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红楼:我靠写诗成圣 > 第五十六章 千金买骨筑雄城,一诗遥递凤求凰

第五十六章 千金买骨筑雄城,一诗遥递凤求凰


贾环那声“预算加倍”的命令,并非少年意气,而是一台精密计算机在瞬间权衡了所有风险与收益后,得出的最优解。

他要的,不仅是与林黛玉的豪赌中不落下风,更是要用一种超乎这个时代想象的速度,将整个西北,打造成一个只属于他的、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

命令下达的第二日,整个安西都护府辖区,便变成了一个巨大而疯狂的工地。

钱,如同流水一般,从宝钞司的府库中,向四面八方奔涌而去。

通往哈密卫与新安镇的官道,被拓宽了一倍。

数万名闻讯而来的百姓和被俘的准噶尔降兵,被编入工程营,以“计件核薪”的方式,用一种混合了水泥、砂石和糯米汁的、被贾环称为“神仙土”的秘方,铺设着平整坚固的道路。

这条路,不仅能让运粮的车队速度提升三倍,更能在大雨和风沙中,保持畅通。

年富率领的工兵营,则一头扎进了昆仑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

他们的任务,不再是修桥补路,而是要沿着贾环提供的、那份来自前朝的古水道图,重新勘探并挖掘出一条全新的、更为隐秘的“昆仑古道”。

这条路,将绕开所有传统的关隘,如一条地下龙脉,直通天竺。

为此,贾环甚至不惜血本,从“神机营火药专供所”调拨了第一批试验性的“开山猛药”,用可控的爆炸,来清理最坚硬的岩石。

那一声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在当地百姓眼中,无异于贾提举在施展呼风唤雨、驱使雷神的仙法。

而最让王景弘感到心惊肉跳的,是新安镇西侧,那座戒备森严,被命名为“格物院”的神秘工坊。

他曾数次想进去一探究竟,却都被卫七和他手下那些面无表情的御林军亲兵,客气而又坚决地挡在了门外。

他只知道,那里日夜炉火不熄,并且消耗着数量惊人的硝石、硫磺、草木灰和……

牲畜粪便。

一股股刺鼻的怪味从中飘出,连周围的土地,都似乎变得格外肥沃,草木生长得异常茂盛。

“贾提举,您这……究竟是在炼什么丹?”

王景弘终究是按捺不住,找到了正在一张巨大图纸上勾画着什么的贾环。

贾环放下笔,神秘一笑:“公公,我炼的,是能让这西北贫瘠之地,变成江南鱼米之乡的‘点石成金’丹。”

他带着王景弘,来到“格物院”外围的一片试验田。

只见两块同样大小的麦田,种上了同样的种子,浇灌着同样的水。

唯一不同的是,其中一块田的土壤,被混入了一些灰黑色的、有刺鼻气味的粉末。

不过短短十日,两块田地的差别,已是天壤之别。

普通的那块,麦苗稀疏泛黄,而那块施了“神物”的田地,麦苗竟已长到半尺来高,每一株都粗壮挺拔,叶片油绿,长势喜人得,让王景弘这个见惯了皇家上等贡米的老太监,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是何妖法?”

王景弘的声音都在发抖。

“这不是妖法,是格物之学。”

贾环淡淡地道,“此物,我称之为‘化肥’。能补地力,促生长。若能遍施于我安西军屯,则一亩薄田,可收十亩之粮。届时,我大军粮草,便可自给自足,再也无需朝廷从内地转运分毫!”

王景弘看着那片油绿的麦田,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他忽然明白了,贾环为何敢夸下“年增国库五百万两”的海口。

拥有此等神物,别说五百万两,便是一千万两,怕也并非难事!

他看着贾环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看一个权臣,一个对手,而是像在看一个……

无所不能的、披着人皮的……

神。

他知道,自己这条船,跟对了……

京城,荣国府。

当两封来自西北的加急信件,分别被送到缀锦阁与潇湘馆时,京城正下着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缀锦阁内,温暖如春。

薛宝钗看完贾环的信,那颗因林黛玉“盐钞”之举而悬起的心,终于稳稳地落回了肚子里。

信中那句“南北对峙,各守疆界。此非内乱,乃是龙凤和鸣”

,让她那双美丽的眸子里,泛起了一丝复杂而又安心的涟漪。

她知道,贾环看懂了她的担忧,更看懂了她的价值。

他没有偏袒,没有责备,而是将她和林黛玉,摆在了“南北对峙”的同等高度。

这,便是对她最大的信任与肯定。

“莺儿,”

她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入一个锦囊,贴身收起,脸上,恢复了那雍容镇定的笑容,“传我的话给‘承销银团’。告诉他们,江南之事,我们,静观其变。但从即日起,我‘荣国商钞’,将全面进驻北地九边军镇。所有军需采买、军饷发放,必须,也只能,使用我们的商钞。”

“既然有人想唱对台戏,那我们,便先将这北方的天下,变成我们自家的铁桶江山!”

……

而潇湘馆内,却是一片冰冷的寂静。

紫鹃捧着那封滚烫的信,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黛玉则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没有听见紫鹃的呼唤。

许久,她才缓缓伸出那只纤弱得仿佛透明的手。

当她的目光,落在信笺之上,看到那首狂放不羁、却又充满了激赏与挑战的诗句时,她那颗早已沉寂如古井的心,猛地,被投入了一颗滚烫的石子,激起了滔天的涟――澜。

“潇湘仙子世无双,不弄琴筝弄雪霜……”

“我于西陲开霸业,卿在南国启王章……”

“遥寄此书非战表,愿与知己共举觞……”

她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着。

她那双含烟笼翠的眸子里,渐渐地,蓄满了泪水。

这泪水,不是悲伤,不是委屈。

而是一种,她这一生,从未体验过的、被一个强大的灵魂,从同样的高度,平等地、深刻地理解与凝视的……

震撼。

他懂她。

他懂她那份“金玉盟约皆尘土,岂甘笼中锁凤凰”

的孤傲。

他懂她斥资百万成立商会,不是为了争宠,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他没有将她视为一个惹麻烦的女人,一个需要被管教的妻子。

他将她,视为一个可以与他“南北对峙”,可以与他“对弈话兴亡”的……

知己。

这世上,再没有比这,更能打动林黛玉的东西了。

“姑娘……他……他这是在向您下战书啊……”

紫鹃看着那句“输赢且看落子忙”,担忧地道。

林黛玉却笑了。

那笑容,如同雪中初绽的寒梅,清冷,绝美,却又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鲜活的生命力。

她缓缓地,将那最后一句轻佻的附言,又读了一遍。

“天下为局,山河为子。不知林妹妹,可敢与我,对弈这一盘,定国兴邦的……千古大局?”

她将信纸,轻轻地按在自己的心口。

那颗沉寂的心,仿佛被这滚烫的诗句,重新点燃。

“紫鹃,”

她的声音,不再是那般轻飘飘的,而是带上了一种清脆而又坚定的力量,“备车。”

“姑娘,这天寒地冻的,您要去哪儿?”

林黛玉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凭那冰冷的雪花,落在她的脸上。

她看着这白茫茫的、被礼法与规矩束缚的京城,那双美丽的眸子里,第一次,燃烧起了名为“野心”的火焰。

“去江南会馆。”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慧黠而又骄傲的弧度,仿佛是在回应着千里之外的那个知己。

“既然有人摆下了棋局。我这个做对手的,若是不下出几步让他意想不到的妙棋,岂不是……太让他失望了?”

“告诉江南商会的人。就说,我林黛玉,要用他们的钱,为圣上,为这大周,献上另一份……不输于西北的厚礼。”

“他要开辟商路,我,便要重振漕运!”

“他要的是西域的财,我,便要掌控这天下的……粮!”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36/111110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