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蜀锦商路初开,诸葛亮又空手套白狼
或是广纳贤才、或是严明吏治、或是屯田农桑、或是整顿商税、或是厘清市秩、或是疏通财货.
诸葛亮眼神灼灼,羽扇不知何时已紧握在手。
“吏治清明乃政令通达之本!农桑丰饶系国运之基!商路畅通则税赋流转如活水!此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惟有根基稳固,方可图谋大业……”
诸葛亮沉浸于方略之中,透着一股忘我的专注,精神似也愈来愈抖擞。
能让诸葛亮如此兴奋而忘我,自然跟黄承彦的回信息息相关,刘备端坐倾听,神情专注,也不惊扰打断,只是嘴角泛起淡淡的笑意:军师也是性情中人啊。
直到四更天,刘备才闻声而劝:“军师所言切中要害。然而天色已晚,新日劳顿在即。若是操劳过度,恐伤根本。不若略作休憩,待养足精神后再议?”
望向刘备关切的眼神,诸葛亮这才反应过来,今夜因为黄承彦的回信而失态,竟让刘备也陪着熬夜,忙赔礼道:“主公恕罪,是亮所虑不周。”
刘备展颜抚其臂:“军师多心了,诸事务须循序渐进,方乃长久之计。”
随后几日,诸葛亮的眉梢多有笑意,连带着废寝忘食的毛病都改了,顿顿吃饭皆如吃了山珍海味一般。
这倒是个意外惊喜。
又过几日,官署外响起一阵带喜气的急步声。
苏双与张世平风尘仆仆而入,虽面容憔悴却难掩振奋,径直来到诸葛亮案前。
“禀军师!”苏双声如洪钟,抱拳施礼,难掩激动:“蜀道之行,幸不辱命!”
张世平紧随其后,语带沙哑却字字铿锵:“不负军师所托!我等运回上等蜀锦,足有万匹!其成色、织工皆属顶尖!成色、织工皆为上上之选!尤为紧要者,沿蜀道一路,我等已与蜀中数家大族敲定长期契约,后续可按约定期如数供货!更借张鲁、马超二处周转,打通了西川直抵幽州的稳固商路,万匹蜀锦便是沿着此路成功运抵!“
诸葛亮正伏案核牍,闻报豁然抬首,眼放精光:“蜀道艰难,二位竟能携万匹蜀锦安然归来,打通咽喉要道,此乃大功!”
随即果断吩咐左右:“速传令城中有名望的世家、豪族代表,即刻来府署议事!”
半个时辰后,厅堂济济一堂。百余人尽是九郡三国中颇具实力的世家、豪族代表。
涿县作为刘备势力中枢,这些渴望参与时政、把握商机的贤达自然云集于此。
诸葛亮端坐主位,目光沉稳扫过众人,朗声道:“诸位皆为一方贤达,蜀锦之贵重,想必比亮更清楚——非止华美,更因蜀道艰险、织造不易,向有‘寸锦寸金’之说,于河北向来稀缺难得。”
听闻此言,堂下私语纷起,目光交汇间满是热切与探究。
诸葛亮待厅中议论稍歇,不疾不徐地抛出台面:“然今日,左将军府已得上品蜀锦,约有万匹之数。”
这消息如同一石激浪,厅堂内顿时骚动更甚,代表们彼此交换着震惊与狂喜的眼神。
诸葛亮适时提高声量,压过嘈杂:“诸位稍安!宝物稀少,价高者得本是常理。若待其如寻常货物般上市易手,争抢之下,只怕价贵难当,诸位也未必都能如愿购得所需之数。”
扫视全场,诸葛亮将众人的急切与忧虑尽收眼底,这才推出核心方略:“为求公正有序,更求与诸位长久互惠共荣,左将军府特拟一策:凡欲持续购得蜀锦者,需预存其年购锦总值之钱粮,以为‘质钱’担保!此‘质钱’非购货款,仅为信誉凭证。若他日无意续购,‘质钱’将如数奉还,立契为证!”
厅内骤然一静,许多代表脸上的喜色瞬间被疑虑取代。
短暂的沉默后,一位年长代表终于捻须迟疑道:“军师将军!这‘质钱’数额不小…恕某直言,商路迢迢,战事难料,若…若蜀锦不能按期抵达,我等‘质钱’岂非悬置空中,徒增钱货两失之忧?”
诸葛亮早有所料,闻言嘴角浮起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此虑在情在理,亮亦深知。故今日全凭诸位自愿。然!”
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与一丝威压:“左将军府执掌独家商路与珍贵货源,所求者乃是稳定合作。今日若不愿签此互保契约,他日便无权再从左将军府渠道购取蜀锦!诸君或可另寻他途高价求购。然试问当今天下,群雄割据,险路重重,除左将军府之外,更有谁能大量、持续、安稳地将此‘寸锦寸金’自西川千里迢迢送至幽州?机会当前,取舍仅在一念!”
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核心信息无比清晰:货源稀缺,通道独家,主动权牢牢握在左将军府手中。
众人神色震动,陷入沉思。
诸葛亮见状,立刻抛出一枚至关重要的定心丸,将“质钱”的意义升华:“况且!诸位所存‘质钱’一旦入库,左将军即刻用以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广纳流民,解府库之困,安地方民生!此举稳物价,兴市场,更是在为诸君置于涿郡乃至九郡三国的田产根基添砖加瓦!早一日投入,则诸君名下产业早一日受益,更早一步锁定珍贵蜀锦,确保长久厚利!此乃三赢之局,诸君以为如何?”
言下之意:左将军府将“质钱”与自身产业根基、地方繁荣牢牢绑定,点明其本质是无息投入公共建设以反哺豪族自身!
话音方落,一位素以精明果决著称的豪族代表眼神陡然明亮,似已瞬间权衡透彻其中巨大长期利益。
未待众人反应,率先起身抱拳,声音洪亮而充满确信:“妙极!军师高瞻远瞩!此法既保公平,又通财货,促地方、惠吾业、稳货源,确乃长远互惠之道!某家愿签!认购百匹!首批质钱立时可取!为兴地方、得锦利,敢不效前驱之力!”
诸葛亮羽扇轻摇:“中山甄氏,果然慧眼。你既是第一个认购的,亮会在价格上再优惠两成。”
甄氏代表大喜:“谢军师!”
诸葛亮复又看向众人:“除甄氏外,前十认购者,皆可优惠一成。”
此人的带头和精要点拨,如同一剂催化剂,兼之诸葛亮的一成优惠,众人豁然开朗,疑虑冰释大半。
“军师谋国之深,某信服!认五十匹!”
“某也签!八十匹!”
“此法周全,某附议六十匹!”
厅堂之内,顷刻沸腾,蜀锦在河北本就有价无市,除了承担“商路不稳”的风险外,这是稳赚不赔的!(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52/111108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