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278章 不可避免的忧患,徐庶庞统齐献良策

第278章 不可避免的忧患,徐庶庞统齐献良策


部署完毕后,刘备又留庞统、徐庶共议对策。

    刘备眉头紧蹙,道出心头想法:“眼下形势,我之大志已无法遮掩,也难以再假袁绍之名,颜良、文丑二将深受袁绍恩义,必不肯背弃袁绍而投我,我欲以诚相待,令二人率本部兵马先赴卢奴面见袁绍。士元、元直,意下如何?”

    庞统沉吟片刻,进言道:“颜良、文丑绝非韩范、马延之流可比。若使其掌控卢奴要冲,不仅会重断幽并通道,更可能被袁尚利用为先锋,届时我军腹背受敌,悔之晚矣。主公还请三思。”

    徐庶亦劝道:“主公仁厚,虽然想招揽颜良、文丑二人为己用,但也需提防袁绍强令二人效力袁尚。届时他们若违抗军令则是对袁绍不忠,若遵命行事则是对主公不义,反陷其于不忠不义之境,委实不美。”

    见刘备面露犹豫之色,徐庶又提出折中方案:“不如先由我私下接触颜良、文丑,试探他们的真实想法。孔明行事向来周密,可以同时派人前往常山、中山两地收集情报。待情况明朗后,再决定是否让二位将军前往卢奴。“

    刘备在帐中来回踱步,最终按捺住了派遣颜良、文丑二人率部前往卢奴的心思:“既然如此,元直可先去与颜良、文丑会面。若他们心存顾虑,切莫勉强。我以信义立身,绝不能为此失了信义。”

    待徐庶离开后,刘备愁眉未解,几度欲开口,又都咽了回去。

    庞统凝思一阵后,低声询问:“主公可是在忧虑袁熙?”

    刘备闻言一叹:“自袁绍欲卸任让位的流言传出,袁熙便与我疏远;虽然我与袁熙是彼此利用,但若无袁熙相助我也无法取得今日之势。我委任子龙为上党太守的消息传出,袁熙或也会与我再生嫌隙,我委实不愿与之反目,故而忧虑。”

    若是曹操、袁绍遇到这等事,只需要派遣刺客或吩咐袁熙仇人就可解决掉袁熙这个麻烦,成王败寇,谁阻大业就杀谁。

    然而,既以仁德信义立足于世就不能违背仁德信义,否则出身不如曹操、袁绍的刘备就无法赢取士民的推崇和依附。

    出身寒微的势力君主,行事为人还不讲仁德信义,又有谁愿意真心跟随?

    昔日刘秀之所以能自众多宗室中脱颖而出,正是凭借其仁德信义赢得了士民的广泛支持,最终成就大业。

    “洛水之誓”更成为此后两百余年间士人誓约的典范,若非司马懿背信弃义,破坏此誓的权威,其影响力或许还能延续至晋朝乃至唐代。

    庞统淡然进言:“主公多虑了。袁绍欲让位与主公,乃是袁绍之意而非主公之意。主公若是不愿与袁熙反目,可让袁熙暂代并州刺史之职,共治并州,以安其心。倘若袁熙不肯安心与主公共治并州而生离叛之心,主公也无需再与袁熙秉持仁德信义。”

    虽说让袁熙暂代并州刺史,但实际上刘备真正能执掌的并州诸郡也就上党一郡,而上党太守又是赵云。

    让袁熙共治并州,既能给袁熙一个台阶,也可以确保刘备在并州实际控制权不丢。

    即便袁熙不会甘心当傀儡也无更好的选择,袁绍偏心袁尚而忽视袁熙,刘备至少还能给袁熙名义上的利益。

    庞统的进言亦有杀伐狠辣之意。

    相较于袁尚和袁谭,袁熙是最没资格当袁绍嗣子的人,也是最需要借助外力的人。

    袁熙若是能想明白自身的立场,今后也能博个封侯,若是想不明白,那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刘备仔细思考了一阵,同意了庞统的提议,遂派人去请袁熙。

    而在别帐。

    徐庶寻到了正在饮酒解闷的颜良、文丑,观二人神情作态,徐庶心头已有了三分猜测,遂近前讨要酒水:“眼下天寒,若不饮酒委实难受,不知二位将军可愿与庶共饮?“

    左将军长史专程来讨要酒水,颜良、文丑自然不会吝啬,当即取了个干净的酒樽递与徐庶,邀其坐下共饮。

    徐庶则是热情的与颜良、文丑攀谈在河东的战事,拉近彼此的关系,聊到尽兴处,徐庶忽然又话锋一转,叹道:“可惜,今后很难再与二位将军共饮了。“

    颜良、文丑皆是一惊,齐声问道:“长史何出此言?”

    徐庶再叹:“二位将军可知,左将军心头烦忧?”

    二将摇了摇头,拱手齐声:“愿闻其详。”

    徐庶深深的呼了一口气,道:“左将军初至河北时,本欲与大将军共襄义举,诛国贼以匡汉室。然而官渡一战后,大将军日渐颓废,军政要务更是尽付幼子袁尚。若袁尚有大将军之风倒也无碍于事,岂料袁尚心胸狭隘,竟趁左将军远赴河东之际,密遣苏由、郭援偷袭壶关城,欲绝左将军归路!实在是可恨至极!“

    说到这里,徐庶握紧酒樽,指节发白。

    颜良、文丑也想到了往日与袁尚的不和睦旧事,皆是面有忿忿,相继骂道:“大将军尚且对左将军尊敬,袁尚却要与左将军为敌,着实可恨。”“袁尚自己打不过曹操,却又想阻断左将军归路,真是愚蠢至极。”

    见二人皆是义愤,徐庶又叹了口气:“如今左将军左右为难,若挥师讨伐袁尚,恐伤大将军舐犊之情,更陷二位将军于忠义两难之境;若隐忍不发,又难平心中愤懑,左将军原本有意请二位将军率部赴卢奴谒见大将军代为询问大将军是何想法,然而我与士元均觉不妥。”

    徐庶又直视二将,言辞恳切:“我并非是有小人之心,而是担心大将军见二位将军返回,会让二位效命袁尚,而袁尚定会趁机让二位将军扼守卢奴,再断左将军归路。二位将军若是遵命则有负左将军情义,若是抗命则有负大将军恩义。左将军不忍相逼,更不愿二位将军身陷不忠不义之境,故而心头烦忧。我欲解左将军忧虑,冒昧前来,只望能与二位将军共商两全之策。“

    作息调整好了,月初第一更,补昨日第五更,求月票

    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52/1111085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