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185试探
第183章 185-试探
苏卢卢布小行星带,萨卢斯特星系。
布雷马区。
“击退号”舰桥内。
冰冷的金属墙壁映着控制台闪烁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电子元件低鸣和循环过滤器的微弱嘶嘶声。
机器人副官小塔的球形头部转向指挥官雷恩,其光学传感器稳定地亮着。
“指挥官,特伦奇上将的通讯,又来了。”小塔的声音平稳,传达出一丝无奈。
雷恩正凝视着主战术全息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光点标记着敌我舰船,“有什么好消息吗?”
“很遗憾,没有。”小塔的回答干脆利落,“我们的‘待命命令’依然有效,在‘风暴之门行动’启动之前,禁止与敌军发生任何交战。”
期待瞬间落空。
雷恩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困惑取代了希望,“小塔,你肯定向他报告了实际情况,对吧?敌人正在向我们开火,这不是演习!”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扶手。
“指挥官,我向上将完整汇报了舰队当前状态,以及过去六十一个标准星系小时内发生的所有接触事件。”小塔的合成音调保持着专业,“这是我们第三次正式请求交战许可,特伦奇上将的态度非常明确,他坚持原有的决定。”
这个决定,几乎就等同于将军办公室的最终立场。
换句话说,就是代表坦恩派系的意志。
雷恩的思绪飘远。
在最高指挥官崛起之前,特伦奇上将和坦恩将军,曾是分离主义联盟中威望最高的两位军事领袖。
他们如同支撑邦联战争机器的两根巨柱。
战争状态持续,他们的地位也就等同于支撑着邦联本身。
这种格局,很自然地催生了竞争,或许还夹杂着一点对手间的认可,但这种竞争关系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为什么呢?
根源在于邦联武装部队内部始终存在的两大派系军官团。
一派出身于企业安保或私人军事公司。
另一派则来自各邦联成员星球的联邦正规军。
虽然《民兵法案》在名义上整合了前者,将其纳入国家统一军事体系,但两种背景带来的不同行事风格和理念差异,依然像幽灵般萦绕在舰队之间。
如今,坦恩坐上了最高指挥官的宝座,但特伦奇元帅在邦联武装部队内部,尤其是那些出身联邦或对其理念认同的军官中,依然拥有广泛而坚定的支持。
雷恩知道,如果特伦奇和坦恩的意见相左,邦联武装部队的指挥链条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顺畅运作。
换句话说,特伦奇现在坚持执行坦恩的“待命命令”,本身就意味着他个人也认同这个策略,而不仅仅是盲从。
雷恩和他的参谋已经将第二十八机动舰队面临的困境,巨细无遗地呈报给了特伦奇。
他长长地、沉重地叹了口气。
既然特伦奇在完全了解情况后,依然选择维持原命令……
那么,这一切难道真的是某个庞大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雷恩感到一阵无力,他只能靠猜测来拼凑背后的意图。
距离第一次那场令人憋屈、未发一炮就后撤的“接触”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一个星系小时。
在这期间,绝地将军里斯·阿尔里克斯指挥的“调解者特遣部队”又对他们发动了两次进攻。
三次小规模冲突,三次向元帅发出急切的请求,恳求允许他们出击,歼灭这支步步紧逼的共和国舰队。
三次,请求都被冰冷地驳回。
雷恩眼睁睁看着阿尔里克斯的战术意图。
她像用手术刀般精准地试探着他们的防线和反应,而他却因为更高层的战略考量被束缚住手脚,无法做出有力反击,这种滋味如同毒药般侵蚀着他的神经。
过去的六十一个小时里,他感觉自己像被置于显微镜下。
他几乎能想象出阿尔里克斯在“调解者号”的舰桥里,如同一位经验老道的侦探,仔细地、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地分析着每一次接触的数据,将第二十八机动舰队的行动模式、防御重心、反应速度一一拆解、归档、研究。
她正在拼凑关于他们弱点的完整图景。
问题就出在六十一个小时前的那次接触。
当时,雷恩犯了一个关键的错误。
他们不清楚阿尔里克斯将军为何突然将矛头直指他们的辅助舰队。
甚至连这是否真是她的主要目标都无法确定。
为了应对她的那次凶猛突袭,雷恩下令采取了所有能想到的防御措施。
他们不仅将主力战斗群向前推进了五千五百万公里,形成一道屏障,更把至关重要的辅助舰队牢牢安置在小行星带的核心区域,并额外部署了超过一百艘护卫舰艇,将其围得水泄不通。
按照常理推断,攻击这支辅助舰队应该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比例。
谁会为了区区五艘看起来平平无奇、只是经过改装的运输船,去冲击如此严密的防御圈?
谁会认为值得用一支经验丰富的舰队去冒这种险?
但阿尔里克斯偏偏就这么做了。
至少,当时所有迹象都表明是她发动了那次攻击。
而这恰恰就是雷恩后来才意识到的致命问题。
“第六辅助舰队”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它不仅是代号“星芒行动”的核心要素,更是即将在里马贸易航线上展开的“风暴之门行动”成败的关键基石。
所以,当阿尔里克斯摆出不惜一切代价直冲辅助舰队的架势时,雷恩和他的舰队退缩了。
因为他原本的作战计划里,只是引诱阿尔里克斯主动进攻,然后利用预设的伏兵将其舰队合围歼灭。
阿尔里克斯不可能对此毫无察觉。
在雷恩看来,她那看似疯狂的冲锋,很可能只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试探,目的就是观察他们的反应,而非真的要执行自杀式攻击。
然而,无论出于何种考量,第二十八机动舰队的反应,给了她一个明确的答案。
因为他们退缩了。
下达了最高优先级的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辅助舰队。
他们主动放弃了精心布置的包围网,转而将舰队收缩,在辅助舰队前方构筑起一道防御阵线。
这一举动,彻底证实了阿尔里克斯的怀疑。
这支辅助舰队非同寻常!
因为按照原计划,共和国舰队本该陷入绝境。
即使阿尔里克斯真的奇迹般地突破了前锋防线,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她的舰队被孤立在茫茫太空之中,前有主力堵截,后有伏兵包抄。
无论怎样,第二十八机动舰队都能轻易调整部署,完成合围,在“风暴之门行动”甚至尚未启动之前,就干净利落地清除掉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唯一的变数,就是辅助舰队面临的风险实在太高了。
“调解者特遣部队”依然拥有九艘强大的“骑士级”歼星舰和六十艘其他主力战舰。
其重型涡轮激光炮阵列和密集的星际战斗机群,足以对担任后卫的护卫舰群造成实质性威胁。
等到主力战斗群掉过头来支援时……哪怕只损失掉一艘辅助运输船,都可能让未来战役的成功概率暴跌五分之一。
十六个星系小时之后,“调解者特遣部队”发起了第二次攻击。
这一次,阿尔里克斯将她的部队拆分成六个独立作战中队,像撒网一样分散部署在萨卢斯特星系的各个战略要点,同时将主力战斗群置于他们第二十八机动舰队与萨卢斯特行星之间。
第一次冲突中对手的退缩引起了她的高度警觉,现在,她要彻底摸清这个“弱点”的边界和深度。
接下来的十八个星系小时,对萨卢斯特星系内的分离主义部队而言,如同噩梦。
共和国舰队的六个中队在星系各处神出鬼没,发动突袭,进行骚扰性的小规模交火。
阿尔里克斯不断变换攻击目标,从一颗卫星跳到另一颗行星,试探着第二十八机动舰队防线上不同区域的反应。
每一次接触,每一次他们被迫做出的防御调整或后撤,都像是为阿尔里克斯提供了一块关键的拼图碎片。
她耐心地收集着这些信息,逐步勾勒出第二十八机动舰队真正的防御重心和战术意图。
最终,为了避免被分割歼灭并保护核心目标,雷恩被迫下令舰队整体后撤,退守至苏卢卢布小行星带深处一个易守难攻的位置。
那是霍尔戈突击师发现的一座早已废弃的采矿站废墟。
既然阿尔里克斯显然已经放弃了围攻萨卢斯特行星,转而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追踪打击他们的辅助舰队上,那么依托小行星带的复杂地形和废弃空间站建立稳固防线,就成了在“风暴之门行动”命令下达前,唯一能确保将她挡在外面的办法。
这种被动的等待,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更加煎熬。
雷恩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焦虑折磨的人,忍不住一遍遍想联系特伦奇询问进展。
让他心情复杂的是,小塔总能理性地劝阻他,认为每次敌人行动后再提交报告,能积累更多“证据”,让他们的请战理由显得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无论如何,正是在这段憋屈的防御和对峙期间,阿尔里克斯几乎可以完全确定,“第六辅助舰队”就是第二十八机动舰队真正的命门。
毕竟,这支辅助舰队是赋予“机动舰队”其关键机动能力的核心。
每一次她对辅助舰队可能的位置施加压力,无论真假,第二十八机动舰队都会做出大规模、高成本的调动,小心翼翼、却又无比坚定地将那几艘运输船向小行星带更深处转移,深怕有半点闪失。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阿尔里克斯敏锐地察觉到了对手的第二个关键特征。
他们绝不会主动出击。
当她大胆地将舰队分散,暴露出明显的薄弱环节时,第二十八机动舰队本有绝佳的机会发动反攻,逐个击破她那分散的中队。
然而,对方舰队始终按兵不动,坚守在防御阵地上。因为他们接到了严格的“待命命令”。
这一点阿尔里克斯当时并不知道,但她的怀疑已经升起,而她接下来的所有行动,都旨在验证这个至关重要的猜测。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58/1111094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