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袁尚阴谋未执行,就被刘备调去辽东
常山国石邑城,临时的冀州刺史府内,袁尚、袁熙、高干,齐聚一堂。
去岁时,袁尚在赵国、巨鹿郡及安平国的残余势力被韩浩、曹仁、李典击溃后,便仓惶北逃至渤海向袁绍求救。
袁绍虽与袁尚此前不睦,但架不住袁尚跪地哭求以及刘氏的劝说,只能厚颜请刘备为袁尚寻一处安身之地。
刘备便将袁尚安置在常山国南部的石邑县,且以此地作为冀州治所,仍命袁尚领冀州刺史之职,令袁尚负责招揽尚在曹操治下的旧部。
此举用意,一是防止袁尚插手常山国、中山国、河间国及渤海郡的吏治,二是利用袁尚天子诏令冀州刺史的任命,抵消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插手内政。
然而,袁尚不甘心只做个徒有其名的刺史。
不仅多次去信索要三郡一国的实权,被刘备婉拒后,还暗结高干与袁熙。
一面密令高干联络上党旧部并游说时任常山相的堂弟高柔,一面指使袁熙暗中联系中山国甄氏家族筹措钱粮,欲图谋夺取上党、常山、中山三地作为根基。
为达目的,袁尚甚至还秘密联络曹操所派的河东太守王邑、赵国相韩浩、巨鹿太守曹仁,谎称愿作内应,诱使其袭扰刘备边境、破坏春耕,企图调离驻守壶关、真定、卢奴的赵云、关羽、张飞主力,以便在后方趁机夺权。
宅邸中,袁尚眉宇紧锁,焦躁地在堂内踱步,声音透着压抑的怒火:“显奕!你筹措几月,才筹措这点钱粮,如何够用?”
拉拢旧部,要钱粮;暗练死士,更要钱粮,而眼下能指靠的财路,也只有甄氏的女婿袁熙,偏偏袁熙筹措钱粮不力,令袁尚又焦又怒。
面对袁尚的诘难,袁熙脸色同样阴沉,语气生硬:“我能如何?如今我失了势,甄尧肯点头拨粮已是看旧日情分,岂能强求甄氏倾力相助?”
袁尚猛地停下脚步,目光阴鸷地剜向袁熙:“显奕,别忘了你的身份!你可是甄家的女婿!连自家的姻亲都拿捏不住,还谈什么宏图大业?若粮饷难继,军心崩散,你我所议大事,何时能成?”
袁熙深吸一口气,语调沉郁:“甄氏的女婿,又不止我一人。如今我不过顶个幽州刺史的空衔,手中无兵无权,甄尧肯给粮秣已是给足了颜面。甄氏商贾立身,精于算计,眼下心思全用在讨好刘备上,如何有余力顾我死活?你若嫌弃我筹集钱粮太慢,你可自行去筹集钱粮。”
袁尚面色铁青,额头青筋隐现,显然对袁熙这番“难处”极为不满,更对袁熙的反问深感恼怒,眼中怒火几乎要喷涌而出。
刚想发作,一直沉默的高干适时开口:“尚公子息怒,显奕所言亦是实情。趋利避害,世之常情。倘若强逼甄氏,恐生嫌隙,反为不美。”
话锋一转,高干又道:“然则,军资匮乏确为燃眉之急。显奕筹措虽艰,但仍需勉力为之,即便点滴聚沙,亦不可中断。”
见高干这般和稀泥,正反道理都占了去,袁尚顿觉胸中憋闷无处发泄,转向高干诘问道:“你去游说高柔,可有眉目?”
高干略显迟疑,道:“文惠那边已有私下回复。言道若时机得当,且见我等于事有所成,他便不会阻挠我等入城。”
袁尚眉头骤然拧紧:“既要同谋大事,怎地如此畏首畏尾?依他之意,若我等事机不顺,他便要倒戈相向,阻我入城不成?”
高干心中掠过一丝不屑,嘴上却谨慎劝道:“文惠虽为常山相,但真定城中尚有骁将关羽,更有颜良、文丑坐镇,非其一人可决。若谋划不密,事机败露,非但不能成事,反遭戕害之祸,悔之晚矣。”
袁尚越听越是不耐:“荒谬!欲行非常之事,焉能待得万事周全?若是坐等良机,又要等到何时?”
一时之间,袁尚只觉得袁熙筹粮不力,高干办事拖拉,竟无一人能真正分忧解难。
思绪不由自主飘向已然死去的审配与逢纪,心中愈发沉郁。
有审配逢纪在时,既能运筹帷幄,亦能披肝沥胆,严格执令,何至于如今,事事都要亲力绸缪,而眼前这两人,却连分内之事都办得如此磕磕绊绊,令袁尚徒增烦扰。
自古以来,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袁尚在这怒气冲冲的指责袁熙筹粮不力、高干办事拖拉,实际上袁尚自个儿在拉拢旧部没多大效果。
袁氏门生故吏也不是傻子,如今的河北局势,但凡眼睛擦亮点的都能看得清楚。
除了一些能力和德行不足又自认为在刘备麾下得不到富贵的,没有谁会真的跟着袁尚去求那虚无缥缈的富贵。
至于曹操治下的袁氏旧部更不用提,刘备或许还会只诛首恶,曹操那是要连根拔起的。
只不过,袁熙和高干没有趁机反问袁尚,袁尚也因此保住了颜面。
有俗话称: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
实际上:三个臭裨将连诸葛亮的脚跟都摸不上,更别说超越了。
袁尚、袁熙、高干这三人聚在一起所谋划的事,不仅甄氏等袁氏门生故吏瞧不上,就连袁尚募练的死士都瞧不上。
所谓死士,也只是想在袁尚麾下混口饭吃。
故而,当袁尚因心情烦躁怒斥了某个死士后,这个死士直接就跑去了真定城,向关羽揭发了袁尚密练死士之事。
关羽早就看出了袁尚的不安分,兼之高柔也将高干屡屡游说之事告知了关羽,对袁尚等人的密谋,关羽只感到可笑。
若不是还要利用三人的刺史身份应付曹操的天子大义,关羽早就将袁尚等人缉拿了,省得在眼皮子底下生事看得生烦。
但很快。
关羽的烦恼也解决了。
孙乾入真定,带来了刘备新的指令:“近日辽东公孙度遣使结盟,主公欲遣袁尚、袁熙及高干三人入驻襄平,以示两家结盟通好之意。”
一听刘备的这个指令,关羽瞬间领悟刘备的意图:袁尚三人现在还不能死,至少不能明着死,否则就无法继续跟曹操在三州刺史的任命上扯皮,可袁尚三人若是去了辽东,那一切就都能顺利解决了。
自古以来,借刀杀人方为良计。(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52/111108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