日子收获的粮食,有些则是运送农具.
天地之间,官道之上,
长长的车队蜿蜒,尤为显眼,
让道路另一侧的囚犯队伍都变得黯然失色。
一队队军卒押送着从草原而来的盗匪去往大宁城受审,
同样蜿蜒不绝,仅仅是视线之中,可能就有千余人。
百姓民夫以及过路商贾早已习惯官道上有这等点缀。
所有人都知道,自从都司衙门停了与草原商贸后,
草原人就像是没头的苍蝇,
到处乱窜,急病乱投医。
最后还是发现,去清缴盗匪最为省事,
也就造就了如今盛况.
大宁城以北的大宁前卫军营,
此刻已经变成了关押盗匪、流寇的营地,
一座座帐篷完成改建,被用来关押犯人。
几排白花花的坚硬牢房拔地而起,顺着营寨围栏修建
几名熟练的工匠正在搅拌着水泥、轻车熟路地垒着红砖,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面墙壁就修建完成。
这让被押送进来的草原人大为震惊,
明人这是学会了什么术法?
“快快快快点,别磨蹭。”
“都看着点,谁慢了就拖出来,先抽十鞭子,看他们还慢不慢!”
一名百户拿着大喇叭,不停地嚷嚷,催促着众人快点走。
不远处,大宁前卫新任千户冯云方站在不远处,
看着源源不断的盗匪,面露愁容,
他现在怀疑,白松部将族内养不活的人都送过来了。
“大人,牢房不够了.”
一名军卒急匆匆地跑了过来,面带焦急,急得满头大汗。
冯云方脸色一黑,回头看了看绵延的营帐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囚犯队伍。
“妈的.不要让他们再进营了,在营外安置。
命人去城西问问,工地还缺不缺干活的,缺人就直说,这里有的是。”
“是!”
等到军卒跑开,冯云方又来到营寨门口,
看向不远处忙得热火朝天的田地,招过来一个手下,吩咐道:
“来,将昨日审完的那些人都送到田里,
让他们去除草,在草原上风餐露宿吃不饱饭,来到这反而清闲了,哪来的道理!”
“是!”
不多时,一行经过初步审问的盗匪、流寇就被分散押送到田地,顶着日头除草
这一新奇场景,让不少人将目光投了过来。
在田里做工的百姓看了看手中锄头,轻笑一声,就
算是草原人,也在这一刻生出一种生在天朝上国的骄傲。
城北细沙街,陆云逸带着都司一些官员走在其中。
街道两侧,一个个工坊大门敞开,里面忙得热火朝天,
不少工匠就算是身旁有人走过,也不会抬头,而是默默做着事。
陆云逸能看得出来,
这些工匠都很珍惜手中的做工活计。
李贤见到这一幕,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扪心自问北元朝廷就算是最强盛之时,
也无法做到让这么多工匠百姓安心做工,甚至如此勤勉。
尤其是在捕鱼儿海时,工匠为了让活计做得更久,
甚至会主动放慢速度,整日偷奸耍滑。
他作为当时的工部尚书,
不论是开河还是挖山又或者修筑工事,都是一件头疼万分的事。
“陆大人,下官有些事不明白。”
陆云逸正从工坊门口的展示桌上拿起一个茶壶左右打量,
茶壶制作得不是那么精良,能看到边缘有很多毛刺。
但茶壶上有许多草原图腾花纹,
看起来气势逼人,想来是专门为了草原权贵打造.
听到李贤的话,陆云逸回头看去:
“什么事?”
李贤顿了顿,说道:
“大人,下官见这些工坊里有许多人都是北边人,他们是先前战事的俘虏?”
“有的是,还有一些是因为冬日过不下去,投奔而来。”
“那那他们怎么这么听话?”
李贤眼中有些不可思议,苦笑一声:
“不瞒大人,即便是北元朝廷在的时候,这些人也没有今日这般用功。”
陆云逸笑了起来,视线在街道两旁来回扫动,
很快便指着一处高墙上的红标大字:
“看看,如今他们干活可不是为了族中老爷干,而是为了自己干。”
李贤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
[今日埋头苦干,明日分房娶媳!]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民族团结一双手,生产线上并肩走!]
李贤看着标语愣愣出神,漆黑的字体配上红纸,显得极有冲击力,
而且这些话朗朗上口,看一遍就能够记住。
只是他有些不明白,这些能起作用?
“陆大人,这些有用?”
“当然有用,文字就是这世上最强大的力量,
当所有人都认为它是真的时,那它就是真的,且有用。”
陆云逸指了指两边工坊:
“这就是成效,当然,光喊口号自然没用,还得拿真金白银出来支持。
如今工坊的工匠、就算是小工,
在这上工一日,就能养活一家三口。
有了如此基础之后,这些口号就变得格外真,
就算官府说是假的,他们也会认为是真的。”
李贤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他原本以为,以他为官的经历来看,
只要十多天就能摸清都司是如何运作,从而混迹其中。
但他上任现在已经快二十日了,
几乎每日都能见到新东西,而且都是让他迷茫的新东西。
这时,一旁的阿速试探着发问:
“大人,真准备分房?”
“当然,工坊赚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分?
现在工坊是衙门当家,要有担当,
商贾掌柜可以将钱都藏在地窖里,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传下去。
但衙门的钱,若是不花出去,会有大麻烦。
既然如此,建一些房子算什么,反正这大宁城到处都是空地。”
陆云逸笑着解释,又想起一事,说道:
“城外大宁前卫建的牢狱都见了吗?
水泥和混凝土改的,速度快的话,
一日就能盖好几间,又结实又好用。
正好水泥工坊也是咱们衙门的,没活的时候就让他们盖房子。
钱如水,流则活,放在手里啊,迟早发霉长毛。”
一行人面面相觑,想到了大宁前卫的一个个银灰色“盒子”,
该说不说,虽然看起来丑了一些,
但总比窝棚好,修建得大一些,住人总是没问题。
“好了,继续往前走走,
看看准备甘薯收获的准备事宜做得如何了。”
陆云逸见他们面露沉思,没有给他们细想的机会,
指了指前方三间并排的硕大仓库,
那是城中预留、甘薯存放的地方。
一行人见大人开口了,也纷纷笑着点头,跟了过去。
时间流逝,眨眼一日的时间便过去,
陆云逸在外面逛了一圈,神清气爽地回到衙房。
当他看到长桌上摆放整齐的三大摞文书时。
一股疲惫涌了上来,让他神情萎靡。
“唉”
陆云逸轻叹了口气,看向身后恭敬站立的巩先之,说道:
“以后文书不用提前拿这么多,看着压力大。”
巩先之听闻,连忙走上前去,
就要搬走一摞,陆云逸连忙挥手:
“好了好了,放这吧,今日有什么重要的文书吗?”
“大人,道路进度的文书今日送来了,
还有一些草原大部也来了使者,希望能够继续通商,
再有就是京城来了信件,是曹国公与木掌柜的。”
说着,巩先之将文书信件都拿了过来。
陆云逸坐下后,吩咐道:
“去打一壶冰茶。”
“是!”
巩先之匆匆离开,走时带上了门,
陆云逸没有去看进度文书,而是打开了信件。
映入眼帘的是李景隆潦草有力的大字。
[云逸吾兄如晤:
自别后,京中风云变幻,兄所料之事,一一应验。
甘薯丰收,地价果然起伏不定,令人咋舌!
那下等田亩,本如贱泥,无人问津,一日竟如烈火烹油,价格飙升,众人争相购之,如恐不及。
吾等依兄之计,暗中售卖。
三日之间,银钱竟翻了三番有余,实乃意外之喜。
上等田亩如遭霜冻,价格一落千丈。
那些京中员外,平日里趾高气扬,今却如丧家之犬,哀号遍野,令人唏嘘。
吾等趁机购入,以待地价回升,此乃兄所言“低买高卖”之妙计也。
然!此事竟引得市易司韩宜察觉。
此等小人,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向太子殿下告状。
言吾等操纵地价,与民争利,实乃荒谬至极!!
陛下闻得此事,亦未深究。
只言商贾之事,自有其规律,朝廷不宜过多干预。
然吾等亦知,陛下心中自有计较。
吾等需更加小心行事,以免触怒龙颜。
另有一事,需告知兄长。
迁都之事,已势在必行。
太子殿下将于十一月初离京,
前往关中探查,陛下亦有口风流出。
吾等虽心中不愿远离京师,
然亦知此乃朝廷大事,不得不从。
关中之地,虽为龙兴之地,然历经战乱,已非昔日之繁华。
不知朝廷能否重振关中,使其再焕生机?
另有一事,若迁都一事流传,
上等田亩恐怕一落千丈,我等手中之田何时售卖?
关中之地的田亩可否采买?
还请云逸吾兄告知!
李景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九日。]
看完信件,陆云逸脸色凝重了几许,
对于这等大肆赚钱不加掩饰之举,
不论是神宫监还是锦衣卫,都能够轻易探查,瞒不过太子与陛下。
而此事也不重要,
都是皇亲国戚,赚一些权贵的钱,宫中乐见其成。
毕竟,这些都是朝廷衙门所收拾不了的人。
这封信更值得关注的是迁都一事,
陛下都已经露出了口风,那的确是势在必行了。
想到这,陆云逸轻轻将文书放下,若有所思地靠在椅背上.
想着其中风波与可能发生的事。
不多时,他又打开了木静荷的信,
上面除了赚一大笔银子的报喜之外,还有一些隐秘消息,
说是从一些夫人嘴中得知,
但陆云逸很清楚,这是从锦衣卫所获。
陆云逸将这些讯息记下,拿过纸笔,沉吟片刻开始回复。
[景隆贤弟如晤:
京中风云,吾虽远在大宁,亦有所闻。
迁都之事,既已势在必行,景隆当早做打算。
应天之地,宜速出手,
待迁都之风传开,地价必又大跌。
然跌后必涨,此乃商贾之常理,
景隆可择机而动,勿失良机。
关中之地,虽为龙兴,然历经战乱,民生凋敝,非短时间可复。
迁都之事,任重道远,是否功成,犹未可知。
故关中之田,切勿轻动,
以免陷入泥潭,难以自拔。
商贾之道,利字当头,难免遭人记恨,
钱财之事,够花即可。
故行事需谨慎,切勿张扬,以免引火上身。
另,京中权贵,虽被吾等所制,然其势力庞大,不可小觑。
景隆需密切关注其动向,以防不测。
陆云逸,洪武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写完信后,陆云逸亲自用特定的手法装好封蜡,
将其放在一旁,又写了一封给木静荷的回信。
这封信就简单直白许多,他写得很快。
不多时,两封信被放在桌上,
恰好这时巩先之也提着一壶冰水走了进来。
陆云逸说道:
“来,将这两封信送去京城。”
“是!”
陆云逸又问:“孙思安还没有来信吗?”
“回禀大人,还没有。”
孙思安被安排测试木静荷的忠诚,
如今已经过了将近两月,居然还没有信件回来。
陆云逸觉得,已经可以初步摆脱木静荷的嫌疑,
此人真的没有向锦衣卫透露什么消息。
“嗯,我知道了,你去吧。”
“是!”
巩先之疾步走开,陆云逸则看向桌上文书,重重叹了口气后,一本一本地看了起来。
“巴颂,回府告诉夫人,今日不回去吃饭了。”
“是!”
是夜,月亮高悬,
将整个北平行都司地界照得一片惨白。
在群山丛林之间,
一道用混凝土铺就而成的银白色道路,由东向西蔓延。
道路两侧,绵延的灯火长龙驱散了夜晚黑暗,
整个营地万籁俱静,成片成片的帐篷如同蜂窝一般,密密麻麻
在营地不远处,同样有着零星灯火,
是行走在北平、大宁之间停留的商贾,
每到夜晚,他们就会在官道上歇息。
这时,工地尽头,突兀响起了一阵马蹄声!
早就躺在床榻上的民夫们一个激灵便坐了起来,
没有多少反应时间,第一时间冲了出去,朝着安放武器的营寨冲去。
整个安静的工地一下子变得热闹。
“别乱别乱,有序拿武器,
躲在帐篷里不要出来,有敌前来就给我杀他丫的!”
一名管事模样的民夫拿着喇叭,不停大喊!
民夫们拿了长矛长枪又缩回了帐篷,热闹的营地一下子又变得安静。
民夫都躲在帐篷中,外面只有身穿甲胄的三百名军卒汇聚。
他们看向官道尽头的亮光点,脸色凝重!
“咚咚咚——”
马蹄声越来越近,大地轻轻颤动,沉闷气氛开始弥漫,所有人严阵以待!
十息、五息、三息、两息!
马队终于冲出了黑暗,
一队千余人的骑兵从黑暗中涌了出来,速度飞快,马蹄声不止!
官道上的灰尘弥漫成沙,让他们的身形看不真切。
“吁——”
马队渐渐停下,在距离前线工地不到一百丈的地方停住。
人马分散,一名身穿甲胄,
脸色沧桑的中年人驾马走了出来,
正是新上任的辽东都指挥使潘敬!
潘敬坐在马上,看着前方一直绵延到道路尽头的烛火长龙,久久无言。
那比官道宽敞无数倍的新修道路,横亘在天地之间,不似凡物,
让他有些恍惚,
这真是人能造出来的东西?
当看到这磅礴工地以及绵延长龙之后,潘敬已经在心里打定主意。
这等道路,辽东也要修!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2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