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若论打抢忠贤最强(下)
魏忠贤每天上午还就在皇宫等着召见,只要有传召他便能化作一溜烟。
很快,他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忠贤,江南织造提举太监李实是你的人吧,他是怎么回事,提举江南织造这么多年了,总共还没上缴十万匹丝绸,万历初江南织造可是一年就上缴十多二十万匹丝绸。”
李实!
这厮是帮我好好收拾了东林一番,但这厮也是出了名的贪。
现如今陛下貌似是想要丝绸,这厮却是把丝绸给贪墨了,拿去卖钱了。
且这厮貌似还和浙党海商豪门勾搭上了,压根就不把我这恩公放眼里了。
这厮是不能留了。
魏忠贤暗自瞥了毕懋良和郑芝龙一眼,心里已然有数了,陛下肯定是想卖丝绸赚钱。
他眼珠子转了转,随即小心道:“陛下,李实着实是奴婢派去提举江南织造的,不过,奴婢并非让他去贪墨江南织造出产的丝绸。
奴婢是让他去管住那些东南的贪官污吏,莫让那些贪官污吏把江南织造出产的丝绸给贪墨了,他倒是好,把那些贪官污吏收拾之后自己开始贪墨了。
陛下,这是奴婢之过,不过奴婢真没有让他去贪墨江南织造出产的丝绸,奴婢也没收到过他孝敬的丝绸,他好像跟浙党海商豪门勾搭上了,把贪墨的丝绸全卖给人家了。
他这几年最少也捞了几十万两了,要不,奴婢将他打入诏狱缴赃?”
朕也就想问问这李实到底行不行,没想到这厮竟然如此贪婪,且这厮还跟浙党海商豪门勾结!
嗯,正好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朱觉微微点头道:“你都知道他贪了,那就打入诏狱缴赃吧,这江南织造还得派个得力的人去才行。
现如今江南出产的生丝很多都被私自贩卖去海外了,我们产出的丝绸都没多少了,这个我们需得好好整治一番,将那些生丝全收回来自己织丝绸,你明白了吗?”
这生丝是想收回来就能收回来的吗?
哦,明白了,这是要我派人去抢!
这还真得派个得力的人过去,关键此人还不能太贪婪。
魏忠贤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陛下,若是论得力,奴婢手底下也就涂文辅最得力了,您觉着让他去提举江南织造怎么样?”
涂文辅的确是你的得力干将。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那就让涂文辅去提举江南织造吧。”
他一个人去怕是不行啊。
魏忠贤小心道:“陛下,那些私自贩卖生丝的十有八九跟海盗有关,涂文辅一个人去怕是整治不了,江南织造那点人也不是海盗的对手啊,要不,奴婢派几千缇骑跟他一起过去?”
这打抢的确需要武力。
不过,京师有很多事也需要锦衣卫缇骑去办,你全派去江南了,京师很多事就不好办了。
还有,生丝乃至丝绸那都是值钱货,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两乃至几百万两的利益,光是杀鸡儆猴收拾个李实怕是止不住后来人的贪婪,这个也需得想办法杜绝才行。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芝龙,现在你手底下有多少人马了,又有多少舰船了。”
这个可就多了。
郑芝龙小心道:“陛下,微臣剿灭和收编了东南的海盗之后手下人马都快十二万了,大小舰船也有将近一千五百艘了。”
这么多人马和舰船全部集中在一起东南海域那就是无敌的存在,大明沿海水师全加起来都不是你们的对手,这可不行。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些人马和舰船得分成几股才行,我们进货也需要人马和舰船,你觉得护送货物和做生意需要多少人马和舰船。”
您这是想让我出人手去抢生丝和茶叶是吧?
行啊,反正我都跟着您混了,人马和舰船全交给你都没有问题,我只想做个名垂青史的国公爷。
郑芝龙想了想,随即小心道:“陛下,做生意有一两万人也就够了,护送货物的话,有五万人马足矣。
至于舰船,八百料以上的大船出海才安全,小船出海遇着大风大浪就算不被掀翻,上面的人和货也可能被颠海里头去,微臣手底下八百料以上的大船差不多有五百艘,用来送货足够了,剩下千余艘八百料以下的小船那都可以拿去进货。”
很好。
看样子你是彻底臣服了。
朕还可以先让你的人来领兵,以安抚人心,反正你人在京师,朕也不怕你的人不听号令。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手底下除了芝虎、鸿逵和芝豹,还有何人可以领兵。”
您还要用我的人领兵?
郑芝龙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小心道:“陛下,微臣的族侄郑彩和郑联随微臣征战多年,可以领兵。”
嗯,人马有了,领兵的将领也有了,武力方面应该没多大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杜绝贪腐的问题了。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又问道:“师皋,生丝和茶叶的产地主要在哪些地方?”
毕懋良回想了一阵,这才细细解释道:“陛下,生丝的主要产地就是浙直闽,茶叶的主要产地也是浙直闽,这三地每年都能产上千万斤的茶叶,还有就是巴蜀,每年也能产千来万斤的茶叶。”
浙直闽和巴蜀吗?
那正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传子先和熊文灿前来觐见。”
徐光启就在万寿宫南面的温室里,来得倒是快。
不一会儿,他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你先来那就先给你说说丝绸和茶叶这两个行当的发展问题。
这两样东西光靠打抢可不行,现如今大明出产的丝绸和茶叶还不够,哪怕全部用来满足大明内部都不够,这两个行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子先,你对种桑养蚕和种植茶叶可熟?”
这个自然熟。
徐光启谦虚道:“陛下,微臣略懂种桑养蚕和种植茶叶,微臣的《农政全书》里就有蚕桑部,专讲种桑养蚕,另树部里也有一卷,专讲茶树种植。”
你真是个农政大行家。
朱觉想了想,随即问道:“浙直闽是生丝的主产地又是茶叶的主产地,这桑树和茶树的生长习性是不是差不多?”
这个怎么说呢?
徐光启缓缓点头道:“若是说生长习性,桑树和茶树都喜温湿环境,浙直闽的温湿环境正适合桑树和茶树生长。
不过,桑树比茶树更好种植,皆因桑树对土质和光照的要求并没有茶树那么高,且桑树比茶树耐寒,哪怕河塘冰封的地方也能生长。”
哦,主要是温湿环境是吧?
朱觉琢磨道:“巴蜀、湖广、江西等地也应该属于温湿环境吧,这些地方是不是都适合种植桑树和茶树呢?”
这个怎么说呢?
徐光启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若是光论温湿环境,巴蜀、湖广和江西等地的确也适合种植桑树和茶树。
不过,这种桑养蚕和种植茶树都需要一定的技艺,特别是种桑养蚕,若是不会相关的技艺,那是产不出生丝来的。”
哦,需要一定的技艺是吧?
这个可以让你去推广教授。
他们正商议着呢,熊文灿已然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你来得正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太蒙,巴蜀能种茶树应该也能种桑树吧?巴蜀的茶叶产量都能有上千万斤每年,怎未见你们种桑养蚕织造丝绸呢?”
我们那也产丝绸啊。
熊文灿细细解释道:“陛下,巴蜀也产丝绸,且历史悠久,自春秋时期巴蜀就开始种桑养蚕了,三国魏晋时期蜀锦更是闻名天下,唐宋时期蜀锦的产量还高得很,只是到了大明定都金陵,浙直闽种桑养蚕日渐繁盛,蜀锦生意便越来越难做了,现如今也就是巴蜀本地士族和土豪乡绅用蜀锦了,很少有蜀锦能卖到外面来了。”
哦,原来巴蜀也盛产丝绸啊。
那可太好了。
看样子丝绸和茶叶这两个行当大有可为啊。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道:“承恩,赐座,大家都坐下说话。”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14/111110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