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水仙解围
听了小乞丐的话,百姓们才回过神来。
人家北凉王是抱打不平,不能眼看着包大人冤枉北凉王,何况北凉王还会给他们撑腰,怕什么?
于是,开始有百姓们七嘴八舌的道:
“北凉王没有鼓动我们。”
“没错,反正我是没听到北凉王说打死豹子虎的话……”
“是呀,打人是大家伙一起上的,没有人鼓动。”
起初这些声音是怯怯的,到后来就变成了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见众百姓上了道,沈凡自要替他们说话,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看向包洪文道:
“据闻,豹子虎和其同伙多年来在此欺行霸市,如今激起民愤才被百姓所杀。
本朝有法不责众一说,更有顺应民意一理,还请包大人明鉴。”
听到这话的那些百姓纷纷向沈凡投来感激的目光,然后又都看向包洪文。
在他们的心目中,包洪文就是青天大老爷,加上有了北凉王的话,他们就应该没什么事了。
不出所料,就见包洪文点头道:“北凉王所言极是,只要今日在场的人都交一份口供,这件事就可视为百姓自发为民除害。”
“小人愿意作证,小人也愿作证……”百姓们轰然应诺,应答声此起彼伏。
沈凡却微微蹙眉……感觉包洪文答应得太快了,如果是这样完全没必要弄这一出,是不是还有其它对自己的谋划?
果然,就见包洪文示意众人安静,看向自己话锋一转道:
“王爷,这豹子虎惹了民愤死了活该,可起因确是那锭银子,还请王爷说明白。”
沈凡道:“包大人的话我不太明白。”
包洪文笑道:“本官的意思是,王爷如何能证明那锭银子就是您的?
如果是王爷出手教训的对,可如果不是,本官还是要怀疑王爷是在寻衅滋事,那可是皇法不容之事。”
不待沈凡说话,又被激怒了的水仙已是指着包洪文喊道:
“你说什么呢,我们王爷会为了一两银子滋事,我看是大人你在滋事,在故意找我们王爷的麻烦!”
那个小乞丐也道:“包大人,这锭银子就是王爷给小人的,小人能作证。”
另几个小乞丐也纷纷道:“我们也能作证。”
可包洪文连眼皮都没抬,慢条斯理的道:“你们皆与北凉王爷相熟,证词不足为凭。”
沈凡脸一沉道:“看来包大人是把本王当罪人了?”
包洪文呵呵一笑道:“官法如炉,王爷想要解脱老夫的怀疑,总得给人一个确凿证据,证明这锭银子就是王爷给的。
免得有人拿此来污蔑王爷的名声,某家也是为了王爷的名声。”
沈凡这才彻底明白,这位都察院御史绕了偌大的圈子,靶心始终是自己。
表面上是维护自己的名声,实则还是在蓄意找茬,偏偏又把这种蓄意找茬说得冠冕堂皇。
好你个包洪文,为了帮安国公连这样下三滥的手段都用上了。
可这银锭是从银号取出来的,怎么能证明是自己的呢?
就正思索对策时,就见水仙上前一步对包洪文道:“包大人,您是说只要证明这银子是我们王爷的就行,对不对?”
“然。”包洪文笑眯眯道。
水仙跟小乞丐要来那锭银子,在手上颠了几下道:“这锭银是正通银号的,也是我亲自取出来的。
我这人有一怕,就是怕丢银子,所以给正通银号银票时就告诉掌柜的,只要是支给北凉王府现银,除了有正通元号的印记外,还要在旁边打上个小小的‘北’字。
今日正好大家都看看,给我们王爷做个见证。”
水仙说完这话,就把那个领头的小乞丐叫过来,给他指了指银锭上的印记,又指了指周围的百姓。
小乞丐看了后顿时现出喜色,可看着银锭上几个鬼画符的印记后,半晌憋出一句:“我不识字……您在给我指一遍哪个是北字。”
听到这话,水仙顿时升起一股优越感。
几天前她也不认字,只认识自己的名字,沈凡和北凉王府这几个字。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自从跟着苏先生读了书,自己也算是个识文断字的人,也可以教人识字了。
水仙耐心地指着银锭上的印记,用炫耀的语气道:“你看啊……这四个字是正通银号,你在看下边这个角上,这一横一撇便是北字。”
“知道了。”小乞丐高举银锭,像举着一面旗帜,从人群这头走到那头,边给他们看边道:
“大家都看好了咯,看好咯,在这呢,在这儿呢……北凉王府的北字……”
众百姓皆围过来看,虽然他们也大都不识字,可还是个别人认识,在这些人的见证下,都知道小乞丐所言不虚。
见此情景的水仙高兴极了,感觉比夏天喝冰酪还痛快。
包洪文脸色有些不好……有了证据不先给自己这个都察院御史看,反要先给百姓看,明显是不信任本自己,便示意差官去取银子,
差官上前拽住小乞丐道:“跟我走,给包大人看看。”
小乞丐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水仙。
水仙挺着胸脯道:“给他看。”
有了主心骨的小乞丐来到包洪文身前,举着银锭给他查看。
饱读诗书的包洪文眼睛早就花了,为了能看清伸手去拿银锭,却却发现小乞丐将银锭攥得死紧,还说道:
“就这样看,万一掉包了呢?”
“大胆!”一旁的差官怒喝道,就要去抢。
“退下。”包洪文呵退官差,弯下腰查看,鼻尖几乎贴到了银锭上。
阳光下,锭边缘的“正通银号”四字凹凸分明,右下角多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北”字,笔画细如蚊足却刀刀清晰。
看完后他直起身,对沈凡拱拱手道:“举证属实,王爷确实没有滋事。”
沈凡面无表情的道:“如此说本王可以走了吧?”
包洪文道:“当然可以,不过王爷走之前还需与这些百姓一样留下口供,这是例行公事。”
“可以。”沈凡应道。
与那些百姓需要衙役帮助录口供不同,沈凡的口供是自己写的。
因为文笔好,条理清晰,写得就极快,签上名交给了包洪文。
包洪文快速浏览了一遍道:“王爷写得一手好文章啊,又快又详细。”
“本王可以走了吧?”沈凡又问。
包洪文:“当然,不过在王爷走之前,某家有几句话想与王爷单独谈谈,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沈凡眉头微皱道:“是去大人的御史衙门么?”
“呵呵呵……”包洪文笑道:“王爷不是犯官,哪能去那。
既然昨日去王府讨茶不得,那今日便由某家做东请王爷喝杯茶,您看我们去那家茶馆可否?”
说着指了指街旁边的一座茶楼。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278/111110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