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863章 各有心思 辽东乱象

第863章 各有心思 辽东乱象


“四石!四石!”

    朵颜山脚下,一名胡子拉碴的四十余岁中年汉子发出一声大喊。

    顿时,不知多少目光投了过来。

    警戒线之外的百姓瞪大眼睛,

    死死盯着那放置在地上的斛,呼吸急促。

    听到动静的脱鲁忽察儿用平生最快的速度跑了过来,死死盯着那中年人,问道:

    “多少?”

    “四石一斗!”

    “好!好!好!”

    脱鲁忽察儿脸色一下子涨红,眼中兴奋简直无法遏制。

    周遭的族人们也听到了这肯定之语,纷纷高兴得要跳起来。

    朵颜部位于东北之地,一年之中半数都是冬天,

    对于粮食需求,堪称整个大明之最。

    以往,朵颜部只能通过牛羊去换一些粮食,又或者去山里冒着风雪与危险打猎。

    即便如此,每年饿死的人也不计其数。

    而现在,有了亩产四石的作物,以后想要饿死人都有些难。

    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少族人纷纷跪地,

    向着脱鲁忽察儿磕头跪拜,口中高呼着:

    “保佑!”

    脱鲁忽察儿看着跪地的族人,神情复杂。

    族人们不明所以,认为此物是他这个族长所为。

    但他心里十分清楚,若是没有都司衙门的慷慨,

    朵颜部今年冬日还要死不知多少人。

    深吸了一口气,脱鲁忽察儿看了看四周权贵,他们一个个神情复杂。

    即便是当初最反对与都司合作的人,

    也都已经偃旗息鼓,默不作声。

    事实摆在眼前,

    与都司并肩作战,就能够活命。

    不仅是甘薯,族内不少新修建的房舍,也是通过贸易赚来的钱财。

    脱鲁忽察儿忽然惊觉,

    原来不知不觉中,都司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到了族内各方。

    衣食住行各个牵扯,就算是他现在想要自力更生,想要造反,恐怕都没有人支持。

    “唉”

    脱鲁忽察儿心中暗暗叹息一声,

    转而看向跪地的诸多族人,袖袍一挥,大喊道:

    “族人们,挨饿受冻的日子,过去了!”

    欢呼声冲天而起,甚至有人高呼万岁,引得脱鲁忽察儿脸色古怪。

    他走到高台上,接过旁人递过来的喇叭,大喊道:

    “现在,粮食有了,族人们不会再饿死!”

    “但,我们朵颜卫,不止于此!”

    “我们的日子还要过得更好,

    族人们要家家有铁器,人人有衣穿,顿顿能吃肉!”

    所有人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错过一句。

    眼前士气高昂,脱鲁忽察儿觉得,大庭广众之下说漂亮话就是好用。

    他继续道:

    “下一步,族中会挑选最出色的猎户进山打猎,

    打最好的猎物、选最好的毛皮,而后卖去大宁城、卖去应天京城。

    我在此保证,只要做好这件事,

    族人们将家家有铁锅、人人能吃肉!”

    “哗——”

    场中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就连不远处正在挖甘薯的百姓都直起身,沉默不语地听着。

    若是换作以往,这话必然只能信三分,

    但现在.他们不得不信。

    因为吃饱丰收就在眼前展示。

    脱鲁忽察儿迎着一双双眸子,嘴唇紧抿,大声喊道:

    “你们可能不知道,一张上好毛皮在大宁要卖多少钱,

    我可以告诉你们,足足十两银子,若是买铁锅,能买一百五十口铁锅!”

    场面再次沸腾,

    十两银子他们不知道有多少钱,

    但一百五十口铁锅他们是知道的。

    而一张上好、没有瑕疵的毛皮,

    族中就算是最差的猎户,误打误撞,一两年怎么也能打到一张。

    而族中厉害的猎户,能够在茫然雪地中,

    从猎物眼睛射入,从而只伤内脏,不伤一毫毛皮。

    刷刷刷刷,不止一道目光投向族中那些厉害猎户,不少女子甚至当场暗送秋波。

    “咳咳.”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狂呼之时,朵颜卫指挥佥事龙白秋轻咳一声。

    他同样年轻,不到三十岁,但能明显看得出来,他是明人。

    因为他的皮肤除了有些干裂,并没有漆黑。

    脱鲁忽察儿脸色一僵,知道这是对自己所言不满,他立刻开口找补:

    “族人们,若是没有都司如此慷慨的商贸往来,

    你们想一想,以前我们买一口铁锅要多少银子?

    那些奸商能要我们十头羊!

    现在买一口铁锅,只用六十五文!半只羊都不够。

    所以,我们朵颜卫的族人要懂得感恩,

    要知道谁带领我们离开贫穷,离开挨饿受冻的日子。

    是都司,是都司的陆大人!

    所以,我们要感谢都司,感谢陆大人!”

    人群再次沸腾起来,一个个大声嚷嚷着。

    龙白秋满意地点了点头,

    作为驻外的指挥佥事,确保朵颜卫的忠诚是他的首要职责。

    若朵颜卫不知感恩,

    只需要一封文书,两地来往商贸就要暂停。

    此时此刻,这等热闹场景,在朵颜三卫重复上演。

    假以时日,都司的掌控会愈发加剧。

    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辽东都司辽阳城。

    大雪纷飞,将整个世界映照得一片雪白,

    只有前方茫茫官道被军卒清扫,露出了一些土黄色地面。

    因为梅义谋反,与之牵连的都指挥佥事齐靖风、赵祖年纷纷被抄家,这就使得如今辽东都司的衙门格外冷清。

    如今只有辽东都指挥同知周鹗、都指挥佥事许成带领一行人马,静静等待在辽阳城外。

    风雪轻抚,让他们的眉毛胡子都挂上了白霜,脸颊冻得通红。

    许成张开嘴喘了口气,

    一股白雾弥漫,像是让他笼罩在云雾中。

    他看向不远处静静站立的周鹗,哈了口气,轻声道:

    “大人,往年可没有这么冷啊。”

    周鹗跺了跺有些冻僵的脚,

    即便军靴里面包裹着厚厚的毛皮,也能感受到周围的寒风刺骨。

    他一张口,同样是白雾弥漫:

    “是啊,今年下雪下得晚,但天冷得却很快,

    这才几天都要冻掉耳朵了。”

    周鹗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一众军卒,有些感慨:

    “幸好现在都司有你帮衬,过冬的大衣才能够及时发下去,

    要不然凭我自己操持这一大摊子事,弟兄们要冻死。”

    许成腼腆地笑了笑:

    “周大人过奖了,下官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等潘大人来了,都司便有了主心骨,

    到时候空缺的佥事都补上,大人也就不那么累了。”

    听闻此言,在场一众大人无不眯起了眼睛,复杂心绪一闪而过。

    周鹗也是如此,他干笑两声:

    “许大人很是盼着潘大人来?”

    许成一愣,反问道:

    “周大人这是何意?这么大一个都司,若是没有都指挥使,那还不乱套了。”

    “那可未必。”

    一旁,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笑呵呵地开口,他是定辽中卫指挥使白文昭。

    “这些日子潘大人没来,都司靠着周大人操持,都司还不是照样运转。”

    “是啊是啊,虽说都司不可一日没有长官,但周大人做得也不错嘛。”

    又有人出声附和,是定辽左卫的指挥使刘宏中。

    他三十余岁,年纪轻轻,长得英俊且意气风发,

    甲胄里的内衬都是名贵之物,

    因为他是辽阳城刘氏子弟,出身权贵。

    他一开口,不少都司的大人频频点头,觉得此言极对。

    许成看了看他们,眼中闪过了然,

    知道他们是对周鹗没有直接上位都指挥使不满,这才在这里阴阳怪气。

    只是,他有些古怪地看了一眼刘宏中,

    若是没有记错,此人是刘氏子弟,而且是陆大人的大舅哥。

    他怎么也与周大人站在一边,

    而不支持陆大人一力推荐的潘大人?

    许成满脑袋疑惑,觉得这都指挥佥事的职位虽然好,

    但要想的事情也太多了,远没有在三万卫的时候自在。

    周鹗大概也觉得气氛不对,笑呵呵地说道:

    “潘大人乃是都督府一众大人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指挥使,

    我等今日在这里迎接,就是为了配合潘大人,让咱们辽东也越来越好。”

    一行人有的点头,有的沉默不语,气氛古怪到了极点。

    一刻钟之后,视线尽头的官道上多了一个黑点,

    咚咚咚的沉闷声响出现在辽阳城外。

    一行人循声望去,只见黑点在飞速逼近,

    随着距离拉近,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一条漆黑长龙。

    战马奔腾之间,落地的雪花纷飞,与泥土一并被扬上天空,显得气势逼人。

    “来了!”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场中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

    马蹄声愈演愈烈,几乎眨眼间就冲到了辽阳城外。

    “止!”

    随着一声爆喝,一众战马前蹄高高扬起,而后重重落下,

    嘭的一声轻响,炸在众人心头。

    潘敬看了看门口一行人,神情严峻地翻身下马。

    一路行来,他可谓是深切见识到了辽东的路有多么烂,

    到处都是泥泞,化了的雪与泥土混杂在一起,

    一上冻,战马走在上面都要崴脚。

    莫说是相比于京城官道,就连大宁的官道都远远不如。

    这时,以周鹗为首的一众都司大人纷纷上前,躬身一拜:

    “拜见潘大人!”

    潘敬目光扫过众人,微微颔首,

    脸上努力挤出一抹和煦笑意,抬手虚扶道:

    “诸位大人免礼,一路行来,本官深感辽东风雪之苦。

    诸位在这冰天雪地中坚守,实乃我辽东之幸啊。”

    周鹗连忙拱手,恭敬道:

    “潘大人过誉了,此乃我等分内之事。

    大人一路风尘仆仆,还请入城,

    都司衙门已备好酒食,为大人接风洗尘。”

    潘敬笑着点头,与众人一同翻身上马。

    马蹄声哒哒作响,在雪地上留下串串脚印,一行人缓缓朝着辽阳城内行去。

    城内街道上,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

    看着这威风凛凛的一行人,眼中满是敬畏。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都司衙门。

    衙门内,炉火熊熊燃烧,驱散了些许寒意。

    众人依次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潘敬放下手中酒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诸位,本官一路从京城而来,又途经大宁,对比之下,深感我辽东道路严峻呐。”

    潘敬眉头紧锁,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众人闻言,皆放下手中酒杯,静静聆听。

    周鹗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揣测潘敬的意图。

    潘敬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寒风裹挟着雪花扑面而来,他指着窗外皑皑白雪,沉声道:

    “道路泥泞不堪,一旦敌军来袭,我军调动必将受阻。

    反观大宁,道路平坦宽阔,战马奔腾如飞,军事防御与调动极为便利。

    若我辽东道路能修成大宁那般,何愁敌军来犯?

    恐怕也不会出现去年女真寇边之事。”

    众人面面相觑,白文昭眼中精光一闪,捋了捋胡须,开口道:

    “潘大人所言极是,道路确实是我辽东一大隐患。

    只是,修路并非易事,

    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啊,偏偏辽东什么都没有。”

    刘宏中听闻此言,也点头附和:

    “白大人所言不差,如今都司衙门钱财紧张,

    各项开支都捉襟见肘,下个月的俸银都不知从哪弄。

    就算是我等想要修路,也无能为力啊。”

    潘敬背对着他们,眉头紧皱到了极点。

    他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诸位大人,一时的困难可以克服,银钱紧张一事亦是如此。

    但这道路,必须修,

    这是关乎辽东安危的大事,绝不能因一时之难而退缩。”

    周鹗微微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朝着潘敬拱手道:

    “潘大人,并非我等不愿修路。

    只是如今都司情况不容乐观。

    去年因梅义谋反,牵连甚广,

    不少人被抄家,朝廷不给一分也就罢了,

    还让我等将银两都送到京城,白白让都司又损失了一大笔银子。

    现在都司上下众多事务,处处都需要用钱,一直在勉力支撑”

    顿了顿,周鹗继续说道:

    “军械更换、军卒粮饷发放、城防修缮加固,哪一项都是大开销。

    如今库房里的银子,实在是所剩无几,

    根本无力承担大规模修路的费用啊,

    还请潘大人歇息之后,看一看都司的一众文书,再做考虑。”

    潘敬脸色一黑,放在身前的拳头猛地紧握,

    他知道事情难做,但没想到只是修个路都如此反对,

    这还没提三十万两的大工程。

    潘敬回过身,重新恢复了和煦模样,笑着说道:

    “周大人所言,本官自然明白。

    但去年辽东兵败之事不能再有了,

    若女真来袭,我辽东空有兵马,却迟迟无法调到边境,

    那纵使有千万兵,也形同虚设。

    修路一事,乃是长远之计,

    待本官看过文书后,再做打算,

    实在不行,可以由城中大户出钱集资嘛,

    路修好了,对上对下都是一件好事。”

    此言一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无人说话。

    刘宏中一听这潘敬刚来就要把主意打到他们这些大户头上,脸色一下子黑了。

    “潘大人,辽东大户这些年为都司出钱出力,

    去年女真寇边,一应军费粮饷都是向大户募集。

    现在修路还要大户出钱,这,恐怕不能服众啊。”

    潘敬看了过去,眼睛微微眯起,思索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还有此事?那等本官去了解一二,

    若城中大户都如此忠君爱国,本官要见见他们,对他们多加褒奖!”

    众人听潘敬如此说,心中稍安。

    周鹗端起酒杯,笑着说道:

    “来来来,今日为潘大人接风洗尘,不说这些烦心事!”

    众人纷纷响应,举杯共饮。

    酒杯碰撞之声,在屋内回荡。

    窗外,风雪依旧肆虐,

    但屋内众人,心中却燃起了不同的火焰,一顿饭吃得古怪万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2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