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惊喜
第一百四十一章 惊喜
“厂长!您猜谁来了?”林杏花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脸颊因为小跑而泛着红晕。
没等宋知意回答,一个熟悉的身影已经站在了门口。
霍骁穿着深灰色的衬衫,衣领处还沾着旅途的灰尘,整个人风尘仆仆却精神奕奕。
他左手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右手提着一个用油纸包好的长方形物件,看起来沉甸甸的。
这么久不见,他的鬓角多了几丝白发,眼角也添了几道皱纹,但那双眼睛依然如星辰般明亮,此刻正含着笑意望着她,充满了温情。
“霍骁!”宋知意手中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
墨水在文件上晕开一片蓝色的痕迹,像是一朵突然绽放的花。
“听说你这里缺人手。”霍骁大步走进来,帆布包放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环顾四周,目光在墙上的专利证书和展会照片上停留片刻,嘴角微微上扬:“看来我不在的时候,你一点都没闲着。累了吧,都没有好好休息。”
林杏花闻此带着小王离开了这里。
宋知意走过来看着他,轻笑说:“不累,倒是你看起来瘦了不少。”
霍骁也摇了摇头,随后看向宋知意:“我带了些老人过来。”
说着,他指了指窗外。
宋知意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院子里站着十来个熟悉的身影,都是红星厂的老技术骨干,有几个还穿着红星厂的工作服。
他们正和星辰机械的工人们热络地聊着天,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这是。”宋知意一时语塞。
霍骁弯腰打开帆布包,“这是咱们那里的特产,你应该想家了。”
他的语气轻松,却让宋知意的鼻子突然一酸,于是走过去抱住她。
“总厂那边怎么样了。”宋知意欲言又止。
霍骁也抱住了她,“都安排好了,不用担心。”
紧接着霍骁说道,“我们商量了一下,让李师傅来负责分厂的工作。”
他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这样你就能专心经营星辰机械了。”
宋知意突然觉得喉咙发紧,这段时间的酸甜苦辣在心头翻涌。
独自创业的艰辛,被仿冒的愤怒,获得认可的喜悦,还有那些深夜里的熬夜。
她想说很多很多,最终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霍骁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伸手拿起桌上那支掉落的钢笔,轻轻放在她手里:“先忙完这些。”
他指了指堆积如山的文件,“晚上一起吃饭,好好的休息休息,我帮你。”
宋知意立马点头答应下来。
就在这时,林杏花又探头进来:“宋总,客商问您什么时候能去看他们带来的长绒棉样品……”
她看到屋内的情景,声音戛然而止,有些不好意思。
“告诉他们半小时后会议室见。”宋知意松开霍骁,恢复了平日的干练,但嘴角的笑意却比往日更加柔和。
她转向霍骁,“正好你要不要一起?正好可以熟悉下新业务。”
霍骁点点头,顺手拿起桌上的笔记本:“走吧,宋总。”
他故意加重了这两个字,几分调侃。
宋知意有些不好意思轻拍了他一下,两人相视一笑。
这一刻,仿佛他们从未分开过。
随后两个人就跟着林杏花去了车间里面。
交接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
霍骁带来的十名红星厂骨干非常的专业,迅速融入了星辰机械的运转体系。
他们中有擅长精密调试的老技师,也有精通电气化的年轻工程师,还有熟悉生产流程的管理人才。
他们所做的都是宋知意曾经教过的,这对宋知意而言非常的欣慰。
短短一周时间,红星分厂就变成了了和总厂一样的高效运转,生产线上的机器不停的工作着,让宋知意看到了总厂的影子。
宋知意站在分厂的外面,看向了不远处星辰机械厂的轮廓,想着终于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星辰机械的发展中。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兼顾两头,疲于奔命了,而是可以专注于技术研发和战略规划。
这种转变让她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却又在心头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霍骁走的时候还有些依依不舍,但是心想着不能耽误宋知意的未来,所以寒暄了几句就上了火车。
宋知意当然也舍不得他,但是明白只有做好这一切他们才能毫不顾忌的走向未来。
所以又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厂子里面工作。
阳光明媚的早晨,宋知意穿着朴素的蓝色工作服,在新落成的研发中心门前,亲手种下了一棵梨树苗。
种子是霍骁带来的。
当她将种子放入挖好的土坑时,围观的人群中不知是谁带头欢呼了起来。
“这棵树会和我们一起成长。”宋知意培上最后一抔土,手指沾满了新鲜的泥土气息。
“等它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星辰机械一定会站在世界纺织技术的巅峰。”
人群立马跟着附和,宋知意也露出了笑容。
研发中心的会议室里,宋知意正和设计团队讨论扩建方案。
她修长的手指在设计图上轻轻划过,落在一块空白区域:“这里要留个位置。以后建个展示厅,把我们的核心技术都展示出来。”
工程师们围拢过来,有人提出疑问:“宋总,技术不是应该保密吗?”
“我们要展示的是创新思维,不是具体参数。”
宋知意转向众人,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不仅要让客户看到成品,更要让他们了解背后的创新。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固有形象。”
她的话让在场的年轻工程师们眼睛发亮。
这些大多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在星辰机械看到了了传统与现代奇妙交融,不免对宋知意佩服起来。
林杏花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负责新员工的培训工作,所以宋知意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她,而林杏花也没有让她失望。
张建军则带着他的攻坚团队日夜泡在实验室,将参展的那台样机进行量产改良。
他们几乎是住在了车间里面,但正是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让原本需要三个月完成的量产准备缩短到了六周。
不仅如此,宋知意也陪着他们,每当夜深人静时,实验室里依然亮着灯,传出键盘敲击声和热烈的讨论声。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223/111109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