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860章 大声密谋 盛事裁军

第860章 大声密谋 盛事裁军


翌日清晨,陆云逸从睡梦中清醒,窗外天还未亮。

    他的手在被窝中一扫,发现空空如也,朦朦胧胧地睁开眼睛,

    发现身旁的沐楚婷已经不知去了何处。

    陆云逸坐起身,

    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

    穿戴整齐的沐楚婷端着一盆清水,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见到自家夫君坐在床上,

    她身体一抖,被吓了一跳:

    “夫君,起来也不说一声,吓死妾身了。”

    “这么早起床作甚?天还没亮呢?”陆云逸的声音有几分沙哑。

    沐楚婷将清水放在一旁,

    拿着干净的毛巾浸湿,慢慢走到床边,将毛巾递了过去:

    “这不快到时辰了早些准备,省得匆匆忙忙的。”

    陆云逸笑着接过毛巾,在脸上用力一擦,困意一下子就消失了不少。

    “这等事让下人做就行了,你多睡一会儿,我都觉得你瘦了。”

    “妾身又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端盆水怎么了.”

    沐楚婷白了他一眼,继续道:

    “来大宁这么久,整日待在府中也没个去处,倒是有些无聊,

    夫君的兵书妾身都已经看了一遍,

    最近我打算拜托踏雪商行的石掌柜,在京中找一些兵书,也好排忧解闷。”

    陆云逸坐在床边,有些吃惊:

    “书房的兵书你都看完了?”

    沐楚婷连连点头:

    “只是粗浅一看,等以后有机会再看一看,如此方能记得真切,

    只可惜.妾身不能上战场,否则记得更快。”

    “哈哈哈哈哈。”

    陆云逸忽然笑了起来,抓过了她修长的手掌仔细打量,

    莫说是老茧,其上连个坑洼伤痕都没有。

    “你这细皮嫩肉的,还是别想这等事了,拿把刀都能给你磨出水泡。”

    说到这,沐楚婷眼睛一亮,脖子一扬,轻哼一声:

    “夫君莫要瞧不起人,我有一把软剑,

    听人说是北元王妃所用,就挂在里屋,

    我还耍了耍,感觉还行。”

    “都是骗人的,城中那些商贩为了卖东西可谓是煞费苦心,

    刚出炉的瓷盘都能说成是老物件,说谎都不眨眼。

    改天你拿着剑去黑鹰府上,让雅蓉给你看看,

    她以前与北元王妃是好友,若真是王妃的剑,她认得出来。”

    陆云逸穿上鞋,走到清水旁,将自己的脑袋扎了进去。

    “咕噜咕噜.”

    水泡不停向外鼓动,最后一丝睡意也悄然消失不见。

    “呼”

    陆云逸从水中扬起脑袋,水花飞溅。

    察觉到沐楚婷没有说话,陆云逸诧异地看了过去,

    发现她正坐在床边,忧心忡忡,显然有些心不在焉。

    “这是咋了?”

    沐楚婷抬起头,上下打量着他,迟疑了片刻,轻声道:

    “夫君,城中医馆中有几个自北元而来的大夫,

    听说他们手中独门方子很管用,要不夫君去看看?”

    “我?我看什么?我身体这么好。”

    陆云逸十分诧异地发问,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面露恍然:

    “你是说孩子的事?”

    沐楚婷没有想到他这般坦然,轻轻点了点头:

    “夫君,咱们家大业大,这么拖下去也不是个事,还是早看看吧,

    到时候在府中弄几个娃娃,日子过得也不这么无趣。”

    “你看黑鹰他们,自从有了娃娃之后,

    府中都热闹了不少,忙前忙后的。”

    对此,陆云逸有些无言以对,只能尴尬地挠了挠头:

    “再等等,再等等”

    沐楚婷有些震惊地看着他:

    “夫君,您莫非是糊涂了,身体的事还能等等?

    趁着那几个大夫在城中,还是抓紧去看看吧,

    要不然.十年二十年之后,你我都已半老,就算是守着万贯家财,那还有何用?”

    说罢,沐楚婷低垂脑袋,轻轻抹了抹眼角泪滴

    “不哭不哭.”

    陆云逸连忙上前安慰:

    “最近都司太忙了,工地的事要处置,外敌的事也要处置,

    等忙完这一阵,忙完这一阵就去看。

    至于他们走不走,为夫不让他们走,他们还敢走不成?”

    “那夫君可要快些忙,我听城中人说了,此病宜早不宜迟,

    若是拖得久了,再想治可就难了。”

    “放心放心,为夫的身体极好,一定能够平安无事的。”

    陆云逸掷地有声地开口,自信的模样让沐楚婷破涕为笑。

    “好了,夫君快去用饭了,要到上衙的时辰了。”

    “好,若是在家中无聊,就出去逛逛,

    实在不行为夫给你找一个商行的差事,赚一些银子。”

    “先看完病再说吧,妾身还是喜欢带孩子。”

    “.”

    吃完早饭,陆云逸骑上北骁,去往都司衙门,

    一路行去,行人纷纷避让,不少人认出了他,纷纷行礼。

    不多时,陆云逸来到了衙门口。

    门口告示处依旧挤满了人,诵念告示的乔晖站在一旁没有念,而是任由人们自己去看。

    当有看不明白或者不懂的时候,

    他才会说话,

    甚至他手中还拿着一根木棍,像是学堂里的先生。

    陆云逸见到这一幕,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基础教育是富国强兵的基石,

    大宁想要继续发展,高素质的人才必不可少!

    行走在衙门中,陆云逸又想到了一桩事,

    等到这些百姓、孩童明事理之后,

    必不可少地会向往应天京城的日子,恐怕不少人会向南而走。

    这是一件愁事,

    但陆云逸也并不打算因噎废食。

    他看了看身后神情警惕、即便在衙门内都十分尽职的巴颂,

    总有人学成之后回归家乡,十之一二也好。

    来到衙房门口,陆云逸一眼就看到了等在门口的段正则,

    他正背负着双手,在门前来回踱步。

    见陆云逸来了衙门,他第一时间迎了上来:

    “大人,辽东新任指挥使早晨刚到,如今正在城中驿站歇息。”

    “潘大人到了?”陆云逸眼睛一亮,可算是来了!

    段正则连连点头:

    “潘大人说上午要来衙门拜访大人。”

    “什么时候?”

    “大概巳时左右。”

    陆云逸看了看时辰,如今七点半,还有一个半小时。

    他顿了顿,吩咐道:

    “去,将有关道路修缮的账目、工作进度,还有一应后续准备文书都准备好,要排列有序,简单明了!”

    “是。”

    巳时,阳光透过衙房窗棂,在地上洒下一片片金色光斑。

    陆云逸端坐在案几后,手中捧着一盏茶,轻轻吹了吹上面浮沫,等待着潘敬到来。

    不一会儿,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接着,段正则恭敬的声音响起:

    “大人,潘大人到了。”

    “快请。”陆云逸放下茶盏,站起身来。

    潘敬大步走进衙房,他姿挺拔,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几分豪爽,

    还带着一些风餐露宿的疲惫,脸颊皮肤也有干裂。

    一见到陆云逸,他便拱手行礼,大声说道:

    “陆大人,京城一别,许久未见啊。”

    陆云逸连忙上前,双手扶住潘敬的手臂,笑着说道:

    “潘大人客气了,今日能在此相聚,亦是陆某之荣幸。”

    二人相视一笑,分宾主坐下。

    潘敬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放下茶盏后,目光中满是感激之色,说道:

    “陆大人,此次潘某能坐上这辽东都指挥使的位子,

    全赖陆大人在都督府会议上拉了潘某一把。

    这份恩情,潘某铭记于心,

    日后若有差遣,潘某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陆云逸摆了摆手,笑道:

    “言重了,潘大人久在辽东,对地方事务熟悉至极,

    辽东都指挥使的位子,非潘大人莫属。”

    潘敬听闻,心中感动不已,他又抱了抱拳。

    “潘某定不负陆大人期望,会将辽东治理得井井有条。”

    陆云逸连连摆手:

    “潘大人不必如此多礼,咱们今日既已相识,便是朋友,

    日后还需携手共进,为大明边疆安稳出力。”

    潘敬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陆大人放心,潘某愿与陆大人同进退。”

    二人重新坐下,陆云逸话题一转,说道:

    “潘大人,此次你来大宁,见到城外工地了吧。”

    潘敬眼睛一亮,连忙说道:

    “昨日潘某在来的路上,看到那新修道路,的确气势磅礴,令人惊叹。

    潘某在京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壮观景象,

    心中着实好奇,

    不知陆大人是如何想到修这样一条道路的?

    若是没有猜错,这条路花费不少啊。”

    陆云逸微微一笑,说道:

    “潘大人,路虽然是脚踩车碾之物,实则有着诸多妙处。

    如今北平行都司与北平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可交通却成了最大阻碍。

    以往道路狭窄崎岖,马车行走不便,货物运输缓慢,

    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常常耽误商机。

    一些商贾原本能赚银子,就是因为赶路太过辛苦,

    便不做大宁的生意,这万万不行。

    而这条新修道路,宽敞平坦,马车行驶在上面,速度快了许多,

    货物运输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如此一来,贸易往来更加顺畅,百姓生活也能更加富足。”

    潘敬眼中满是赞叹之色,说道:

    “陆大人所言极是,这道路修得好啊。

    只是不知修这样一条道路,花费几何?”

    陆云逸看着潘敬,说道:

    “潘大人,实不相瞒,如今都司已经砸进去了将近十万两。

    若是修建从大宁到辽东的道路,可能会更贵,大概要三十万两银子。”

    “三十万两!”

    潘敬瞪大了眼睛,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这数目也太大了些吧。

    陆大人,辽东的情况你也知道,

    这些年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困苦,朝廷拨给辽东的军费都时常捉襟见肘。

    这三十万两银子,辽东实在是拿不出来啊。

    陆大人,若是辽东也想修建一条道路,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花费降低一些?”

    陆云逸走到案几旁,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递给潘敬,说道:

    “潘大人莫急,且看这份文书。

    修路费用看似庞大,实则物有所值。”

    潘敬接过文书,却没有立刻翻开,

    而是目光专注地看着陆云逸,等待他的解释。

    陆云逸清了清嗓子,说道:

    “其一,这道路修成之后,

    北平、大宁、辽东、高丽四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更加紧密。

    高丽、辽东物产丰富,有皮毛、人参、鹿茸等珍贵特产,

    以往因交通不便,难以大量运出售卖,

    只能眼睁睁看着宝贝烂在手里。

    而道路修通后,这些特产可以迅速运往大宁、继而运往北平,

    到了北平之后,运送到大明各方就容易得多。

    反之亦然,一些关内之物再送到辽东,价格就不会那般昂贵。

    一来一回,辽东商贾获利,百姓增加收入,朝廷税收也会相应增加。

    从长远来看,这三十万两银子的投入,

    必将带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

    潘敬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

    “陆大人所言虽有道理,可这回报终究是未来的事情。

    眼下三十万两银子的缺口,

    辽东就算是挤一挤,也只能拿出十万。”

    陆云逸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其二,这道路对于军事防御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北元残部虽已元气大伤,但仍时常在边境骚扰。

    辽东地处边疆,是抵御北元、女真的重要防线。

    以往,辽东各地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狭窄崎岖的山路,信息传递缓慢,军队调动不便。

    一旦北元骑兵来袭,往往难以迅速组织有效防御。

    而这条新修道路,宽敞平坦,

    军队可以快速行军,物资也能及时运送。

    如此一来,辽东防御能力将大大增强,

    北元骑兵再想轻易进犯,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相信这一幕,就算是朝廷也十分希望见到。

    既然如此,那以此为基,向朝廷要一些修路钱财,就不是难事,

    朝廷少说也得给十万两,两两相加,那就只剩下十万两的缺口了。

    潘大人别忘了,此事对大宁亦有好处,

    这最后的十万两,大宁都司衙门出了。”

    潘敬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敢问陆大人,若真的要修路,大概要多长时间?”

    “嗯若钱粮充足,工期可能会在三年左右。

    所以.只要有个十几万两,估么着就可以开始动工。”

    见他十分激动,陆云逸带着他来到地图前,

    指着地图上的北平、大宁、辽东、高丽四地,说道:

    “潘大人请看,四地地理位置相连,

    若能将这道路修通,形成一个庞大的商贸网络,

    就算是比不得江南富庶之地,

    但比一比河南山东这等地方还是足够。

    到了那个时候,你我还是不是在关外,重要吗?”

    潘敬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敢问陆大人,这是何意?”

    陆云逸笑了起来,看着地图面露感慨:

    “潘大人到了辽东就会知晓,

    不论是城中百姓还是官员,对于地处关外一事非常芥蒂,心也不在这。

    因为但凡草原强盛,国内再出一些乱子,

    长城外的地方都要被放弃,

    如此朝不保夕,如何又能让人安心待住呢?”

    潘敬作为第一批去往辽东的将领,此事他十分清楚,轻轻点了点头:

    “当年本官年纪还小,跟随武定侯爷去往辽东驻扎,

    一日除了吃喝,想得最多的事就是回家,

    总觉得辽东不好、不安全,

    想来就是地处关外、可以随时被放弃的缘故。”

    陆云逸脸色凝重,他是关外人,没有这等感觉,

    但对于这些关内人的想法,他是门清。

    沉吟片刻,他沉声道:

    “潘大人,只要大宁与辽东商贸繁盛,对国朝重要程度堪比河南、山东,

    那朝廷还能放弃关外之地吗?

    若大宁还和以往那般,只有几座城池,几条破烂官道,一些卫所,

    那朝廷放弃起来可是没有丝毫心疼啊。”

    潘敬的脸色凝重起来,这话虽然是在说大宁,但辽东也有这个顾虑。

    若是辽东没有足够铁矿,

    恐怕朝廷连抵御女真的军费都不想出。

    “可要发展商贸,繁盛地方,谈何容易.”

    潘敬忽然有些没落,对于新官上任的兴奋消散了许多。

    到了这一步,眼前全是困难。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

    若是现在不趁着北元还在,使使劲,

    那等国朝愈发安稳,北元没落,

    每年这大笔大笔的军费,朝廷上诸位大人还会出吗?

    江南、江西、直隶的钱,又怎么舍得送来关外?”

    潘敬额头流出冷汗,他在京城许久,知道一些隐秘。

    别说是关外军队了,就说浦子口城内的军队,

    民间与朝廷大人都十分不满,

    认为现在天下平定了,没有必要养这么多精兵。

    想明白了这点,潘敬有些知道,

    为什么眼前这位陆大人要拼死拼活地修路,

    甚至不惜与草原人做生意。

    看似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其实都是保自己的命啊。

    “修路一定要修.”

    “陆大人说得对,是潘某没有看明白。”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2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