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奉天靖难后,我在大明开酒馆 > 第459章 大学招生,户籍不限

第459章 大学招生,户籍不限


李至刚虽是礼部尚书,可对于建设学府要花费多少银两,心中还是有数。

国家想要供养一座学府,那都头疼的不行。

谁会来承接这个钱?

他实在想不到。

陈羽笑了笑,开口道:

“之前说过了,现在的国子监由最开始为朝廷培育人才,发展成了现在的特权阶层镀金工具;”

“那么能不能让大学里面,也产生一批特权阶级,来填补建设学府的钱财?”

李至刚听后疑惑的挠了挠头,国子监现在可以说是地方权贵、与京师权贵的晋升通道。

这个问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哪怕是永乐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

那些勋贵子弟,家中大部分都为朝廷立过功、再者这些权贵子弟不走国子监晋升,难不成走科举?

定然不可能!

让那帮权贵子弟科举金榜题名,那就不叫权贵子弟了。

而且科举也会被这些权贵搞的乌烟瘴气。

因此,

只要权贵的手不伸向为朝廷选拔人才的科举当中,那么皇权对于国子监的行为,选择了默不作声。

皇权与权贵的晋升通道上,达成了一种看破不说破的默契。

当然国子监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权贵结交的地方。

毕竟自洪武后期开始,能够进入国子监的,哪个不是非富即贵?

随便结交一下,今后出了国子监,步入朝廷做事的时候,那都是实打实的人脉。

所以李至刚不认为那些权贵会吃饱了撑的,放着国子监不要,跑去建设大学,并在里面上课。

陈羽仿佛是看出来李至刚心中所想。

他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说道:

“我的建议是,大学依旧招办国子监的那一套,分别招收两类学生。”

“第一类自然是没有通过科举,但在某一门上,有着一技之长,同时也愿意在特长之上,继续钻研、深造的落榜生。”

“第二类,则是面向整个大明,招收愿意在大学读书的人,户籍不限!”

李至刚听后一愣,脑海中琢磨着陈羽的这两类人,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第一类自然不必多说。

可第二类,按照陈羽之前的意思,那就是承接大学费用的学子。

面对整个大明,真正有那份财力的,首选肯定是去国子监,而不是大学啊!

这样一来,所有的讨论,不就又回到了原点?

“陈老弟,国子监怎么说也是传承了千年的学府,只要是脑子正常的权贵,就不会走第二类进入大学吧?”

“那这第二类招生,一点意义都没有,反而有一种哗众取宠的味道。”

陈羽咂了咂嘴,想了想说道:

“刚开始我已经说过了,权贵阶级与普通阶级在学府上与晋升上,肯定是要进行分流的。否则,大学的风气将来一定会变成如今的国子监。”

“既然如此,第二类考生的范围,应该是同样有钱,但无权的商贾子弟!”

“商贾?”

李至刚听见这两个字,瞳孔一缩,声音不由加大了几分。

陈羽点了点头,伸出了两根手指,

“对,就是商贾!”

“大学在招收落榜寒门学子的过程中,必须也要招纳不同阶级的人,用来改善大学存在的形象与影响力。”

“倘若大学这种国家学府,只招收寒门学子。那么在外人眼中,这个新建立的学府,就是为了那些连书都读不起、饭都吃不饱的贫苦人家举办的,学府二字也会办成慈善堂。”

“单单这点,就违背了最开始将这些落榜生,留下来的初衷!留住人才、改善人才储存制度、增加永乐一朝在天下学子心中的形象。”

“因此,在学子方面,当然不能设下限制,没钱的寒门可以来上课,有钱的商贾子弟当然也可以来上课。”

“这样一来,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在学术上的地位,会越来越高,直至最后超越国子监!”

“那样的话,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大明当中,那些富商,为了能够让自家子弟进入这里学习、深造,同时也跟在国子监中的权贵一样,结交商贾人脉。这样一来,今后出去了,哪怕不能入仕,也能够更好的做生意,对商贾来说,好处非常多,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李至刚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他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最开始的想法是那些落榜考生里面,不乏有许多人才。

若是不将他们留住,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于那些人才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但结果后面的思想,歪成了怎么样扶持寒门学子身上去了。

要知道,天下的读书人分布在各个阶层,寒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若国子监只扶持权贵,而大学只扶持寒门,那么大学存在的意义,初衷可谓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兜兜转转一圈下来,大学很有可能还会发展成国子监那种程度。

国子监招生潜规则:家中无权无势不要;

大学招生潜规则:只要家中没钱没势?

大学创办的目的,是想要再次树立起天下读书人、有才人士,人人所向往的学堂。

在这里锻炼一段时间后,再谋求入仕。

那么逼格与分流上一定要做好区分。

但李至刚思索再三之后,还是忍不住问道:

“陈老弟,其实我认为你提出的解决办法不错,毕竟我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实际准则的实干派!”

“但自洪武一朝以来,在洪武帝的影响下,朝中官员对于商贾之徒有很大的意见。哪怕到了永乐时期这个意见减弱,但还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存在。”

“若大学这个招生政策一出,朝中官员定然会抨击那些不事生产、只想逐利的商贾之徒,加入国家学府,会影响声誉、学风等等理由,拒绝招生。”

“甚至,我若是提出这个政策与商贾牵扯上,说不定还会被抨击中饱私囊、居心叵测。”

“难啊!”

陈羽听着李至刚口中说出的一连串危害,不由一怔。

尼玛!

怪不得华夏明明是全球资本主义萌芽最开始兴起的地域之一,结果却落后那么多。

搞了半天,在没有进行思想启蒙的前提下,那腐朽的观念,真会阻碍一个国家前进的脚步。

从各种方面来看,这件事情都利国利民。

钱不用国家出,出名额就行。

哪怕是后世老美全球排名前三的大学,都是依靠着这种方式,收割着世界富豪的财富。

结果到了这个时期若是提出来,反而要被扣上这么多帽子!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095/238434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