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轴承‘铠甲’,梯度渗透工艺!
深夜,实验车间.
又是数天的鏖战。
上千人的研发团队,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眼中却闪烁着晶亮的光芒。
改良陶瓷复合轴承所需要的碳纤维材料已经从京都加急运送了过来,并且成功完成了复合试验,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复合陶瓷轴承材料,此时,轴承的测试还在继续。
周凡站在主控台前,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眉头紧锁。
太积电断供,这意味着凡米科技即将面临无芯可用的绝境。
而这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眼前这台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光刻机上。
“周总,第三次测试结果出来了!”
何兴伟拿着一份报告匆匆赶来,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显然也是许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周凡接过报告,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数据,脸色不由得沉了下去。
“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参数!”他的语气有些低沉。
何兴伟苦笑一声,点了点头:“高频振动下,轴承依然出现了微裂,虽然比上一次好了不少,但远远没有达到 45纳米制程的要求。”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原本就紧张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要知道,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他们已经尝试了无数种方案。
从更换轴承材料到优化结构设计,每一次尝试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可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李辉忍不住开口问道,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是急火攻心。
作为海城微电子的研发总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项目的重要性。
周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了那台经过无数次改良的激光发生器前。
机器运转时发出的嗡嗡声在此刻显得格外刺耳,每一次振动都像是在敲打众人紧绷的神经。
“你们看这里。”
周凡指着激光发生器内部的一个精密部件,语气严肃地说道:“我们之前只关注了轴承本身的强度,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碳纤维与陶瓷的结合度。”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高频振动下,碳纤维与陶瓷的接触面确实出现了并不明显的摩擦。
“就是这些缝隙,导致了能量传递的不稳定,进而引发了微裂。”周凡解释道。
何兴伟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就像是两个咬合不紧密的齿轮,运转时间长了自然会出问题。”
“那我们该怎么办?”有人急切地问道。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凡身上,他们都知道,周凡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就必然会有解决的方法。
这已经是这段时间以来,大家培养出来的默契。
周凡沉思片刻,说道:“我们需要想办法提高碳纤维与陶瓷的界面结合度,何副所长,你之前提到调整碳纤维编织密度,或许是个可行的方向。”
何兴伟眼前一亮:“没错!如果我们能找到最佳的编织密度,说不定能改善两者的结合状态。”
“但这还不够。”周凡摇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我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他快步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上面快速勾勒起来,众人纷纷围拢过来,只见周凡画的是一个复杂的材料结构示意图。
“这是……”何兴伟看着图,眼中满是疑惑。
“梯度渗透工艺。”周凡解释道,“我们可以在碳纤维表面涂上一层纳米级的过渡涂层,让它与陶瓷材料能够更好地融合,就像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这个思路好!”李辉兴奋地说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周凡笑了笑:“这其实是我以前研究中的一些启发,不同材料的结合往往需要一个过渡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把这个过渡涂层比作一层‘铠甲’,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具备一定的韧性,这样才能在高频振动下保护轴承不受损伤。”
在前世研究室温超导项目的时候,这种情况出现过很多次,基本上都可以靠着梯度渗透工艺解决。
即便没有特殊能力的分析推演,也很有信心。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实验?”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周凡点点头:“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材料配比!何所长,麻烦你负责调配不同密度的碳纤维;李总监,就拜托你准备一下我所需要的纳米涂层材料了。”
“你已经有想法了?”李辉眼睛顿时一亮。
“当然!”周凡笑着点头。
“行,没问题!”
“交给我们吧!”
何兴伟和李辉心中顿时火热,立刻行动起来,整个实验室再次忙碌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了鱼肚白。
十几个小时里,团队成员们轮番上阵,不断调整参数、测试样品。
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周凡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指导每一次实验。
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声音也变得沙哑,但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明亮。
“第 37组样品测试开始!”
随着何兴伟一声令下,新的样品被放入测试设备中。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
高频振动开始了,机器发出的嗡鸣声,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目前一切正常……”
“振动频率稳定在预期范围……”
“一小时数据正常......”
“......”
“两小时数据正常......”
“......”
“已经持续运行三个小时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氛更加紧张。
实验车间鸦雀无声,只能听到机器运转的声音。
很快,四个小时过去了,样品依然保持稳定。
“过去了,特种金属的极限时间已经越过去了!!!”负责数据监控的人发出一声惊呼。
所有人都握紧了拳头,但是却并没有欢呼声。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关键的不是四小时,而是四个小时之后,会不会出现问题!!
五个小时……六个小时……
当测试进行到第八个小时的时候,何兴伟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激动。
“可以了吧?都八个小时了...我们这算是成功了吧?”
他的目光紧紧看着数据屏幕,上面一片绿色,没有任何的警报信息。
李辉看了看周凡。
车间内其他人也是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主控台上站着的那道年轻身影。
周凡快速操作电脑,仔细的查看着这八个小时的测试数据,面色平静。
数分钟后,他抬起头,看向了一众人。
“嗯,测试过程很顺利,没有再出现材料磨损和强度下降的情况,新的轴承没问题!”
话音刚落,实验车间内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所有人都忍不住兴奋起来。
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甚至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也有人如释重负的揉着额头,瘫坐在椅子上。
李辉和何兴伟对视,目光中也都是振奋之色。
“这个测试数据,还真的跟周总先前在白板上写的数据一模一样!”李辉此时已经来到电脑前,看着上面的数据资料,眼神中带着一种莫名的情绪。
“我就说,周总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何兴伟笑道。
曾经也不是没有见过周凡的妖孽,在光机所的时候,刚看完操作手册就敢直接实操,关键还真给他做出来了45纳米制程可用的高端光学镜头,这种事已经够魔幻了。
所以,何兴伟也算是有了免疫力。
“周总,这次真是多亏了你,这个梯度渗透工艺,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何兴伟心中感慨,忍不住开口。
李辉也点头附和,眼神中带着一抹激动:“是啊,有了这个‘铠甲’,我们的轴承终于能承受住高频振动了,45纳米光刻技术,终于看到希望了!”
周凡摆摆手,笑道:“行了,现在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接下来是极限测试,机器不要停,至少要满72小时!”
“好!”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实验室,照亮了大家疲惫却充满希望的脸庞。
这一刻,虽然熬了一个通宵,却毫无困意。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正在创造历史。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024/242275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