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夜影余温
"晚秋,丽莎确认了下周三来深圳。"郑雅婷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背景音里有模糊的机场广播,"我刚下飞机,正好赶上这次采访。"
苏晚秋的指尖无意识地轻抚耳垂上的珍珠:"太好了,新厂房刚好能用上,让她们拍个够。"
"对了,陈明辉表姐的合作谈得怎么样?"郑雅婷突然问道,"我看过她的设计,在纽约小有名气。"
苏晚秋简单说了昨晚的谈话内容,提到陈明玥想在纽约开设鸿霓的专柜。
"这是个好机会!"郑雅婷的声音陡然提高,"美国市场比欧洲更难打入,有她牵线会顺利很多。"她顿了顿,"我下周一带合同回来,咱们详谈。"
挂断电话,苏晚秋望向窗外。夕阳西沉,给新厂房的玻璃幕墙镀上一层金边。工人们陆续下班,三三两两地走向宿舍区。她看了看腕表,距离和陈明辉约定的时间还有一小时。
回到临时宿舍,苏晚秋打开衣柜,手指在一排衣服间游移。最终选了一条淡蓝色的棉麻连衣裙,领口别着母亲做的银蝶扣。她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将碎发别到耳后,珍珠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
敲门声准时响起。苏晚秋深吸一口气,打开门,陈明辉站在门外,白衬衫的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他的目光落在苏晚秋的耳垂上,唇角微微上扬。
"很适合你。"他轻声说。
苏晚秋耳根发热,下意识摸了摸珍珠:"谢谢,我很喜欢。"
陈明辉的住处离厂房不远,是一栋教师公寓。电梯里,两人并肩而立,苏晚秋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松木香。
门开了,简约的客厅映入眼帘。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墙的书架,塞满了建筑和艺术类书籍。茶几上摊着几张草图,正是鸿霓新厂房的细节设计。
"随便坐。"陈明辉走向厨房,"汤已经煲好了,再炒两个菜就行。"
苏晚秋好奇地环顾四周。公寓不大,但处处透着主人的用心——沙发旁的落地灯造型独特,像是自行设计的;书架上的书按色系排列,形成渐变的视觉效果。
厨房飘来阵阵香气,她忍不住走过去。陈明辉正专注地翻炒着一锅青菜,侧脸在蒸汽中显得格外柔和。灶台上摆着几个小碟子,里面的配料切得整整齐齐。
"要帮忙吗?"苏晚秋问。
陈明辉转头,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带着笑意:"不用,马上好。"他指了指冰箱,"不过可以帮我拿瓶饮料。"
晚餐出乎意料地丰盛——老火汤、清蒸鱼、蒜蓉青菜,还有一碟色泽金黄的煎蚝烙。苏晚秋尝了一口,外酥里嫩,竟有几分李桂芝的手艺。
"你跟谁学的煎蚝烙?"她惊讶地问。
"上次在你家吃过,问了你妈妈做法。"陈明辉给她盛了碗汤,"可能没她做的好。"
"新厂房下周就能用了?"他问。
"嗯,工人们已经开始搬设备。"苏晚秋松了口气,顺着话题说下去,"丽莎的采访正好赶上,能拍些新场景。"
"《Cosmopolitan》的影响力很大。"陈明辉切着水果,"这次专题报道后,订单可能会更多。"
苏晚秋点点头:"所以我想扩大设计团队。沈墨兰那几个新人很有潜力,打算忙完之后送她们去学习。"
"巴黎之后,林志强那边有消息吗?"陈明辉突然问。
苏晚秋摇摇头:"警方说那个女人逃了,线索断了。"她抿了口茶,"不过现在鸿霓已经站稳脚跟,他再想使绊子也没那么容易了。"
陈明辉沉默片刻:"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我托朋友打听过,林氏集团虽然垮了,但他在海外还有关系网。"
"我知道。"苏晚秋望向远处,"但总不能因为怕他使坏就止步不前。"
夜色渐深,陈明辉送苏晚秋回厂房那边。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时而交错,时而分离。
"下周丽莎来采访,需要我帮忙吗?"走到宿舍楼下,陈明辉问道。
"不用,都安排好了。"苏晚秋顿了顿,"不过,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来看看。"
"好。"陈明辉的声音很轻,却无比坚定。
苏晚秋转身上楼,在拐角处回头,发现他还站在原地目送她。夜风吹动他的白衬衫,宛如一片不肯离去的云。
回到房间,她取下珍珠耳环,小心地放回丝绒盒中。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落,在桌面上投下一道银线。苏晚秋突然想起陈明辉在巴黎打来的那通电话——"等巴黎回来,我有话想对你说。"
苏晚秋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月光斑驳,思绪却飘回了2023年。那时的她,作为一名普通的设计师助理,每天挤着地铁往返于公司和出租屋之间,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能在时装周上露个脸。而现在,她不仅带着鸿霓登上了巴黎舞台,还即将接受国际顶级杂志的专访。
手机屏幕亮起,是郑雅婷发来的短信:"刚和丽莎确认了采访提纲,她想重点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过程,特别是马蓝草染色和盘金绣。"
苏晚秋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摩挲。在2023年,这些传统工艺大多已被机器取代,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而在这里,在她的努力下,这些技艺不仅得以保存,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她翻身打开床头柜,取出那本已经泛黄的秘典。曾经记载着未来的页面如今只剩下模糊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她亲手记录的设计草图和工艺要点。这本曾指引她穿越时空的"金手指",现在更像是一本普通的工作笔记。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这个年代的生活了,已经很久没有想起穿越之前的生活了,那些地铁里的手机游戏、外卖软件上的奶茶订单,都变得像一场遥远的梦。
苏晚秋想起今天在他公寓里看到的那些细节,书架上按色系排列的书籍,灶台上切得整齐的配菜,还有他低头炒菜时眼镜上氤氲的雾气。这些鲜活的画面,远比记忆中的未来更真实可触。
她望着墙上新厂房的规划图,嘴角不自觉扬起。现在的她,就是1986年的苏晚秋,是带领鸿霓走向国际的苏厂长,是女工们信赖的晚秋姐。未来会怎样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把握当下,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142/111110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