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早穿20年 > 第112章 关于种植

第112章 关于种植


九月底的秋风,已带上了明显的凉意,吹得“民工科”试验田里新栽的白菜苗瑟瑟发抖。

就在党建国琢磨着怎么给玻璃大棚加强保温时,一阵熟悉的汽车引擎声由远及近。

一辆解放牌卡车卷着尘土,稳稳地停在了科工委后勤处“民工科”那略显简陋的办公室兼仓库门口。

车门打开,外贸部新任司长王利民满面红光地跳下车,人未到声先至:

“建国!建国老弟!看哥哥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党建国闻声迎出,只见王利民大手一挥,卡车后厢的篷布被掀开,露出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的卷状物——整整一吨的聚乙烯透明塑料薄膜!

虽然按后世标准可能还称不上“厚”,但在这个连普通塑料布都稀缺的年代,这卷膜的厚度和透明度已经让党建国震惊得瞪大了眼睛。

党建国看着这“巨量”的物资,声音都有些变调,连声问到:

“王……王司长?这……这是从哪里搞来的?这太贵重了!”

处在这个时代,他可是知道这东西有多难弄,关键是要外汇!之前还担心王利民能弄到百十来斤就不错了。

王利民哈哈一笑,亲热地揽住党建国的肩膀。

压低了声音,带着掩不住的兴奋和一丝神秘说到:

“托老弟你的福啊!

你上次提的那个‘以物易物、低买高卖、瞄准缺口’的法子,我们回去反复琢磨,大胆试了几笔!

嘿,你猜怎么着?”

他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兴奋的说到:

“就这几个月,我们瞅准机会,用国内富余的初级矿产、土特产,换了三十多万吨国内急需的化工原料和机械设备,中间利用国际市场差价和运输成本差,里外里净赚了一百多万美金的外汇!

部里领导都惊动了!这不,哥哥我水涨船高,沾光升了一级!”

他指了指自己的肩章,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旁边的司机也适时补充,语气充满自豪:

“没错!现在我们王科长是正儿八经的王司长了!”

王利民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真诚的羞赧,用力拍了拍党建国,说到:

“建国,咱兄弟之间不说这个!

没有你当初的点拨,哥哥我还在为几吨聚乙烯发愁呢!

这一吨膜,是哥哥的一点心意!

没花钱,是其中一笔交易里,对方急着要大米,我们顺手加了几吨大米换来的添头!专门给你拉来了!”

这份“添头”对党建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他激动地握住王利民的手说到:

“王哥!你这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帮了大忙了!

年底……年底我一定给你准备一份‘硬核’大礼包!包你满意!”

王利民笑得见牙不见眼,乐呵呵的说到:

“哈哈哈,建国老弟就是爽快!哥哥就等着你的大礼包了!

以后有什么好点子、好门路,可得第一时间想着哥哥我啊!

咱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那必须的!”党建国也朗声笑道,心中已经在盘算了起来。

送走满载而归,收获了党建国的承诺的王利民,党建国看着那堆积的透明“珍宝”,豪情万丈!

他立刻召集农场组和种植组的骨干,大手一挥:

“同志们!塑料布到位了!咱们大干一场的时候到了!目标——十亩地,全给我罩上!搞越冬反季节种植!”

整个“民工科”像一台加足了油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十亩地被迅速圈定、平整。

有了玻璃大棚的经验,党建国对保温结构要求更高。

他再次找到刘飞,刘飞到处软磨硬泡又调拨来了数吨碗口粗的优质毛竹——

这是搭建拱棚骨架最经济实惠又坚固的材料。

搭建工作开始了,这个事儿的成败在于细节。

他亲自盯着,下达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每一根毛竹,必须给我打磨得溜光水滑!特别是竹节凸起的地方,一点毛刺都不能有!

这塑料布金贵得很,扎破一个眼,漏风漏热,咱们的心血就白费了!”

种植组组长崔二分,一个皮肤黝黑、手掌布满厚厚老茧的老把式,把这项任务当成了最高使命。

他怕自己粗糙的手掌感觉不出细微的毛刺,竟创造性地从家里翻出一块压箱底的丝绸(据说是他老娘当年的嫁妆)!

他带着几个心细如发的年轻组员,用这块光滑的丝绸布,一寸寸地在打磨好的毛竹上捋过。

二分的声音斩钉截铁的说到:

“只要这丝绸被挂起一丝丝细线,或者感觉有‘涩’的地方,立刻返工!再磨!”

这匪夷所思的“丝绸验刺法”,成了工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看着崔二分那专注到近乎虔诚的神情,用与他粗犷外表极不相称的轻柔动作抚过竹竿,党建国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人民在困难条件下迸发出的无穷智慧啊!

为了达成目标,总能想出你想都想不到的办法!

这种主观能动性,是只知道低头拉车的牛马永远不会有的!”

到了十月初,十亩地上,一排排由光滑毛竹搭建的坚固拱棚骨架巍然屹立,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万事俱备,只欠覆盖。

与此同时,育种工作也在争分夺秒。

党建国选择了条纹瓜(西瓜)  作为主攻方向。

“现在条件有限,没有更好的瓜果品种。西瓜耐储存,经济价值高,春节上市,绝对能卖出好价钱!”

7000多棵健壮的瓜苗在温床中孕育,蓄势待发。

十月的另一项重头戏是土豆收获。

7000多亩土豆地,放眼望去,一片枯黄。

全科上下齐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挥舞着铁锹、锄头,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起土豆”战役。

然而,收获的喜悦很快被现实的冷水浇灭。

忙活了近半个月,7000多亩地,最终只收获了不到640万斤土豆!

折合下来,亩产仅仅450公斤左右(约900斤)!

这个数字,对于来自后世、见惯了亩产动辄两三吨甚至更高产量的党建国来说,简直是惨不忍睹!

他站在堆积如山的土豆堆旁,眉头紧锁。

土壤肥力不足?品种退化?病虫害?还是管理粗放?问题出在哪里?巨大的落差让他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聊胜于无吧!”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土豆秧苗也没浪费,混着早已练系好的甜菜渣子,开始尝试制作青贮饲料。唯一让他担心的是密封问题——没

有专业的塑料膜,只能用传统的草甸土封法(覆盖厚厚的稻草和泥土),效果如何,只能听天由命了。

土豆收完,土地不能闲着。

积攒了几个月的猪粪、鸡粪以及发酵好的农家液体肥被均匀地撒入田地,晾晒两天后,开始起垄——

这是为即将定植的西瓜苗准备温床。

10月15日,7000棵西瓜苗被小心翼翼地移栽到了十亩塑料拱棚下的暖垄里。

党建国看着一垄垄整齐的幼苗,充满了期待:

从现在算起,到春节正好三个多月,成熟上市,时间掐得刚刚好!”

剩余的大片土地,党建国也没让它荒废。

一声令下,7000多亩白菜种子撒了下去。

“冬天了,咱们自己科里几百号人,还有猪啊鸡啊,白菜是当家菜!

解决自给自足,就是最大的胜利!”

土豆收获后,刘飞那边的卡车就排着队来了。

600万斤土豆被直接拉走,充实国库或供应其他单位。

“民工科”自己留下了30多万斤。

党建国大手一挥:

“拿出10万斤来,分!  按人头,咱们科里400多号人(包括农场工人),每人100斤!  算是今年秋收的奖励!剩下的,存地窖!以后食堂的土豆炖白菜、白菜炖土豆,管够!菜钱省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497/240313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