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被儿女冻死后,窝囊老爹重生了 > 第五十三章 黄土之上,两种战争

第五十三章 黄土之上,两种战争


战争,并不总是在号角与炮火声中开始。

有时候,它始于一片沉默的土地,始于一万次铁锹与冻土的撞击,始于成千上万滴滚烫的、滴落进碱性尘埃里的汗珠。

沙河镇,成了一座巨大的、没有围墙的军营。

当第一车由石灰窑连夜烧制、还带着灼人温度的生石灰,被运抵被污染的地头时,这场由江建国亲自指挥的“土地保卫战”,正式打响。

没有动员大会,没有豪言壮语。

江建国只是第一个,脱掉了自己的外套,露出了那身虽然年过四十、却依旧筋骨分明的腱子肉,然后,他抄起一把铁锹,第一个,将那呛人的、白色的粉末,狠狠地,铲进了板结的毒土之中。

“吼嘿!”

他吼出的,不是口号,而是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属于劳动者的号子。

张老三和村里那几百个正值壮年的汉子,看着那个身形并不比他们高大、气势却如同山岳般的男人,他们骨子里那份属于西北农民的、沉默的血性,被瞬间点燃!

“吼嘿!”

几百个男人,几百把铁锹,同时举起,又同时落下!

白色的石灰粉末,混合着黄色的尘土,冲天而起,像一场人为的、悲壮的暴风雪,笼罩了整个荒原。

这是一幅充满了原始力量与工业美感的、矛盾的画卷。

男人们在田间,用最原始的力气,为土地刮骨疗毒。

女人们则在晒谷场上,支起了十几口大铁锅,将厂里运来的猪肉、白菜、粉条,炖成一锅锅香气四溢的、能驱散所有疲惫与寒冷的“大锅菜”。

她们的脸上没有了对未来的恐惧,只有一种支持着自己男人、投身于一场神圣战争的、坚毅的光彩。

江建国,成了这幅画卷的魂。

他没有像个监工一样,背着手,发号施令。

他就像一个最普通的、最能吃苦的沙河镇农民。

他跟张老三比赛谁的铁锹挥得更快,他跟村里最壮的后生“王铁牛”掰手腕,他中午就蹲在地头,用沾满石灰粉的手,抓起一个黑面馒头,就着一碗大锅菜,吃得比谁都香。

他用最直接、最朴素的行动,告诉所有人我和你们在一起。

这份“在一起”,比任何金钱的许诺,都更具有凝聚力。

它让这场本该是苦役的劳动,变成了一场充满了荣誉感与集体主义热情的、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

赵兴邦,则成了这场实践最忠实的记录者。

他像一个疯子,扛着他的相机,奔走在每一个角落。

他拍下了男人们那被汗水浸透、被石灰烧灼的、古铜色的脊梁。

他拍下了女人们在灶火前,被蒸汽熏红的、带着微笑的脸庞。

他甚至拍下了那个叫“狗蛋”的小娃娃,正有样学样地,用一个小小的木铲,努力地将一捧白色的石灰覆盖在一片黑色的毒土之上。

他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

那上面,不再是工整的采访稿,而是一行行充满了情感的、潦草的、如同心电图般的笔记:【……他们不是在劳动,他们是在打仗。用铁锹作枪,用汗水为弹,用这片被毒害的黄土作战场。我从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绝望。我只看到,一种比戈壁滩上的胡杨,更倔强、更顽强的……生命力。】

战争,在第五天,迎来了它的“观察员”。

一辆与这片荒原格格不入的、崭新的、黑色的奔驰轿车,和一辆同样是德国进口的、白色的厢式货车,像两只闯入了原始丛林的、高傲的天鹅,在一片惊奇的目光中,停在了晒谷场的外围。

车门打开,下来了五六个金发碧眼的德国人。

他们穿着一尘不染的、白色的、如同太空服般的连体防护服,戴着巨大的护目镜和专业的防毒面罩。

为首的,正是莱茵的首席检测师,汉斯·迈耶。

他们看着眼前这片热火朝天、尘土飞扬,在他们看来近乎于“混乱”与“原始”的劳动场面,每个人的眼神里,都流露出一丝掩饰不住的、属于“高等文明”的优越感与职业性的嫌弃。

“Mein Gott(我的上帝)……”

一个年轻的德国工程师,看着那些直接用手接触生石灰的农民,用德语小声惊呼,“他们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这太疯狂了!”

汉斯·迈耶没有说话。

他只是,用他那双蓝色的、如同冰海般冷静的眼睛,审视着这一切。

然后,他用一个标准的、不带任何感情的手势,下达了命令。

他的团队,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打开厢式货车的后门,从里面,拿出了一件件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精密的、江建国连见都没见过的仪器。

手持式土壤成分分析仪,便携式水质光谱检测器,空气悬浮颗粒采样泵……

他们没有与任何人交流,他们像一群来自外星的、执行着某个神秘任务的生物。

他们拉起黄黑相间的警戒线,将自己与这个“肮脏”的世界,彻底隔离开来。

然后,他们开始以一种极其标准、极其程序化的方式,采集土壤、水源、甚至空气的样本。

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冷静,充满了科学的、不容置喙的权威。

这一刻,在这片小小的中国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世界历史上,都堪称魔幻的一幕两种“科学”,两套“标准”,两个“文明”,在同一片被毒害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无声的、却又泾渭分明的对峙。

一边,是中国的“国家队”,带领着最质朴的农民,用生石灰、草木灰和即将到来的紫花苜蓿,这种充满了东方智慧与“人定胜天”豪情的“土法”,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旨在“换血重生”的生态修复。

而另一边,则是德国的“权威认证”,用最顶尖的仪器,最冰冷的数据,最无可辩驳的“国际标准”,进行着一场精准的、旨在“宣判死刑”的样本采集。

狗蛋,那个只有七岁的孩子,看着那些穿着白色怪衣服的“洋人”,和他手里那些会发光、会“滴滴”作响的奇怪玩意儿,好奇地,凑了过去。

那个年轻的德国工程师,看到了他。

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用精美锡纸包裹的、印着德文的牛奶巧克力,隔着警戒线,递给了狗蛋。

脸上,带着一种逗弄小动物般的、和善的微笑。

狗蛋看着那块他从未见过的、飘着香甜气味的巧克力,咽了口唾沫。

可他,却没有伸手去接。

他只是,回过头,看了一眼远处。

他的爷爷张老三和那个被他称作“江爷爷”的男人,正光着膀子,坐在地头,将一个烤得焦黄的土豆,掰成两半,一人一半,吃得满嘴乌黑,却开怀大笑。

狗蛋看着那块精美的巧克力,又看了看那半块朴实的、滚烫的烤土豆。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对着那个德国工程师,咧嘴一笑,摇了摇头。

转身,跑向了他的爷爷,和他那片,虽然“有毒”,却充满了人情与温度的土地。

德国工程师愣住了。

他看着手里那块代表着“优越文明”的巧克力,第一次,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动摇。

江建国,也看到了这一幕。

他的嘴角,缓缓地,勾起了一抹微笑。

他知道,这场战争,他还没有赢。

但是,他已经看见了,胜利的,第一缕曙光。

那曙光,不在别处。

就在这片土地上,最天真、最纯粹的,下一代的人心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44/111110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