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崇祯霸道 > 第109章 太监税使内廷管制(上)

第109章 太监税使内廷管制(上)


大明丝绸和茶叶这两个行当的确大有可为,特别是在这海外贸易盛行的时候。

    欧陆殖民强盗这会儿都是以穿绫罗绸缎为美,但凡有钱人那都想整几身,穿粗布麻衣的那都是穷人。

    茶叶那更不得了,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欧陆殖民强盗那都喜食肉食、奶制品等,不喝茶那就会得各种怪病。

    说白了就是缺乏各种维生素,而茶叶正好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这维持生命的东西自然好卖,现如今的世界各国那都对茶叶有很大的需求。

    问题就是,大明的文官那就不注重发展,这帮家伙就一门心思争权夺利,拼了命的攫取利益,从不创造利益。

    是故,丝绸和茶叶再紧俏,大明这两个行当都没获得一点发展,丝绸还因某些人为了私利贩卖生丝而大幅减产了。

    朱觉原本以为将郑芝龙给骗来京师就可以掌控大明海外贸易了,却不曾想,这最基本的货源都有问题。

    浙党海商豪门掌控了绝大部分的货源,他想要有东西卖还得去打抢。

    且他还不能光抢,哪怕把大明现有的货全抢光那也就那么多,刨去大明两京十三省的消耗,他也抢不来多少丝绸和茶叶去卖。

    是故,在打抢的同时他还得把这两个行当发展起来才行,如若不然他就赚不来足够的钱解决小冰河天灾的问题和建奴的问题。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忠贤,还有一个茶赋的问题,现如今茶引是全被人给瓜分了,茶赋却是未见分毫,你还得派出税使去征缴茶赋才行。”

    茶赋?

    这东西我都没听说过。

    我还以为大明没有茶赋这一说呢。

    这东西我都没听说过那肯定就是那些人不肯交,看样子还得去抢。

    魏忠贤闻言,小心问道:“陛下,奴婢斗胆,这茶赋怎么征缴啊?”

    这个问题问得好。

    朱觉闻言,果断道:“太蒙,你传令浙直闽所有州府县,命他们上报各地方的生丝和茶叶产量。”

    呃,我这个总督有这么大面子吗?

    人家为什么要上报?

    那都是人家捞钱的门道啊!

    熊文灿闻言,愣了一愣,随即小心道:“陛下,微臣下令估计没多大用,他们估计要么瞒报,要么干脆就不报。”

    朕就是要收拾那些阳奉阴违的。

    朱觉不假思索道:“你若是感觉他们瞒报了,又或者有人敢不报,那就派税使去查。”

    我派税使去查?

    熊文灿颇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看魏忠贤,随即小心道:“陛下,微臣斗胆,这税使从何而来啊?”

    这税使自然魏忠贤来出,但是税使不能没有人约束。

    万历朝的时候就是因为税使没人约束,到了地方上那都成土皇帝了,横征暴敛且还十不解一,抢来的钱分给万历的都不到一成不说,还把地方上搞得乱七八糟。

    上位者的核心能力就是识人用人没错,这用人还包括掌控人,如果人家脱离了掌控,那就不叫用人了,他可不能让这些税使胡搞瞎搞。

    朱觉又郑重道:“忠贤,你挑三个敢抓文官的出来,让他们各自带上一百锦衣卫缇骑去南直隶、浙江和福建任税使。”

    这敢抓人的多了去了,我手底下就没有不敢抓文官的。

    魏忠贤琢磨道:“陛下,您看派李朝钦、王朝辅和李永贞去如何?”

    人你来定,规矩朕来定。

    朱觉微微点头道:“你觉得可以就行,你可得给他们交待清楚了,他们得听太蒙和子先的,不能不受约束一顿乱来。”

    呃,听熊文灿的也就罢了,听徐光启的干嘛?

    魏忠贤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陛下,他们若是查着了贪官污吏是不是能抓起来打入诏狱缴赃呢?”

    你满脑子就是搞钱媚上是吧?

    很好。

    朱觉微微点头道:“他们查到了贪官污吏自然要打入诏狱缴赃,但他们不能乱查,太蒙和子先让他们去查他们才能去查。”

    呃,这个也要听徐光启的?

    徐光启不是一直待在内廷种地吗?

    魏忠贤想了想,还是小心问道:“陛下,奴婢斗胆,徐大人这次也要去江南吗?”

    他可不光是去江南。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子先,你辛苦一下,朕给你擢个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总理农政大臣,你好好把大明的农政整顿一下。

    这个整顿包括兴修农田水利,也包括核定各州府县田赋、茶赋,还有推行肥料增产,推广种桑养蚕、种植茶叶、种植红薯、土豆等等,总之,凡是与农政有关的你都可以管。

    芝龙那里多出的五万人马朕也交给你来统帅,到时候你感觉哪个地方官员有问题便可以让忠贤派出的税使去抓起来打入诏狱,然后换上这一届的新科进士。”

    大明还有总理大臣吗?

    这个自然是有的。

    历史上熊文灿就曾出任总理南直隶、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湖广诸省军务大臣。

    嘉靖朝有名的鄢懋卿那也曾出任过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盐政大臣。

    总理大臣那是比总督权力还大的职位,担负的责任那也比总督大得多。

    这总理农政的大臣肩负的就是整个大明农业的兴衰之责。

    徐光启闻言,那都不由得满脸凝重之色。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陛下,微臣斗胆,这兴修农田水利和核定田赋、茶赋还好办一点,可以说用人就行。

    不过,这推行肥料增产和推广种桑养蚕、种植茶叶、种植红薯、土豆等等,不光得有人,还得有地啊,且这地还需要很多很多。

    比如,土豆和红薯种苗,我们施以足够的肥料培育良种,一亩地培育出的种苗最多也就够二十亩地栽种,也就是说,我们培育一万亩地的种苗最多也就够二十万亩地栽种。

    这土豆和红薯哪怕全部开荒山地来栽种,那最少也能开出几百万亩来啊,若是在南方大面积推广土豆红薯和其他农作物错开时间轮流栽种,那最少得几千万亩地的种苗。

    这么算起来,我们最少也需要几十万亩地来培育种苗,若是要全面推广开来,那最少得几百万亩地来培育种苗。

    还有,我们种植花生、菜籽、黄豆,大量培育紫云英和苜蓿等绿肥种子来保证氮肥和钾肥的供应那也需要大量的田地啊。”

    呃,最少几百万亩地?

    这地得二十两左右一亩啊,几百万亩地那就是几千万两乃至上亿两啊。

    朕上哪里搞这么多钱去?

    问题,这土豆和红薯还必须推广开来,哪怕只能轮流栽种几千万亩,哪怕民间种植的土豆和红薯产量只有徐光启种植的一半,那粮食问题差不多也能解决了。

    朕没钱买地,难道让魏忠贤去抢吗?

    河南和山西的藩王但凡让魏忠贤去削掉一个那都能抢来几百万亩地,问题就是河南和山西这会都遭灾了,气候太干旱没法培育种苗啊,且这会儿反贼到处乱窜,恐怕种苗还没培育出来就被那些反贼抢去吃光了!

    这会儿他上哪儿抢最少几百万亩地去?

    湖广的藩王大部分都是嘉靖以来新分封的,怕是没那么多地,陕西的藩王那更不用想了,那边灾情更严重。

    朱觉下意识抬头看了看魏忠贤,又微微摇了摇头,这一摇头,一下摇到到郑芝龙脸上去了。

    对了,东番!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14/111110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