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病急乱投医
西平府,节帅府小院。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这处幽静的小院却有如世外桃源。
一进的院子,里面栽着三五棵杏树,此时正是结果的时候,满院子有一股骄阳蒸腾嫩叶的气味。
折凝香的小腹渐渐隆起,陈绍这几日也减少了去灵武大营的频率,时常留宿在这里。
他正坐在树下,瞧着各地送来的情报和军报。
旁边的罗汉榻上,折氏闭眼睛躺着,正在小憩。她的皮肤洁白,配上颜色素雅的缎子更显得高雅美好,玉白的耳垂上带着两颗白珍珠,叫人见之便生出喜爱之情,产生想要把玩的愿望。
微微隆起的小腹,也让她增添了一丝为人母的成熟韵味。
通过各地的情报,陈绍总结出一个结论,大宋正在缓缓地步入正轨。
河北那一棒子,打的实在是太狠了,让大宋近乎休克了半年。
但它毕竟是一个近两百年的王朝,是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的。
而且有很多的忠贞之士,有文有武,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局势变得好转起来。
陈绍很是欣慰。
老实说,他不喜欢赵佶,也谈不上多喜欢大宋,忠心更是一点也没有。
但是他不希望看到大宋如今就倒下。
因为那将会是女真人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如果大宋现在就乱了,那么就跟明末一样,会让女真人钻了大空子。
以大宋的体量和他两百年的王朝底蕴,就算是灭亡,最少也得折腾个十来年。
中原那些忠义之士,涌起的豪杰,都会先来打叛乱者。
这种混乱至极的内耗,会让异族南下,变得格外轻松。
完颜阿骨打已经病重了,他只要一死,主战派就会占据女真的上风。
再加上天祚帝也被逼到了绝路上,女真南下,只需要一个契机。
中原一乱,他们马上就会从古北口,涌入幽燕腹地,继而威胁河北。
此时此刻,谁发动内战,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陈绍不会当这个罪人,而只要他别野心爆棚,主动造反,大宋也没有这个精力来招惹他。
如今这样,保持着和大宋名义上的君臣关系,慢慢积蓄自己的力量,等将来出关时候,有大宋这杆旗帜,中原豪杰也会为自己所用。
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情报收起来,陈绍招了招手,让丫鬟送到书房,由自己的书记官留存。
很多情报,你乍看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用处。但是将来发生了其他连锁的事,再拿出来看,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陈绍很注意情报方面的收集,他一直觉得自己玩阴谋、斗心眼,是肯定玩不过蔡京这类人的。
那就要知己知彼,把所有事,都摆在阳光下进行。
我不期待你们主动犯错,出手全是阳谋,壮大自己,静待变化。
以如今各方的战绩来看,大宋能挡住女真的机会,基本为零。
与历史上相比,大宋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只是少了西夏这个掣肘。
虽然蔡京为了自己的权势,以极大地毅力裁撤了禁军,解放了一下财政,但整训新军的时间太短了。
童贯在伐辽时候的表现,和历史上差不了太多,凭什么相信他们守卫汴梁、河北时候,就能比历史上强了。
丫鬟脚步虽然轻,但还是把折氏吵醒了,她揉了揉眼睛,见陈绍在跟前,就坐在塌边笑着说道:“我梦到这杏子熟了,酸酸的,没想到还真的口中流涎。”
陈绍笑道:“可能是你梦里偷吃酸梅了。”
折氏呆呆地看着头顶的杏子,果子熟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孩子出生的时候。
她伸手抚摸着肚子,有无数的憧憬。
陈绍瞧着她的模样,见她眉宇间露出的欢喜,忽然生出一种爱怜之情。
两个人坐的很近,陈绍握住她的手,相视一笑,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却温情满满。
——
夹山,在乌拉山与大青山之间,有一大片的山区。
此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而且靠近定难军掌控的黑山地区。
所以在走投无路下,耶律延禧派人穿越沙漠,来到西平府,向陈绍求助。
看着堂中的契丹使者,如今的使相萧奉前,陈绍有点意外,耶律延禧真是病急乱投医。
到了这个时候,谁还会去帮他啊,关键也真帮不了啊。
他们倒确实可以从黑山进入自己的地盘,但那样不就把女真全部引过来了。
陈绍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要是自己实力足够强横,完全可以将耶律延禧接来,然后以他的名义,组建一支复辽军。
趁机打入大辽境内,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挟持天祚帝,吞下大辽那庞大的疆域。
“还请陈将军早发援兵,我们大辽愿意与将军结盟,等恢复了大辽疆域,割让西京府和南京府给将军!”
陈绍呵呵一笑,这时候他们当然什么条件都愿意给了,毕竟是让自己去拼命。
他也没有果断拒绝,而是说道:“请使者少歇,在定难军做任何决议,都不是我能独断的,要和手下人商议一番。若是他们都同意,我自然是愿意出兵的,毕竟女真人残暴,而宋辽本就是兄弟之国。”
辽使也不知道他是真心的,还是随口敷衍,不过见陈绍言语客气,没有因为大辽如今的境地,就对自己冷嘲热讽,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在他来的时候,曾做过这样的打算,就是陈绍一看见他,就把他绑了送给女真人。
“来人呐,快快为大辽使者接风洗尘,安排酒菜,不得怠慢!”
萧奉前看了陈绍一眼,心中七上八下,但也只能随着亲兵前去歇息。
走到门口,他又回头,向陈绍抱拳道:“还请将军慈悲。”
“萧使相放心,我自然会和他们陈述利害,劝他们出兵。”
萧奉前这才离开,带着一群手下,随着亲兵来到一处衙署中,果然有好酒好菜招待。
大家随着皇帝陛下东奔西逃,都多久没有吃上这么一顿了,护着他走过沙漠的契丹兵将,全都咽了唾沫。
萧奉前说道:“大家一起坐下吃吧,谁知道是不是我们的断头餐”
陈绍没有召集人来商议,这种事还商议什么,但是他让人把大辽皇帝耶律延禧的书信,好生保存起来。
嘱咐道:“万万不能丢失。”
手下人见他如此重视,更不敢掉以轻心,小心翼翼地将之保存起来。
要是耶律延禧还有强大的力量,哪怕是大辽的一半实力,自己都有可能动心。
此时的话,去了就是独自面对女真大军。
耶律延禧自保都不可能了。
一直陪在他身边的魏礼说道:“节帅,这辽帝有些过于荒唐了,我们如今还是属于大宋的,他难道不知‘海上之盟’么。”
按照海上之盟,宋金才是盟友,契丹是敌国了已经。
陈绍笑道:“蝼蚁尚且惜命,更何况人。他四处求救,也是一种努力,说起来这辽帝自从金人破了上京开始逃亡,已经坚持了五年,被追的似丧家之犬,依然坚持不降,说起来还算是有点气节的。”
陈绍想起赵佶爷俩来,心中不禁又啐了一口。
“今年四月,金兵围辎重于青冢,秦王、许王、诸妃、公主、从臣都被金军俘获。金兵送耶律延禧族属辎重东行,耶律延禧得知自己的妃子儿女被捉,竟有胆量与金兵邀战于白水泺,虽然再次兵败,但至少胆气可嘉。”
人无论多无能,只要在这个时候敢打,总能得到一些同情。
这就是汉人固有的情怀,陈绍也不例外。
而赵佶爷俩,则是把自己的亲闺女、亲妹妹骗着送出去,希望换来金人退兵。
最后也没逃了,被一锅端了。
魏礼见陈绍把耶律延禧的书信,如此珍重地收藏起来,自然不是为了传家或者卖钱。
估计有将来利用的意思,再联想到定难军在夏州的部署,节帅似乎有出兵云内诸州的打算。
节帅还肯定了耶律延禧敢于请战的勇气。
魏礼是在汴梁的党争旋涡里滚过的,对揣测上意格外敏感,他暗暗给自己提了个醒,要在关键时刻,及时表现出主战的意愿和勇气,与节帅站在一起才行。
至于能不能打过女真人,魏礼十分自信,他是这定难军的政策实行者,只有他最清楚,如今的定难军蕴含着多大的能量和潜力。
——
女真兵马,对耶律延禧的围剿,正在进入白热化。
耶律延禧如今就是个巨大的热点,他逃到哪里,哪里就是最热闹的,哪怕是荒无人烟的山林和荒漠。
随着老皇帝完颜阿骨打病重,退到了后方,不能再处理前线的军务。
前线围剿的女真大军,由完颜斜也统一指挥。按理说斜也是阿骨打亲自提拔起来的“忽鲁勃极烈”,名正言顺,理应是金国兵马统帅。
但是完颜阿骨打走后,斜也很难辖制如此多的兵马,尤其是西路军的完颜宗翰和东路军完颜宗望,都各自统帅大军,独断专行。
此时在夹山附近,被摧毁的城塞废墟之外,已然是一片皮帐接地连天之势。
女真人,向来是以捉拿耶律延禧,作为最重要的事。
所以,也投入了最多的兵力。各色甲胄,各色旗号,各色装扮的军马,正在或安营扎寨,或出兵巡哨,或就在营中养精蓄锐。
聚集于此的大军不计其数,视线之中,单单是女真本部精锐,就不下一二万人之数。
各个谋克认旗,遮天蔽日,猎猎舞动,尽显这支气势正盛的鞑子军中的剽悍之气。
女真人虽然勇猛,毕竟是小部族出身,人数天生不足。除了这些金钱鼠尾,粗壮结实的女真本部精锐之外,其余营中还有形形色色的女真治下部族的仆从军。
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从草原上征募而来的漠南三十姓鞑靼。这些被辽人成为野蛮人的草原汉子,身穿皮袍,科头蓬发,持角弓骑着矮壮但是耐力长久的蒙古马。
他们以部族为军中聚落,依然保持着放牧时候的组织,依附着女真军帐而扎下自家散乱的营地。
营中甚至还养着成成群结队的羊马,其中赶着的羊,就是这些辅从军的军粮,羊嘶马鸣,与人杂居一处,营地内臭烘烘的如同一个个粪坑。
这就是女真的西路军,他们从未踏足过大辽最富庶的土地,一直在西北征战。
女真的东路军占据辽人当年的菁华腹心之地,征募的部族仆从军规模更为庞大、也更正规。
这些以渤海人为主,还有高丽人、奚人,甚至还有少部分的契丹人和汉人。
本来都是从白山黑水钻出来的,因为出兵的方向不同,也就此让两路人马有了差距。
东路军不光规模大于西路军,而且还有不少的辎重与攻械,盔甲之类的也都很齐全。
所以除了野战之外,东路军还有相当的攻拔坚城实力。
西京府,算是大辽最穷的地方了,即使是同为幽云十六州,尉州、应州等地,也是贫瘠的很,完全无法和燕地相比。
女真西路军征募的部族仆从军,只能以草原上蒙古帝国前身各个部族为主,尤其是漠南蒙古各部。
此时还没有蒙古这个说法,他们都是松散的部族,这些人的生存条件和女真人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危险。
马背上长大的这些仆从军,固然使宗翰所部野战能力加强,但是结硬寨、攻坚城的能力,还是颇为匮乏。
女真人的战兵构成,大概就是这样。
当然,除了这些当做作战核心的军马之外,还有数量更多的苍头、生口等辅军。
他们的待遇就更低了,也更加悲惨,基本全是被掳来的奴隶。
在女真人的鞭子抽打下,成群结队地在四下伐木樵采,或者牵着一群一群的马匹在饮水照料。
营地中所有的苦工杂役,也全部由他们承担,稍有不慎就被任意打骂处置,打死了完全没有任何责任。
这些苍头、生口之间也没有个森严秩序,连个管理者都懒得挑选,全凭他们自己组织,由强壮或者有些名望的来担任。
临战的时候,往往被毫不顾惜地驱赶上前,当做炮灰,哪怕浪费敌人的箭矢,在女真人看来都是值得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陈绍花钱购买,完颜拔离速和当时西京府内的女真人都十分乐意的原因。
在他们眼里,这些人根本一文不值,贱如蝼蚁。
平日里苦役繁重,女真人还不管饭,吃食全靠抢掠当地百姓,每天饿死的极多。
这次女真西路军全体出动,规模极大,大同府的完颜希尹都来了。粮秣更加不充足了,到了这地方百姓已经十室九空,千里无鸡鸣,没地方掠夺,这些苍头、生口的聚居之所,每天都会抬出去几十上百具尸首。
那些跟随女真军日久,在上京府、中京府或者辽地被俘、有些资格的还好些。
最苦的便是在西京大同府强行征募的汉民,是女真这个层层压迫体系的最底层。
每天抬出去的尸首,多是这些云内沦亡百余年,换了一代又一代的异族主人骑在头上的汉民们。
在女真人眼里,这些汉民无论死了多少,他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甚至还会嬉笑指点,兴起时再射杀一两个。
这样纷乱喧嚣、臭气哄哄的营地,已然将附近的空地塞满。
从北面每天都还有源源不断的军马涌来,谁都不想错过俘虏或者击杀耶律延禧的功劳。
女真起兵,就是为了复仇,所以这是最大的战功。
完颜阿骨打已经无法主事,各个骄兵悍将,也就一股脑涌入此地,来争夺这个功劳。
其实这很不好。
就像陈绍打下兴庆府之后,李乾顺逃到了贺兰山,明智之举就是让韩世忠一个人率领有限的兵马,慢慢围杀就是了。
这样全都聚集在此,反倒错过了收拢人心,建立统治的时间,导致如今云内诸州,基本全部被当地豪强、土匪霸占。
也就是如今唯一的大国-——宋朝拉胯,但凡是个明主在位的中原王朝,此时已经兴兵讨北了。
在烧成白地的城塞废墟中,女真人无聊地看着苍头生口们为了争些吃食殴斗,看着打死了人,他们才稍微有些兴趣。
稍微对行军作战有些经验之人,就知道如此大军,绝不能在此死地多耽搁。
必须尽合围包夹,但是宗望和宗翰,斗的正凶,唯一能压制他们的阿骨打又不在。
完颜宗翰是国相撒改的儿子,他这一派,属于是军功贵族。
为了制衡,阿骨打提拔亲弟吴乞买、斜也(完颜杲)为勃极烈,压制撒改系势力。
并且在起兵两年之后,以“谋反”罪名处死战功显赫的堂弟完颜斡带,警示贵族不得挑战皇权。
完颜阿骨打身体好的时候,他本人的威望十分高,压制着两派没有什么大的冲突。
如今他一病倒,事态逐渐有些失控,像围杀耶律延禧这样的大事,他们也敢互相拆台。
谁都不愿意给对方胁从掩护,导致耶律延禧几次死里逃生,从大军的包围中逃脱。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64/111109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