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霸王:李七岁带朱标打穿洪武 > 第179章 洪武九年的答卷

第179章 洪武九年的答卷


洪武九年,正月,武英殿。

大朝会的钟鼓声庄严肃穆,

回荡在应天城的上空。

文武百官身着簇新朝服,

分列丹墀之下,

殿内一派新年的新气象。

朱元璋高坐龙椅,

太子朱标侍立一旁,

目光沉稳地扫视着下方。

“启奏陛下!”

工部尚书宋礼手持笏板,

率先出列,

声音洪亮,带着一丝自豪,

“洪武八年,

工部所辖各工坊、矿场,

仰赖陛下洪福、太子殿下督策,

成效斐然,特此禀报!”

朱元璋微微颔首:

“讲。”

“其一,钢铁产量再创新高!”

“得益于陛下早年推广之‘蜂窝煤’及优质石炭,

配合我工部匠师钻研改良之‘炒钢’、‘灌钢’法,

并引入水力鼓风,

炉温更胜往昔,

杂质剔除更为彻底!”

“尤以龙江铁厂、遵化铁厂为最。

其法,乃精选上好石炭、铁矿石,

辅以石灰石、石英砂为熔剂,

以改良之大型竖炉,

借水力鼓风之强劲风力,

使炉内烈焰升腾,温度远超以往!

经验丰富之老匠师,

凭肉眼观火色、辨铁流,

适时调整鼓风、加料,

辅以反复锻打、淬火,

终得坚韧强硬之精钢!

此钢,坚韧远胜寻常熟铁,

锋锐不输百炼精钢!

现已大量用于新式火铳铳管、舰炮炮身,

新式甲胄、兵器等!

我军械之利,更胜往昔!”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

“好!此乃强军之基!有功匠师,重赏!”

“谢陛下!”宋礼躬身,继续道:

“其二,匠科院考绩优异,民间巧思涌现!

去岁匠科乡试、会试,

各地匠人踊跃参与,

尤以南方匠人,心思奇巧,多有创获!”

他取出一块略显粗糙但颇具弹性的暗黄色片状物:

“此物,名曰‘树胶皮’!

乃福建一匠人,

于山中橡树割取汁液,

经反复熬煮、凝固、压制而成!

其性柔韧,防水隔潮!

经匠科院试制,

可覆于木桶接缝处防漏,

可作车轮外覆减震,

更可制简易雨具、防水靴履!

虽不及传说中之‘鲛人皮’,

然取材易得,制法渐熟,

用途广阔,实乃意外之喜!”

他又指向殿角陈列的几件物品:

“此乃改进之‘明琉璃’!

昔年骠骑大将军于吐蕃以火山灰试制琉璃之法,

经匠科院匠师反复琢磨,

调整石英砂、石灰石、纯碱配比,

掌控窑温,延长烧制时间,

终得更为清澈透亮、杂质稀少之平板琉璃!

现已少量用于‘天道院’温室顶棚,

采光极佳!

更可制瓶、罐、杯、盘,

晶莹剔透,胜于陶瓷!

假以时日,或可替代昂贵之水晶,

用于观星之‘千里镜’、药房储药之器皿!”

“此外,尚有改良水车、新式织机、高效农具等,

皆由匠科考生或民间匠人献上,

经工部及匠科院核定,

确有效用者,已登记造册,酌情推广!

匠科之设,实乃激发民智、汇聚巧思之良策!”

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好!匠科开得好!

民有巧思,国有良器!

宋卿与匠科院诸卿,功不可没!

当赏!”

“谢陛下隆恩!”宋礼再拜退下。

户部尚书紧接着出列:

“启禀陛下!

洪武八年,户部岁入,较之洪武七年,增三成有余!”

他声音沉稳,报出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

“盐税、糖税,因产量大增,行销更广,增收显著!

‘皇家商会’依托新修官道、四轮大车,

行商天下,货通南北,

其利甚巨,充盈内库,亦反哺国库!

更因各地水利大兴,防灾得力,

岁入增而赈灾减,国库充盈前所未有!”

“尤值一提者,乃工部所产‘水泥’之功!

各地河道堤防、官道桥梁,

凡以水泥加固、修筑者,

皆坚固异常,水冲不垮!

去岁夏汛,淮河、黄河几处险段,

赖水泥堤坝,安然无恙!

省却往年巨额修堤、赈灾之费,

更保沿岸百万生灵田产!

此乃‘水泥’之功,亦陛下高瞻远瞩之明证!”

朱元璋龙颜大悦:

“好!水泥之功,利国利民!

工部、户部,皆有大功!”

这时,太子朱标上前一步,拱手道:

“父皇!国库充盈,乃万民之福,社稷之幸。

然,儿臣观地方官吏俸禄,

虽经前次调整,仍显微薄。

尤其偏远州县,俸禄不足以养廉。

长此以往,恐滋生贪墨,有损吏治清明。”

他声音恳切:

“儿臣奏请,自洪武九年始,

酌情提高天下官吏俸禄,

尤其基层官吏俸银米粮!

使其足以养家糊口,安享体面。

俸禄足,则心气平;

心气平,则贪欲减;

贪欲减,则吏治清!

此乃固本培元、防微杜渐之策!

恳请父皇圣裁!”

此言一出,殿内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片低低的赞同声。

许多中下层官员眼中流露出期盼。

朱元璋沉吟片刻,

看向李善长、刘伯温等重臣:

“善长、伯温,尔等以为如何?”

李善长躬身道:

“太子殿下体恤下情,深谋远虑。

俸禄乃养廉之基,确应适时调整。

老臣附议。”

刘伯温亦道:

“陛下,高薪未必能养绝对之廉,

然俸禄过低,确易使清官难为。

太子殿下此议,合乎情理,利于长远。

臣附议。”

“好!”朱元璋拍板,

“准太子所奏!

着吏部、户部,会同内阁,

详议各级官吏增俸细则,

务必使官吏俸禄,足养其廉!

但有敢再行贪墨者,俸禄增了,刑罚亦加倍!

剥皮揎草,绝不姑息!”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仁德!”群臣齐声山呼。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202/240402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