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辽东公孙度求结盟,许攸荐贤才国渊
为确保新钱顺利发行,诸葛亮与曹宣连日核对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涵盖征用工坊、召集工匠、制作钱范以及筹集铜料等,从筹备到新钱流通市场,整个过程预计需要三个月左右。
设定“十二万万钱”的发行上限,其目的也并非是实际的铸造目标,更在于限制曹操方面可能采取的策略性大举投放旧五铢钱的行为。
以东汉鼎盛时期全国的年铸造能力,达成这一数额亦需倾尽全力将近五年,以刘备治下的铸造能力显然也不现实。
考量到刘备治下九郡三国的实际生产能力,诸葛亮的计划是将新钱的实铸量控制在百万钱左右。
凭借此规模,可将粮价稳定在每石约一百五十钱的水平。
新钱的政策想要落地,阻力肯定也是有的。
毕竟发行新钱本质上是一种对存量财富的重新分配,其主要目标正是窖藏了大量旧五铢钱的那部份地方世家豪族。
相较之下,普通农户、屯田民、流民等群体较少将旧钱作为主要财富形式窖藏。
为规避财富随钱币贬值而化为废铜的风险,他们平日更习惯物物交换,故而对新钱的抵触心理相对较弱。
相较在蜀地发行直百钱的情形,当前刘备治下九郡三国的人口构成也更利于新钱推行。
无论是徐州迁来的数万民众、从胡人处解救的数万百姓,还是十多万黑山民、十余万为避战乱北上的魏郡及巨鹿百姓,以及陆续迁入的其他民众,再加上原有户籍登记的三十余万百姓,这些群体中的绝大部分并无窖藏的大量旧五铢钱可供损失。
恰恰相反,他们将成为新政的坚定支持者:新钱发行终结了繁琐的物物交换,也避免了持有价值急剧贬损的旧五铢钱带来的损失。
这也正是诸葛亮敢于推行新钱的最大底气所在。
在刘备治下百万人口中,大半的人口是新政的受惠者,这些人实际负担微乎其微,就长远而看,反而更受益。
在如此压倒性的支持下,少数世家豪族自然难以兴风作浪。
诸葛亮甚至还希望世家豪族因抵制而制造混乱,在乱世之中,除了发行新钱外,查抄豪强家产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财富再分配手段之一。
然而现实却是,刘备治下的九郡三国,竟无世家豪族敢公然抵制新钱。
能在近二十载战乱中存续的世家豪族,多是识时务之杰。
更何况,常山章氏、褚氏被诸葛亮查抄在前,即便心有不愿者,也只敢暗中施展些阴谋手段。
诚如曹宣所陈,他们无非是“抛售五铢旧钱以兑新币”、“哄抬新物价”、“大肆囤积新钱”。
可这些伎俩,在诸葛亮运筹帷幄的“钱铸密符”、“以工代兑”、“商盟围剿”等连环手段之下,终是难以成事。
新钱流通无阻,民心随之凝聚。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将九郡三国的切身利益牢牢绑定,才能真正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新钱的威力远不止于此,其势更悄然渗透至曹操掌控的冀州郡国。
只因诸葛亮为代销蜀锦的世家豪族立下铁规:曹操治下的冀州士民若要购得蜀锦,亦须先行兑换新钱。
蜀锦炙手可热,引得冀州士民争相追捧,兑换新钱者络绎不绝。
尤其是不缺五铢旧钱的世家大族,但求一匹锦缎,纵然多备些新钱,又有何妨?
不过数月光景,刘备府库充盈,财货充裕。
此情此景,令刘备始则惊叹,继而狂喜,虽未能尽识诸葛亮新币玄机,但这奇谋带来的府库充实之效,已然毋庸置疑。
须知养民安邦,整军经武,无不需要大量钱粮为根基!
建安八年。
二月。
远在辽东的公孙度,忽然遣使国渊入涿县,意欲与刘备结盟抗曹。
原因是曹操自去岁诛袁谭后,遣将平定青州诸县,在平定东莱郡的时候,也击溃了公孙度所置营州刺史柳毅,让公孙度失去了经营多年的东莱诸县。
早在初平元年的时候,公孙度趁着中原扰攘,自恃谶书云“孙登当为天子,太守姓公孙,字升济,升即登也”,欲图王霸之业,遂在平定辽东后越海收东莱诸县,分置营州刺史,又自称辽东侯、平州牧。
袁谭在的时候,一直与公孙度交好,默认了公孙度分置营州刺史,只图南下徐州。
袁谭被诛后,曹操自然不能容忍青州范围还得被公孙度分置营州,直接派大将张辽前往东莱击溃柳毅。
经营了多年的营州被曹操夺取,这可把公孙度给气惨了。
闻得此讯的许攸,遂趁机游说公孙度与刘备结盟,互通有无,共抗曹操。
而此时的刘备,也正式取代袁氏成了北方的实际掌权者,公孙度权衡利弊下,遂同意了许攸的提议,并征辟了在辽东避乱的郑玄门人国渊为使。
国渊原本是不想接受公孙度的征辟的,许攸则私下对国渊称“康成公门人孙乾亦在左将军麾下,若子尼想回中原,此为良机。兼之左将军求贤若渴,仁德爱民,且又得康成公相赠藏书六千余卷。子尼既有治州理郡之能,又为康成公高徒,焉能空老辽东竹林之中而埋骨他乡。”
国渊仔细一想,顿觉许攸言之有理,遂假意接受了公孙度的征辟,入涿县出使刘备,许攸亦撰了封推荐信,让国渊一并带给刘备。
得知国渊来意后,刘备对与公孙度结盟的兴趣不大,对许攸信中所言国渊的身份及能力更感兴趣。
治州理郡之能兼之康成公高徒,这简直就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州郡之才!
但刘备没有直接招揽国渊,而是道:“康成公正侨居涿县,子尼若有空闲,可前往拜会。康成公若见子尼归来,定然高兴。”
刘备的话令国渊震惊莫名,当即难掩激动心绪,暂辞刘备,自往郑玄处拜会。
两个时辰后,国渊又自郑玄处归来,再见刘备,只是这次却是主动请命:“国渊不才,愿为左将军效命。”(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52/111108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