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红楼庶子:靠系统诗词权倾天下 > 第三十六章 槁木逢春,稻香村内定乾坤

第三十六章 槁木逢春,稻香村内定乾坤


暖阁之外,寒风扑面。

贾环将薛宝钗那封重若千钧的承诺,连同那份足以掀翻江南官场的疯狂计划,一同收入了袖中。

他那颗因兴奋而狂跳的心,也随着这刺骨的寒意,迅速恢复了绝对的冷静。

薛家这艘巨船,已经调转了船头,向着他指定的航向,全速前进。

薛安的死士之路,三百万两的惊天豪赌,都已离弦之箭,再无回头之理。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环,也是最精巧、最脆弱的一环——说服李纨。

他没有立刻去找李纨。

他知道,对于一个早已心如“槁木死灰”的寡妇而言,任何直接的、关于朝堂权谋的请求,都只会让她因为恐惧而立刻关上心门。

他需要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李纨内心深处,那唯一尚存温热之处的钥匙。

这把钥匙,就是贾兰。

次日,家学散学。

贾环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回院,而是特地寻到了正与贾兰一同温书的贾琮。

他没有谈论经义,反而从袖中取出了一张纸,上面是他凭着记忆,绘制出的一副简易的“京杭大运河水道及沿途漕运关隘图”。

“兰哥儿,琮弟,”

他将图纸铺在桌上,神色自若地道,“先生教我等读万卷书,我却以为,亦要行万里路。路不能行,图可神游。此乃我朝漕运之命脉,天下财赋,半数由此而入京。你们看,若有一日,我等金榜题名,得授一官半职,或为运河一县之令,或为漕运一司之官,当知晓何处关隘为重,何处税收为要。此,方为经世济用之学,而非纸上空谈。”

贾琮看得眼花缭乱,只觉得新奇。

而贾兰,那双总是沉静的眸子,却死死地盯住了那张图,仿佛看到了一片崭新的、远比书本上宏大得多的天地。

他看着贾环,眼神里,除了往日的敬佩,更多了一分深深的、对那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随。

贾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将种子悄悄地埋进了贾兰的心里。

做完这一切,他才以“与兰哥儿探讨学问”为名,第一次,主动踏入了稻香村的门槛。

稻香村内,一派清幽。

几竿翠竹,数株腊梅,映着白雪,自有一股与世无争的娴静。

李纨正坐在窗下,教导贾兰临帖。

她一身素服,眉眼间带着淡淡的哀愁,见到贾环进来,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却也带着几分疏离的客气。

“三叔来了。”

她起身让座,又让丫鬟上了茶。

“打扰大嫂子了。”

贾环行了礼,目光落在贾兰的功课上,赞道:“兰哥儿这手字,越发沉稳了,颇有几分颜筋柳骨之气,可见是大嫂子教导有方。”

李纨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为人母的骄傲,谦逊道:“他哪里及得上三叔你。如今府里谁人不知,三叔你一首《咏雪》,技惊四座,连老爷都时常夸赞呢。”

“不过是少年狂言,当不得真。”

贾环微微一笑,话锋一转,看向贾兰,看似随意地问道:“兰哥儿,再过几年,你便要下场科考。可曾想过,将来金榜题名之后,想做什么样的官?”

贾兰放下笔,站起身,恭敬地答道:“回三叔话,孙儿只想效仿祖父、父亲,做个清正廉明,为国为民的好官。”

“好志气。”

贾环点了点头,随即却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只是,这世道……要做个好官,难啊。”

李纨的心,微微一动。

贾环看着她,眼神变得幽深而诚恳:“大嫂子,你出身金陵名宦之家,父亲是国子监祭酒,比侄儿更懂这官场之险恶。如今朝堂之上,看似清明,实则暗流涌动。有林如海大人这等为国除弊的清流砥柱,便有甄应嘉那等贪赃枉法,盘踞一方的国之巨蠹!”

“兰哥儿有才学、有品性,将来必能高中。可若他一朝入仕,面对的是一个被甄应嘉之流所把持的官场,清流被排挤,能臣被打压,他一介毫无根基的新科进士,又该如何自处?是该同流合污,还是该被碾得粉身碎骨?”

这一番话,如同一把尖刀,精准无比地,刺进了李纨心中最柔软,也最恐惧的地方!

她这一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贾兰的身上。

她最大的梦想,便是儿子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可她从未想过,金榜题名之后,那更加凶险的宦海沉浮!

“三叔……你……你说这些做什么?”

李纨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因为,如今,我们有一个机会。”

贾环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声音里带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一个能扳倒甄应嘉这等巨蠹,扶起林如海这等社稷之臣的机会!一个能为兰哥儿将来,扫清障碍,铺平道路的机会!”

“嫂子,你我都明白,在这府里,我们都是无根的浮萍,是孤儿寡母。将来风雨飘摇,谁也靠不住,只能靠我们自己!”

“扳倒甄应嘉,扶持林如海。将来,林大人身居高位,他便是兰哥儿在朝中,最坚实、最可靠的靠山!这份恩情,这份香火,远比任何功名利禄,都来得稳固!”

李纨的呼吸,瞬间急促了起来。

她死死地攥着手中的丝帕,那张总是平静如古井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剧烈的挣扎与动摇。

贾环知道,时机到了。

他不再逼迫,反而后退一步,对着李纨,深深地一揖到底。

“大嫂子。我知此事凶险,也知你心有顾虑。我不敢强求。”

“我只带来了一份,由江南数家商贾,联名写就的血泪陈情。他们愿倾尽家财,助朝廷清剿倭寇,只求圣上能派下一位能臣,来主持公道。”

他从袖中,取出了那份早已写好的奏疏,双手奉上。

“侄儿所求不多。只求大嫂子,能看在兰哥儿的前程上,看在贾家这份同宗之谊上,修书一封,请您父亲当年的门生故旧,那些尚存风骨的都察院御史们,将这份万民之声,呈于天听。”

“成与不成,皆是天意。即便事败,也绝不会牵连大嫂子与兰哥儿分毫。所有罪责,由我贾环,一人承担!”

李纨看着那份奏疏,又看了看自己身旁,那双眼放光,脸上满是崇拜与向往的儿子。

贾兰忽然上前一步,对着母亲,跪了下去。

“母亲,”

他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三叔所为,是为国除奸,是为民请命!孩儿以为,此乃大丈夫所为!若父亲在世,也定会赞许!求母亲,成全三叔,也……也成全孩儿心中之志!”

这一跪,这一言,成了压垮李纨心中最后一道防线的稻草。

她看着自己的儿子,那个她倾注了所有心血的希望,那张稚嫩的脸上,已经有了乃父当年的风骨。

她那颗早已沉寂的心,在这一刻,仿佛被重新注入了滚烫的热血。

是啊,她守着这稻香村,守着这“槁木死灰”的名声,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儿子能有一个锦绣前程吗?

如今,一个能让儿子未来青云直上,能让他真正实现抱负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固然凶险,可富贵,不正是从这险中求来的吗?

她缓缓地,走到了自己的书案前。

那张书案,她只用来教导儿子读书写字,从未用来沾染过半点俗世的尘埃。

今日,她要为儿子,破一次例。

为他,赌一次命!

她深吸一口气,在那张素雅的宣纸上,铺开了纸。

她亲自研墨,动作缓慢,却无比坚定。

她没有回答贾环,也没有理会贾兰。

只是,当她提起那支熟悉的紫毫笔时,那双总是带着哀愁的眸子里,第一次,闪烁出了属于金陵名宦之女的、决绝而锐利的锋芒。

贾环知道,他赢了。

这盘惊天大棋,最关键的一枚暗子,终于,落定。

窗外,那几株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的腊梅,悄然绽放。

一缕幽香,飘入室内。

仿佛预示着,一个属于稻香村的,也属于他们的,崭新的春天,即将到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052/111110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